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深響(ID:deep-echo),作者:呂玥,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核 心 要 點
「從事各種武術類項目的我,真是被這一場打戲驚呆了!」
在知乎「如何評價《一人之下3》」的問題下,有不少粉絲都表達了這部動漫所帶給自己的驚喜。
從五年前開始連載的漫畫到如今頭部動漫作品,《一人之下》的影響力始終非常之強:在知乎,《一人之下3》有86%知友推薦;在騰訊視頻,截至目前這部動漫的播放量已達到2. 9 億。
回顧這部作品的發展,你會發現《一人之下》誕生的 2015 年,也正是國漫崛起的開端。這一年國漫以超40%的覆蓋率首次超越了日漫,網際網路平臺也開始紛紛入局助推動漫行業發展。這其中,騰訊視頻可以說是和《一人之下》等多個知名IP作品一起成長了起來。
國漫的崛起和網際網路是分不開的,因此在眾多爆款作品背後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在五年時間裡,網際網路平臺是怎樣改變動漫行業的?作為助推國漫崛起的最早入局者之一,騰訊視頻在動漫領域形成了怎樣的布局和打法?
頭部IP如何養成?
《一人之下》最初是由米二創作的網絡漫畫,漫畫自 2015 年 2 月開始連載, 2016 年被改編為動漫作品並開始出版。該作品主要講述了平凡大學生張楚嵐為解開爺爺屍首被盜之謎而進入「異人」世界,結識多位身懷絕技的「異人」並從此開始冒險之旅的故事。
「冒險」是動漫作品中常見的主題,僅從這一點來看《一人之下》與其他動漫作品相比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之所以該作品一經上線就廣受好評,除了世界觀架構完整、主線支線人物刻畫飽滿,更重要的其實是《一人之下》故事中展現了諸多傳統文化元素,極具「中國特色」。
例如,在故事中「異人」們所使用的「雷法」、「奇門遁甲」、「金光咒」等法術皆來自於道家文化;第二季故事裡天下異人齊聚龍虎山參加比武盛典「羅天大醮」,而龍虎山在現實中正是中國道教發源地,就連「羅天大醮」也是真實存在的一種祭天神儀式。
除了將悠久且深奧的道家文化融入其中,《一人之下》在人物設置、故事背景、配樂方面也非常貼近現實生活。例如故事中角色說著四川、陝西、天津等多個省市及地區的方言,故事就發生在中國的多個城市,在音樂方面融入了山歌、方言以及道家典籍等等。整體上,《一人之下》既是將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同時也將中國傳統仙俠風與接地氣的市井文化、現實生活所結合。
豐富的中國元素已經成為了《一人之下》的獨特標籤。在最新上線的第三季,主人公們都聚集在了北京,大到北京的地標建築、知名景點,小到胡同街道、路邊小攤,這些畫面全都真實出現在了這個奇幻冒險的故事中。據製作團隊介紹,為保證最大限度貼近現實,導演與美術團隊曾在北京進行了多次實景取材,拍攝了大量的實景照片來作參考,最終才得以充分體現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
對北京實景重現之外,本季的另一亮點還有被粉絲廣泛稱讚的「打戲」片段。
在冒險、熱血動漫中,打鬥場面絕對是重頭戲。為呈現出《一人之下3》中拳拳入肉、酣暢淋漓的中國武術,主創團隊也特意找到了黃成希老師來做動作指導。
對熟悉動漫的粉絲們來說,黃成希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是《火影忍者》系列首位國人導演,也是因其導演的《博人傳》第 65 集中高水準動作戲而一戰成名。此次在《一人之下3》製作過程中,黃成希表示按照軟體記錄自己和團隊全程大約投入了 2222 個小時,直到開播前的八小時團隊還處於「精益求精」的狀態。他還特別強調,打鬥中一招一式都有意義,沒有一個鏡頭是單純為了炫技。
黃成希微博
除了有黃成希這樣的大咖加入,為保證《一人之下》三季的系列化和一貫水準,本季的製作沿用了原班製作陣容,主角的配音演員也全員回歸,而這也是《一人之下3》時隔兩年再回歸依然滿足了粉絲期待和要求的重要原因。
中國文化高度融合、製作保持高水準、故事有厚度,《一人之下》成為國漫頭部知名作品的同時,其作為原創IP的商業價值也因此顯現。
今年 3 月,面向粉絲的衍生作品《一人之下尋炁迷蹤》在騰訊動漫上線,這是部創新的「互動漫畫」,其互動玩法給粉絲帶來了更具沉浸感的體驗,同時也為第三季的上線做了預熱。而在《一人之下3》上線後,早就開始預約的同名手遊也宣布將在 5 月 27 日開啟公測,同名手遊的宣傳視頻也出現在了動漫每一集的片頭。
另外,早在《一人之下》第一季開播的時候,徐靜蕾就曾在微博上透露了自己有準備將這一作品進行影視化改編的想法,同名電影的劇本也在準備中。在《一人之下》前兩季熱播時,故事中的幾位主角也早已成為「虛擬偶像」,手辦、周邊、品牌聯名商品一應俱全。
從漫畫到出版、動漫番劇、手遊、影視化作品、衍生周邊,《一人之下》這一IP的孵化進程已經走到了可變現和衍生的階段,完整的IP產業鏈也已經生成。三季的熱播讓這《一人之下》積累了龐大的粉絲群體,其成長過程也呈現出了動漫領域IP全產業鏈運營的成熟路徑。
《一人之下3》背後力量
從漫畫、動漫到最後成長為知名IP,是誰在助推這一切?
