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

2021-01-13 澎湃新聞
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

2021-01-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為國內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寧波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56萬人,佔戶籍總人口25.6%,其中農村人口近60萬人。如何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滿足農村養老需求?

「我們正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從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智慧養老等多方面齊抓共管。」寧波市民政局副局長丁導民說。

開設老年食堂

方便居家養老

中午到了飯點,奉化區西塢街道蔣家池頭村的「孝膳堂」老年食堂又熱鬧起來,50多位老人正在這裡就餐。記者上前一瞅,菜品挺豐盛。

2017年7月,蔣家池頭村辦起老年食堂,為村裡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人每餐只需4元,90歲以上老人每餐只需3元。」食堂負責人楊亞鳳介紹,自己曾是村婦女主任,如今專職負責食堂工作,「開辦3年多來,這裡人氣越來越旺,就餐人數增了一倍。」

為啥要辦老年食堂?楊亞鳳道出原委:「村裡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有300人左右,佔村總人口四成。不僅如此,老人子女大多不在身邊。過去,他們一日三餐總是將就,影響身體健康。」

在村兩委的協調幫助下,村裡組建起一支45人的志願者隊伍,專門負責老年食堂日常運營。每人每月輪值1天,如今隊伍逐漸壯大,已有75人,村宣傳欄上總能看到他們的事跡。

為了保證食堂正常運營,村裡想了不少辦法,除了組建志願者隊伍,還專門開闢出一塊約2畝的菜園,由志願者負責打理,一年四季為食堂提供時令蔬菜。「自家園子種的菜不僅乾淨衛生,一年下來還能節省不少菜錢。」楊亞鳳說。提及經費,她告訴記者,食堂採取的是「政府補一點、村裡貼一點、社會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方法,確保可持續運營。「每年由上級民政部門補貼7—10萬元,村委會補貼10餘萬元。」

這兩年,「孝膳堂」的運作模式在奉化農村「遍地開花」,已在31個行政村試點運行,還計劃在全區範圍內推廣。

打造養老中心

提供多元服務

前不久,位於寧海縣黃壇鎮榧坑村的一幢3層閒置教學樓經過改造,成了黃壇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時間雖不長,已吸引來60多位老人。

「有床位能入託,這下吃飯、康復都不用愁了。」83歲的村民胡福女告訴記者,她患有高血壓,兒女又不在身邊,「聽說村裡建起養老服務中心,孩子便給我報了名。」

其實,胡福女的問題也是黃壇鎮面臨的養老難題。黃壇鎮副鎮長沈太爐告訴記者,榧坑村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學生都到鎮上去讀書,榧坑村的雙峰學校被閒置下來。村裡有不少留守老人,鎮政府合計,能否把閒置學校改建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榧坑村是黃壇鎮雙峰片區最大的行政村,若把養老中心建在這裡,可以輻射周邊11個村的近2000位老人。不僅盤活了閒置資源,還能緩解養老難題。

由政府投資490萬元進行改建,去年11月,該養老服務中心正式落成。中心聚焦頤養、活動、旅居三大服務,可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樂活動、上門探訪等各類服務。

眼下,寧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老年助餐配送服務覆蓋2871個村(社區)。與此同時,鄉鎮敬老院也在有序改造升級,計劃建成12個鄉鎮的養老綜合體。

依託先進技術

發展智慧養老

去年12月26日上午7時,江北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接到一則系統預警信息。信息來自慈城鎮勤豐村凌巧生老人的「照護寶」,提示「長時間未發現老人活動信息,請立刻聯繫老人」。

根據平臺提供的信息,平臺工作人員徐茹靜隨即撥通了老人的電話。「好在只是虛驚一場。」徐茹靜說,原來,凌巧生家中的「照護寶」紅外線傳感器電源插頭脫落,傳感器長時間未監測到活動信息,便自動向平臺發送了預警。

「照護寶」是啥?早在2017年,江北區政府投資20餘萬元,為符合條件的80周歲及以上困難、獨居、半失能、空巢老人家庭安裝「照護寶」緊急呼叫設備,可以監測老人活動軌跡、煤氣洩漏、煙霧等情況。設備通過行動網路,將數據傳輸到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如今,這項服務已延伸至江北區的所有村鎮。

