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經說過:吾老甘貧病,榮華有是非。其實杜甫的這首詩拋出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說: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選擇貧窮還是選擇富貴比較好呢?杜甫在這一個問題之下給出來的回答是:寧願選擇貧窮,哪怕日子過得心酸一些,即便是遇上了病痛折磨,也願意選擇那種沒有是非的日子。
其實這個問題背後,會有很多爭議性的回答。相信有不少人會選擇和杜甫不一樣的觀點。在我國歷史當中,尤其是當朝政治越腐敗時期,百姓們越貧苦,日子越難過。人們在一些古裝劇當中,可能會覺得有一些難民們即便是遇到了自然災害,朝廷也不可能會放置不管,會有救濟災民的劇情出現。
其實,我國歷史上的那些窮人到底有多窮,完全突破了現代觀眾們的想像。把眼光只放在晚清時間段內,大家可以通過一些照片,目睹百年之前我國歷史中的那些窮人的日子到底有多難過。
這張照片拍攝於1891年。1891年是一個非常尷尬的時間點,1870年之後,太平天國運動又攪得整個清朝的政治非常的渾濁,而晚清政府也沒有更多的心思去管那些貧窮的百姓們。
把更多的心思全放在了維護中央集權制度這方面,所以任何威脅國內政權的事情出現,必將會集中所有的炮火去對著這些崛起的勢力。也就導致那些窮人的民生問題,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
從照片當中大家可以看出,那些窮人們聚集在一起,一邊要辛苦的工作,一邊只能抽出一些少有的時間來倉促飽腹,與其說是在吃飯,不如說是勉強維持生命。這時候不可能會高度注重生活質量。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8年。這一張照片經過了後期AR技術的還原,大家可以在照片當中看到一些色彩的遺留,而在照片當中,一位婦女身後站著一群孩子。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照片並沒有拍攝到這名婦女所有的孩子,那麼這名女子到底生育了多少個?
其實就是一個未知數。也就是說,在晚清時期女子們的健康指數低到人們難以想像,一邊過著貧窮的日子,一邊大力的在生著孩子。導致生活變得越來越貧困,生活質量不可能會太好。
1908年時,美國記者拍攝了一張北京城的流浪漢的照片。這張照片的背後,大家可以依稀看到除了照片的主角是一位老年流浪漢衣衫襤褸之外,照片當中的其他人穿著情況也不是十分華麗。作為北京城的一員,是在首都生活的百姓們。卻衣衫襤褸,眼神無力。這種無助感,其實也透射著那個時代的腐朽和沒落。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和現在相比,古人的生活肯定是非常落後的,尤其是在思想這一方面,但是事實卻和我們想的恰恰相反,古代的生活也十分多姿多彩,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裡面就講述了許許多多古代鮮為人知的故事,原價128元,現在只需要88元就能買到手,絕對的良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