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評|流金歲月M1 BT——音質媲美BBC監聽音箱

2021-03-02 北緯21度收音機

流金歲月M1收音機,據說「質感可媲美著名BBC監聽音箱LS3/5A」。說實的,我是顏值派,見到這麼漂亮的收音機就想「集」了它。但聲音如何,一起來看看劉恪宜是如何說的。文章很長,怕長的,可以直接拉到後面看結論。本文經作者劉恪宜授權轉發本公眾號。本期配的音樂是席琳·迪翁的《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恆)》。

北緯21度收音機,2016年9月3日

——以下是正文——

作者:劉恪宜,轉自極果網

一、前言

實際上,好幾年前,我就在廣播愛好者論壇收到一臺全新的流金歲月M1收音機,當時被流金歲月收音機精巧的外觀所震驚;幾年後,反反覆覆地折騰,如今的這臺流金歲月M1第四臺,已經升級為藍牙版本,供奉在我的桌前,讓我盡情享受春華秋實之美。


這款當年捧得火熱的經典收音機,聲稱「質感可媲美著名BBC監聽音箱LS3/5A」,令多少瘋狂的收音機愛好者傾盡金囊、爭相購買,但瞠目結舌的價格也讓普通收音機愛好者囊中羞澀、望而卻步。眾所周知,集成電路組裝的收音機換了一代又一代,琳琅滿目,能保留成經典之作的也是寥寥無幾。


十幾年過去,面對紛亂錯雜、勃勃生機的藍牙音箱市場,寶刀未老的流金歲月M1/M1 BT又是表現如何?


下面從外觀、工藝、接收、音質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個人看法,這次更多的綜合了一些論壇發燒友的看法,打算不偏不倚地從優勢和不足兩個方面談談使用心得。


結尾處,再總體談談我假期購買的流金歲月CD機和此前購買的流金歲月網絡收音機的使用心得。所有的說法只是代表了劉恪宜的觀點,只給大家提供參考和交流,並不打算給一個毫無爭辯的結論。

二、外觀和工藝

不得不說,流金歲月M1堪稱經典,十年光陰已去,今天駐足凝望,我們仍然被它極簡主義的設計之風拍案叫絕,很多收音機愛好者走近望之,依然有著收入囊中的衝動。其簡約而精巧,便是它的代表詞,其復古不失現代氣息,便裝飾了它的典雅氣質。


如果輕輕撫摸機身,還能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略有粗糙的滯手感,十分接近實木的觸摸手感。毫不客氣地說,單就外觀上的工藝明顯要超過我的極典R301S,似乎也比山進WR12系列的收音機工藝好上一些。


如果再次苛刻地檢查拼接拐角,我們發現很難找到露出縫隙之類的瑕疵,實木貼皮處理得非常均勻,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



當然,我這臺流金歲月M1 BT並非是淘寶上的翻新組裝品,我不清楚那些黑心處理的流金歲月M1 BT會以怎樣的糟糕的面目呈現在我們的用戶眼前;難怪有些朋友義憤填膺地說,流金歲月M1 BT並不值得官方宣稱的價格,而有些獲得正品的收音機愛好者卻以讚賞的口吻驚嘆流金歲月M1 BT的工藝之精美,無論擺放在哪裡,都是一件說得過去的工藝品!


遺憾的是,這臺以「標準像」聞名的胡桃木+米色面板的流金歲月M1 BT,經歷時間的蹂躪,它會逐漸變成深色,沒有最初的新穎鮮亮,我家的流金歲月CD機和網絡收音機也同樣出現這樣的狀況,好在沒有失去整體的配色風格。


實際上,酒紅、炭黑配色也別有風致,這可能是我下回衝動的一個理由。如果類同貓王系列的收音機,全部採用實木板材,我想流金歲月系列的收音機的價格可能更高,可惜全系列的流金歲月的收音機都是內嵌密度板架構,是否影響聲音的表現不得而知。


我在礦石收音機論壇還特意找來幾張內部結構的照片——我本身的拙笨,不會、也不願意拆開內部探求究竟,我更願意保留當初的美好——與其精美得近乎難以挑剔的外觀對比,內部電路的設計和工藝就顯得差強人意。


一些論壇的大俠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評:內部電路的處理方式,難以和流金歲月的品牌等價,徒有其表而已。


這可能是看過根德、索尼、松下等名機的電路設計對比的,以我個人簡單粗淺的看法:這的確難以說過去——我真的無法理解其內部的四個支架居然藉助皮筋捆綁,無論如何沒有辦法通過其他物什代替?

