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口罩都去哪裡了?垃圾場也戰「疫」,每天焚燒1200噸垃圾

2021-01-18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5日訊(記者 沈童 辛振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大家雖然減少了外出,朋友之間的聚會也變成了網上會面,但每天依舊會產生許多的生活垃圾。那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這些被我們丟掉的廢棄物會不會因為得不到及時清理而產生更多的細菌,從而成為病毒藏匿的場所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章丘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章丘綠動」)。

  疫情期間全封閉管理,保證生活垃圾、及時處理

  經過消毒、測溫登記後,記者進入了章丘綠動廠區。泉水造型建築、花園式管理、全程無異味......眼前的一切,讓記者不太敢相信這是一間一天要處理近1200噸生活垃圾的垃圾處理廠。

  章丘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這裡主要負責章丘區、高新區的全部和歷城區一部分的生活垃圾處理。」章丘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正秋告訴記者,從過年到現在,公司一直沒有停工,堅持全部人員正常上班。為了避免員工感染無法正常開工,公司進行封閉式管理,安排員工入住公司公寓。全體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吃住在公司,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轉,將各種垃圾及時地處理掉。

  記者在二樓中央控制室牆上的監控終端LED顯示屏上看到,垃圾進廠後,將被卸料平臺運送至垃圾池,再由物料抖抓入1000℃高溫的爐膛進行焚燒發電。

  隨後,記者在潘正秋的帶領下來到堆放生活垃圾的垃圾池。垃圾池分為6個片區,每天分片區進行新鮮垃圾的輸送。新鮮垃圾和老垃圾分別進行發酵和焚燒,來回循環。在垃圾池邊,有兩位工作人員24小時不間斷地通過機器操作,將5—6噸的垃圾用一個巨大的「爪子」運送到後方的落料口,推入爐膛進行焚燒。

  「廠區現在擁有3臺400噸的焚燒爐和2臺12MW的汽輪發電機組,每天能夠處理垃圾1200噸。」潘正秋告訴記者,目前垃圾發電廠的年處理量達43萬噸,每天發電50多萬度,可以滿足1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

  而垃圾燃燒完後,存留的固體殘渣可用作水泥、磚等建築材料,而燃燒後的廢氣通過脫硫、脫硝等一系列技術處理後,無汙染排放。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疫情期間,這裡還負責一部分醫療垃圾的處理。潘正秋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我們接到了濟南市生態環保局的電話,要將公司作為醫療垃圾處理的備用單位之一,主要處理來自章丘的醫療垃圾。

  「對於醫療垃圾的處理可以說是相當嚴格的。醫療垃圾運來後,要立即對其進行殺菌消毒,然後要及時地將垃圾進行焚燒,以免造成再次汙染。」潘正秋介紹說,作為醫療垃圾處置備用單位,公司及時制定了《醫療垃圾處置方案》,優化消殺處置流程,優先、快速、規範對廢棄口罩等部分醫療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杜絕病菌傳播風險,守住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垃圾車進廠要經過「雙向消殺」

  百名職工均放棄假期,全員備戰值守

  「為確保疫情期間垃圾及時快速處置,針對垃圾運輸路線上的問題,我們協調當地政府、村居,開闢綠色通道,保證垃圾運輸車、環保耗材運輸車、飛灰和爐渣運輸車暢通無阻。」潘正秋告訴記者,在垃圾焚燒過程中,所需要的環保耗材和防疫物資短缺,公司進行多方聯繫採購,克服重重困難,保證了垃圾焚燒穩定運行和防疫物資充實到位。並與國家電網溝通協調,解除限產難題,每天接收的1000餘噸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高溫焚燒處理。

  記者了解到,在疫情期間,章丘綠動的百名職工均放棄假期,堅守一線,全員備戰值守。為確保職工個人防護安全,公司印發了《關於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議書》,在員工打卡處等顯著位置張貼宣傳畫報,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全體員工籤訂《預防新冠肺炎承諾書》。

  工作人員對垃圾卸料平臺進行消毒

  所有員工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口罩,卸料平臺的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帽、護目鏡、口罩、防護服。食堂實行錯峰就餐、分桌就餐、錯座就餐,避免或減少人員高密度聚集。同時,採購儲備部分生活日用品,保證自動售貨機內物品豐富、充足,滿足員工日常生活需求。

