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閻鈺虹 時下,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觀眾群中出現了褒貶不一的聲音我覺得,無論是哪種聲音,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希冀,就是希望這部凝聚著電影人辛勤汗水和心血的作品能夠成為少有遺憾的藝術臻品。
-
觀《八佰》有感:致敬華為,做企業太缺乏血性和無畏精神了
,以彰顯「政治正確」的立場……看得出,為了「死而復生」能夠上映,《八佰》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加之疫情,沒有哪部國產大片願意當炮灰在這個時候上映,《八佰》也算「因禍得福」,否則太多JIANGJUN阻撓這部電影上映了。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的真實戰場,日軍攻打上海時,國民黨八十八師的「八佰壯士」堅守上海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人的血性,雖然蔣介石讓國際社會出面幹預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用智慧、勇氣和鮮血最大限度喚醒了國人抗日的決心,為以後全國抗日打下了堅實基礎。
-
充滿血性與魄力的《八佰》
「八佰」看完,8分夠了一年多的等待,抱著很大的期待來看,可圈可點,足夠好看,沒能有機會看到近三小時的版本有些遺憾。戲外「八佰」那些爭議沒必要再講,只論電影,在當下這個時間點能上確實很驚喜。大篇幅展現的第一場交鋒裡,自爆式進攻充滿血性,賺足淚水,即使我在鄭愷扮演的陳樹生跳樓前才認出他,也還是讓我嗓子眼堵得慌。護旗的段落也讓人感動,鮮活生命逝去的背後充滿了對家與國的擁護,一個個小人物個體匯聚成了「八佰」,充滿力量,更讓電影充滿生命。
-
《八佰》:炮灰的尊嚴,平民的史詩,民族的血性
《八佰》所呈現的,其實不過是一堆炮灰的故事。一邊地獄,一邊天堂;身處地獄,守衛天堂。儘管圍繞四行倉庫守衛戰,圍繞這堆平民炮灰,有關歷史觀爭議從未消散。但5000多萬的點映票房,向死而生的家國情懷,有戳中淚點、洇溼口罩的動人時刻,無疑都讓《八佰》成為這個夏天的流量擔當。至於3.9萬觀眾在豆瓣打出8.1的高分,則讓人感覺理所當然。為炮灰張目,為平民作傳,為小人物刻碑的擔當,更讓人動容不已。
-
我以我血祭軒轅:談談我的《八佰》觀後感
8月20日,在影院復工滿月的當天,貓眼數據公布,從8月14日第一輪點映開始,電影《八佰》點映票房就破1.8億,打破原1.79億的點映票房。這意味著一項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新最高紀錄,同時也標誌華語戰爭片的一個新標杆的樹立。做為最早被邀請觀評的觀眾之一,我覺得有些觀感可以說了。
-
我觀電影《八佰》
看完電影《八佰》,我是最後一個走出電影院的觀眾。從影片的預告片開始一直到結束,我的心就一直被揪著痛,沉甸甸的……這部以歷史真實事件,上海淞滬會戰最末一役四行倉庫守衛四日改編的故事片,聚焦一批小人物(普通士兵,普通士民),從人性的高度,呈現出從他們從怯懦怕死到勇於犧牲的轉變,從而表達了劇作者,導演「小人物,大情懷」的家國情懷,這也正是這部影片的動人之處。
-
血性與人性交織 魏晨:幸得《八佰》收穫頗豐
電影《八佰》無疑成為影院正式復工的一劑強心針,累計票房已突破21億元,成為中國影史第20部超過20億元票房的電影。記者「方興文」(辛柏青飾)卻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位戰士的安靜一面:拿著一個殘破的畫本,畫筆下勾勒出雲淡風輕的亭臺樓閣。文武雙全,血性與人性交織,更加豐滿了整個人物。
-
【電影推薦】《八佰》八百壯士,血性和尊嚴的傳說!
