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醫療廢物10噸 永州「醫廢人」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2020-12-23 紅網永州站

紅網時刻記者 成文杰 李豔 通訊員 鄧凌雲 永州報導

他們不是醫護人員,卻幾乎每天穿梭在全市1000餘家醫療機構間,收集、運輸、處置用過的藥瓶、針頭、紗布等各種醫療廢物。因為存在著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汙染物等有害物質,醫療廢物的危險程度處於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第一位。特別在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們要面對傳染性更強的涉新冠肺炎醫療廢物。

他們是永州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共同的名字叫「永州醫廢人」,是最後與新冠肺炎「親密接觸」的人,堅守著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

永州市城管執法局督查市中心醫院醫廢轉運情況。

工作加量不加人 用辛苦指數換安全指數

永州醫廢處置公司是由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帶有公益性質的國有獨資企業,為市城管執法局局屬單位。其生產廠區項目位於冷水灘區嵐角山鎮高橋頭村,2009年7月建成投產。2014年經技術改造後,將原有的熱解焚燒技術改造為現有的高溫蒸煮滅菌技術,每天最多可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15噸。現有員工67人,配有11臺醫療廢物裝運車專門負責收集和轉運醫療廢物。

「從1月22日開始,我們按市城管局統一部署啟動應急預案,全員取消休假,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永州醫廢處置公司經理賀燕暉告訴記者,日產、日清、日處理,專車轉送,確保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得到安全、衛生、科學的處置,「醫廢人」默默地以成倍的工作量堅守戰「疫」防線。

目前,全市每天產生10噸左右的醫療廢物,較疫情發生前增多40%以上。除了醫療廢物數量的增多,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及確診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生活垃圾、口罩等,因可能攜帶病毒,需要作為特殊有害生活垃圾進行專門處置,單獨設桶、單獨消毒、單獨收集、單獨運輸、統一處理。

工作加量不加人,疫情發生以來,永州醫廢處置公司克服各種困難,在有限人手的情況下,優化人員調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新增了兩臺轉運車輛專門用於新冠肺炎病人相關垃圾的運輸。「一切以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重,永州醫廢人用辛苦指數換安全指數,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蔣昌榮、唐向榮正在收運醫療廢物。

流程規範不遺漏 以任勞任怨保安全可控

「最早的一次,凌晨4:30就開始出發收運醫療廢物。幾乎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16個小時。」車隊轉運員蔣昌榮介紹,他每天和隊友唐向榮一起,專人專車,收運市中心醫院的涉新冠肺炎醫療廢物。這些醫療廢物須經過噴撒消毒液、專用垃圾袋包裝、裝箱、密封、貼上紅色「新冠」標識,標明產生時間、地點等信息,單獨存放在暫存處,等待清運。

蔣昌榮是多年的老員工,唐向榮上崗一年多,倆人業務操作熟練、經驗豐富。他們身穿防護服,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先用消毒液對周轉箱表面進行噴灑消毒,稱重登記,再搬運至專用運輸車上,關好車廂門。搬運完,倆人用酒精消毒後,按順序依次脫下防護用具並裝入專用包裝袋,紮緊上車,對手進行消毒後開車離開。

「這些流程是為了儘可能地保證一線轉運人員的安全,缺一不可。」賀燕暉說:「醫療廢物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置的整個流程由市生態環境局全程監管,確保所有環節安全可控。」

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進行高溫蒸煮。

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置在處置車間完成。涉新冠肺炎醫療廢物必須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運送車輛抵達處置車間後,工人們把周轉箱裡的醫療廢物裝進滅菌罐內,沿著軌道推進高溫滅菌櫃。高溫蒸煮溫度控制在134℃,蒸煮時間45分鐘,即達到相關工程技術規範規定的消毒滅菌標準。

經過高溫滅菌後的醫療廢物送入破碎機進行破碎毀型,由專人專車運送到生活垃圾焚燒場進行焚燒處理。

現場的工作人員全部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防護橡膠手套等裝備,裹得嚴實,憋氣,頭暈,一番操作下來渾身早溼透了,但大家沒有一絲怨言。「再難受也得承受,因為醫療廢物垃圾處置成功與否,關係著阻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生產副廠長周華勝說。

