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資超市「敗走」中國:樂天瑪特狼狽退出 易買得全線撤出

2020-12-26 騰訊網

文丨Wise財經,作者丨李幼薇,責編丨夏雨萌

韓國財界「第一代企業家」時代正式落幕。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2020年1月19日下午4時30分,樂天集團創始人、名譽會長辛格浩因病去世,終年99歲。

辛格浩也是繼三星創始人李秉喆、現代創始人鄭周永、LG創始人具仁會、SK集團創始人崔鍾賢之後,最後一位去世的韓國第一代企業家。

一、曾當庭怒吼法官

和其他幾位同時代的企業家相比,辛格浩的晚年過得並不安寧。

2017年3月20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舉行針對樂天集團家族成員一系列指控的首場聽證會,這也是自2016年10月檢方對樂天集團提起訴訟後,時隔五個月後的再次審訊。

平時因為集團經營權而鬧得雞犬不寧的一家人,如今卻因為檢方指控而齊聚法庭。雖然大財團總裁站上法庭並不稀奇,但像樂天集團這樣,整個家族成員都被指控的還是「史無前例」。

「韓民族新聞」的一篇報導大致還原了那天的情景。

當時,辛格浩被指控犯有逃稅、挪用公款和違反信任罪,涉案金額達2238億韓元(約合13.8億元人民幣)。但辛格浩否認一切指控,他甚至把拐杖扔到地上,高聲怒斥:「樂天是我一手創建的公司,我有百分之百的股份,到底是誰告的我?」由於常年待在日本,激動之餘,辛格浩還飆了幾句日語。在被法官警告數次無效以後,辛格浩最終因對法官吼叫和敲拐杖被強制帶離了法庭。

九個月後,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做出一審宣判,判處辛格浩違規經營,獲刑4年。2018年10月,韓國高等法院對辛格浩案件作出二審判決,判處辛格浩3年有期徒刑,處罰金30億韓元(約合1800萬元人民幣)。一年後,韓國最高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30億韓元。

2019年10月23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認定辛格浩年歲較高,且患有老年痴呆晚期,行動不便,也無法與人無法溝通,還有病情急劇惡化甚至死亡的風險,難以監內服刑,因而獲監外執行6個月。

不過監外執行還是沒能避免辛格浩的病情惡化。三個月後,這位以小規模食品業白手起家,發展成橫跨韓國和日本兩國的集團創始人,最終撒手人寰。

二、樂天瑪特的隕落

辛格浩因病故去,他一手創立的樂天集團再次暴露在了公眾眼中。

1998年,樂天集團旗下的首家樂天瑪特開業。到了2006年,樂天瑪特已躍居韓國大型超市行業第二,並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倫敦、東京股票市場)上市。

中國市場對於韓國的對外貿易向來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辛格浩也同樣看中了中國市場的潛力。

2004年,樂天瑪特開始拓展中國市場。四年後,北京首家樂天瑪特望京店正式開業。隨後,樂天瑪特以北京、天津、山東、遼寧為先期拓展領域,逐步開拓全國市場。

辛格浩對於樂天瑪特有著很大的信心,按照他的規劃,樂天瑪特的門店將在2018年增至300家,銷售額實現2000億美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零售業之王」。

然而事與願違,薩德事件成了樂天瑪特的轉折點。

2017年2月,樂天集團公開宣稱支持美國部署薩德,本來勢頭正勁的樂天瑪特,業績也因此急轉直下。

2017年4月3日,儘管薩德事件給樂天集團的在華業務發展造成了嚴峻挑戰,但樂天集團依舊錶示將繼續投資在華業務。

期間為了挽救樂天瑪特,超市中的大多數商品開始打折銷售,並試圖通過降價銷售的方式取悅中國用戶,以矇混過關。

不過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是抵制樂天瑪特的呼聲一天高過一天。聲稱決不放棄在華業務的樂天集團,面對滾雪球般的虧損不堪重負,不得不斷臂求生。

僅僅過了半年時間,樂天瑪特在華的112家超市中有87家被要求停業整頓。除了被要求停業整頓和樂天集團主動關閉的門店,還剩12家超市,然而這12家超市的營業額均暴跌80%以上。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當時樂天瑪特每月的營業額損失高達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1億元),在此之前,也就是2017年上半年,樂天瑪特已經虧損了83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億元)。

