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規劃局》,你對時間的態度定義了你是誰

2021-01-08 清非

2017年的最後一天,有人圓滿,有人遺憾。

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把 「我哪有時間?」,「我沒有時間……」當做沒有去做某件事的藉口。

但是,你要是有了更多時間,或者時間就會去做某事嗎?

你對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你是誰,決定了你的人生價值。

假設沒有中年危機,沒有任何顧慮,假設你有足夠多的時間,你敢活嗎?你會活嗎?

先別急回答。

看看電影《時間規劃局》裡,有沒有你的影子?

《時間規劃局》

《時間規劃局》(In Time)的設定是未來世界,這是一個用時間衡量一切的世界。

時間,是這個世界的通行貨幣。租房、買食物、喝酒都需要用時間支付。

每個人只有25年的免費生命,餘生都要自己想辦法爭取時間活下來。

這個世界被劃分成了四個時區,擁有時間最少的是貧民區。

因為時間有限,他們要多工作,少睡覺,做什麼都要用跑的。

貧民區的路邊常常倒著一些時間用盡而死去的人。

活不起,是這裡人的真實寫照。

而在新格林尼治區,每個人則是從容不迫,悠哉度日。

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去揮霍,高級商場、奢侈品、聚會、賭博……。

這鮮明的對比,像極了現在的「階層分化」。

但是,富人們不敢活。

因為他們深深的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

他們現在獲得的一切,其實是一場「掠奪」,但被美其名曰「達爾文的進化論」。

他們小心翼翼的恪守著這個世界的規則,不敢做規則之外的事情,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保鏢,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就會讓他們失去生命。

時間上的貧窮,限制了窮人對生活和夢醒的想像力。

但時間的富裕,也並沒有讓富人們更自由、更隨心所欲。

時間在這裡展現了它的公平之處,每個人都是時間的奴隸。

那麼,應該怎樣活呢?

電影裡給我們展現了至少4種不同的「時間觀」,闡釋了不同的生命觀。

第一種,清醒的理想主義者。

代表人物是那個從富人區跑到貧民區的路人甲亨利先生。

他出場時間極短,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電影中第一個戲劇化的衝突效果就是他貢獻的。

從後面的劇情中我們知道,亨利出身富人區,曾經擁有幾千年的生命,接近永生卻一心求死。

在那個富人時區,每個人都以永生為目標,他卻不想。

他曾經擁有世人想要的一切,不必擔心會死去,但他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他是規則的受益者,卻也是被規則束縛的困獸。

他是一個清醒的理想主義者,他渴望對自己的生命的掌控。

最後,他對威爾說出了只有富人們知道的真相,把所有時間送給了他,從容赴死。

可以說,他是自我信仰的殉道者。

第二種,忙於生存的窮人 VS 恪守規則的富人。

貧民區,都是一個個為了生存努力奔忙的大眾們。

他們沒有時間,甚至沒有時間去憂慮這個問題。

「活下去」,是他們唯一的生活目標。

他們計較著每一分每一秒,不停的奔跑,不停的工作,還要應付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

享受生活?去發現生活的美好?哪有時間!

大部分人被生存壓得喘不過氣來,更別提去提升生命體驗了。

威爾受贈一百多年時間後,給了自己的好朋友10年時間。

結果,這個兄弟愣是把自己喝酒喝死了,還剩9年多的時間沒有花出去。

可憐又可嘆!

同樣的情況適用於那些渴望永生,只得遵守規則的富人們。

有時候,窮人和富人在某些方面驚人的相似。

比如,過於執著某個東西,不會享受生命的過程。

生命誠短暫,何不讓它更有價值?

