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構思,可謂是非常奇特了。
在電影裡,人的生命不是取決於身體的健康狀態,而是手臂上的「時間表」。
每個人活到25歲後,在生理特徵上就不再變化,更不會衰老,但每個人最多只能再活一年,誰想要在一年之後繼續活下去,就要想辦法去賺取時間,時間就是生命。
人們可以通過工作去賺取時間,可以去時間銀行借貸時間,個別「野蠻人」也會去搶劫別人的時間,被稱為「時間大盜」。
電影《時間規劃局》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奇特的世界。
其實,轉念一想,這種「時間就是生命」的邏輯也不算奇特,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生命的本質不也是時間嗎?
不同的是,在電影裡,生命是直接被時間決定的,當手臂上的時間歸零,人就會立刻死掉。
在現實生活中,在時間和生命中間還隔著一個「身體健康狀況」。
一個人身體健康,就能擁有更多時間,就能擁有更長的生命,相反,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好了,他的時間就少了,他的生命就短了。
恰恰是因為在時間和生命之間橫亙著一個「身體健康狀況」,很多人常常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即:時間,就是生命。
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日子一天天的過,恍惚間,很多人會覺得生命漫長,沒有終點。即使有終點,也覺得太遙遠了,遙遠到現在根本不必去想那件叫「死」的事情。
所以我們會做很多浪費時間的事情,比如在應該努力奮鬥的年紀懶散度日,明明擁有平淡卻幸福的生活,卻各種矯情,我們浪費的是時間,辜負的是生命。
凡事都怕「極端化」的呈現。
電影《時間規劃局》裡把「時間和生命」直接劃上「等號」,就是一種極端化的呈現,也只有這樣,才能叫醒昏昏欲睡的我們,讓我們看清楚「時間就是生命」。
每當一天的時間流逝,我們的生命就減少了一天。
生命何其寶貴,要這樣辜負?
生命何其短暫,經得起這樣的浪費?
將死之人,總是對「生」有著最為強烈的渴望,為什麼健康活著的人,卻看不到活著的幸運和珍貴?
這個問題,我想問自己。
這個問題,希望你也可以問問你自己。
2020年,多災多難,新冠疫情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半年時光,在這場疫情行將結束卻又遲遲不肯結束的同時,南方鬧洪災,唐山鬧地震,貴州的一輛公交車,在滿載的狀態下還衝進了江水中。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意外」的威力。
意外,你永遠都無法預料它什麼時候會發生,而這也決定了此刻我們所擁有的平安、平淡,都是無比珍貴的。
寫到這裡,我忽然心頭一沉。
其實,我們已經「經歷」過太多的意外了不是嗎?
在每次意外發生後,我們都會感嘆「人生無常,活著是福」,可是又有哪一次真正教會我們去珍惜了呢?
人性是固執的,人心是貪婪的,更是善於遺忘的。
但事實是,人生短暫,充滿意外。
望君珍惜、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