樂天瑪特的頹勢已無可挽回。2018年5月11日晚間,利群股份發布公告稱,擬收購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2家香港法人公司,以及10家華東地區法人公司,這些公司旗下資產包括15處房產和72家門店等經營性商業資產,而這筆交易額為人民幣16.65億元。

2018年10月,樂天瑪特在中國的93家門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其餘未能出售的門店在年底前被徹底關閉,這也就意味著,樂天瑪特自此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

樂天瑪特的狼狽退出,在財務數據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根據2017年和2018年年報數據,2017年,樂天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淨虧損為41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3億元),2018年,這一淨虧損進一步擴大至84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9.8億元)。

三、韓資超市大撤退

除了樂天瑪特,韓國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大型綜合超市易買得活得似乎也並不如意。

不同於樂天瑪特的迷之自信,受到連累的易買得連夜為其在中國市場僅剩的6家門店尋找接盤俠。

根據媒體報導,2017年9月11日,正大集團旗下的卜蜂蓮花與易買得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易買得上海的5家超市收入囊中,剩下的一家位於無錫的門店也以其他方式進行了出售。由此,易買得在華經營20年後也全線撤出了中國市場。

對於易買得來說,這場撤出並不體面。

當時有韓國媒體將易買得的敗走歸因於「進入中國時間過晚」,但這個理由不免顯得過於牽強。

1997年,韓國新世界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易買得超市,上海易買得已經開設了5家分店。據時任天津易買得副總經理的曹鐵透露,新世界計劃在中國開設25家分店,並鎖定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形成一個全國範圍內的店鋪網絡。

還有消息稱,易買得為了建設全國範圍內的店鋪網絡,將至少投資5億美元用於布局中國市場。

敢做如此決定,是因為易買得的實力並不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世界集團是韓國最大的商業流通集團,擁有百貨商場和大型綜合超市等業態。易買得超市在韓國擁有70家門店,佔有韓國市場32%的市場份額,門店數和銷售額均超過了沃爾瑪和家樂福在當地市場的總和。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地頭蛇。

實力如此強勁,布局中國市場超過20年,「進入中國時間過晚」這個理由怎麼看都是難以自圓其說。

事實上,易買得在中國市場的旅途並不順利。

2011年之後,易買得便開始陸續關閉門店。據當時媒體報導,易買得華東地區6家門店以1.25億元出售給了新華都,北京地區1家門店以2000多萬元出售給了永輝超市。

隨後的2013年,易買得再次關閉了3家門店、出售了2家門店,到了2014年年底,易買得位於天津的5家門店因長期虧損而被全部關閉。

一路拋售關停並沒有讓易買得走上坦途,相較於「進入中國時間過晚」這一說法,一個更合理的解釋是,易買得始終沒把心思放在中國市場上,而這一行為導致易買得錯過了最好的擴張時機。

截止2010年底,曾立志要在中國市場開設1000家門店的易買得最多也不過才26家門店,而幾乎與之同一時期進入中國市場的沃爾瑪和家樂福們,其店數早已超過200多百家。

根據易買得官方數據,易買得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虧損分別為551億韓元、910億韓元和1100億韓元。

而這三年,恰巧是中國電商崛起的三年,直到2015年,易買得才在中國市場上開始布局電商業務,先是牽手網易考拉海購,後是入駐天貓國際開設易買得官方海外旗艦店,但無奈為時已晚。

2017年8月24日,新世界集團副會長鄭溶鎮宣布,業績慘澹的易買得將在年底前全線撤出中國。

從易買得到樂天瑪特,韓資企業在中國市場投資商超如同被套上了「緊箍咒」,或許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又或許是錯過了「入行」的最佳時機。但無論如何,它們都難逃被中國電商掌控的命運。

沒有了創始人的樂天集團,未來將會走向何方?