第三種,工作狂。

電影中的時間守護者,冷酷無情的規則守護者。

他們的時間是按天計算的,每次執行任務需要向系統請求津貼補助。

典型如隊長利昂,他不關心公平問題,他只關心自己可以衡量的東西——時間。

他克忠職守,從不接受富人的賄賂。

他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來守衛時間。

他將自己的生命價值等同於對工作的貢獻值上,雖然並沒有人在乎。

人生價值對他而言,就是維護了工作尊嚴。

這種人在現實中可真不少見。

第四種,真正的活著。

男主角威爾,可以說是電影中塑造的比較完美的一個形象了。

貧賤不能屈,富貴不能移。說的就是他。

貧窮時,即使時間有限,他也記得給媽媽買花,幫她過生日。

他有理性、有原則,即使所有人都眼紅亨利的那一百年時間,只有他淡然處之,還幫助亨利脫困。

等他擁有了100年的時間,他先分給了好兄弟十年時間,很是慷慨大方。

到富人區參加賭博,那從容淡定的表情,都表現出他對時間的自然態度。

後來他跟女友一起搶劫時間銀行,他也沒有為自己留下很多時間,全部分給了別人。

「只要一天就夠了。一天足夠我們做很多事情了。」

他一直清楚,比起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和時光,擁有再多時間都是徒勞。

窮時不嗔,富時不吝。

找到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找到生命的意義,才是時間賦予我們最珍貴的使命。

電影的劇情一如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套路,主題其實並沒有多少新意。

但是,時間不斷減少,生命不斷進入倒計時營造的緊張刺激感一點也不亞於槍戰片。

在這裡,我就不再劇透。

只希望你能從中看到「時間」的厚重

新的一年,願你不辜負時光,盡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時間規劃局
    它會時刻提醒你珍惜自己的時間,可以到秒.支持農曆顯示,支持分類管理功能,支持自定義小組件背景.一個輕量而高效的待辦清單(Todo) 日程管理(GTD) 和事項提醒工具.無論是工作計劃,個人生活或家庭學習,它都會幫助你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事項.
  • 時間規劃局app如何使用
    您的位置: 專區首頁 > 攻略 > 時間規劃局app如何使用
  • 《時間規劃局》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時間規劃局》。它是一部由安德魯·尼科爾執導,賈斯汀·汀布萊克、阿曼達·塞弗裡德等主演的動作、科幻、驚悚類型的電影,於2011年10月28日在美國上映。        在電影裡,人的生命不是取決於身體的健康狀態,而是手臂上的「時間表」。在未來,人類可以隨心所欲的操控時間,改寫年齡。
  • 命運規劃局 與 時間規劃局
    今天給大家推薦兩部腦洞大開的電影《命運規劃局》與《時間規劃局》。其實兩部電影沒有什麼聯繫,只是名字比較相近哈哈 ʕ •ᴥ•ʔ嘻嘻。首先來介紹《時間規劃局》: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人類的遺傳基因被設定停留在25歲,不管他們活了多久,生理特徵都將保持在25歲。
  • 《時間規劃局》賈斯丁變大盜竊取時間
    看到《時間規劃局》時頗有感觸,卻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漸漸也就先放下了,不料現在看到《飢餓遊戲》,又勾起了當日的瑣思雜緒,實覺兩片大有互通之妙。然在「時間就是金錢」、「想讓人民絕望就給他們希望」的驚人創意之下,真正動人處卻在於它揭示了我們所處社會的結構真相,而面對這個真相的態度,卻取決於觀眾對現實的認知水平與階級立場。
  • 《時間規劃局》:你的時間價值多少?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假設有一天時間將會變成我們賴以生存的生命和流通使用的貨幣,你有沒有想過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 電影《時間規劃局》
    2011 年,賈斯汀參演的另外 3 部電影上映,其中評分最高的是《時間規劃局》(In Time)。豆瓣評分 6.8 [113000+ 人評價]IMDb 評分 6.7/10 [316,000+ votes]好吧,其實評分也不算高,中規中矩。注意和 2011 年另一部電影區分。
  • 《時間規劃局》教會你珍惜時間
    01昨天因為艾力的文章而去看了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時間規劃局》,看完覺得非常有趣。影片背景設置在未來世界,所有人在活到25歲時,會永遠停留在那個年齡段,並同時開啟一年的倒計時。每個人不遺餘力的工作去獲取時間,爭取讓屬於自己的時間更多一些,而時間一旦歸零,人物則立刻死亡。
  • 電影 |《時間規劃局》(In Time)
    時間規劃局電影《
  • 《時間規劃局》(下)|時間、壽命、財富——資本主義
