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 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 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

對於備戰年終考核的銀行業來說,12月是攬儲意願最強的月份之一,今年年末也不例外。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在對各家銀行的調查中發現,由於網際網路高息存款、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接受監管而有所收縮,目前攬儲壓力更大的中小銀行手中並沒有很多「底牌」。

而極端現象是,某些農商行為了完成貸款佔資產比重超過六成的監管指標,甚至開始「自廢武功」,縮減負債端以「削足適履」。

攬儲「招數」在變少

一位大行華東某支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年底主要攬存方式還是依靠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由於理財利率降得比較多,客戶更偏好利率較往年持平的前兩種產品。目前該行的大額存單起存點較高,一般到了之後的春節期間門檻會有所降低。

另一位大行華南某分行行長對記者表示,今年日子不好過,下半年實際上還是偏緊的政策,加上槓桿率考核,前期信用債違約影響發行困難,年底流動性還是緊張的。同時對資本市場預期和剛性兌付打破,儲蓄和理財意願也不高。

攬儲問題上,中小銀行一向比大行更難。

客觀上說,對於中小銀行來說,攬儲的壓力一直存在,而今年壓力更大。原先通過網際網路存款可以異地攬儲,但是在監管屢次表態網際網路存款導致的無證駕駛、擾亂存款利率市場、突破地域限制、流動性隱患突出、資產端風險增加、對中小行流動性管理帶來挑戰等問題之後,網際網路存款已經出現了局部收縮。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楊慧敏對記者表示,當下銀行攬儲壓力未減,監管合規要求加強,普通存款對投資者吸引力下降,近期對於網際網路代銷高息存款也要加強監管,雖然還沒有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但是監管已經高度重視相關的產品以及銀行機構,所以,市場上利率水平基本平穩,但是實則競爭激烈,銀行內部考核壓力大。

此外,飽受爭議的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也因踩到紅線而「節節敗退」。12月14日,六大行均發布公告,調整部分個人存款產品服務內容。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如在產品到期時支取,仍按照存入時約定的產品到期利率計算,利息不受影響。

六家銀行在公告中均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今年3月,央行曾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作出整改要求,此類產品也正式進入了清退階段。

事實上不僅僅是六大行,不少中小銀行,特別是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業務較多的民營銀行都發了公告叫停此類產品。

「逆向操作」壓縮負債?

一位華東央行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年底不同於尋常,未見很多城農商行積極攬儲,反而有個別農商行出於監管考核的因素,要將銀行貸款佔資產比率提升到60%,不得不壓縮負債。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城農商行在內的銀行業近十餘年來投資類業務佔比不斷上升,傳統的貸款業務比例出現下降趨勢,這一點也早被監管注意到。

原中國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2016年曾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表示,2003年貸款餘額在銀行業總資產中約佔61.4%,存款在總負債中約佔82.7%。而截至2016年10月末,貸款佔總資產的比重為49.5%,存款佔總負債的比重為68.9%。無論從資產端還是從負債端來看,存貸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佔比均明顯下降。但兩者相比,貸款佔比下滑的速度更快。

究其原因,在銀行業資產負債表瘋狂擴張的那些年,主要是銀行的投資類資產在大幅增加,甚至動輒出現50%的年增速。

在銀保監的重點關注下,多數銀行開始回歸主業,把重心放在經營存貸款上,同時地方上對於貸款佔資產的比重納入考核範圍,通過窗口指導的方式時時提點中小銀行。

上述人士稱,當地銀保監對該銀行的要求是貸款佔資產的60%以上,但城農商行面臨投放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大行普惠金融突飛猛進,資金成本又低,可以利用定價優勢爭奪市場份額,導致中小行發放貸款的空間有限;另外一方面是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疊加上疫情,非出口企業也不敢貿然擴大投資,因此貸款數據並不好看。在貸款數據不能提高的情況下,分子不動,只能縮小分母,因此才出現個別農商行壓縮負債的奇葩現象。

(作者:周炎炎)