永州醫廢人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由原來的48小時內轉運、72小時內處置,到疫情期間的24小時內收集、12個小時內處置,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消耗量也在猛增。「好在市城管局已經加強統籌調度,通過各種渠道爭取防疫物資優先供應一線人員,我們有信心堅守這最後一道防線。」賀燕暉說。(本文視頻素材由 蔣慧 提供)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如何處置?過期藥品怎麼處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因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國醫療廢物處理需求急速增加,讓醫療廢物處置這個鮮有人關心的行業站到臺前。經過兩個月的嚴控,我國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基本阻斷,這來之不易的成果,來自於對各個環節的嚴厲把控。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如何處置?
  • 這次疫情的醫療廢物去哪了?南瓜妹帶你探訪全過程
    北極星固廢網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除了救治患者的醫護人員外,身處防疫一線的還有處理醫療廢物人員的身影,處理與疫情有關的醫療廢物,與平時的醫療廢物有何不同?如何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是與病毒距離最近的人
  • 李毅赴哈爾濱國環醫療固體廢物無害化集中處置中心調研
    6月16日下午,副省長李毅赴哈爾濱國環醫療固體廢物無害化集中處置中心有限公司調研,督導檢查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收集安全處置情況
  • 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廢水咋處理?洪江區7家發熱門診醫院醫療廢物廢水...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疫情防控期間次生災害對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健康造成不良影響,2月4日上午,區管委副主任滕緒國和衛健局局長佘宏凱、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局長周如齊一行對轄區2家二級綜合醫院、5家鄉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熱門診開設情況和醫療廢物廢水處置進行監督檢查。要求強化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制度,做好登記;其醫務人員穿好隔離衣,做好個人防護。
  • 一位退役老兵疫情中加班改造生產線,免費處理醫療廢品……
    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這位退役老兵、「全國模範退役軍人」「廣東省愛國擁軍優秀企業家」,緊急召開集團動員大會,組織公司三十餘名黨員和退役軍人,迅速成立了「永道集團疫情防控突擊隊」。猶如當年面對SARS,汶川大地震一樣,鍾立釗和永道集團全體同仁再一次身先士卒衝向了抗疫第一線。
  • 青島萊西市隔離觀察點的醫護人員,用血肉之軀,撐起了堅固的防線
    雖然現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萊西疫情防控工作穩定向好,但境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輸入性疫情傳播風險仍然客觀存在,萊西衛健部門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工作要求,始終築牢「外放輸入」銅牆鐵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為萊西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保駕護航。
  • 為城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減壓 新固廢法按下「加速鍵」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4月29日審議通過修訂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新固廢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出現的一些現實問題作出多項針對性規定。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輝介紹,新固廢法加強了醫療廢物特別是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過程中醫療廢物的管理。
  • 「疫情不撤,我們不撤!」「戰疫」終將勝利,我們一定會贏!
    現在疫情防控還未結束,還有重症患者躺在病房,白衣戰士、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救援人員....仍然奮戰在「戰疫」一線,為了讓疫情徹底消散,將會一直堅守到最後!「疫情不撤,我們不撤!」2月21日凌晨,蘇州藍天救援隊隊員許鵬為武漢運送消殺設備途中遇車禍,不幸去世……清明前夕,隊員談起許鵬去世,突然控制不住情緒淚崩「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 來自上汽紅巖特殊的「抗疫戰士」,為守護最後防線而戰!
    伴隨著抗疫工作的進行,醫護人員使用後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廢棄物數量與日俱增,其所含致病細菌和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一旦處理不及時和不規範,將造成嚴重後果。可以說,醫療廢物處置是阻擊新冠肺炎疫情不可忽視的最後防線。
  • 黃岡,醫療廢物應急處置之戰
    截至1月23日24時,湖北省黃岡市報告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2例。十多天後的2月12日24時,這個數字是2662。黃岡已經成為武漢之外全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病例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醫療廢物處置需求的大幅增加。切斷病原體「二次汙染」,容不得半點疏漏。過去的這些天裡,與之相關的人經歷了什麼?
  • 4月21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最新消息!
    並且要嚴格加強隔離點衛生防疫要求,完善消毒管理,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和醫療廢棄物處理,有效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取消2020年5月16日舉行的KET、PET青少版考試。推遲舉行原定於2020年5月16、23、30日舉行的劍橋商務英語證書初級、高級和中級考試,具體考試時間及相關安排將根據疫情防控進展情況另行通知。
  • 阻擊疫情的「年輕防線」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很多稍顯「稚嫩」的住培醫生,也經歷了一次「逆行」成長。儘管他們也是一個個小家庭的「好孩子」「好丈夫」或「好母親」,但他們心中也有自己的堅守。他們想方設法回到工作崗位,成功築起了一道阻擊疫情的「年輕防線」。主動請纓:我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知道科室全體醫護人員,已經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做足了準備。
  • 長豐縣莊墓鎮:對標對表 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在關鍵時期,合肥市長豐縣莊墓鎮嚴格對標對表,加快補齊短板,將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屬地責任再強化,層層壓實防疫責任。疫情發生以來,莊墓鎮鎮村兩級,切實守緊「外防輸入」的關卡。
  • 垃圾場也戰「疫」,每天焚燒1200噸垃圾
    疫情期間全封閉管理,保證生活垃圾、及時處理  經過消毒、測溫登記後,記者進入了章丘綠動廠區。泉水造型建築、花園式管理、全程無異味......眼前的一切,讓記者不太敢相信這是一間一天要處理近1200噸生活垃圾的垃圾處理廠。
  • 齊心守陣地全力築防線 河北承德全力落實疫情防控
    按照計劃,1月17日本是兩人步入婚姻殿堂的日子,但疫情徹底攪亂了他們的婚禮。「門診部醫務人員少,現在疫情防控形勢複雜,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我不能走,要和大家一起並肩作戰、堅守陣地。」張樂樂說,當她把希望推遲婚禮的想法告訴未婚夫及雙方父母時,得到家人的一致同意。連日來,張樂樂挨家挨戶開始摸排工作,叮囑居民出門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沒事不要聚集、不要扎堆。
  • 我市強化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16日,記者從市政府辦獲悉,我市已出臺《襄陽市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簡稱《實施方案》),建設11個項目,估算總投資23.6億元,進一步強化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
  • 野人谷鎮木瓜小學: 堅守冬春疫情防線,抓實抓細防控工作
    野人谷鎮木瓜小學: 堅守冬春疫情防線,抓實抓細防控工作
  • 賀文帥:逆風而行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
    逆風而行 不負韶華張家口市崇禮區駐村幹部賀文帥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田桂雲 郝在君 靳志霞 孟豔紅)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鬥爭中,張家口市崇禮區各級駐村幹部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已有70多名駐村幹部向區委組織部遞交了按著紅手印的請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