  當記者問到,疫情期間一直在公司加班,會不會想家,一位正在工作的員工對記者說:「雖然一直加班,沒有時間陪家人,但特殊時期可以理解。公司為我們做了很好的安排,儘量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相關焦點

  • 廢棄口罩怎麼扔?南京出「指南」了!正確做法看過來……
    我們呼籲: 戴口罩,科學丟棄,不傳病毒! 市民將廢棄口罩正確投放、 一線人員消殺收運後, 這些廢棄口罩又去往何處? 答案是:焚燒廠 近日,小妹兒探訪了 位於江寧區的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它是目前南京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廠 根據南京市城管局要求 在這裡每一車垃圾進廠都要消殺 尤其是由專門車輛運來的廢棄口罩直接抓取入爐 在上千度高溫下充分熱解,達標排放 可以看到,乾淨整潔的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門口設置了卡點
  • 普通市民廢棄口罩屬於什麼垃圾
    普通市民廢棄口罩屬於什麼垃圾屬於其他垃圾普通市民使用過的廢棄口罩作為其他垃圾類別投放;居家隔離者使用過的口罩經消毒後進行投放,均由環衛部門收集運輸至焚燒廠進行高溫焚燒處理
  • 深圳大力推進三大焚燒處理設施建設 日焚垃圾8000噸!
    深圳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28500噸,回收利用率僅30%,剩餘的其它垃圾則需進入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廠處理。面對巨量垃圾帶來的極大壓力和挑戰,深圳突破土地資源等條件限制,攻堅克難,建設多座「垃圾焚燒+科普教育+休閒娛樂+工業旅遊」四位一體的現代化環保電廠。
  • 廢棄口罩屬於什麼垃圾?官方處置「指南」來了!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相關部門督促地方對廢棄口罩問題做了預案,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分類分區域管理,重點區域可以設置專門的收集容器,確保安全及時對廢棄口罩進行收集轉運處理,緩解群眾擔憂。
  • 【盤點】818今年日規模2000噸及以上的垃圾焚燒項目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主要集中在600-1200噸/日的常規規模,1200噸/日以上規模的相對較少。上半年的垃圾焚燒市場表現也恰恰印證了薛濤院長曾在2019年固廢論壇上預測的「2019年是焚燒項目釋放(市場化)最多的一年,2020年可能是焚燒項目投運最多的一年。」「生活垃圾增量市場一線城市基本瓜分完畢,生活垃圾焚燒市場逐漸向三四五線城市下沉」。
  • 新一代的垃圾處理場,這樣的垃圾場看起來就是科技實驗大樓
    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看起來越來是越嚴重了,起床上班的早了,你就會發現每天四五點環衛工人都在大街上打掃,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可是每天下班回家的時候會發現,路上又會多了許多的垃圾,菸頭,吃的飯盒,手紙,水瓶等等各種各樣的垃圾,接著就是重複的環衛工人打掃,然後又是一地垃圾......一天重複一天的。
  • 億萬口罩如何無害化處理?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4日電(魏薇)買口罩已然成為時下最熱的話題,而如何處理廢棄口罩又成為另一大難題。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正面臨新的挑戰。為打贏這場後方保衛戰,防止病毒造成二次汙染,四川省、甘肅省、河南省、江蘇省、天津市等20地都在全力部署醫療危廢處理工作,已有多地備選醫療廢物處置公司。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醫療垃圾去哪了?病毒的「噩夢」了解一下
    當在一線辛苦工作了一天的醫護人員們脫下防護服和口罩的時候,很多人心中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這些高傳染性的醫療垃圾應該怎麼處理呢? 跟著醫療廢物收運員顏增的vlog鏡頭我們找到了答案,原來這些有著高度感染性的「新冠」醫療廢物都是他們開著「專車」來收運的。
  • 垃圾場廢棄地景觀改造的重要性及設計方法
    為此在各地,尤其是城市中的垃圾場廢棄地也成為環境治理和改造的主要地點。在當前的將垃圾場廢棄地進行改造成為景觀區或者景觀旅遊區,已成為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合理利用有限資源的一種捷徑。對於城市中生活的人們都清楚,垃圾場廢棄地不僅影響著當地的環境治理,還由於其產生的大量的垃圾與廢棄物而對周邊環境造成了問題,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影響。
  • 7個垃圾焚燒,4個水處理 16個項目加入環保陣營
    項目總投資4.5億元,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投資3.2億元,二期工程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自3月試運營開始,每天可處理生活垃圾600噸,全年滿負荷運行狀態下發電8200萬千瓦時。