當然,這是好幾年前的拆機圖,新版的流金歲月M1 BT的內部電路設計、製作工藝有沒有提升,還待考證。我只是客觀地說出了一個事實。

三、接收和使用

作為小型的臺式收音機,我並不在意它的接收性能,只要滿足一般的使用需要並且有著優秀的聲音表現,就是不錯的產品。


客觀地說,與宣傳圖對比,實際上它的體積非常小巧,就其長度而言,大約比山進909X收音機機身略長,有如此「寬博」的厚度是為了裝下3英寸全頻喇叭單元,加上長衝程的設計是為了有更好的低音回彈。


輕輕的旋動調臺旋鈕,舒適而細膩的轉動,宛若輕柔漫過指尖,宛如美國西岸的音樂載踏著節奏旋即綻開;但是,旋鈕的觸感接近塑料質感,偏硬偏輕——仔細去看旋鈕的著色,與復古的機身搭配得十分和諧,單就觀感而言確實搶眼。


官方云:「流金歲月M1 BT不同於傳統收音機慣用的集成電路,採用了當今先進的不連續元件頻率調製調音器,以GaAsMES-FET混音器為特點。原來用於蜂窩電話而開發的這項技術,第一個採用該技術來改善FM的接收質量和提高兩個靠得很近的電臺的收聽清晰度。」說得玄乎頭痛,普通用戶只在乎體驗感受。


的確,旋轉起來搜尋電臺非常均勻、精準,阻尼適當,這點比我使用的德山進、德生、極典指針收音機體驗要好,確認一個電臺後幾乎難以發現頻漂,這在集成電路的收音機中幾乎不可能,可能是蜂巢式GaAs MES-FET手機電話接收技術的採用,使得流金歲月M1 BT的接收表現出彩。


但是,單論接收性能,接駁外接天線後,我並沒有感覺流金歲月M1 BT優異於其他收音機的地方,肯定不如主打接收性能的山進909X、索尼7600GR、德生PL600之類的便攜收音機的接收水平,它實際上的表現似乎略遜於山進WR22和貓王收音機,後者型號收音機能堅挺地收到20幾個電臺,而流金歲月M1 BT大約十來個,靠近窗戶接收它的狀況才有所改變,基本平分秋色。


選擇性的表現正如廣告所說的,的確難以找到互相干擾的頻率,我在接收104.7MHZ的經濟之聲和105.5MHZ的安徽城市之聲的頻率­或許根本就沒有幹擾的可能,找不到間差1-2MHZ的電臺頻率---兩個電臺清晰穩定,凡是能接收到的,極少產生底噪聲的情況發生。


輪到中波測試,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即便是靠近窗戶邊接收 ,只能隱約收到伴有嚴重噪音的電臺,不敵山進WR12是必然,與號稱中波王的索尼EX5MK2和山進D3PLUS DX相差甚遠,甚至不如一般的便攜收音機。


總的說來,毫無收聽的意義,看來使用流金歲月M1 BT收聽中波節目的願望是要化為泡影的。我在一家淘寶店發現店主的自評,說在深圳接收到很多的中波電臺,不知是為了廣告效果誇大其詞,還是我的使用方法有問題,至今是沒有找出搜臺很少的原因。


至於藍牙接收,在20平米左右的空間內接收,距離10M左右沒有出現斷線的狀況,與普通的藍牙音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在此不再贅言。不過,需要稱讚的是,夜間使用藍牙收聽,旋至很小的聲音,也沒有發現明顯的藍牙底噪,這點確實比舊版的山進WR12BT和山進WR22要好上不少,難道是功率較小的緣故?

