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意崗位調換而頻繁跳槽,現在終於醒悟,是我太高估自己

2020-12-19 來職言不諱

我們每個人都長著一雙輕而易舉看到別人的眼睛,如果不藉助鏡子,想看清自己還真是困難重重。所以,有很多帶著「自我」成分的詞語,大多都含有貶義,比如「自負」「自戀」「自鳴得意」「自作自受」「自生自滅」等等。有這些詞作為基礎,就不難發現,我們很多時候真的輕而易舉就「高估自己」,沒有客觀事實依據依託的盲目自信,最後導致各種問題。

我的朋友璐璐今天分享給我一個她職場成長故事,希望能成為後來者借鑑的反面教材。

璐璐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是負責採購。她做事熱情,善於跟各種人打交道,唯一不足——不注意細節。比如,對採購材料核對說明時用「一目掃十行」的速度,感覺大概沒有問題就通過。事後表明她的這種不嚴謹作風給後麵團隊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漸漸地,主管給她安排的工作內容不再涉及關鍵環節,成了邊緣化工作,比如跑跑腿什麼的。這樣一段時間後她不服氣,但是主管堅持認為給她的任務是適合她做的。溝通無果下,璐璐辭職了。後來又找了幾份採購的工作,都幹得不久,問題你們可能猜到了,璐璐堅持想做的採購崗位,但基本上每個她進入的公司最後都覺得她不適合……現在璐璐自己創業了,有了自己的員工,這時她才發現很多人正在經歷跟她類似的「待遇」——不接受調崗,要麼辭職。

璐璐說,不滿意崗位調換而頻繁跳槽,我現在終於醒悟,是我太高估自己導致定位不準

為什麼我們會高估自己?

這裡有一個心理學解釋——「鄧寧克魯格效應」,也稱「達克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是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這個研究出自諾貝爾獎心理學獎獲得者: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與研究生賈斯廷·克魯格( Justin Kruger)《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

他們的研究課題源自一個現實現象:

1995 年的一天,一個中年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匹茲堡的兩家銀行。他沒有戴面具或任何偽裝,在走出銀行前,他甚至還對著監控攝像頭微笑。晚些時候,在警方給被捕的麥克阿瑟·惠勒看當天的監控錄像時,惠勒難以置信地說: 「可我塗了果汁。」原來,惠勒認為把檸檬汁塗在皮膚上會使他隱形,這樣攝像機就拍不到他。檸檬汁可以被用作隱形墨水,用檸檬汁寫下的字跡只有在接觸熱源的時候會顯形。所以惠勒覺得,只要他不靠近熱源,他就應該是完全隱形的。  最後警方的調查認為,惠勒既沒有瘋,也沒有嗑藥,他只是很誇張地「搞錯了」檸檬汁的隱形用法罷了。

研究還發現: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鄧寧將這種效應歸納為:「如果你沒有能力,你就不會知道自己沒有能力。」

