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坑出」的盲盒去哪了?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

2020-12-22 天下網商

「退坑出」的盲盒去哪了?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

iwangshang / / 2020-12-18

摘要:Z世代佔玩家總量四成,頭部潮玩玩家年入超200萬。

充滿未知性的盲盒,成就了「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閒置市場,盲盒經濟同樣火熱。

最新數據顯示,閒魚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盲盒二級市場。閒魚潮玩負責人稱,當前閒魚上有超44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11月閒置盲盒交易額超過了1.2億元,同比增長超70%,平臺一年盲盒交易額接近泡泡瑪特一年營收。泡泡瑪特招股書顯示,2019年營收為16.83億元。

閒魚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盲盒、潮玩二級市場

「買盲盒、拆盲盒、賣盲盒、收盲盒」已經是娃友間的常規操作。不少玩家將手中不喜歡或重複的款式掛上閒魚,以實現部分「回血」,讓閒置盲盒重新流通起來。另一面,他們又通過閒魚「撿漏」,尋找抽不到的心儀款式和隱藏款,儘快湊齊全套。

數據顯示,除了Z世代(泛指95後)外,盲盒同樣受到85後和90後的熱捧。閒魚上二手盲盒受眾的年齡段集中在18-35歲,其中25歲以下玩家和26歲-35歲玩家數量比重均佔四成。另外,閒魚上女性盲盒玩家佔比超過七成。

地域方面,閒魚盲盒玩家主要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天津為五大盲盒愛好者聚集地。

廣東的關先生是一位資深潮玩收藏愛好者,從盲盒到「大娃」,他在潮玩收藏上已粗略花費50萬元。現在他抽盲盒少了,更喜歡「端盒」的方式,將整盒12個一起購入,再去閒魚精準搜索拍下隱藏款,以最快速便捷地方式湊齊整個系列,享受收藏帶來的滿足感。  

Dimmo系列盲盒

 

收藏之餘,分享、交流是盲盒愛好者的另一大訴求,閒魚也成為了這群愛好者們的聚集地。不少抽中、買到心儀款式和限定款的玩家都格外熱衷於在閒魚展示他的非賣品,單純分享自己的喜悅。

關先生在這一過程中結識了一批資深設計師,如今共同成立了工作室,進行潮玩新IP的孵化。

從愛好者到創業者,諸如關先生這樣的創業者在閒魚上並不少見。高頻的盲盒交易外,閒魚孵化了包括改娃師、塗裝師、模型改造師等衍生玩家群體,形成了一條從集娃、換娃到改娃的更細分、多元化的新型社交鏈條。據了解,一些閒魚頭部潮玩玩家年入超200萬元。

iToyz 店鋪主理人歡哥「入坑」潮玩已經近20年,他明顯感到,近三年伴隨泡泡瑪特引入盲盒模式,潮玩市場呈井噴態勢,越來越多潮玩IP進入國內市場,潮玩工作室創立數量也開始大幅增長。

業內認為,隨著年輕消費者逐步從物質消費轉向情感消費,潮玩經濟尚處於爆發初期。第三方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我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63億元上升至2019年207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到34.6%,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63億元。