快速靈敏的背後,是信息綜合、智能服務、監管評估等多效合一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平臺集納了街道(鎮)分散統計的老年人信息,以及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信息和31項為老服務事項。」江北區民政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負責人汪申彥說。

不只在江北區,目前寧波正加快推進全市域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並將納入寧波「城市大腦」,為開展養老行業監管和養老公共服務提供技術支撐。「依託先進的物聯網、5G、雲計算等技術,5G養老院也將在未來投入使用。」丁導民說。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竇瀚洋

原標題:《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礦工」潘春林:村裡礦山關停,我開的農家樂越來越好
    「礦工」潘春林:村裡礦山關停,我開的農家樂越來越好  當時,村裡有個水泥廠,拖拉機手把一車車石料拉去水泥廠。  山裡有三個礦山,三個石灰窯。每天幾十輛拖拉機排著隊,從凌晨3點到傍晚5-6點,不停來回運輸。山裡開礦、燒窯不斷,村裡的水泥廠,6個直徑2米的大煙囪終日冒著濃煙。  粉塵飛揚的村莊裡,衣服穿上不到2小時就變灰。早晨出門前,家裡擦得鋥亮的桌子,晚上回家又是厚厚一層灰。
  • 中國電影:越來越好之村晚
    ,春節臨近,村裡打算辦一場晚會來讓村民們歡聚一堂,歡慶新年的到來。  幕 後 制 作: __________      在越來越好之村晚裡,郭富城換上繽紛油漆褲,不時在拍攝間隙搖擺著身體,小露超凡舞技。從現代到民族,從踢踏到爵士,被稱為「四大天王之舞王」的郭富城幾乎沒有一種舞是跳不來的。而在此前,郭富城鮮少在電影中展露過舞姿。
  • 濱海新區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多種養老模式「各顯其能」
    ,到「十三五」末,養老服務床位達8000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覆蓋率大幅提升。  多元養老服務格局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間,濱海新區制定出臺《濱海新區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2020行動計劃》,確定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注重提升保基本、兜底線社會保障功能,鼓勵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引導服務組織向專業化、規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養老機構城市空間布局更趨均衡,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明顯提升,
  • 「15分鐘服務圈」探秘——西寧居家養老觀察
    從2016年開始,西寧市從解決老人吃飯難入手,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在城市社區、郊區村落,建設幸福食堂、老年之家。三年前,黑嘴村利用原有小學校舍,建起農村「老年之家」,為村裡100多名老人提供午餐、剪髮、健身等服務。由此,魏建明老人生活中,多彩替換單調、歡笑驅趕枯燥。
  •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你願意回農村生活嗎?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家戶戶建了二層小洋樓,鄉村水泥路基本上戶戶通,私家車普及率達60~70%,農村比起上世紀確實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吃的、穿的、用的樣樣都貴,唯獨糧食價格低,農民似乎看起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嗎?可是農民現在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小孩讀書難,看病難,養老難,生活壓力大,在城市可以通過打工,每個月可以賺幾千元,回到農村便失去了一切經濟來源。讀者朋友,你們願意回農村生活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閱讀!
  • 新疆庫車市:就業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庫車市玉其吾斯塘鄉古麗尼沙木努爾東說:「我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會,工資特別低,現在我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工資也越來越高了,一個月工資能有3000元,生活也越來越好了。」來自烏恰鎮喀拉玉吉買村農民熱仙姑力艾比拉以前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沒有技術一直在家裡照顧孩子、做家務,三年前她在一家服裝廠上班,學會了繡花、縫紉技術。
  • 「點菜式」服務+智能「陪伴」 呼和浩特市養老服務實現多樣化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綜合服務體系為目標,不斷創新理念、思路和舉措,不斷優化養老模式、機制和服務方式,不斷加大養老保障體系、服務體系建設力度,有效推動了全市養老服務工作全面發展。
  • 「點菜式」服務+智能「陪伴」呼和浩特市養老服務實現多樣化
    呼和浩特新聞網11月30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雲靜)近年來,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綜合服務體系為目標,不斷創新理念、思路和舉措,不斷優化養老模式、機制和服務方式,不斷加大養老保障體系、服務體系建設力度