四、聲音表現

在客觀評價流金歲月M1 BT的聲音特色之前,有必要了解下美國聲的特點。如果說英國聲細膩穩重、斯文淡定,德國聲自然平和、乾淨清爽,那麼美國聲強勁宏闊、粗獷豪放。毫不掩飾的說,初聽流金歲月M1,我非常不滿官方所說的「高頻開揚,中頻甜美,低頻豐富」,不僅表述抽象、單一,而且不夠嚴謹、準確。可能是我是亞洲人的緣故,我更願意聽到高音處的輕弦撥開,有如朗朗乾坤劃開烏雲那般暢達,或如鶴聳雲霄那般自在,中音區不僅聽到豐富的細節,還能聽到醇厚的韌勁,低音處拳拳肉肉,回彈有力。那麼,流金歲月M1是否有著這樣出色的表現?下面綜合FM接收和連結iPhone6聽取蜻蜓FM 軟體的效果,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如果先前還有一些朋友捉住流金歲月M1 BT較為失望的電路工藝而憤憤不平的話,那麼,較為個性張揚的聲音特色可能會扳回不少分。這種烙有鮮明美國聲的流金歲月M1 BT未必能讓所有人接受,因此,至今還在不斷爭議中。幾年前我在廣播愛好者論壇裡發現了好幾個收音機愛好者,堅定認為它的聲色要比極典R301S更為耐聽,我的論壇好友haxi把它比作是天籟之音,遭到一些朋友的恥笑,而我當初並不能把它認作是醇美聲音的佳作;近日在家電論壇我看到一位叫音樂之心的朋友,把它比作令他產生美好回憶的聲音,而有的淘寶買家卻評價說聲音一般、低音稍多.各種說法,莫衷一是!


要想找到一條接近客觀的評介,如不探討自己的聽音習慣和現場比對,還真的難以找到可靠的說法——聲音優美的標準,的確是因人而異。中國膽機之父曾德鈞先生曾經無數次試驗收音機好聲音的聲音,得出結論:不能簡單地通過高音質喇叭單元+完美的電路設計+昂貴的木質音箱,就一定取得好聲音,無數次的調校、試驗才有可能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可——貓王系列收音機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自虐搏鬥中不斷升級改造,取得了一定的關注度!依我個人看法:收音機的音質還不能做成宛若音響聲音,大動態的表現可能帶來短時間的刺激感,但是卻不能長久地聆聽直至坐得下去,人聲的突出表現才是收音機音質的關鍵所在。


實際上,流金歲月M1 BT並沒有突出的高音,甚至令人覺得黯淡,仿佛淹沒在豐沛的中音區域,高音並不覺得拔出、錚亮,更別指望「開揚」而舒緩了。我叫來隔壁一位老師來聽,他給出的評價有些發悶,它比較的是艾特銘客藍牙小音箱,聽起來的確是符合事實的。但它的聲音更為穩重,中音區厚而不肥,輕鬆而略顯慵懶的中音聽男聲是絕佳品,它是否有一定的磁性取決於你對音樂的理解,但是聽到一些女聲便發生了可怕的窘狀:顯老的聲喉宛若步入中年,甜美的聲音用流金歲月M1 BT來聽簡直就是褻瀆;但是物極必反,在聽蔡琴、降央卓瑪之流的女聲,仿佛有那麼一回事,細品淺酌,遒勁柔美——流金歲月M1 BT個性張揚的美國聲,有時候也能誤打誤撞得正好。可是,在低音區,長衝程的設計初衷是在有限的體積下實現更為豐滿的低音表現。實際上,低音的衝擊、迸發,更像是技術上的處理,顯得不夠自然,但在表現搖滾、重金屬等類型的音樂更顯激情;細細斟酌,這種低音不夠凝聚,大量充斥箱內,導致聲音略顯鬆弛、發悶,控制力不足;低音的回彈、滾落,不如貓王藍牙音箱那麼有勁道、生猛。在用藍牙接聽《偽裝者》的槍擊聲,場面混雜的氛圍的確是有了,但是還是缺乏宏大勁爆的臨場感——在只有長21CM*高10CM*寬13CM左右的體積下實現大場面表現,這種企圖從一開始就不是現實的,畢竟體積小巧極大限制了聲音的發揮。這樣看來,流金歲月M1 BT的低音表現,更像是渲染濃烈的氣氛,不像是刻意追求細節雕琢,這顯然與熱情奔放、粗獷瀟灑的美國聲的風格不謀而合的。


