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日本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坂本龍馬,雖然不在明治三傑之中,甚至在明治維新之前就死了,根本沒有參與明治維新,但是他的名聲一點也不比其他明治人物小,甚至更高,很多日本名人乾脆說坂本龍馬是最厲害的日本人,很多介紹坂本龍馬的作品讓人感覺沒了坂本龍馬就沒有明治維新,沒有現代日本一樣。
那麼坂本龍馬到底做了什麼呢?其實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提出《船中八策》,勸說幕府交權出來;
第二件:聯絡各個反幕府的強藩,尤其是長州和薩摩兩藩的聯合;
第三件:籌建海援隊,經商。
不過老實說,第一件事情沒有坂本龍馬,幕府在那個時候也會暫時退讓,其他人也會提出類似《船中八策》的議案,而且一直有人說是後藤象二郎等人完成了《船中八策》,明治政府後來的政策也主要是大久保利通等人留洋回來再制訂的。
第二件事嘛,坂本龍馬雖然讓長州薩摩走到一起,但是那是大勢所趨,沒有坂本龍馬他們也必然會聯合,而且坂本龍馬對待幕府的和平態度並不為反幕等人所喜,所以一直有說法是西鄉隆盛謀殺了坂本龍馬。
第三件事在當時並不是什麼大事,一個商人而已,當時和坂本龍馬在一起同時被殺的陸援隊中岡慎太郎因為擁有實力,而且反幕,反而更被當時的人重視,所以有說法行刺的目標是中岡慎太郎,坂本龍馬只是運氣不好。
所以在明治維新一開始的時候,坂本龍馬其實不怎麼響亮,但是突然在明治維新幾十年之後,坂本龍馬的名氣突然大起來了,而且越來越大,這是為啥呢?其實關鍵就是坂本龍馬留下的這個東西。
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人的名聲大,尤其是突然名聲崛起,出現有關此人的傳記,傳說,小說,那必定是有宣傳工具開動了,而在這方面,日本人其實是幹的很熟練的,在官方,明治政府就有意識的先把楠木正成,後來把乃木希典刻畫為軍神,在民間就幹的更熟練了,比如出名的松下電器,日本人就大肆鼓吹松下幸之助的經營之道,把松下幸之助塑造為經營之神,這樣反過來也促進了松下乃至日本電器的影響。
坂本龍馬這件事也不例外,為何坂本龍馬在死後幾十年後突然出名了呢?因為他當年留下的那個東西成長起來了。什麼東西呢?就是海援隊。
說是海援隊,實際上其實就是有限公司,經商的,坂本龍馬在那時搞這個本來是想給自己的藩土佐藩搞點財源,不過他早早去世,這個海援隊就被改組為土佐商會,後來交給巖崎彌太郎,從而組建了至今為止還在日本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三菱公司,或者用更準確的說:三菱財閥。
三菱財閥表面上是私人的,實際上和官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本來就是土佐商會改組而來,土佐藩(現在叫高知縣)的勢力自然為他所用,而明治政府中,先是大久保利通,後來是大隈重信,都是三菱財閥的支持者,而三菱也會以財政支持。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這不對啊,就算海援隊是三菱的前身,但是為何要幾十年後才鼓吹坂本龍馬,而且為何不直接鼓吹巖崎彌太郎呢?
這和當時的局勢有關,當時三菱因為樹大招風,已經受到三井等財閥的集體打壓,不單是經濟上,政府中,還從輿論上指責三菱,在這種情況下,三菱必須要宣傳自己,而直接宣傳巖崎彌太郎明顯不行,因為巖崎彌太郎只是一個商人,當時商人在日本人眼中還是地位低下,而且巖崎彌太郎對於新政府的建立成長也沒什麼貢獻。那麼要宣傳誰呢?坂本龍馬就成了一個很適合的目標。
一來他是土佐人,三菱是土佐商會進化而來,關係緊密,宣傳坂本龍馬肯定得到全體土佐(高知縣)的支持,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坂本龍馬的宣傳主力就是土佐(高知)的文學和新聞團體,日本人一貫有地方色彩,一個地方會把自己地方的名人無限拔高,這次有三菱財力支持更是如此了。
二來坂本龍馬是能找出來貢獻最大又和土佐或者說三菱公司有關的人物,而且坂本龍馬死的早,和明治政府成立後的那些壞事都沾不上邊,可以塑造好名聲,又鼓吹和平民主,受到愛好和平的民主派歡迎,組建船艦,受到海軍的歡迎,甚至德川幕府都不反對他,因為他對待幕府態度溫和,這樣各方都不反對的人物再適合鼓吹不過了。
三來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坂本龍馬的海援隊了,不管什麼作品裡坂本龍馬的海援隊都是大書特書,說是日本公司的前身,是日本現代商業的先驅,重要性無限拔高,說到坂本龍馬就必須有海援隊。
然後大眾再一查,海援隊和三菱公司的關係,就把三菱公司和海援隊乃至和坂本龍馬聯繫在一起,坂本龍馬這麼好,三菱公司也不會差啊。
到了戰後,其他近代日本人因為鼓吹軍國主義,有侵略性不好鼓吹,但是坂本龍馬沒有這種事啊,死的早,和各種侵略都沾不上邊,則更是值得鼓吹了,也正是如此,坂本龍馬的名氣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