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歡樂頌》《都挺好》:我們看的不過是生活的煙火氣

2020-09-05 有事說事兔小魚

近年來播出的《三十而已》、《歡樂頌》、《都挺好》等都市情感劇一度叫好又叫座,讓很多人都感嘆大陸劇的崛起,與此同時,曾經一度輝煌的TVB劇集卻連續多年難以再創有突破的作品。


這樣的對比讓人不禁想感嘆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若追溯回劇集本身,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我們這些觀眾想要看到的,不過是生活裡的煙火氣。

此話怎講,我下面跟你細細來說。

看劇不僅只是看劇,我們還希望得到投射和回歸日常問題的解決思路。


最近兩個月掀起狂潮,播完前在微博上幾乎天天上熱搜的都市女性成長劇《三十而已》,為什麼能引起觀眾那麼多的共鳴,無非是我們仿佛都能從它裡面找到我們生活的痕跡。


哪怕我們沒有住著顧佳的幾千萬豪宅,哪怕我們像王漫妮那樣升艙去坐商務郵輪,哪怕我們沒有能像鍾曉芹那樣隨便寫個小說就能賺個百來萬。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看到婚姻和戀愛裡那些讓人無奈又痛心的場景,也不妨礙我們看到職場上複雜人性和境遇的艱辛。

至於上年的《都挺好》就更是讓人在扎心的同時,看到了原生家庭對個人一生的影響,小家和大家之間的利益權衡,多兄弟姐妹家庭的硝煙和溫情等元素。


而幾年內已出兩季的《歡樂頌》擊中的是廣大在大城市漂著的女性群體。看了劇後,不少人都希望能有「五美」這樣的溫馨小團體,可也更看到在情感和事業上,遭遇的同款暴擊。


即便不少人說,這些劇的結尾很多都是不合常理,強行和諧,難以讓人滿意。但這不也合乎常理嗎?就如生活的本身,每個人都懷著不同的標尺去度量問題,哪裡時時都能有爽劇。


觀眾看的就是個生活中煙火氣的熱乎。沒有人能有跟劇中人設同款的人生,但我們多少都曾遭遇他們曾有的同款問題。


這時候的看劇,看的已經不是劇情,而是與自己境遇的共鳴。劇中主人公遇上的問題甚至可能是觀眾正面臨的問題,將來可能面臨的問題,或過去已經遇過的問題,劇中的呈現,其實是提供了解題思路,即便不盡人意,但至少引發了直面和思考。

早年的TVB抓住了煙火氣,讓觀眾都輕易融入劇集的生活圈子。


以前的TVB有過非常輝煌的歲月,膾炙人口的作品,輕易就能拉出好一些,創世紀、刑事偵緝檔案、溏心風暴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曾熱烈追過的,甚至如今有時候都會拿出來翻炒的老劇。


可如今的TVB劇集,除了有的借著翻炒經典劇集的續集而讓人期待一些外,其他的,幾乎都已經出了我們關注的範圍。

但就是經典劇集的續集,有時都會讓人覺得荒腔走板。例如幾個月前播出的《法證先鋒4》,我看著的時候就完全沒有在看《法證先鋒》續集的感覺。倒不是說演員是不是原班人馬,或者是案件夠不夠精彩曲折的層面。


讓我最失望的是它無法再給我一種溫情的感覺。看TVB港劇一度讓我很著迷的原因是,不管什麼題材,他們裡面對生活的煙火氣的呈現,總是讓我覺得很溫暖,很有安全感,好像能輕易讓人融入。例如破案後,上司請吃的火鍋。