相關焦點

  • 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
    原標題: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   對於備戰年終考核的銀行
  • 攬儲「招數」在變少 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
    對於備戰年終考核的銀行業來說,12月是攬儲意願最強的月份之一,今年年末也不例外。據了解,由於網際網路高息存款、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接受監管而有所收縮,目前攬儲壓力更大的中小銀行手中並沒有很多「底牌」。
  • 銀行又開始年末攬儲衝刺了?怎麼存錢才能更划算?
    快過年了,隨著年終獎、年末分紅的陸續到帳,大家的錢包終於鼓起來了,所以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理財方式。雖然現在理財方式已經多種多樣了,可相信還是有很多朋友會把相對安全可靠的銀行存款作為理財的首選。與此同時呢,各家銀行正咬緊牙關備戰年終考核,銀行的員工們又開始上演拉存款的繁忙景象,「年終攬儲大戰」再次如約而至。那麼各大銀行為什麼都在做年末的攬儲衝刺呢?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這些問題。銀行為什麼要做年末的攬儲衝刺?
  • 利率上浮 年底攬儲如約而至!閒錢存銀行正當時
    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同時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由於今年流動性較為充裕,銀行普遍「不缺錢」,因此各家的攬儲情況不一。實力雄厚的國有行和股份行「開門紅」比較冷清,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動作更多,比如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引流,設置了禮品和較高的存款利率,為攬儲增加含金量。一般來說,銀行的「開門紅」活動會從12月一直延續到明年一季度末,如果手裡有閒錢需要存銀行,可以趁著這個節點挑選一些高利率的產品。
  • ...開門紅"攬儲大戰開打!中小銀行重金投入線上渠道,大行依然"愛存...
    11月初,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指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存在營銷行為不當、增加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難度、區域性銀行偏離市場定位、導致監管考核指標失真等問題,將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攬儲」的可能風險推上風口浪尖。與此同時,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文規範高息攬儲產品,引導銀行降低負債端成本,進而降低貸款成本。
  • 年底多家銀行利率上浮幅度不及往年 線上渠道成各銀行發力點
    民生銀行某網點大堂經理對記者表示,以往還有4%以上的存款產品,但今年監管力度加強,這種產品已經沒有了。目前,北京大多數銀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差不多就是3年期、利息3.85%,5萬元至10萬元起存。  高息產品變少,一些銀行網點推銷理財產品等其他產品的熱情蓋過攬儲。
  • 監管治理網際網路存款 中小銀行攬儲困難
    從長期看,銀行須加強自營渠道建設,但從短期看,當前正是「開門紅」爭搶存款的關鍵節點,部分銀行十分被動。  同時,《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梳理發現,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存款業務的主要是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及村鎮銀行等,網點少、客戶基礎薄弱,其中,更有銀行憑藉網際網路存款將存款規模在一年內猛增385.81%。
  • 花式攬儲不再,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銀行如何應戰?
    花式攬儲不再 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資本市場或分流存款,銀行如何應戰?12月24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訪北京部分銀行。新京報記者 胡萌 攝餘額寶收益率跌破2%、多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靠檔計息產品陸續「下架」……在今年各類存款產品直接或變相降息後,年末銀行攬儲大戰也幾近「熄火」。
  • 花式攬儲不再 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銀行如何應戰
    餘額寶收益率跌破2%、多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靠檔計息產品陸續「下架」……在今年各類存款產品直接或變相降息後,年末銀行攬儲大戰也幾近「熄火」。  臨近年末,貝殼財經記者走訪諮詢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浦發、華夏、廣發、光大、興業、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13家銀行,發現從大額存單到銀行理財,收益率都沒有明顯「翹尾」。