相關焦點

  • 樂天正式宣布倒閉!!
    2月28日下午4點20分左右,蕪湖無線電管理處技術人員在例行日常移動無線電監測過程中,途徑大工山路與花津南路交叉口時,監測到一組未經批准的異常信號,確定為非法信號,測向定位於城南樂天瑪特超市。「辣條界扛把子」宣布撤出樂天衛龍食品表示全國範圍樂天瑪特渠道已按程序陸續下架,並且今後不再與樂天合作、供貨。
  • 當年「得罪」中國人的韓國樂天,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發展如何?
    彼時,樂天超市在中國的業績一直不理想,開店數量和營收指標都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而薩德事件的爆發更是讓其雪上加霜。為了維持超市的運轉,樂天集團兩次為樂天瑪特撥款。3月24日,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表示自己熱愛中國,想繼續在中國開展事業,以博得國人的關注。
  • 又一家韓國超市全面退出中國,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據韓國媒體報導,經歷了長達24年的持續拓後,韓國新世界集團(Shinsegae Group)旗下大型折扣超市emart(易買得)開始精簡業務,表示將於今年年底全面退出中國。 emart指出,由於持續糟糕的業績,公司已決定關閉目前中國市場剩餘的所有6家門店。
  • 當年和中國「作對」的樂天,曾投資40億失敗撤出,如今發展怎樣?
    除此之外,人們的不滿情緒也逐步升級,在韓國樂天宣布部署「薩德」的前一天,中國民眾就已經開始拉起橫幅抗議,將在中國的多家樂天瑪特超市圍得水洩不通!在橫幅上醒目地寫道「滾出中國」等字樣。02韓國的「樂天」集團,終究小看了我們的國民,小看了每位中國人的愛國情懷。中國的民眾開始自發抵制韓國的商品,此時的樂天瑪特超市無人問津,在之後相繼倒閉。在此期間,韓國樂天集團明確表態,將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並先後兩次對樂天瑪特公司兩次「輸血」,累計投入資金高達40億元,但韓國「樂天」依然難逃被中國市場掃地出門的命運!
  • 韓國樂天之後,emart也要關閉中國門店
    繼Lotte(樂天)集團旗下超市樂天瑪特陸續撤出中國市場之後,韓國另一大連鎖超市——新世界集團旗下emart(易買得)也將關閉中國門店
  • 重大消息:樂天瑪特超市要開門營業了!
    前段時間網友爆料說,他媽媽月底重回樂天瑪特上班了! ▲此次交易涉及的15處房產情況,其中有一處在泰州興化此前,樂天瑪特在中國業績慘澹,在華的112家門店中,大部分暫停營業,沒有停業的分店也是門可羅雀。2016年樂天瑪特在海外營業額虧損240億韓元,其中80%-90%發生在中國市場;2017年上半年樂天百貨在中國的業務面臨5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3億元)的淨虧損,是多年來的最糟業績。
  • 3年前和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遭抵制撤出中國市場後,發展如何?
    中國的瀋陽、成都樂天世界、樂天瑪特、樂天百貨、樂天超市等等都十分受歡迎,相信如果能夠繼續著這種發展勢頭,那麼樂天集團就一定可以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然而抵制韓國的第一步自然是抵制韓國企業,樂天集團自然也就成為了我國人民進行抵制的第一目標。當時樂天集團在中國的眾多超市也成為人們不願意踏足的地方,人們開始以極力抵制韓貨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此後韓國超市的生意也就跌入谷底了。面對這種不利的局勢,樂天集團也是極力想辦法來進行挽回。
  • 向韓國政府表忠心,樂天闖禍後敗走中國,創始人鋃鐺入獄最終病死
    辛格浩1921年出生於韓國慶尚南道蔚山市,20歲時移居日本,1948年在東京「白手起家」成立樂天株式會社,日韓邦交正常化後,將業務擴展至韓國。目前,樂天集團也發展成韓國排名第五的大財團。當然要說起樂天集團,近幾年來鬧得最沸沸揚揚的大事有兩件:一是辛格浩家族捲入韓國前總統樸槿惠「閨蜜門」事件;二是為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騰地方,徹底傷害了中國民眾的感情,最後狼狽撤出了中國市場。2016年底,樸槿惠「閨蜜門」事件爆發,樂天也被牽涉其中,涉嫌與樸槿惠存在權錢交易。
  • 曾與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退出中國市場三年後,現狀如何?
    時至今日,在中國各大消費市場領域中都大量充斥著國外的品牌,例如零售行業的美國沃爾瑪、家居行業的瑞典宜家以及飲料行業的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等都是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均得到了不錯的發展。但是,也有不少國外品牌在我國發展過程中觸犯到我國消費者的愛國底線,遭到消費者的抵制,最終退出來了中國市場。