而《法證先鋒4》裡,他們破案後,一團人拿著紅酒,以精緻的精英分子姿態來評價案件裡的人物和細節。生活的煙火氣消失殆盡,留下的是精英分子冷漠的距離感。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的確在任何時代都有意義,不能說是脫離現實的瑪麗蘇或者是精英式路線劇不夠好,畢竟這個社會上年齡層的廣泛分布和喜好差異,就決定了劇集市場多樣化的合理性。然而,在我看來,若想要給人以更多的共鳴和回味,對生活煙火氣的呈現,還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真的是標題黨電視劇嗎?
    近日,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與此前的兩部熱劇《歡樂頌》、《都挺好》,因劇名與劇情呈現的整體氣氛不符,被戲稱為"三大標題黨電視劇"。《小歡喜》實際上並不歡喜,《都挺好》裡明明都是糟心事,《歡樂頌》裡更多的其實是煩心。
  • 從阿耐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歡樂頌》《大江大河》《都挺好》說起……
    無論是《大江大河》中為了弟弟上學主動放棄前途的姐姐宋運萍,還是《都挺好》中一己之力撐起整個家的職場精英蘇明玉,就連《歡樂頌》中擁有大部分人都羨慕的完美人生的海歸精英安迪,莫不如此。她們在遭遇生活中不能承受的苦難時的第一反應,總是積極地面對,全力地解決。她們用隱忍犧牲來面對生活的殘酷,用倔強不屈的靈魂在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河中不停地穿梭。
  • 《歡樂頌》《都挺好》《大江大河》,為什麼她的書每本都是爆款?
    講述「原生家庭」的小說《都挺好》、描寫改革開放的奇書《大江大河》、記錄都市女孩生活日記的《歡樂頌》…… 就從大家最熟悉的《都挺好》開始吧!記得剛看到《都挺好》這個劇名時,我還覺得中庸。演完這部劇才悟到,人生若能事事「都挺好」,那得是多大的福報。阿耐老師是有智慧的,是真活明白了的人。——姚晨如果說《都挺好》是告訴你原生家庭的影響像無法抹去的烙印,將會伴隨一生。那麼下面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即使既成的事實無法改變,也不能成為阻礙你同命運抗爭的理由。
  • 《三十而已》讓我離富豪的距離比《歡樂頌》更近了
    《三十而已》讓我離富豪的距離比《歡樂頌》更近了原創 娛姬電影 娛姬電影 前天關注 『娛姬電影』▲ 你想看的這裡都有總的來說,《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現在看起來更像是《歡樂頌》+《我的前半生》+《上海女子圖鑑》。有些地方甚至還感受到了《小時代》的味道,人手一個愛馬仕,背了一個香奈兒會被嘲笑的藏在背後。
  • 《三十而已》和《歡樂頌》以女性視角講述故事,的確有相似之處
    《歡樂頌》裡五美也是閨蜜,不同性格,不同境遇,不同的選擇。這可能就是有人會說《三十而已》是《歡樂頌》的翻版吧!其實不然,至少小涼不這樣認為。《三十而已》接地氣,沒有那麼烏託邦。《三十而已》的人設更實在,更接地氣一些。這一點,沒有《歡樂頌》裡22樓那樣的烏託邦式的感覺。
  • 《三十而已》與《歡樂頌》,有何不同?
    《二十不惑》是聚焦於二十歲的四個女生在校園和初入職場時的成長與迷茫;更爆的《三十而已》,則講述了三位完全不同軌跡女人的工作、生活,家庭與自我。然而上層人的生活就非常的空中樓閣了,華爾街畢業歸來的安迪,在物質上絲毫沒有煩惱,愛情上也順風順水,很多男人追求,女人們也都敬佩她,她還擁有美貌和高貴的談吐。
  • 《三十而已》這部國產劇看完,神清氣爽!別再販賣焦慮了,導演
    《三十而已》這部劇目前已經進入國產爆劇的預備役了。乾淨利落的劇情讓人看了心情十分愉悅。《安家》、《都挺好》、《歡樂頌》每一個主角背後都有一個吸血鬼父母。每一次看完熱搜必有「原生家庭的影響」。這種共鳴並不是《都挺好》、《安家》帶給我們的負能量情緒「生活好苦」,「人生很累」。而是一種颯爽,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我知道怎麼去做。
  • 港劇《熟女強人》開播,自詡港版《歡樂頌》,卻像胡杏兒T臺秀
    早前,這部電視劇的導演曾自詡,看過電視劇《歡樂頌》之後,決定創作一部港版味道的類似影視劇作品。顯然,這部《熟女強人》就是學習《歡樂頌》的港劇作品。因此,說《熟女強人》是看女明星顏值的一部電視劇,並不為過。
  • 《歡樂頌》樊勝美和《三十而已》王漫妮,你更喜歡誰?
    《歡樂頌》和《三十而已》是國內兩部現象級的電視劇,劇中的有兩個女性角色,性格還挺接近的,一個是《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一個是《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她們都是出身小縣城,努力在大城市打拼,想要追求一個安穩的生活,找一個有錢的對象!
