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下嗎?還是寫一下吧,終歸能把自己叫回影院的電影並不多,前些時的《八佰》是一部,今日《金剛川》又是一部。觀影后,也在自問,為什麼這兩部電影自己要去電影院看?不是因網絡上的熱議,似乎每一部知名導演的影片上映,網上都會被掀起一陣波瀾;我想,還是緣於自己從小在部隊長大而對軍人的情愫,更是緣於內心對英雄的崇拜,還有對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的不能忘懷的紀念。
那場打出了我們國威、軍威和民族尊嚴的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我們新中國的安全,奠定了我們新中國的國際地位;那場戰爭是正義抵抗侵略的戰爭,是當時落後的經濟與先進的科技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彰顯我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力的戰爭。是的,這場戰爭我們勝利了,更加證明了劣勢裝備的軍隊可以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更加證明了決定戰爭輸贏的在於人,在於人與人智慧的較量,在於人的信念、意志和精神。
誠然,《金剛川》這部電影想表達我英勇指戰員的大無畏精神。當影片最後由我血肉之軀搭建的橋梁在兇頑的敵機前巍然屹立的時候,我激動的心難以自抑;當「英雄回家」時,淚水也溼潤了我的眼眶;但是,僅就這部電影而言,我要打個差評!
一曰假。前文所言,抗美援朝是一場我國當時落後的經濟與美國所謂聯合國軍先進的科技進行的一場戰爭,而影片全篇都是圍繞炸橋、建橋,再炸、再建所進行。試問,在敵人上有飛機炸彈、下有密集炮火的情況下,如此架橋可行嗎?這是對我指揮員戰術大智慧的否定,也是對觀影群眾智商的嘲弄。真實的歷史往往是最精彩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不斷的運輸線」在歷史書中早有記載,我志願軍早在剛剛跨過鴨綠江之時,就已經開始考慮要如何在敵人掌握制空權優勢的前提下,對那些運輸線上的重要橋梁進行保護,從而誕生了「水下橋」。「水下橋」在平時不用的時候,別說飛機,甚至在岸上就根本看不見。當部隊需要通過時,工兵在橋的兩端拉起綁著小紅旗的繩子來指明水下橋的位置,這樣就能沿著兩道繩子指示出的方位順利通行。若說「人橋」,確實有,土地革命時,我紅軍有過這樣英勇的壯舉,但把這個強拉到抗美援朝時期,是對歷史的不尊重。這麼一座重要的橋,這麼多的部隊要通過,就靠兩門高射炮和幾百發炮彈去防空?不要說電影是藝術的升華,這是在開玩笑。
二曰媚。在這裡,我要說TMD!一部是為了要紀念抗美援朝而拍攝的電影,是打著致敬歷史與英烈旗號的電影,滿篇卻是我無數英烈與三個美國佬在戰鬥,把我們活生生的戰士矮化成一個個沒有思維,只靠人海堆砌的符號,把我們有血有肉的生命變成不知躲避敵人子彈的目標。視死如歸是一種精神,但絕不是無謂的犧牲!還從什麼敵人的視角,還TMD什麼牛仔帽,不知影片想表達什麼?是為了逢迎美帝所推崇的崇尚自由、熱愛冒險的牛仔精神吧?簡直就是GP,高空極速的氣流怎麼沒把美國佬外露的狗頭吹掉。編、再編,在凌晨五點,距部隊最後必須全部通過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橋再次被炸了,編劇真的編不圓了,竟然杜撰出美國飛行員怕殺孽太重,不想玩了的劇情。哦,善良的美帝,我們這場戰爭的勝利,原來得益於你們良心的發現,不是我們打贏了,是你們放過了我們。再次喊一聲,去TMD!
其三,誤人子弟。每一個有辨別能力的成年人,都能看出這部影片的假。孩子們呢?孩子們看見過抗洪搶險中我們子弟兵用堅實的胸膛組成的堤壩,用鐵的臂膀扛起的人橋;他們會相信電影中的人橋是真的,他們也會相信電影中美國飛行員說的話,也會相信影片凸現的「美帝的善良」,這在孩子們心中也許遠遠超過辛勤園丁的說教。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平靜,苦難輝煌的歷史絕不能讓我們的後代忘記!
這樣的電影,趕快下映封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