    《時間規劃局》(上)|你相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麼?《時間規劃局》海報影片中的時間守護者(相當於警察)是個微妙的存在。時間守護者也來自貧民區,用他的話說,他已經為這份工作奉獻了50年的時光,他不想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時間被白白浪費。
  • 影片《時間規劃局》觀後感
    影片 時間規劃局 劇照我很少做夢,或者是做了夢不自知,可能跟睡眠習慣或質量也有關,我也母雞。
  • 高分電影推薦《時間規劃局》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軟科題材電影,《時間規劃局》。影片由安德魯·尼科爾執導,賈斯汀·汀布萊克、阿曼達·塞弗裡德等主演,於2011年10月28日在美國上映。獲獎方面,2012年,賈斯汀·汀布萊克憑藉該片獲得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電影男演員提名。
  • 《時間規劃局》(上)|你相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麼?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我們耳熟能詳、交口相傳的大道理,也被奉為告誡人們珍惜時間的金句。但如果有一天,時間真的即是金錢又是生命,你的生命是按照你的富有程度計算的,那麼你會怎麼使用自己的生命呢?《時間規劃局》——當時間是生命又是金錢。
  • 那些時間規劃局裡的神人們
    原創 大頭費裡尼 八部半文|費裡尼今天被羅志祥的瓜震驚了一下,首先倒不是驚詫他和女友聊天膩歪到凌晨三四點還有時間YP,而是,我一直以來得到的固定印象是他是彎的。不曉得是誰把這個神奇的信息植入了我的腦袋。
  • 《時間規劃局》觀後感
    自幼時起便被身邊人灌輸「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但僅僅在腦海裡留下一個淡淡的印子,不舉足輕重,也不刻骨銘心,我就一直攜帶著這樣的印記,直到這部《時間規劃局》觸發心靈共鳴。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一群外表生理永駐25歲的銀屏人物,卻讓人在一絲絲錯亂與驚愕中被引導,靠近於一個個真實又顯得殘酷的社會現實,你似乎在一絲絲外力的拖拽下便情不自禁的跟隨著導演者的規劃一點點向前探索,不經意的一幀畫面似乎都能讓你猛然聯想到一連串的現象,一堆不爭的事實。
  • 觀點|疫情期間的時間體驗:由電影《時間規劃局》引發的感悟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人宅在家中,在侷促的空間裡感受到時間的漫長。轉眼間,2020年的第一季度已悄然進入尾聲。回顧這轉瞬即逝的3個月,我們不禁要問: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一語道破了電影《時間規劃局》的中心思想。
  • 《時間規劃局》:這部構思奇特的電影,其實特別「現實」
    每個人活到25歲後,在生理特徵上就不再變化,更不會衰老,但每個人最多只能再活一年,誰想要在一年之後繼續活下去,就要想辦法去賺取時間,時間就是生命。電影《時間規劃局》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奇特的世界。其實,轉念一想,這種「時間就是生命」的邏輯也不算奇特,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生命的本質不也是時間嗎?
  • 《時間規劃局》時間就是金錢,長生不老真的好嗎?
    大家好,我是黑BOY看電影,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科幻電影《時間規劃局》。以前我們常用時間就是金錢來比喻時間是多麼珍貴,那知道在未來這個比喻真的實現了,未來人類在出生的時候就會被時間規劃局打上身份標籤,沒收25歲以後的生命重新規劃分配,滿25歲便會停止生長青春永駐,時間則成了流通的唯一貨幣,所以人們都在拼命的掙時間花時間,誰會更是被劃分為富人區和貧民區,有錢人時間多的花不完,人人都可以永生,而窮人每天都面臨死亡的恐懼和時間賽跑,因為他們每天一睜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死亡倒計時。
  • 《時間規劃局》爆紅,窮人都在刷劇玩手機,富人卻把時間當性命
    每一個工作的人,都會選擇給自己買一塊手錶,為的就是看一看自己工作的時間還剩下多少,看看今天是否還需要加班,看看自己是否能喝一杯下午茶,但是往往在這些時間裡面,很少有人感覺自己的時間是充足的,每個人都是一看手錶上面時針與分針的轉動,都開始為自己的剩餘時間感嘆和著急。所以,你的時間怎麼樣的?是充足還是不夠,而更重要的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嗎?
  • 《時間規劃局》:三個角度帶你剖析達爾文資本主義
    《時間規劃局》講述的是一位來自貧民窟的窮小子,救下富翁意外獲得百年時間卻被時間監察者鎖定為一起謀殺案的兇手,他帶著銀行行長的女兒亡命天涯,劫富濟貧的故事。那導演真正的意圖是什麼呢?第一,達爾文資本主義:富人控制著社會影片中的未來世界,以時間來衡量價值,時間就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