安德烈.紀德:沙漠

2020-12-22 騰訊網

啊!多少次黎明即起,面向霞光萬道、比光輪還明燦的東方——多少次走到綠洲的邊緣,那裡的最後幾棵棕櫚枯萎了,生命再也戰勝不了沙漠——多少次啊,我把自己的欲望伸向你,沐浴在陽光中的酷熱的大漠,正如俯向這無比強烈的耀眼的光源……何等激動的瞻仰,何等強烈的愛戀,才能戰勝這沙漠的灼熱呢?

不毛之地;冷酷無情之地;熱烈赤誠之地;先知神往之地——啊!苦難的沙漠、輝煌的沙漠,我曾狂熱地愛過你。

在那時時出現海市蜃樓的北非鹽湖上,我看見猶如水面一樣的白茫茫鹽層。——我知道,湖面上映照著碧空——鹽湖湛藍得好似大海,——但是為什麼——會有一簇簇燈芯草,稍遠處還會矗立著正在崩坍的頁巖峭壁——為什麼會有漂浮的船隻和遠處宮殿的幻象?——所在這些變了形的景物,懸浮在這片臆想的深水之上。(鹽湖岸邊的氣味令人作嘔;岸邊是可怕的泥灰巖,吸飽了鹽分,暑氣燻蒸。)

我曾見在朝陽的斜照中,阿馬爾卡杜山變成玫瑰色,好像是一種燃燒的物質。

我曾見天邊狂風怒吼,飛沙走石,令綠洲氣喘籲籲,像一隻遭受暴風雨襲擊而驚慌失措的航船;綠洲被狂風掀翻。而在小村莊的街道上,瘦骨嶙峋的男人赤身露體,蜷縮著身子,忍受著炙熱焦渴的折磨。

我曾見荒涼的旅途上,駱駝的白骨蔽野;那些駱駝因過度疲頓,再難趕路,被商人遺棄了;隨即屍體腐爛,綴滿蒼蠅,散發出惡臭。

我也曾見過這種黃昏:除了鳴蟲的尖叫,再也聽不到任何歌聲。

——我還想談談沙漠:

生長細莖針茅的荒漠,遊蛇遍地:綠色的原野隨風起伏。

亂石的荒漠,不毛之地。頁巖熠熠閃光;小蟲飛來舞去;燈芯草乾枯了。在烈日的暴曬下,一切景物都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

黏土的荒漠,這裡只要有涓滴之水,萬物就會充滿生機。只要一場雨後,萬物就會蔥綠。雖然土地過於乾旱,難得露出一絲笑容,但這裡的青草似乎比別處更嫩更香。由於害怕未待結實就被烈日曬枯,青草都急急忙忙地開花,授粉播香,它們的愛情是急促短暫的。太陽又出來了,大地龜裂、風化,水從各個裂縫裡逃遁。大地坼裂得面目全非;大雨滂沱,激流湧進溝裡,衝刷著大地;但大地無力挽留住水,依然乾涸而絕望。

黃沙漫漫的荒漠。——宛似海浪的流沙;不斷移動的沙丘,在遠處像金字塔一樣指引著商隊。登上一座沙丘,便可望見天邊另一座沙丘的頂端。

颳起狂風時,商隊停下,趕駱駝的人便在駱駝的身邊躲避。

黃沙漫漫的荒漠——生命滅絕,唯有風與熱的搏動,陰天下雨,沙漠猶如天鵝絨一般柔軟,夕照中,則像燃燒的火焰;而到清晨,又似化為灰燼。沙丘間是白色的谷壑,我們騎馬穿過,每個足跡都立即被塵沙所覆蓋。由於疲頓不堪,每到一座沙丘,我們總感到難以跨越了。

黃沙漫漫的荒漠啊,我早就應當狂熱地愛你!但願你最小的塵粒在它微小的空間,也能映現宇宙的整體!微塵啊,你憶起何種生活,從何種愛情中分離出來?微塵也想得到人的讚頌。

我的靈魂,你曾在黃沙上看到什麼?

白骨——空的貝殼……

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一座高高的沙丘腳下避陰。我們坐下;那裡還算陰涼,悄然長著燈芯草。

至於黑夜,茫茫黑夜,我能談些什麼呢?