查爾斯·達爾文說:「無知要比博學更容易產生自信。」

能力差不是錯,認識不到能力差,才是最大的悲哀。不能合理認識自己的能力,職場定位肯定會跟預期有偏差。

所以,高估自己≈無知(得知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現在我們真的要慶幸自己認識到這一缺陷,越早認識到這一點,就越有利於我們思想認知的提高,也越能通過各種途徑「自救」擺脫繼續「愚蠢」下去,特別是在職場上,否則就甩不掉「一瓶不滿半瓶咣當」或「倚老賣老」等標籤了。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我國打工人頻繁跳槽,德國人卻能幹到退休!這是為何?原因很現實
    作為一個奮鬥著的人,誰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博一個美好的明天。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我國的打工人頻繁跳槽。2020年的特殊情況,讓很多人因此失業,大環境不景氣,加劇了找工作的難度。按理說,如果是正常思維的話,肯定會對辭職這件事格外謹慎,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即便現在工作很難找,卻依舊有人在頻繁跳槽。
  • 榮華富貴,還是鼻青臉腫,全在跳槽一念之間,是什麼原因造成跳槽
    網際網路時代,擇業面太廣企業原因,以及自身考慮因素造成的跳槽原因對企業薪酬福利不滿意佔比所以與其說,現在就業者愛跳槽,不如說,就業者面對人生比他們的父輩更加從容了,頻繁的更換中尋找,自己喜歡的,還能賺錢,是就業者最喜歡的職位了。跳槽存在的最大的風險
  • BOSS直聘:中國35歲以下職場白領跳槽越來越頻繁
    2020年即將結束,打算跳槽的職場人蠢蠢欲動。「拿完年終獎就離職」,已經成為大多數人選擇年底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BOSS直聘觀察圍繞職場人跳槽頻率、跳槽的原因及跳槽後產生的影響展開,發布了《2020職場人跳槽觀察》(以下簡稱《觀察》)。
  • 通過BOSS直聘等平臺,怎樣能快速的應聘到滿意的工作崗位?
    這個暑假不一般,畢業季簡單收場不說,還特別影響找工作。國家雖然提供了很多福利,但是找工作的活還是得靠自己呢。不知道大家找工作都用什麼平臺?我以前找工作都用58同城、智聯招聘、BOSS直聘、前程無憂等軟體,但是感覺用來找工作並不是特別好用,現在我給大家分析一下,每個平臺的優缺點。
  • 對啊網:頻繁跳槽的人升職更快嗎?
    對啊網:頻繁跳槽的人升職更快嗎?跳槽頻繁的壞處顯而易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特之... 理想的事情終究很難發生,哪怕再能幹,再有本事,人算不如天算,總會出現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況。
  • 是你太低估了自己還是太高估了對方?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家單位的一些經過和體會。這家公司是在市面上較有知名度的公司,最近也出來類似炒作事件的一些報導出來。招聘的崗位依據我以往的經驗和履歷是完全能勝任的,就投了簡歷很快也接到了面試通知,一面是招聘經理面試,二面是HRD面試,一切都很順利,流程也和一般的公司差不多,填填簡歷,聊一下以往的工作履歷和職業規劃之類的。
  •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可是我也不知道做什麼!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在網絡上看到網友提出一個問題:本人大三,學的是物流專業,可是自己又不喜歡現在所學的專業,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後能做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樣的工作,不論是即將面臨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在職場中混跡一段時間的職場人士,這樣的疑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
  • 頻繁跳槽怕影響不好?玩轉POA模型,幫你找到職場「定海神針」
    小鄭是我的程式設計師朋友,工作兩年,換了五份工作。每次的理由好像都特別充分:這個工作薪資不行,那個工作沒前途不行,這個工作量太大性價比太低也不行。折騰了幾年下來,面試的仍然是基層技術崗,由於業務知識積累不足,薪資也不高,更麻煩的是,他這樣頻繁跳槽的履歷,被很多的HR以穩定性不好為由,直接擋在了門外。
  • 跳槽並不可怕,就怕在同一家單位超過10年,你知道這三個原因嗎?
    有過頻繁跳槽經歷的人,換的工作多了後就會感覺到害怕,他們也會刻意避免跳槽的事情;其實,跳槽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大家在同一家單位工作超過10年;在跳槽頻繁的今天,大部分人明白了跳槽不好的因素之後,都會將自己的工作時間控制在5年左右;一旦大家很長時間的在同一家單位打拼,那麼自身的能力不僅會出現固化
  • 獵頭高薪挖人也不要隨便跳槽,看明白這三點的人,才是真的聰明
    當大家遇到獵頭高薪挖人時,任何人心裡都會蠢蠢欲動,沒有任何經驗的人,通常都會直接選擇跳槽,等到自己無法適應新公司的工作後,才發現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不少朋友在跳槽時,薪資收入是最關心的問題,有些人之所以選擇跳槽,都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強,目前的公司給的薪資太低造成的,這種對薪資有追求的人
  • 「我40歲,跳槽13次,不愁找工作」
