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路上·一路同行
導語
為幫助新手班主任快速成長,杭州江南實驗學校組織了新老班主任師徒結對活動,一學期來,伴隨著師傅們的引領和指導,新教師飛速成長。為了進一步提高新教師的育人能力,展示新教師的學習成果,日前,杭州江南實驗學校舉辦了以「青春路上,一路同行」為主題的師徒結對班會課展示活動,並邀請濱江區心理教研員陸怡汝老師來我校指導青春期課程教學。
參加本次活動的除了初中部全體班主任外,還有杭州江南實驗學校徐曉莉導航站學員,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歐自黎名師導航站學員以及濱江區心理教研員陸怡汝導航站學員。
【課程展示】
▼
首先通過「集體按摩操」的小活動,由良好的情緒體驗引入本節班會課,隨後通過《我,不快樂》的小品表演,請同學們思考,小品中呈現的不良情緒若長期存在會導致什麼後果?由此開展了「一吐為快」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向同學一吐煩惱,處理情緒垃圾。填寫《「我的情緒垃圾」自檢表》,通過回憶引起不良情緒的經歷,記錄當時的情緒和想法,並通過「路遇熟人打招呼但沒有得到回應」的案例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掌握轉變想法是調節情緒的一種方法。
隨後學生繼續表演《我,又快樂了》的小品,從小品中感受換個角度想問題帶來的好處。結合之前的情緒自檢表,請每個小組選擇黑板上的1個案例,思考當你遇到同樣的事情時,你能不能換一個全新的、積極的想法,從而使你的情緒煥然一新。
最後,同學們就「不良情緒的處理」各抒己見,施老師總結了幾點調節情緒的方法,課堂以詩歌朗誦結尾。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徐小琪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節《想說愛你不容易》的班會課。
徐老師首先通過課前調查的幾個小問題,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得出「愛是有條件的,而父母之愛卻是無私的」結論。通過觀看《family》的公益宣傳片,引導學生找出視頻中的關鍵詞,得出「家有矛盾不可避」的觀點。觀看了電視劇《小別離》中親子爭吵的片段並討論,學生學會了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認識到解決親子衝突的出發點是基於理解,通過學生的不同演繹,老師總結出了與家長溝通的幾個絕招,如主動回應、花式勸哄、暫時冷卻等,引導學生理解尊重、合理表達、學會讓步。
通過一段公益短片,讓同學們意識到,心中有愛就要大聲說出來,並在「愛心卡」上寫下此時最想跟父母說的話,請他們回家帶給自己的爸爸媽媽。
精彩的兩節展示課結束後,兩位老師進行了說課,闡述了選題緣由和課中各個環節的設計意圖,在座老師忍不住為他們的精彩表現和巧妙設計而鼓掌。
【專家點評】
他認為主題班會課本質上是一種常態課,需要具備主題、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兩節課的主題都是基於老師在育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包含精心設計,都具備小組合作和學習成果展示,活動設計也都注重學生的體驗,能夠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歐校長表示,班主任的核心素養同時也體現在班會課的設計上,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問題:問題從哪裡來?問題是什麼?問題如何解決?他建議以小組合作加展示的方法落實、解決問題,讓在座的老師對德育與管理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濱江區心理教研員陸怡汝老師認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兩節課都給予了較為肯定的評價。
兩節課均能圍繞核心問題,善於激發學生思維,更為難得的是,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被老師關注,兩位老師也都尊重學生為主體,營造師生平等的課堂氛圍。針對這兩節課,陸老師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鼓勵新教師們在課中給自己一個接受挑戰的機會,減少一些預設,多運用課堂生成,並直擊課堂目標,提醒課堂演練的重點在於關鍵問題的解決和落實。陸老師一針見血的點評讓我們對班會課主題的選取和活動的設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徐曉莉老師指出了本次活動主題為「青春路上,一路同行」,這是一個與初中生息息相關的青春期話題,本次主題班會的開展,不僅是為了提高年輕班主任的班會課素養,也為後期陶研會青春期課程的展示做準備。徐老師對此次活動聯結了三個導航站表示欣喜,並表示以後將創建更多平臺,助力年輕教師成長,讓師父帶動徒弟共同前進。