閒魚潮玩負責人表示,閒魚二級市場與新品市場相互促進,形成了潮玩的可持續循環。隨著同好者的聚集,閒魚平臺的潮玩價值還將不斷放大,助推潮玩市場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是已經融資8輪的泡泡瑪特第二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鋒。在過去的幾年裡,依靠「盲盒」,泡泡瑪特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利潤增長百倍的奇蹟,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然而,就在泡泡瑪特加速狂奔的同時,盲盒所帶來的新奇感也在部分愛好者之間逐漸消退,不少盲盒玩家開始「退坑」。
  •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IP之路能走多遠?
    泡泡瑪特的賺錢能力超乎想像。這家盲盒企業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在淨利潤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盈利能力同步爆發式增長。在本次赴港上市前,泡泡瑪特已獲多輪融資。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質量問題頻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是已經融資8輪的泡泡瑪特第二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鋒。在過去的幾年裡,依靠「盲盒」,泡泡瑪特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利潤增長百倍的奇蹟,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然而,就在泡泡瑪特加速狂奔的同時,盲盒所帶來的新奇感也在部分愛好者之間逐漸消退,不少盲盒玩家開始「退坑」。泡泡瑪特自身也因「產品質量」、「被控抄襲」等問題頻頻「翻車」。
  • 記者調查:濟南泡泡瑪特盲盒「二次銷售」引熱議 爆款盲盒二手價格...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小小盲盒竟撬動了千億市場,爆款盲盒在二手市場價格能翻幾十倍。12月23日,有網友在濟南萬象城商場的泡泡瑪特店購買了3個盲盒,卻發現是已經被拆開並粘貼後進行「二次銷售」的盲盒,在該網友的追問之下,店員承認存在「二次銷售」的情況。目前,泡泡瑪特方面已與涉事的5名員工解除勞務合同,涉及商品已全部收回。
  • 我被泡泡瑪特「支配」的盲盒人生
    不過,我們找到4位泡泡瑪特的粉絲,他們的入坑時間不一,曾經十分狂熱,然而,卻又先後熱情冷卻,紛紛退圈。通過這些粉絲的講述,我們嘗試為讀者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泡泡瑪特和盲盒,關於商業模式的探討過多,很難有超出原有認知範圍的內容,不如我們就聽一聽盲盒愛好者最真實的故事,或許能有不一樣的感受。
  • 披上「盲盒」面具的泡泡瑪特,或許是一家新式賭場
    比方說閒魚現在有超過44萬的盲盒玩家在進行交易、最近11月份閒魚平臺上的閒置盲盒交易額就超過了1.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70%、閒魚上一年盲盒的交易額高達十幾億、部分閒魚頭部潮玩玩家年入超200萬等。 相比這些過於宏觀、以致於讓普通人在腦海裡其實有些缺乏概念的「大」數據,另外一些細節上體現出來的「小」數據也許更值得玩味。
  • 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是收割韭菜還是承載夢想?
    1、盲盒第一股在國內,第一家把盲盒生意做到數十億的公司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它叫泡泡瑪特(POP MART)。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創始人王寧是一個85後,起初主要售賣玩具、化妝品等創意小百貨,什麼流行就賣什麼。泡泡瑪特一開始的定位讓王寧開始反省。 「啥都賣,賣的都是雜貨。」
  • 泡泡瑪特迎上市,背後是誰在為盲盒「印鈔機」買單?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又上市,過去三年間,泡泡瑪特經歷了什麼變化,此次上市之後還能一直火下去嗎?這篇2020年初的舊文將帶你進入盲盒的「瘋狂」世界。
  • 賣盲盒撐起一個IPO?泡泡瑪特上演盲盒也瘋狂
    根據泡泡瑪特招股書,2017-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增幅分別達225.4%及227.2%;同時期內,泡泡瑪特的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前三季度業績斐然,線上增長迅猛今年前三季度,泡泡瑪特盲盒產品銷量27476個,同比增加70.5%;盲盒產品的平均售價46元,同比下降6.1%。
  • 「泡泡瑪特」盲盒上市,下一個中國迪士尼要誕生?
    買盲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拆開盒子的那一瞬間,對於未知的期待得到了極大地滿足。網上有這樣一句梗「明天就像是盒子裡的泡泡瑪特,什麼款式,充滿期待」。一般一個系列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隱藏款組成。當然每一個隱藏款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重複的普通款被扔在一邊。
  • 那些在泡泡瑪特買盲盒的人,究竟在買什麼?