  • 看生活,愛自己,她們不過三十而已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爆火到《三十而已》刷屏,好像都和30歲有所關聯。30歲+的姐姐們能唱能跳,隨便張口一個句就能成為蘊含著人生哲理的「金句」。而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被觀眾買帳,是因為裡面的情景真的很寫實。
  • 《都挺好》是如何成為「爆款劇」的?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蘇明玉和小蒙  反套路劇情  真實生活拒絕亂編為什麼最近幾年觀眾不愛看家庭劇了?《都挺好》裡的大部分情節都是有真實生活案例作參考的,很多觀眾也都表示,能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身邊人的影子。
  • 《三十而已》和《歡樂頌》,女生的友誼是門玄學
    有幸提前看了最近在網上爭議不斷的《三十而已》的大結局,終於可以不用再被各種營銷號臆測結局的聲音所誤導。然而,一旦像她那樣擁有了相信自己什麼都能做到的大無畏精神,哪怕兜比臉乾淨,也會幹勁十足、無所畏懼。三個女人一臺戲顧佳、鍾曉芹、王漫妮這三個角色,一個是偽裝成小女人的大女人,一個是純粹的小女人,還有一個是純粹的大女人,也許一樣有很多女生會自動代入角色吧,就像當年那部同樣以上海為背景的《歡樂頌》熱播時,觀眾們都忙著做自己的角色歸屬選擇題。
  • 三十而已與歡樂頌女主人設相似度太高,顧佳像安迪王曼妮像樊勝美
    說起最近大熱的電視劇,就不得不提起由江疏影、毛曉彤、童謠主演的《三十而已》,這部劇以三十歲都市女性的生活狀態進行闡述,它能從被流量和俊男靚女的各種雷劇包圍下殺出重圍,憑藉的是精彩的劇情和演員精湛的演技。
  • 《三十而已》,不完美或輸一場,「無所謂」也「無所畏」
    ,更希望看到的,是平凡生活裡那些女性力量,所以電視劇市場還是蠻大的,所以這幾年,以女性視角為主的生活劇或都市劇都很容易成為爆款。都挺好》、《安家》、《我的前半生》、《歡樂頌》,這些劇劇本也是出來就爆火,而火的理由都是以女性的角度看這個社會,但是她們的區別還是有的,角度的區別能從不同角度來擊打觀眾的痛點。
  • 《三十而已》仨男主誰更渣?渣男團不真實,《歡樂頌》男人好太多
    近日,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引發觀眾熱議,劇中塑造了顧佳、王漫妮、鍾曉芹三個正面的30歲都市女性角色。她們面臨工作的壓力和感情的困境乃至背叛,自強自尊自愛的光輝形象令男人們自慚形穢。不過,或許是為了襯託她們,劇中幾位男主角全部淪為渣男,而且渣得各有特點,被觀眾和媒體嘲諷為「渣男天團」,令人覺得似乎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 《都挺好》原著作者受追捧,看了她的履歷才明白她的作品為何會火
    《都挺好》原著作者受追捧,看了她的履歷才明白她的作品為何會火!揭秘《都挺好》作者阿耐,一位比蘇明玉在事業上還要成功的女強人。《都挺好》現在實在是太火了!每天都上熱搜!微博、朋友圈中每天都有關於該劇的話題,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等待它的播出。為何大家如此喜歡《都挺好》這部劇呢?一是,該劇題材寫實貼合生活,劇情連貫深入人心,邏輯清晰經得起推敲。
  • 《三十而已》:顧佳人設崩塌了
    好久無劇可追,直到《三十而已》。當年這劇因為換角上熱搜,同行很多人其實都發過朋友圈,說只看三個女主的人物設定和劇名,就有預感會是個爆劇。無她,只因這幾年,女性意識崛起,「女性力量」堪稱最熱門話題,《乘風破浪的姐姐》能火和《三十而已》能爆,都是這個理由。
  • 為什麼男人們不愛看《三十而已》?
    要說這段時間最熱門的話題,可能就是新劇《三十而已》了。但不同於女人們日夜追劇和津津樂道於裡面的各種橋段,廣大男同胞普遍對這部劇無甚好感。我問了問周圍的哥們,十個有九個都說壓根兒不想看,剩下那一個則表示是為了看江疏影才捏著鼻子陪老婆看的。
  • 翻版《三十而已》?劉濤新劇將襲,女性觀眾有眼福了
    前不久收官的熱播劇《三十而已》,大結局在東方衛視創下了2%的超高收視率,成績實屬傲人,不過確實是實至名歸。最近幾年,觀眾越來越追求寫實性的電視劇,而不像從前喜歡在浪漫戲劇化的劇作裡遨遊。不過《三十而已》和之前的《安家》都有一個弊端,那就是爛尾。
  • 歡樂頌:我們可以棄劇,卻無法逃離生活
    似乎一切都逃不過他的認知,以為自己理解的就是宇宙真理,一切中年男人特有的油膩、自大、侃侃而談,在他身上凝聚成一個縮影。曲筱綃,一個用坦克裝載充足食物跟水源,標配GPS導航趟過沙漠,卻一路嘲諷只有一瓶水一袋面的同伴不灑脫愛物質的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