《八佰》8月31日開啟火熱售票 場次座位都有限,搶票呀!還有黃志忠、李晨、魏晨、歐豪、俞灝明等一大波演員,這些大明星在《八佰》裡,全部扮演當年那些平凡的英雄。他們每個人身上都不完美,但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毅然決然,身赴國難。
-
《八佰》:謳歌壯士血性,弘揚民族精神,提振行業信心
其他部隊都撤走了,只留下了這八百壯士(真實人數只有四百多),來抗拒人數遠多於自己、裝備遠強於自己的敵軍,是為了提振國人的士氣,也為了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但偏偏是這樣一場戰鬥,能奇蹟般的堅持了四天四夜,生生打出了變數,打出了懸念,也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與尊嚴,打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韌勁和堅持。
-
《八佰》發布15秒短預告 打響血性壯烈上海守衛戰
1905電影網訊 8月4日,由管虎執導的戰爭電影《八佰》發布「振士氣」版預告,面對強敵猛攻,八百壯士與民眾團結一心,以熱血無畏的勇氣和姿態,誓守上海最後防線,該片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打響血性壯烈的上海守衛戰《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謝晉元奉命率領第88師524團一營420餘人,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中,抵擋住日軍的猛烈進攻。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倉庫內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
成本超5億大片《八佰》近日將上映,銘記「八百壯士」的血性英勇
電影《八佰》本來是去年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後來突然撤檔,讓很多影迷深感遺憾。近日在今年的上影節論壇,中影相關人士透露,備受市場關注的《八佰》或於近期上映。電影《八佰》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中的「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陣地的血性英勇故事,也展現了蘇州河兩岸市民的生活和抗戰故事。
-
《八佰》(小影觀後感)
最初知道《八佰》是去年,從同事口中聽說,這部片子很好,但是一直沒上映。由於疫情的原因,影院閉店160天。復工後,各種復映片,一些小眾電影上映,並未為電影行業激起多大的水花。直到《八佰》宣布定檔,就像是一劑強心劑的注入。微博,抖音,各種宣傳渠道的持續報導,我打開預告片,想要好好認識一下這部影片。
-
《八佰》裡血性的「羊拐」,讓觀眾喊話給王千源加錢
「看完《八佰》,我最愛的是羊拐和老鐵送別的場面,哭慘了!」《八佰》上映第8天,票房已破15億。不知道每個看完電影的觀眾,是不是都會一遍遍在腦海裡回放片中細節?仿佛王千源、姜武、張譯等出演的人物仍舊栩栩如生。特別是羊拐和老鐵的告別戲,堪稱全片最令人難忘的一幕。
-
勿忘國殤,吾輩當自強(記電影《八佰》點映觀後)
點映觀影八佰,就影片而言,實為不可多得的上佳戰爭影片。管虎導演鏡頭下的八佰壯士守四行,讓人身臨其境,仿佛置身於當年黑雲壓城、奮勇拼殺的激戰場景中,給人一種極其強烈的真實感與代入感,還原了我心目中抗日戰爭的悲壯場面。
-
《八佰》點映口碑爆棚,看點曝光「血性壯烈」「場面震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影片《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看點一:血性壯烈的上海守衛戰《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在日本侵略者圍困下,堅守四行倉庫的故事。
-
電影《八佰》與愛國主義教育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雖然對影片本身質疑聲不斷,但片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不容抹殺!在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的熱血情懷可歌可泣!《八佰》所展現的,只是抗日戰爭中的慘烈一幕: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敵人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狂傲兇殘。其實,八佰壯士都明白:這是為民族尊嚴而戰!有些人對這部電影吹毛求疵,抓住一些細節不放,其實是不懂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無論戰爭結局如何,八佰壯士能在極端險惡的形勢下,堅守孤島,血戰兇頑,彰顯了民族大義和血性擔當。這部電影,確實讓人看得盪氣迴腸!
-
從八佰到跨過鴨綠江,告訴世界,國人的血性任何邪惡勢力都壓不倒
8月14日,管虎導演作品電影《八佰》開啟了點映模式,在影院排片因新冠疫情受到諸多限制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超過1400萬的票房收入,成績優異,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1分,口碑良好。《八佰》首日票房《八佰》豆瓣評分 《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日軍侵略上海與中國守軍發生淞滬會戰最後之際,「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
-
我看《金剛川》(我思)
還是寫一下吧,終歸能把自己叫回影院的電影並不多,前些時的《八佰》是一部,今日《金剛川》又是一部。觀影后,也在自問,為什麼這兩部電影自己要去電影院看?不是因網絡上的熱議,似乎每一部知名導演的影片上映,網上都會被掀起一陣波瀾;我想,還是緣於自己從小在部隊長大而對軍人的情愫,更是緣於內心對英雄的崇拜,還有對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的不能忘懷的紀念。
-
《八佰》「壯士許國」
《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死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影片場面真實震撼,情感基調悲壯厚重,展現出了抗日英雄向死而生的勇氣和至死不渝的堅守。新華網發文稱,作為復工後首部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吹響了鼓舞人心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