    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2017-2019三個年度總收益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近兩年營收同比增速分別高達225%和227%;2017年-2019年,其淨利潤也迅速滾雪球,分別達到156.9萬元、9952.1萬元和4.51億元。短短三年,營收和淨利潤都實現了「三級跳」。
  • 盲盒「熄火」:玩家後悔入坑 自稱「被割韭菜了」
    一位曾「入坑」盲盒的玩家告訴《靈獸》,現在大家對盲盒的熱情都少了,周圍很多人都不玩了,起初「入坑」是因為工作壓力,買盲盒拆開的一瞬間能開心,但現在發現這是一個賭博的心理,甚至盲盒根本不值59塊錢。 這位盲盒玩家甚至稱,過去幾個月的「驚喜感」,如今都在閒魚上低價出售。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錢包被「掏空」?
    盲盒真的火了。故宮、星巴克、匡威等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盲盒賽道,盲盒出圈了。而最初在國內引入盲盒玩法的泡泡瑪特,也將於近期登陸港交所,被稱為「盲盒第一股」。12月1日,泡泡瑪特公告稱,公司於12月1日—12月4日進行招股,擬全球發行1.357億股,每股發行價不低於31.5港元且不超過38.5港元,募集資金約42.75億港元-52.24億港元,預計將於2020年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隨著泡泡瑪特即將上市,或將給盲盒經濟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 泡泡瑪特的盲盒心理學
    編輯導讀:泡泡瑪特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火出圈的上市公司,背後反映的盲盒經濟的繁榮。有人讚揚這種新穎的形式戳中了當代年輕人對於潮和精緻的追求,有著遠大廣闊的市場,也有人覺得舊瓶裝新酒,潮玩+盲盒依然會是曇花一現的爆款。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探究為什麼盲盒經濟能如此火爆。01 潮玩+盲盒背後:短時刺激與易得快樂1.
  • 玩具「盲盒」獨角獸泡泡瑪特,赴港上市前營收利潤暴增
    2019年,「盲盒」這個詞在80和90後中得到迅速散播,一個原價59元的「盲盒」,其中一款「潘神聖誕隱藏款」被炒到2350元,溢價39倍;另一款Molly胡桃夾子王子曾在閒魚交易平臺上達到1350元的均價。大多數人見識過炒幣、炒鞋,沒想到玩具也能炒。一、售賣「盲盒」,「雙十一」銷售額破8000萬,經歷8輪融資2010年,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泡泡瑪特)成立。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
    中國新聞周刊訊 盲盒真的火了。故宮、星巴克、匡威等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盲盒賽道,盲盒出圈了。而最初在國內引入盲盒玩法的泡泡瑪特,也將於近期登陸港交所,被稱為「盲盒第一股」。12月1日,泡泡瑪特公告稱,公司於12月1日—12月4日進行招股,擬全球發行1.357億股,每股發行價不低於31.5港元且不超過38.5港元,募集資金約42.75億港元-52.24億港元,預計將於2020年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隨著泡泡瑪特即將上市,或將給盲盒經濟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然而,盲盒究竟是什麼,怎麼火起來的,行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等問題值得深思。
  • 盲盒擁抱資本,「發明」了泡泡瑪特
    而泡泡瑪特正是年輕消費品中的翹楚,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在國內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開設114家線下直營零售店,在57個城市開設825個創新機器人商店。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已經進入韓國、日本、新加坡及美國等21個海外國家及地區市場。
  • 泡泡瑪特都融資一億了,炒家手上的盲盒公仔能「解套」嗎?
    同時,泡泡瑪特CEO還入選財富雜誌中文版「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業精英」。耐人尋味的是,在財富中文公眾號這篇文章的留言中,一位讀者這樣評述:「這是一個讓我傾家蕩產的男人」。 有網友戲說,正是大量的年輕玩家,用拆盲盒的方式將泡泡瑪特「送」上市。隨著泡泡瑪特成為了資本追捧的「香餑餑」,收集「未知」玩法更是讓年輕玩家欲罷不能。
  • 泡泡瑪特的泡泡能吹多久?盲盒經濟能收割90後多久?
    59的盲盒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讓娃友們頻繁上當的是,太想知道盲盒裡到底是隱藏款還是雷款的好奇心。賭對了拿回家擺著落灰,賭錯了可以轉手閒魚高價賣,既能滿足社交需求,又能賺點小錢。泡泡瑪特也明白90後對什麼上頭,也知道娃友們醉翁之意不在娃,而是盲盒裡會抽出啥的不確定感。所以泡泡瑪特的收割遊戲才能率先開始。
  • 瘋狂吸粉「95後」,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
    這家盲盒企業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在淨利潤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盈利能力同步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