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分析《鋼的琴》
《鋼的琴》由張猛導演,王千源、秦海璐、張申英、周逵主演的一部荒誕寫實主義的黑色幽默風文藝影片。講述東北一個重工業小鎮下崗工人陳桂林為爭取女兒的撫養權,打造鋼琴的故事。影片展現了一群有著各種經歷的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聚集在一起,為夢想而不屈奮鬥的精神。作品以一種略帶苦澀的東北式幽默描寫工人下崗後的失落、無奈和痛苦以及他們樂觀堅韌地與殘酷現實生活的努力抗爭。因為作品展示了真實的生活與豐富的人性,這部電影在2011年不負眾望地拿到了上海電影節的眾多獎項
如同大部分劇情片,《鋼的琴》主要敘事正如影片名字所提示出的,與鋼琴息息相關:學琴——畫琴——買琴——偷琴——造琴。陳桂林起先還能勉強支付起女兒的學琴費,女兒則在半夜留在學校點蠟燭學琴。但不久老師發現,禁止她再練琴,於是陳桂林用硬紙板畫上鍵盤給女兒練琴。當陳桂林與妻子在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如火如荼之際,女兒提出誰給她鋼琴就跟誰走。借錢未果下,他與一眾親朋好友想在半夜把學校的鋼琴偷走,事跡敗漏後,他偶得啟示,便開始了造琴計劃。
圍繞著「琴」, 同時兼而代出陳桂林與女友淑嫻的愛情故事;胖頭與快手友情的破冰;汪工為保住鋼鐵廠煙囪而做努力.
主人公陳桂林下崗後,妻子不堪清貧的生活,要離婚並嫁給富有的藥商。雖然同樂隊的淑嫻數次表現出很想和陳桂林在一起,但他始終是「欲拒還迎」的態度。在一次聚餐後,他甚至對淑嫻說想要娶她是為了「照顧老人」「盡義務」。淑嫻認為即使造出鋼琴也難以拿到撫養權,而且孩子跟著條件富裕的母親生活會更好,陳桂林卻認為她是出於繼母的仇恨心態。之後兩人心生嫌隙,淑嫻與同做飯的王抗美關係越發親密。在一個又一個誤會之後,陳桂林終於能夠坦誠面對新的感情,也學會了愛人,終於能夠真心地對淑嫻說一句「我現在可以娶你了」。
還有汪工為保住鋼鐵廠煙囪而做努力,人們試圖阻止將要被炸毀的兩根煙囪,卻無力挽回它們的命運。雖然在有的人眼中那只是兩根煙囪,但在老一輩老東北開拓者、建設者眼中,那卻是成長的記憶、遺忘許久的老朋友、時代的標誌、回家的坐標。時代發展的進程要求它離開,不知道該竭力的挽留,還是該默默的看著他離開,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憂傷,似乎覺得有話要說,可是又不知道說些什麼。。。。這兩根煙囪最後在工人們集體見證下離開了,滾滾煙塵淹沒的不僅僅是時代印記,也預示著這個時代人在改革的浪潮中無奈與失落。
影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是胖頭的女兒被人搞大肚子,陳 淑胖頭 快手等一幫人或騎車或開車的陪他去找那小子算帳,找到後胖頭又放走了那小子。影片幽默,壯觀,韻味兒十足,看著特帶感。展現出那個時代人的豪放與善良。
尤為感人的是季哥為幫助陳桂林完成荒誕的造琴夢,撇下自己的賣廢鋼鐵事業,全心全意紮根廢棄的鋼鐵廠。隨後,季哥因賄賂而被警察帶走盤問,臨行之前,他不慌不忙的去查看造鋼琴的沙盤是否成型,向陳妥善交代後才隨著警察離開。展現了時代特徵人的責任與義氣。
影片《鋼的琴》在色彩與色調的處理上為了保持紀實風格,大量的場景降低了彩度, 破舊的鋼鐵廠,鏽跡斑斑的建築,撲面而來的年代感,懷舊的色調帶來視覺的渲染,營造出專屬於小人物的溫情與悲壯。另外一方面為了突出敘事效果,在部分長江中增加了彩度,強烈色彩的反差,幽默的將影片蘊含的殘酷的現實環境與故事人物鮮明的個性形成對比。
全片在女兒坐於父親與他的朋友們做出來的鋼的鋼琴前,嫻熟的彈奏著俄羅斯歌曲《討厭的啄木鳥》中收尾----
啄木鳥變得很迷惑
為什麼這樣寂寞
就當沒愛過
我沒見
我們從買沒見過
沒有誰說的錯
我快成為你手中消失煙火
我們不停啃啊啃 像啄木鳥
不停守啊守這麼多城堡
我們一直以為天荒地老
就是我們追求的一種依靠
我們赤著腳逃跑
再也走不到
回復 鋼的琴 獲取電影《鋼的琴》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