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電影《時間規劃局》,不算影評,當作日常,隨便記錄一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這部片子隱喻蠻多的,政治,經濟角度方面)
電影的定位是科幻片,但實際上並不是我們認知上的科幻片,沒有太多科技產品,主要是設定很科幻,描述了這樣一個未來世界:所有人成長到25歲後便不再變老,身體樣貌永遠定格在25歲的樣子,而接下來你能夠活多久取決於你賺了多少「時間」。胳膊上會不停的顯示你的生命「餘額」。當時間清零,立刻倒地而亡。
在這裡,沒有錢,時間就是貨幣。賺的,花的都是「時間」。
底層人拼命工作賺時間,爭分奪秒的活著,但不合理的工資,飛速上調的時價,使他們生活在瀕死邊緣。路上常常有人走著走著,便倒地。
上層人則花「時間」如流水,一切行動慢慢來。窮人一頓午餐花費30分鐘,而富人則是以周起步。
貧民區人們的生活方式衝擊到了女主。
男主是一個非常慷慨大方的人,而且是典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貶義😂)
本來之前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直到一筆飛來橫財,母親的離去,以及知道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後,強烈的憤懣讓他必須去做點什麼,去打破,去拿回屬於所有人的東西。
男主划去一年時間通過時區路障,從貧民區ghetto 到達富人區New Greenwich 。窮人們沒有這麼多「時間」能花的。
剛到達的時候習慣性的跑著,做任何事情動作都很快,讓人一眼便能辨出出身。
花取五十九年買了輛車,付款後,售車員提示:親,包郵哦~ 我們可以給您送到展出的地方,在這個不把時間當回事的地方,理所當然的認為買車是為了展覽 ,而實際上他是買來要開的,又一次體現出窮富差別。
世界是不公平的,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
就像圓桌派裡說的,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在第十層臺階,有的人生在第一層,終其一生拼了命也才爬到第五六層。就是這樣,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認識到不公平後,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恍恍度日,而是儘量往上爬吧。你就活這一世,難道不想看看別處的風景麼
電影裡很打動我的地方是,女主沙發上對男主說的這段話。對她來說,真正的活著,是去體驗,去勇敢,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永生,小心翼翼地,不做任何「錯事」,不沾染任何危險。在認識男主後,更是堅定了內心,沒有人應該永生,不應該那樣活著的想法。雖然只能過一天是一天,隨時面臨死去的危險,也沒有想著重新回去,過富家千金的日子。
即使跟著你顛沛流離,好過不死不活拖一生。
阿曼達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電影題目叫《in time》這個題目取得也很有趣,這個短語翻譯成中文有「及時;遲早」的意思,一般用來指正趕上時候或恰好在需要的時候完成了某事。大概想表達一種及時活著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