  • 花式攬儲不再 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新京報記者 胡萌 攝餘額寶收益率跌破2%、多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靠檔計息產品陸續「下架」……在今年各類存款產品直接或變相降息後,年末銀行攬儲大戰也幾近「熄火」。臨近年末,貝殼財經記者走訪諮詢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浦發、華夏、廣發、光大、興業、北京銀行(601169,股吧)、杭州銀行等13家銀行,發現從大額存單到銀行理財,收益率都沒有明顯「翹尾」。
  • 網際網路存款偃旗息鼓 攬儲爭奪戰斂而難止
    這種存款搬家情況導致了銀行負債端成本的變化,國開證券的研究顯示,商業銀行今年三季度負債端成本較二季度全面上升。經測算,今年三季報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負債端成本分別為 1.65%、2.27%、2.41%和 2.11%,分別較中報上行0.07個百分點、0.16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和 0.06個百分點。這其中應該是有網際網路平臺存款一份「功勞」的。
  • 從「靠檔計息」轉向「分期派息」 應對攬儲壓力民營銀行「分期派息...
    「靠檔計息」增量產品叫停,存量產品逐步壓縮,一些民營銀行開始大力拓展「分期派息」存款產品。「分期派息」是什麼,流動性風險大嗎?元旦之後、新春之前,不少銀行為打好2021年「開門紅」,推出了不少較高利率的存款產品。「去年我們這裡為拉存款出現過送豬肉的情況,後來被監管處罰了。
  • 中小銀行攬儲難 華瑞銀行懇請央行支持同業存單發行
    在定期存款靠檔計息受限、結構性存款被規範之後,中小銀行攬儲壓力明顯提升。上海華瑞銀行1月7日發布2020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稱,為穩定流動性,懇請央行在同業存單發行上給予大力支持。事實上,監管機構曾在「包商銀行事件」之後,對個別中小銀行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進行增信,而此次上海華瑞銀行表露的態度也讓市場再度關注中小銀行資金端壓力。分析人士指出,在「高息攬儲」渠道逐步被堵之後,中小銀行吸儲難度進一步加大,發行同業存單調節流動性的壓力陡升,未來監管機構可在增強流動性方面給予中小銀行支持。
  • 積極高息攬儲 民營銀行「花式」發力自營渠道
    分析人士稱,民營銀行發力自營渠道,有助於降低負債端成本,但僅依靠高利率攬儲不可持續。未來民營銀行應精耕細作,通過長期經營逐步建立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逐步獲得存款人認可。賣力拓展自營渠道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當前多家民營銀行攬儲具有起存金額低、期限靈活、年化利率較高等特點。
  • 理財產品「爆雷」 與銀行的攬儲任務
    前些天與一位在銀行上班的朋友聊天,他說,明年的壓力會很大,因為行裡下了「攬儲任務」。據這位朋友的說法,此前銀行對員工的「攬儲」是鼓勵式的,明年開始,是任務式的,每個人必須完成一定的量,跟業績考核掛鈎。
  • 銀行員工監守自盜多次騙貸 銀行竟「忍氣吞聲」配合展期
    銀行員工監守自盜多次騙貸,銀行竟「忍氣吞聲」配合展期銀行員工監守自盜,利用空殼公司多次騙貸,早已無力償還。離奇的是,銀行卻為其多次展期,最終導致損失接近千萬元。日前,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刑事裁定書就揭露了發生在汝州農商行的案件。該案現已審理終結,被告人王某某犯騙取貸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並責令其將違法所得700萬元依法退賠銀行。
  • 股權結構「動蕩」 廈門農商行IPO行路難
    近年來廈門農商行股權轉讓頻繁,並且存在部分主要股東高比例質押銀行股權且相關股權被凍結情況。業內人士指出,上述情況反映出廈門農商行內部股權結構正處於一個較為動蕩的階段,這也可能成為該行未來發展以及衝關上市的顯著障礙。
  • 禁止銀行與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攬存 已開展的立即終止
    禁止銀行與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攬存,已開展的立即終止!中小銀行壓力山大?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從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美團金融、度小滿等「下架」之後,或再遭一擊。當前正處年末攬儲季,地方監管部門出手規範市場攬存行為。
  • 包商銀行後,又一銀行「爆雷」,股東騙貸1.7萬筆,26億打水漂?
    但是可能在乎安全性的人是更多的,其實說實話,大家都知道銀行的利息不是很高,現在市場中有不少產品的利息是比銀行利息要高的,那麼很多人還是選擇把錢存到銀行就是為了安全,放在家裡不放心,放到銀行不僅僅安全而且還有一定的利息,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國內的銀行是很多的,四大行是家喻戶曉,同時有的地方銀行也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