這是一次緩慢的航行。

海浪輸卻沙丘三分藍,

勝似天空一片光。

——我熟悉這樣的夜晚,似乎覺得一顆顆明星格外璀璨。

相關焦點

  • 在我的理想和我的棲息地之間,隔著我整整一生——安德烈·紀德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隨便哪種未來"——安德烈·紀德 《人間食糧》離你越遠,我愛你越深。現在我不禁叩問自己,我所期望的究竟是幸福,還是走向幸福的過程。——紀德在我的理想和我的棲息地之間,隔著我整整一生。
  • 愛卻未愛,得卻未得,讀安德烈·紀德《窄門》有感
    《窄門》是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創作的中篇小說。小說描寫主人公傑羅姆自小愛著表姐阿麗莎,阿麗莎雖然對傑羅姆也懷有同樣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約束,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最後積憂成疾,不幸身亡。在《窄門》中,紀德將愛情中的神秘主義體驗推向極致,講述了一段純潔炙熱、卻又含著無邊孤寂和無限心酸滋味的愛情故事。
  • 讀紀德的一種方式
    □林頤  安德烈·紀德(1869-1951),生於巴黎,父親是法學家,為人平易隨和,讀書興趣廣泛小紀德11歲時,父親去世了,從此,紀德處於母親嚴苛戒律的教導之下,這與父親早年賦予他的自由主義傾向形成了劇烈衝突,紀德終生都在撕裂中不斷重建自我,應該如何尋找出路?  紀德熱愛讀書,喜歡寫日記。根據譯者劉錚在《紀德讀書日記》後記所言,紀德的日記,現存者起於1889年,當時他二十歲,終於1949年,當時他已逾八十。
  • 紀德:激越的精神 深邃的思想
    《地糧》、《偽幣製造者》、《窄門》、《梵蒂岡地窖》,[法]安德烈·紀德著,盛澄華、桂裕芳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出版安德烈·紀德□本報記者 鍾華 讓-保羅·薩特這樣評價紀德: 「他為我們活過一生 最複雜、最令人費解的作家 安德烈·紀德(1869~1951)出生於巴黎,1891年發表第一部小說,開始了寫作生涯。1909年他參與創辦著名的《新法蘭西評論》,在他的領導和影響下,名家輩出,如普魯斯特、克洛代爾、瓦雷裡以至莫裡亞克、羅曼、杜阿梅爾、聖泰克絮佩裡等人,無一不是該雜誌的中堅分子或撰稿人。
  • 《紀德讀書日記》是一部小冊子,可是閱讀過程中為何越讀越厚?
    安德烈·紀德(1869-1951),生於巴黎,父親是法學家,為人平易隨和,讀書興趣廣泛,培養了兒子的文學愛好;母親出身於魯昂的名門望族,篤信天主,嚴肅古板。小紀德11歲時,父親去世了,從此,紀德處於母親嚴苛戒律的教導之下,這與父親早年賦予他的自由主義傾向形成了劇烈衝突,紀德終生都在撕裂中不斷重建自我,應該如何尋找出路?紀德熱愛讀書,喜歡寫日記。根據譯者劉錚在《紀德讀書日記》後記所言,紀德的日記,現存者起於1889年,當時他二十歲,終於1949年,當時他已逾八十。
  • 他用小說模仿巴赫丨紀德《偽幣製造者》與《賦格的藝術》(BWV1080)
    我一直不重視作品的所謂形式,所以,無門無派的紀德同樣叫我欣賞。——題記《賦格的藝術》BWV 1080,管風琴版賦格的藝術(Die Kunst der Fuge), BWV1080,是巴赫(1685-1750)的一部未完成的傑作。
  • 讀紀德《田園交響曲》:關於自我欺瞞的人性故事
    紀德的中國知音,法國文學研究專家盛澄華在寫於上世紀40年代的專著《試論紀德》中對《田園交響曲》曾作出如下精闢的評論:「這場戲的精彩處正是牧師自身那種崇高的虛偽。」「愛欲又極能藉道德的庇護而騙過了自己的良心。人們往往能設法尋覓種種正大高尚的名義去掩飾自己的卑怯行為,因此紀德以為愈是虔誠的人,愈怕回頭看自己。因此固有的道德的假面,才成為他唯一的屏障,唯一的藏身之所。
  • 紀德《窄門》:愛而不得,只因我無力對抗上帝把守的幸福之門
    要理解《窄門》必須重點介紹本書作者—安德烈·紀德。紀德出生在法國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是法學院教授,一名清教徒,母親則是天主教徒,紀德從小接受兩種矛盾的教育:母親認為「孩子應當順從,而不需要明白為什麼」;父親則傾向於「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向我解釋清楚」。
  • 安德烈.波切利