    2也許是現在社會節奏快,機會多,也許是現在的社會太浮躁,「不安分的人」好像司空見慣。每一家公司似乎都成了他們人生的短暫小旅館,倘把職業生涯當做旅行,永遠都是過客,而不是房東。尤其好玩的是,問他對求職焦不焦慮,他竟然說自己不焦慮,很淡定,不愁自己找不到工作。定哥覺得,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男人,年齡雖不老,但他的心裡年齡實際上已經固化,職業生涯接近進入尾聲。三口之家的經濟支柱,如此認知,即使他真的不焦慮,定哥也不由得為他焦慮。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決定生活的模樣。
  • 離職跳槽前,總想找好下家再辭職?職場老司機告訴你,不找也無妨
    表弟最近遇上了煩心事,自己原來管的下屬,在這次職位調整中,居然成了他的上司。據他吐槽,下屬是總經理的親戚,靠裙帶關係才能升職,現在想讓我幫他介紹份工作,他急著想辭職跳槽。他的原話是:這樣靠關係競爭的公司肯定發展不起來,他要立刻馬上離職。
  • 面試的時候,HR問我:你說說你對跳槽的看法,我該怎麼說
    當面試官問你「談談你對跳槽的看法」,該怎麼樣回答比較好呢?跳槽,是很常見的,對於每個人來說,跳槽的意義也各不相同。可能是一個人更嚮往一個更大的平臺,更好的地方,可以通過換一個環境改變自己的現狀。我們之所以選擇跳槽,是因為對現在的工作狀態,工作環境不滿意,或者其他原因。其實跳槽是把雙刃劍,有好也有壞,要看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跳槽。
  • 頻繁跳槽人必須面對的現實,企業一定會辭退這6類人,句句扎心!
    頻繁跳槽你的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邊咒罵世界不公一邊渾渾噩噩不求上進,你是行動上的勤奮掩蓋思想上的懶惰,因為你一直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千裡馬,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嗚呼哀哉。但你知道嗎?企業一定會辭退這6類人,真相總是讓人痛心疾首,句句扎心,記得收藏轉發關注評論哦。
  • 當初你執意跳槽的引爆點是什麼?(附正確跳槽姿勢)
    生活中的人們,都是因為這些而執意跳槽:@天天天天報社記者,西部最大的報社,待遇和成就感都很好,到現在都感慨當年的福利多好啊。但為了愛情,毅然決然地辭職,離開家鄉,到廣州,從頭開始。比如以下這些跳槽理由:這項理由無情地暴露出了你沒有職業規劃,沒有考慮過自己喜歡與適合的崗位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甚至於你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即便再找一份新的工作,傳達給HR的信息是:你這個人太盲目、不穩定,不穩定就談不了發展,沒發展就會引發一系列惡性循環。
  • 從月薪5千到5萬的總監是怎麼跳槽的?除了這些,他們還懂得這三點
    不要頻繁跳槽!僅有這些關於跳槽的常規指引夠了嗎?希望本文分享的其他三點能更好地幫助到你的發展和提升。我身邊有位朋友,最近十年跳了三次,每一次都是有提升,從10年前的地區主管,但現在的銷售總監,堪稱跳槽達人,懷著對這一情況的好奇,我找機會和他做了深入的溝通,希望能得些可以借鑑的成功經驗分享下!
  • 保險資管多員工跳槽!去向公募、私募、銀行子公司 市場真的熱了?
    「保險資管人員大體上還是很穩定,最近的離職可能跟股市行情好起來有關,像2015年是保險資管跳槽最為頻繁的一年,牛市開始、中後期到結束期間都是跳槽最為頻繁的階段。」一位大型上市險企內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一位中型財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亦指出,「除『特殊原因』外,目前保險資管並未形成『離職潮』,應該是個人離職情況居多。
  • '' 別太高估男朋友對你對感情 ''
    終於,在林楠的殷切追求下,兩個月後,韓小言開始了自己的初戀,朋友圈幾乎一天發一條,秀恩愛秀到閨蜜們集體抗議,每一天,韓小言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再這麼頻繁秀恩愛,我們就屏蔽你了。」閨蜜群裡消息轟炸,韓小言奮起反抗:「你們不知道,林楠真的很愛我,他對我特別好,經常送我禮物,還帶我一起運動健身,從來沒有人對我這麼好過。」
  • 跳槽是明智的選擇嗎?讓稻盛和夫告訴你,別等辭職就晚了
    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人挪活,樹挪死現如今職場跳槽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現象。曾經看到一則報導說,10年前在中國職場,平均每個人在崗位上停留的時間是3.5年;過了十年,現在每個人在崗位上停留的時間不到2年,尤其是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頻繁跳槽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可頻繁跳槽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
  • 明星經理人陳凱:六次跳槽,兩個神話……
    今年,他更是話題不斷,離開中南到新力,又從新力到卓越,一年已跳槽兩次。這次,當「卓越」遇上「卓越」,當「打工皇帝」遇上「寫字樓大王」,陳凱能否再譜寫一個地產界的神話?從過往的多次跳槽經歷來看,陳凱顯然不是一個「坐得住」的人。在合適的時機,我一定會挑戰自己,實現轉身不呆在舒適區。從時間跨度來看,陳凱到目前25年的從業經歷大致能夠分為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