如果回顧國漫的發展歷程,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改寫其命運的主力就是網際網路。
2015 年,「網際網路+」剛剛成為年度熱門詞語之一,曾長期被禁錮在低齡卡通動畫中的動漫行業順利搭上了網際網路這趟「快車」。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在這一年,中國動漫行業總產值規模已經超過了 1000 億元。
來源:艾瑞諮詢
面對潛力如此巨大的藍海,各大視頻平臺紛紛入局,將動漫視為繼劇集、綜藝、電影之後的第四大重要內容板塊。
網際網路平臺的參與,使動漫產業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處於上遊的創作團隊有了更便捷、門檻更低的渠道去製作和發布作品,作品成型後網際網路也提供了能觸達到極多受眾的播放平臺,以及傳播效果更好的營銷渠道。另外,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平臺向上對創作公司進行激勵、對作品品質劃定標準線,向下則是聯動影視、遊戲等多個內容行業,在自身成為行業「紐帶」的同時改變甚至是重塑了整個動漫產業體系。
來源:艾瑞諮詢
在做著承上啟下、打通全產業鏈工作的平臺中,騰訊視頻始終是最具代表性的頭部平臺之一。
2015 年,騰訊視頻啟動了「青春國漫劇場」戰略,宣布將於 2016 年推出《鬥破蒼穹》《全職高手》等多部頂級IP在內的 16 部國漫作品,覆蓋 90 後、 00 後中龐大的二次元人群。同時騰訊視頻的戰略中也涉及到了平臺與品牌、其他平臺的戰略合作,向外去聯動更多力量去做好內容的衍生增值。
騰訊視頻拿出來的第一批動漫作品就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2017 年,騰訊視頻的動漫頻道累計用戶量破億,改編自著名網絡小說的《鬥破蒼穹》《全職高手》都是開播 24 小時播放量破億。
而此時騰訊視頻的積極布局還沒有結束。在 2017 年半年時間裡,騰訊視頻完成了對十家動畫及漫畫公司的投資,後續還直接籤約了多位優質作者。也正是因此,騰訊視頻把控了《秦時明月》《一人之下》等多部作品以及這些作品背後的製作人、製作團隊,一方面這些已拿出爆款作品的團隊後續會有很大概率再產出優質內容,另一方面這些頭部作品也會在平臺主導下獲得全面開發。
在 2015 至 2017 年這段時間裡,平臺的重點是驅動生產力。等到了 2018 年,一批頭部作品已經出現並積累了一定量的粉絲群體,平臺的重點自然而然就放在了IP的全產業鏈開發上。
事實上,IP這一概念在 2014 年起就已流行開來,被過度追捧的IP曾一度被看作是內容爆款的萬能藥,其本身作用也被過度放大。但IP開發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有優質作品在手後,怎樣去開發才能獲得預期結果是最值得關注的。
騰訊視頻的IP全產業鏈開發,已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例如《魔道祖師》《狐妖小紅娘》《鬥破蒼穹》等頭部IP在持續的系列化開發中;有《默讀者》《穿越火線》等多部小說及遊戲作品與動漫聯動,將IP的影響力進一步放大;一直以來都是超人氣IP的《全職高手》等多部作品在影視、出版、周邊等多業態領域獲得了普遍開發,《全職高手》的男主角葉修更是在 2019 年成為了代言最多的虛擬偶像。
騰訊視頻的優勢在此時已經體現了出來,因為除騰訊視頻自己構建IP運營體系外,其背後還有整個騰訊的資源和生態作為支撐。
在這樣的「雙輪驅動」之下,由騰訊視頻挖掘和引入IP,之後企鵝影視就可以加入進來與之形成「組合拳」主控IP製作環節。
在IP傳播的環節,騰訊系產品本身就是巨大的流量池,可以覆蓋到極廣泛的受眾,同時在此基礎上,大平臺的數據、技術能力也可以進一步實現針對核心受眾的精準化營銷。
在最後的商業變現環節,IP可以在騰訊內部實現從漫畫、動漫到影視化作品、遊戲的衍生開發,同樣這些IP也可以向外授權獲得更大開發空間。另外,IP的品牌營銷價值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釋放,例如虛擬偶像代言、品牌聯名定製、線下實體衍生商品等等,一個動漫IP也因此實現了兩個次元的整合營銷。
在上遊,平臺挖掘經典IP,精品化製作,整體提升國漫品質;在中遊,平臺提供播出平臺累計流量,助推IP破圈;在下遊,整合資源、與大平臺、大生態協同,進一步增加IP的長尾效應,保持其長久生命力。
總結來看,騰訊視頻是給出了一套IP全產業鏈開發的模版,但這其實也是給行業做出了一個衡量IP衍生開發能力的「標尺」。如果不具備同等的實力、資源、生態架構,IP衍生開發可以只會停留於美好的概念之中。
作為頭部玩家和先驅,騰訊視頻以其自身實力和騰訊系支持,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國產動漫生存發展的產業路線。也正是因為騰訊視頻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深刻地影響到了動漫產業鏈的全部發展領域,國漫崛起在今天,才真正有了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