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明年一定還要來!」南投縣文化局演藝堂內,舞臺上演出已經落幕,觀眾們依然站在臺沿邊,望著臺上那些美麗而親切的面龐,或是久久揮手,或是豎起大拇指,或是按下相機快門,不願離去。
10日晚,2018「親情中華·歡聚臺灣」大型文藝演出在南投舉行此次巡演的最後一場演出。藝術團團長、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副團長、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副部長邢硯莊,副團長、西安市僑聯主席李繼紅以及南投縣政府秘書長洪瑞智、南投縣文化局局長林榮森、南投縣文化局副局長李玉蘭等與1000多名觀眾一起觀看演出,共敘親情。
能夠容納近千人的劇場早早就座無虛席。不少晚來的觀眾乾脆直接在過道上席地而坐,翹首以待。
演出開始不久,青年歌唱演員張原銘就以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咱老百姓》掀起現場的第一陣高潮。在歡快律動的旋律中,臺下觀眾紛紛掏出手機,打開手電的燈光,高高揮舞,臺上燈光閃耀,臺下星光點點,演員與觀眾心手相連。
著名歌唱演員任靜、付笛聲的閃亮登場更讓現場掌聲沸騰。兩人合唱的經典曲目《知心愛人》深情款款,付笛聲獨唱的《眾人划槳開大船》振奮人心,臺下觀眾紛紛伴著音樂,或哼唱,或拍手打節拍應和。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臺灣演出,雖然一路巡演,奔波多地,但是我們都覺得很有意義。尤其是看到一些年長的觀眾,在觀看演出之後流露出的對於大陸、對於故鄉的深深思念,還有許多觀眾演出之後一直不願離開,這都讓我們覺得這一趟應該來,來對了。」付笛聲說。
藝術團中,還有不少年輕的嗓音同樣讓臺灣觀眾大飽耳福。21年前,郝萌曾經作為大陸和平小天使赴臺演出,並與不少臺灣的同齡孩子結下深厚友誼。21年後,如今已是陝西省歌舞劇院青年歌唱演員的她,跟隨「親情中華」藝術團第二次來到臺灣,以更為嫻熟的技藝為觀眾帶來《在希望的田野上》、《趕牲靈》等多首朗朗上口的歌曲。
「這次來,臺灣鄉親還如20多年前那樣真誠樸實。每當我唱到陝北民歌中那句『你若是我的哥哥,招一招你的手』,臺下許多觀眾都會熱情地向我招手,讓我感到真的是與他們心靈相通。站在『親情中華』的舞臺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兩岸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永遠無法割捨的。」郝萌說。
「90後」新生代歌唱演員付豪則以兩首自己創作的歌曲《如果有天再相見》和《等君來》讓臺下觀眾眼前一亮。在舒緩動人又具「中國風」的曲調中,不少觀眾閉目聆聽,沉醉其中。「我認真聽了每首歌的詞曲,寫得非常好,很打動我!」演出後,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主委王瑞德專門走到付豪面前,為他點讚。
「我創作的兩首歌曲都以思念為主題,我也想借《等君來》這首歌,歡迎臺灣的朋友常去大陸,我們在那裡等君來。」付豪說,這是他第一次來臺演出,他希望將自己最好的水平帶給臺灣觀眾。
此外,中國雜技團演員帶來的雜技《芭蕾對手頂·邀月弄影》、《四人造型·敦之靈》、《騰·韻—頂碗》,西安歌舞劇院演員表演的舞蹈《胡旋舞》、《簪花仕女舞》、《白紵舞》,當代詩人、詞作家阿紫與張原銘合作朗誦的詩歌《生如胡楊》、滿族青年歌唱家八音赫赫演唱的滿語歌曲《喜歌》等都贏得觀眾持續不斷的熱烈掌聲。
「演出水準非常高,無論是唱歌、跳舞還是雜技,都是我們在臺灣很難看到的節目。這樣的文化交流能讓兩岸民眾更加了解彼此,相互之間有更深層次的認識,這也有助於我們共同達成同為一家人的目標。我希望大陸的藝術團能夠常來臺灣,也希望我們南投的藝術團體有機會可以去大陸表演交流。」洪瑞智說。
隨著南投站的演出落下帷幕,「親情中華·歡聚臺灣」此次巡演圓滿收官。過去一周,「親情中華」藝術團一行50餘人風塵僕僕,足跡遍布臺灣的東部、北部、西部與中部,為花蓮、桃園、苗慄、南投等地鄉親送去4場水準一流、飽含親情的文化盛宴,也讓兩岸民眾的心更近、情更濃。
作為此次巡演的總導演,胡巨英已是第三次跟隨「親情中華」藝術團來到臺灣。「每次演出,我們都根據巡演地區的特點,選取具有特色的節目。這次的演出尤為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希望引起臺灣觀眾的文化共鳴。」每次演出之前,胡巨英都會與音響師Tony、燈光師常明提前大半天來到劇場調試設備。「我們一定要把最佳的藝術效果呈獻給臺灣鄉親。」
藝術團的精心準備、用心呈現贏得了每一場觀眾毫不吝嗇的熱情掌聲,也贏得了臺灣鄉親最為真摯的友情與親情。「這是一個敬業、樂業又專業的團隊。」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洪明輝在跟隨藝術團此次巡演全程後由衷讚嘆,「我相信這種人文層面的交流,不同於遊山玩水、觀光遊覽式的交流,它的影響將更有深度、更有廣度,將深植於臺灣民眾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