    安德烈·波切利義大利盲人男歌手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1958年9月22日-),出生於義大利拉亞蒂科,畢業於比薩大學,義大利盲人男歌手,被稱為「第四大男高音」。中文名安德烈·波切利出生日期1958年9月22日外文名ANDREA BOCELLI出生地義大利託斯卡納國籍義大利職業歌唱家畢業院校比薩大學主要成就全英音樂獎血型
  •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總結
    李正芹    這段時間,有幸讀了《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是由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三十六封書信組成,中間穿插了一些讀者的來信,還有她另一個兒子菲利普之間的信。龍應臺因為與兒子常年未見,再相見時,兩人已從親密變得陌生。為了拉近兩人的距離,龍媽媽提議兩人通信,於是這本書便誕生了。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1986年12月28日),出生於俄羅斯伊萬諾沃札弗洛塞鎮,俄羅斯電影導演、編劇,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1962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 伊萬的童年》,該片獲得 第2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966年,執導劇情片《 安德烈·盧布廖夫》,該片獲得 第2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 娓娓道來:安德烈,好樣的!
    我們先來作禱告,求神祝福、使用以下的時間:(略)  在上一講中,我們分享了約翰福音1:40-41節,題目是:「我遇見彌賽亞了!」  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  安德烈通過與主同住的經歷,對主耶穌有了深入的了解。
  • 光影聖徒: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 · 塔可夫斯基,前蘇聯殿堂級電影詩人,最偉大的光影聖徒,引導靈魂的長鏡頭大師。
  • 你不可不聽的電影金曲 - 聽安德烈•波切利為你唱
    」在波切利歡慶這半世紀人生的當下,曾經被他作品所感動的廣大歌迷們,無不同意他已經達成了這樣的 人生目標。簡言之,他已經是一個音樂界的奇蹟。我從不掩飾我的夢想,這些精選電影原聲滿足了我的私心,我完全相信這會是我最為特別的藝術寶藏。
  • 讓小丸子變迷妹的安德烈是怎樣的少年?
    難道是因為顏值高?安德烈,不僅顏值高,還有以下技能:技能1:會踢足球這次,旅途中小丸子陪安德烈歷經重重阻難,在毫無線索的情況下,終於找到了安德烈一直尋找的爺爺的老朋友。尋找的過程雖然坎坷,小丸子和安德烈卻一直沒有放棄!
  • 李秉憲宋承憲權相佑等眾星弔唁安德烈-金
    北京時間8月14日上午消息,據韓國媒體報導,13日晚,宋承憲、李秉憲、金範、張娜拉等韓國藝人陸續來到位於首爾大學醫院的安德烈-金靈堂進行了弔唁。韓赫升/圖 北京時間8月14日上午消息,據韓國媒體報導,13日晚,宋承憲、李秉憲、金範、張娜拉等韓國藝人陸續來到位於首爾大學醫院的安德烈-金靈堂進行了弔唁
  • 高手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姓名: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 大師朗誦 | 姚錫娟《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節選)龍應臺我注意到,你很不屑於回答我這個問題:「你將來想做什麼」,所以跟我胡謅一通。你刻意閃避我的問題,是因為……21歲的你,還在讀大學的你,也感受到現實的壓力了嗎?我記得我們那晚在陽臺上的談話。無星無月,海面一片沉沉漆黑。可是海浪撲岸的聲音,在黑暗裡隨著風襲來。
  • 《親愛的安德烈》節選
    我是一個「日子過得太好」的年輕人,狠很打我幾個耳光也不為過,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見自己的生存狀態,而且至少,我並不以我的生存狀態為榮。現在, MM,我好奇你會怎麼說呢?第9封信兩種道德(龍應臺)安德烈:在給你寫信的此刻,南亞海嘯災難已經發生了一個星期。我到銀行去捐了一筆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