總的說來,流金歲月M1 BT不太適鋼琴、提琴、吉他、古箏、二胡、琵琶等新世紀音樂的演繹,很多細節變現會被揉捏在寬厚泛濫的中低音域,所有的品鑑音樂的興致蕩然無存;但是在表現激情澎湃的輕搖滾、重金屬、嘻哈等流行音樂時,它又變得那麼活靈活現、煞有介事似的。如果我們把美國聲與德國聲一定比出一個高低來,不免令人啼笑皆非。最大的問題是,你的聽音習慣更適合哪一種風格的聲音;就如藍牙音箱市場裡,一定用Bose Soundlink Mini的高音比對KEF muo的中高音,不免覺得沒事找抽——一個美國聲,根本無視高音表現,一個英國聲,更加注重聲音的均衡透徹、精雕細琢,兩種不同類型的聲音如何較量高低呢?必須指出,輕信廣告所言,也是不可靠的。

五、流金歲月網絡收音機和CD機總結

顯然,流金歲月NetWorks有著3.5寸的全頻喇叭,配合磁蔽驅動器,還有豐富的EQ調節,總能找到適合聽者的聲音。


我不清楚流金歲月收音機的工程師們是如何改造、升級聲音之美的,雖然流金歲月NetWorks網絡收音機播放的是低比特率(碼率)格式的音樂節目,但是在表現中頻時卻有著更為磁性的醇美,聽人聲你的確聽能感受到類似膽聲的美妙,更容易滋養你的心脾;特別是男聲,聲聲入耳,鼻音、喉音、唇齒擦碰宛若耳畔重現,確實神奇。


至於低頻,仍舊是充沛、豐美,不在意如何呈現細節表現,更在意氛圍的渲染,如果真的那麼苛求,你還是覺得流金歲月的低頻那麼鬆軟甚至有些發散,那麼沉穩甚至有些沉悶。可是,總體聽起來,就是放鬆與沉醉,清洗著你的耳、滌蕩著你的心。


我試圖用流金歲月model CD機接駁惠威M200MKII的時候,發現解析的確提升了不少,聲音顯得更為透徹明亮,但是少了音樂濃鬱的味道。倒是在組合流金歲月NetWorks時,反而更容易聽到溫暖自然、舒緩醇美的感覺,也許這時不需要用力去分析,只求稍稍靜坐,便能沉浸在漫漫的音樂的海洋裡。


如果來一曲新世紀,輕柔溫暖的、有如清風拂面般地掠過你的心田,十分愜意;嚴格地說,流金歲月model CD機+NetWorks組合去聽輕音樂,通過適當的EQ調節(我習慣把低音減至最少),總算能像模像樣地演繹了,雖然感受不到提琴的松香、鋼琴的高貴、撥弦的光澤,但是,一閉眼,確乎能讓聽者沉浸在曼妙的音樂的靈魂裡,似乎有了感情在空氣裡湧動,時刻撥動著你的心弦。



誠如有些朋友指出的,從我淺薄的一些聽感也能總結出:

流金歲月系列的產品不在追求 HIfi 的素質,並非精雕細琢、極求精緻的素雅之聲,而是追求粗獷奔放、熱情四溢的聽感,它不能適合所有的音樂類型,也未必能滿足所有愛好者的耳朵挑剔,但它大膽張揚的獨特風格,應當在音響界佔有必要的一席。至於你對它的理解,取決於你對它的態度。

Tivoli Audio Model One 收音機

音響行業中享有盛名的 Tom DeVesto 與著名設計師 Henry Kloss 聯合打造;分立元件及高保真單元,音質媲美BBC監聽音箱LS3/5a;GaAs MES-FET 高精度接收技術,信號準確,沒有雜音;5:1倍率的模擬調諧轉盤,精準調臺。