江南實驗學校副校長陳淑凌就本次活動的意義進行了精彩發言。她認為這是一次多個學校教師共享的教學研討,給很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提供了一個解決教育教學困惑的學習平臺。她對在座老師們的學習熱情表示肯定,希望大家能夠抓住難得的機會多多交流。
【活動感悟】
今日有幸參加徐曉莉老師工作室主辦的活動,現場觀摩了兩節青春期教育課,收穫良多。施恩琪老師執教的課《我的情緒我做主》,以情緒ABC為理論依據,聚焦於改變認知來改變情緒,始終緊扣「情緒」這個主題,活動豐富,環節流暢,較好地實現教學目的。徐小琪老師執教的課《想說愛你,不容易》則緊扣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聚焦於親子衝突中的溝通問題。在親子溝通技巧的現場演練環節,徐老師更是親自化身戲精與學生對話,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西興中學 王瑞芳(陸怡汝名師導航站)
今天聽了兩位年輕美麗的老師帶來的青春課,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好幸福,有這麼多實用有共鳴的課,不管是打敗情緒小怪獸還是勇敢表達愛,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很多,從認知調整情緒,用真心呵護愛,讓孩子們在日常解決心理衝突中,都有方法可尋,同時兩位老師雖然都不是專業的心理學背景,但細心鑽研、用心理學知識去幫助孩子的精神,讓人感動,為這些年輕的教師鼓掌。
——濱蘭實驗學校 許芳琴(陸怡汝名師導航站)
進入初中階段,親子溝通不良的問題在很多家庭都有出現,尤其是進入八年級以來,有不少家長跟我反饋過與孩子的溝通出現諸多困難,自己非常困惑,所以今天徐小琪老師的這節主題班會課就像一場及時雨。徐老師通過巧妙地教學設計、接地氣地視頻素材和精準地語言引導讓孩子們感受並理解日常生活中與父母溝通存在的問題及其背後的原因,並通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形式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出親子溝通問題的解決措施。整堂課氣氛活躍、生成迭出,使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課堂中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和學會與父母有效溝通的態度和方式。
——杭州江南實驗學校 董睿(歐自黎名師導航站)
施恩琪老師的這一堂課《我的情緒我做主》就立足於學生的這一時期,課堂設計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困難和心理狀況。通過小品預設情境,以情緒ABC理論為課堂理論支撐,從感受和記錄不良情緒,到基於真實問題去思考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到感悟情緒轉變給自己帶來的不同的情緒感受,啟發學生如何進行情緒的轉變。課堂就唱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討論展示,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相信這樣一節班隊課對於調節班級氛圍團結同學關係也有所幫助。
——浦沿中學 陳詩音(歐自黎名師導航站)
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對於青春期的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在原來的教育中,一直和學生強調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但是往往忽略孩子的情緒。在施老師的課中,施老師用輕鬆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情緒的合理傾洩,並且學會自我調整負面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在徐老師的課中,整堂課氣氛活躍,視頻運用恰到好處,通過學生積極的反饋,將「想說愛你不容易」,變成「想說愛你很容易」。兩節課都給予了我方法論的指導,並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在接下來帶班的過程中也將付諸於實踐。
——杭州長河中學 唐琦芳(徐曉莉名師導航站)
本次班會課展示活動讓我對班會課有了更深的認識,課堂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學習場所,更是德育滲透的大好時機。班會課需要有主題,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巧妙的教學設計。一節好的班會課,應該要關注到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問題從學生中來,也要回到學生中去。以後當以這兩節課為導向,吸取歐校和陸老師的精彩建議,上好班會課,努力讓育人理念落地生根。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附屬學校 張佩垚(徐曉莉名師導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