  • 啟迪環境垃圾焚燒發電廠全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垃圾焚燒發電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全國各地廢棄口罩激增,生活垃圾大幅增加,垃圾收轉運各環節安全標準提升......為保證垃圾及時妥善處理,防止疫情傳播,啟迪環境18個運營中垃圾焚燒發電廠積極響應,加強日常管理,開展各項防控措施,保障生產運營,努力將病毒的危害性、傳播性把控至零。
  • 印尼垃圾場裡的網紅餐廳,用塑料當鈔票,每天竟然還有成百上千的人去吃飯?!
    但在這個沼氣食堂裡,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顧客,把食堂擠得水洩不通。更神奇的是,這裡不收鈔票不刷卡、不提供支付寶或微信,只收塑料垃圾當錢花??一公斤的塑料垃圾就可以抵5美分,這裡的「塑料大戶」,能每天都吃上一頓最豐盛的飯菜。
  • 垃圾都去哪兒了?記者跟隨分類垃圾去「旅行」
    今年年底前,南京將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眼下,不少市民在積極參與分類的同時,總不免疑惑:分好類的垃圾去哪兒了?記者從南京市城管部門獲悉,為讓更多市民了解南京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流程,提高分類意識,南京市垃圾分類辦公室組織開展的「跟著垃圾趣旅行」主題宣傳活動於23日正式啟動,計劃用兩個月時間,分25批次帶領千名市民去近距離了解垃圾分類的整個流程。
  • 口罩,你算什麼垃圾?
    口罩,你算什麼垃圾?疫」尚未結束口罩仍然是每個人日常出門的必需品但很多時候回到家脫下戴了一天的口罩一瞬間卻不知道口罩應該如何分類處理?答案科普君都幫你整理好了~01用過的口罩你是個什麼垃圾?根據我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 零陵:規範處理廢棄口罩 預防發生二次傳染
    紅網時刻2月6日訊(零陵站記者 單建華 楊文哲)「針對疫情,戴口罩很重要,同時處理戴過的口罩也很重要,請大家一定要按照規範的流程來處理。」日前,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左聲勇介紹說,醫院是口罩使用最頻繁的場所,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立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防控專家組、救治組和保障組等,並每天有專業的醫務人員負責醫療廢棄物的分類、包裝、暫存點設置、汙水處理等工作。
  • ...叫香坊城管:成立"口罩突擊隊"、檢測卡點24小時堅守、公廁開啟...
    高峰時,這個卡點每天有近萬量汽車由此入城,這意味著,他和同事們每天都要面對上千乃至近萬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成立口罩突擊隊、檢測卡點24小時堅守、公廁高頻消殺、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不落地……疫情暴發後,香坊區城管局迅速制定並啟動了一套城管系統防疫應急預案,打造了城管防疫的「香坊樣本」。
  • 科普知識|口罩屬於什麼廢物?焚燒後就安全了嗎?
    科普知識|口罩屬於什麼廢物?焚燒後就安全了嗎?除了口罩,感染性廢物還有哪些? (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洩物汙染的物品,包括:a棉球、棉籤、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b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c廢棄的被服;d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洩物汙染的物品。 (2)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
  •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
    該項目是為解決「垃圾圍城」問題興建的民生工程,歷時兩年科學論證和綜合比較,項目選址夷陵區鴉鵲嶺鎮鳳凰觀村四組,計劃總投資10.6億元,佔地面積200畝,設計總處理規模為2250噸/日,建成後年最大上網電量17055萬千瓦時。  像不少地方一樣,該項目在醞釀階段就引發「鄰避效應」。
  • 中國多舉措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麥園垃圾場建於1997年,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家垃圾處理場。每天從各縣區匯集到這裡的垃圾超過2000噸,遇上節假日高峰更是高達2700噸,大量垃圾長年累月堆積所產生臭氣曾讓附近居民叫苦連天。2007年,南昌新冠億碳能源開發公司進駐這裡,將沼氣收集起來燃燒發電,每年消耗的沼氣達到900萬立方,發電量近2000萬千瓦時,每年電價收益1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