  • 樂天集團創始人去世:晚年因違規經營獲刑3年 曾20億出售在華業務
    2007年,樂天集團旗下樂天瑪特開始拓展中國市場。2008年5月,樂天瑪特以拿下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為標誌,正式進入中國內地。然而自2012年開始,樂天瑪特發展後勁不足,關閉數十家門店,並多次尋找買家來止損。2013年至2016年間,樂天瑪特在華銷量每況愈下,虧損達496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4億元)。
  • 中國應對薩德後續辦法 抵制韓貨下架樂天產品 中國能否摧毀薩德?
    韓國樂天事件持續發酵,自韓國樂天集團籤署供地協議後,中國商界的抵制聲音愈發強烈,多家超市已將包括樂天旗下商品甚至全部韓國產品下架。記者了解到,這波下架事件仍未結束,諸多零售上市公司也參與進來。3月7日,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詢問*ST人樂公司「抵制樂天,人人樂在行動!這消息是真的嗎?」
  • 易買得超市倒閉,商超股票將何去何從
    9月11日,泰國正大集團旗下卜蜂蓮花與易買得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卜蜂蓮花對易買得進行100%股權收購。
  • 曾和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現狀如何
    但是有一些集團,他們就是自不量力,非要以一己之力來對抗一個國家,比如那個曾經和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他們最後退出了中國的市場。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如今這個韓國樂天集團現狀如何?在薩德事件爆發之前,樂天集團在中國的發展雖然沒有非常好,但也有著不錯的成績。樂天集團在中國有很多家超市,在薩德事件爆發之後,中國人們開始自發的抵制韓貨,開始抵制那些樂天的超市。幾乎沒有人願意去韓國人的超市買東西,因為這不僅是關乎著自己平時的生活,更是關乎著一個國家的尊嚴。
  • 韓國大超市最接地氣!
    在韓國各地有連鎖的大型超市主要有三大家——易買得(emart)、Home plus、樂天瑪特(Lotte Mart),這些超市多以大規模賣場加上停車場構成,樓層分明、空間寬敞、種類豐富易買得是由新世界集團經營的,自從它於1993年第一家店面世以來,以其龐大的規模、實惠的價格和豐富的商品種類贏得了廣大顧客的好評和歡迎,是韓國人家喻戶曉的大型超市,在韓國也有很多隨處可見的分店!
  • 得罪中國沒好下場?當年得罪了中國人的「韓國樂天」,現在如何了
    比如英國最大百貨連鎖品牌瑪莎百貨曾預計在2022年之前關閉在中國的百家門店。而家樂福中國和麥德龍中國則分別賣給了蘇寧和物美集團,就連沃爾瑪也關閉了不少的賣場,還與京東進行了合作。這些曾經雄霸一方的零售巨頭遭遇困境的背後,既有中國零售市場競爭加劇、電商挑戰等緣由,其實也有其自身的因素。其中就有一家外資零售商的退出讓國人記憶尤深,它便是樂天瑪特。
  • 曾和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現狀如何?
    但是有一些集團,他們就是自不量力,非要以一己之力來對抗一個國家,比如那個曾經和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他們最後退出了中國的市場。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如今這個韓國樂天集團現狀如何?    樂天集團在中國有很多家超市,在薩德事件爆發之後,中國人們開始自發的抵制韓貨,開始抵制那些樂天的超市  。幾乎沒有人願意去韓國人的超市買東西,因為這不僅是關乎著自己平時的生活,更是關乎著一個國家的尊嚴。
  • 這家大型超市,真的退出了!那些年撤出淄博的它們,你還記得誰?
    ↓↓↓今天,淄博一大型超市裡,很多貨架被搶空!到底出了啥事?不少市民紛紛趕去瘋狂掃貨很多貨架已被搬空 ……雖然超市方面一再否認退出,但如今的現場卻是一片蕭條場景,還拉上了警戒線……3月6日,事情終於水落石出!
  • 樂天!再見不送!
    (全稱樂天瑪特)嗎?昨兒我看到一新聞,說是樂天全面撤出中國進入倒計時了。這是啥意思呢?意思就是樂天開始出售所有在中國的店鋪,打算捲鋪蓋回韓國老家了。真的,對於這一舉動,我只有7個字:樂天,你終於走了!其實在去年的9月15日,樂天就因為在中國業績賊慘澹,不堪巨額虧損而宣布即將出售在華的所有超市,決定就此退出中國市場。
  • 配合部署「薩德」的樂天集團,遭抵制後退出中國市場,現狀如何?
    例如韓國樂天,當年冒犯了中國人,在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卻因損失了大量客戶而受到自己應有的懲罰。樂天現在的情況怎麼樣?▲韓國樂天大廈總部照片01樂天撤出中國為緩解這一局面,韓國樂天集團總裁親自公開發表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