  • 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今年5月,村裡專為貧困獨居老人建起了「幸福食堂」,兩餐5元錢,頓頓有葷有素,這讓長期營養不良的孔祥吉身體機能得到較好恢復,再加上原本不愛出門的他開始每天步行到食堂,保證了基本的運動量,還常常和街坊鄰居聊天,身心狀況越來越好。在基層農村,尤其像董莊北村這樣的偏遠山村,和孔祥吉一樣遇到吃飯問題的老人並不在少數。
  • 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智慧養老平臺建設與發展研討會在...
    1月21日上午,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智慧養老平臺建設與發展研討會在瀋陽遼寧大廈舉行。會上,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妍瑩、副總經理高斌出席會議並致辭。據了解,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是遼寧首先嘗試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公司,與傳統養老模式不同,怡家親更重在打造「居家」養老模式。
  • 輕鬆一刻——《越來越好之村晚》
    電影《越來越好之村晚》講述的是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一個是發家較早的款爺(張譯飾),一個是在城裡號稱「遊走於演藝圈」的粉絲頭子(黃覺飾
  • 蹲點調查|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今年5月,村裡專為貧困獨居老人建起了「幸福食堂」,兩餐5元錢,頓頓有葷有素,這讓長期營養不良的孔祥吉身體機能得到較好恢復,再加上原本不愛出門的他開始每天步行到食堂,保證了基本的運動量,還常常和街坊鄰居聊天,身心狀況越來越好。   在基層農村,尤其像董莊北村這樣的偏遠山村,和孔祥吉一樣遇到吃飯問題的老人並不在少數。
  • 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這裡的環境真不錯,服務也很貼心!」「長者飯堂不僅解決了我們的『吃飯難』問題,飯菜也很可口!」「在珠海養老,幸福指數就是高!」今年,珠海市民政局舉辦了多場養老服務體驗日活動,讓老年朋友近距離感受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長者們在參觀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時都讚不絕口。
  • 2020國際養老服務產業高峰論壇舉行, 共享之家重視智能化養老項目...
    近日,2020國際養老服務產業高峰論壇舉行,深入探討養老行業智能化發展。與會人士一致認為,智慧養老服務的發展已然是全球趨勢。在我國,自"智慧健康養老"概念提出以來,"智慧養老是優化提升養老服務的新引擎和新動能"也已是國內社會各界的共識。目前,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接近3.2萬億元,預計今年更將突破4萬億元。
  • 2020國際養老服務產業高峰論壇舉行,共享之家重視智能化養老項目...
    近日,2020國際養老服務產業高峰論壇舉行,深入探討養老行業智能化發展。與會人士一致認為,智慧養老服務的發展已然是全球趨勢。在我國,自「智慧健康養老」概念提出以來,「智慧養老是優化提升養老服務的新引擎和新動能」也已是國內社會各界的共識。目前,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接近3.2萬億元,預計今年更將突破4萬億元。
  • 我們都應該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都應該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沒人會把我們變得越來越好,就連時間也只是陪襯。能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好的是我們自己不斷增長的才華,是越來越好的品行修養以及不斷的反思和修正。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是因為我們有想要保護的人,有值得用生命去珍惜的東西!生活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今天也要努力呀,不管多久才會變好,都要先把自己變得更好。
  • 這五年,崇明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回眸「十三五」,喜迎區兩會
    近年來,崇明不斷優化教育、交通、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同時堅持生態惠民,加強養老服務供給,滿足百姓多層次多樣化民生需求,增進人民福祉,切切實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期《回眸「十三五」,喜迎區兩會》專題,將帶大家一起去看崇明人這五年的日子是如何越過越好的。
  • 寧波慈谿有了虛擬養老院,養老溫暖服務一撥就靈
    古塘街道以旦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載體,將其搬到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實施四大暖心工程,優化再造工作流程,以解決老年人的訴求為切入點,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方法、作風貫穿到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老年人的滿意度有了極大提升。 一個24小時服務電話,讓養老溫暖服務一撥就靈。
  • 謝賢對張栢芝越來越好,
    導讀:謝賢對張栢芝越來越好,文|愛在五三二一閱讀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趣友大家好!
  • 養老必備!《養老機構服務操作規範》發布
    養老機構服務操作規範1、範圍本標準規定了養老機構服務操作的基本要求、服務操作內容和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本標準適用於鄂爾多斯市全日制養老機構的服務操作管理。本標準不適用於非全日制的社區日間照料或託老服務機構的服務操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