——END——


可能你還想看以下內容

第202期,由北緯21度收音機整理編輯,轉載須註明


新浪微博、博客|豆瓣|知乎|LOFTER

@北緯21度收音機

相關焦點

  • 全面均衡,自然透徹 JBL 104BT監聽音箱評測
    今年二月底,JBL發布了旗下同軸監聽音箱OneSeries 104的BT藍牙版,售價1888元。 開箱:專業設計、專注音質 JBL 104BT的包裝視覺感很好的詮釋了其專業監聽音箱的定位:正面莊嚴的排版格調、背面全面的參數標註,沒有一絲華麗的修飾卻讓人不明覺厲。
  • 音樂人/鍵盤手伴侶物問題之:專業監聽音箱的音質必須用獨立音效卡
    1、獨立音效卡:擁有更多的濾波電容以及功放管,經過數次級的信號放大,降噪電路,使得輸出音頻的信號精度提升,所以音質輸出效果更好。2、集成音效卡:受到整個主板電路設計的影響,電路板上的電子元器件在工作時,容易形成相互幹擾從而增加電噪聲,而且電路板也不可能集成更多的多級信號放大元件以及降噪電路,所以會影響輸出信號的音質,最終導致輸出音頻的音質相對較差。
  • 從監聽音箱和HIFI音箱之爭看監聽和HIFI的異同
    因此,監聽音箱具有失真小、頻響寬而平直,對信號幾乎不修飾等特性,它能最真實地重現聲音節目的原來面貌,被認為完全沒有「個性」的音箱,它不是用戶們最適合聆聽音樂用的音箱產品,而是通過它去及時、準確地發現節目聲音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稱得上是專業音頻「放大鏡」。 因此,從設計理念上就要求它必須以追求音源的原貌為出發點,不能添加進任何風格化、個性化的音質音色渲染。
  • 2020年,9款受歡迎的監聽音箱推薦
    監聽音箱是沒有加過音色渲染(音染)的音箱,但又和高保真不同,監聽相當於全保真。監聽音箱是一種專業用的音響器材,他的特點是能夠平衡的還原高、中、低三個頻段的聲音,對聲音的回放不進行任何的修飾、渲染,忠實的還原音頻信號。無論咱們是個人在家錄音、配音也好,還是專業工作室、錄音棚也好,都會用到監聽音箱,來支持我們的音頻工作。
  • 走進神秘陌生的錄音棚 一起來感受美國十幾萬的監聽音箱
    映入眼帘的最惹人注意的一定是橫七豎八擺放的音箱系統,當然了,這也是我們發燒友最感興趣的器材了吧。對於傳統發燒領域來說,不乏幾萬十幾萬的音箱系統,但是對於專業監聽領域來說,幾萬十幾萬的音箱只是入門而已.
  • 音箱,是一個人的現場
    這些設備雖然都能發出聲音,可是音質千差萬別,就如人一樣,並不是人人都能當歌手。而專業的音箱就有一把好嗓音,好音箱就是一名優秀的歌手。所謂的「5.1」和「7.1」中的「1」是指超重低音音箱,而5和7是指其它音箱的個數。其實影響人耳所聽聲音的因素有N多,所謂的擺放法則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按照個人喜好來。
  • 全球十大監聽音箱品牌
    SCM系列音箱的雛形是在1986年完成,第一對推出的產品是主動式SCM200監聽音箱,1989年推出的SCMl00A音箱已成為監聽喇叭的經典之作。其後對100、50進行木皮包裝後正式進入了家用Hi-Fi市場,人們終於聆聽到了另一類監聽風格一快速準確幾無渲染的低頻,醇厚豐滿質感無敵的中頻,動態凌厲場面壯闊。
  • 監聽音箱折騰記
    最早我們在玩樂隊的時候自己組建了個錄音室,那時候因為資訊不發達,經濟能力也一般,所以也沒有很好的錄音設備,使用的監聽音箱五花八門,有自己用國光喇叭組裝的土炮、Yamaha Ns-100(大白盆)、天朗的DC2000……這些都不是專門的監聽音箱。
  • MA 1——Neumann 諾音曼推出首款監聽音箱自動校準系統 與弗勞恩...
    德國柏林,2020年11月30日——德國錄音棚專家Neumann.Berlin展示了MA 1——這是一套整合了軟體與硬體,用於聲學校準和房間校正的集成式校準系統,專為Neumann諾音曼錄音棚監聽音箱量身定製。
  • MA 1——Neumann諾音曼推出首款監聽音箱自動校準系統 與弗勞恩...
    ,用於聲學校準和房間校正的集成式校準系統,專為Neumann諾音曼錄音棚監聽音箱量身定製。與合作夥伴弗勞恩霍夫集成電路研究所強強聯合,我們希望在錄音棚監聽音箱的房間校正領域,創立一套基於我們獨有經驗的校對標準——無論是用於小型家庭錄音棚還是專業標準級別的的大型控制室。
  • 丹拿Dynaudio LYD 48 監聽音箱評測
    來自丹麥的Dynaudio是家用音響,專業錄音室,汽車和多媒體市場的音箱製造商,成立超過40年。在家用HI-END市場廣負盛名的Dynaudio,於1992年成立專業部門,開始為錄音室和廣播市場開發監聽音箱。多年來,Dynaudio的專業監聽音箱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BM系列至今仍廣泛地被應用在許多錄音室與廣播電臺。
  • 監聽音箱到底是咋來的
    監聽音箱到底是咋來的上古時代唱片業興起於20世紀2-30年代,當時的錄音室「監聽
  • 資深媒體評測丹拿Core 47監聽音箱|聲音事實的披露者
    另外我要努力避免反覆提到"自然開闊"、"性能強大"或"音質通透"這樣的詞,因為當我試圖傳達這款三分頻監聽揚聲器的核心意義時,這些詞語已經不夠用了。在2019年1月的NAMM展會上,我接觸了當時Dynaudio尚未發布的Core系列監聽揚聲器。我還記得他們的前輩AIR系列是在2002年發布的。在那個年代,DSP在監聽音箱中的應用是開創性的,AIR系列全心全意地擁抱了數字未來。
  • 智能音箱也要好音質 華為Sound智能音箱音質體驗
    很多人認為智能音箱最重要的是語音互動和智能家居融合,音質並不重要。因此在市場上我們能看到一大堆便宜的智能音箱。2019年,華為率先對這種理念說「不」,與全球TOP3的專業音響品牌廠家帝瓦雷合作,推出了華為SoundX智能音箱,並得到很多音樂發燒友的認可。一年後,華為與帝瓦雷再度合作推出了第二款產品——華為Sound智能音箱。
  • 想給音樂工作室換一對監聽音箱?聽聽西野加奈、KAT-TUN、倖田來未的作曲 & 編曲者怎麼說
    M030 這款音箱,對於製作舞曲音樂的人來說,確實是一款力薦的產品。▲ 我們拍下了江上先生日常進行音樂製作時的狀態。將音箱放在桌上,如照片一樣進行近距離監聽,這樣可以聽到更多直達聲。▲ 江上先生在日常監聽時使用的真力8020
  • 音平商城:錄音棚監聽音箱推薦 山葉HS系列
    當選擇工作室參考監聽音箱進行混音和音樂製作時,優先考慮的就是精準度。監聽音箱設計理念,強調聲音純度,保持原聲不帶有任何音染或交變。讓聲音永遠忠實原聲,從而保證最佳的混音效果。山葉最經典和知名的監聽音箱是傳說中的NS—10M。
  • 新音響特別企劃丨TELARC唱片為什麼選擇ATC監聽音箱
    於是更精確混音的方式,近場監聽音箱(Near-fieds Monitor)誕生了。近場監聽一般距離聆聽者1-2米左右,近距離讓聲音直接到達監聽者而減少了反射波通過牆壁等反射機率,使聲音較少幹擾更為準確。近場監聽基本都是小型化的有源音箱,常見的牌子包括山葉YAMAHA、真力Genelec、丹拿聲學Dynaudio Acoustics、KRK、Neumann等。
  • krk音箱
    由於在工作中常常受到沒有監聽標準的困擾,keith r.klawitter先生終於萌發了製造標準專業監聽音箱的決心。於是krk誕生了,這也決定了此音箱的特性:只生產高標準的專業監聽音箱,給錄音師一個沒有渲染的標準監聽環境。krk音箱的產品系列非常之多,其中比較出色的是v系列,當然e8b旗艦系列更為強大。
  • beatssolo2音質媲美專櫃!沒有華麗的外表
    cv=lrAKoNdav6&sm=f7f7b5他們家的東西相信你們都不陌生,從耳機到頭戴式耳麥,不管是前幾年的錄音師,Solo1,還是今天我們帶來的這款Beats Solo2.她帶給你的不僅僅是完美的音質享受,更多的是一種情懷。
  • 始於顏值,終於顏值,好看的音箱分享
    1、創新 T20ii,經典款桌面 2.0 音箱,發售多年,好評如潮,站內低價。樣子復古,喇叭上黃色的裝飾是點睛之筆,京東是419元。2、創新 T100,算是 T20ii 的升級款了,加入了藍牙功能。樣子中規中矩,不醜,但也不是特別好看,如果喜歡傳統低調音箱外觀的,估計會喜歡上這個,非常簡潔。京東是675元。3、RunningMan 美奇 CR3X BT,這個是從 B 站大佬鬍子丁叔叔那聽來的推薦,是一個系列的產品,從 3 寸到 8 寸以及 8 寸低音單元都有,監聽音箱的音質毋庸置疑,我這種木耳聽肯定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