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警惕:「假性單親」會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2020-12-22 陪寶寶寫日記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鄰居小柳和丈夫兩個人有了孩子之後,丈夫為了給孩子一個更輕鬆的未來,和更好的生活質量,開始了更加拼命的工作。丈夫因為工作特殊的原因,經常出差,小柳一個人咬牙帶著孩子生活。

隨著孩子開始上學,本以為會輕鬆一點的小柳卻迎來了噩夢!孩子在學校裡不聽管教,打罵同學,一次次地被叫家長…… 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荒廢,小柳沒有一點辦法。丈夫回家後看見孩子的成績,雖然沒有對小柳說什麼,但是眼裡的指責卻是讓小柳心裡梗著一口氣。

這種問題兒童多數出現在單親的家庭,或者失去雙親的家庭。因為教育陪伴的缺失,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發生了偏移。這一類的孩子一般會過早地進入叛逆期,自我意識非常強。而如同小柳這種家庭情況的孩子,就是時下比較流行的「假性單親家庭」。

這種孩子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單親家庭的孩子,比「假性單親」的孩子還要好管教一些。

什麼是「假性單親」呢?

就是另一半因為工作的特殊原因,或者工作應酬,每天早出晚歸,甚至一個月見不了幾次面,回家後不是因為太累倒頭就睡,就是乾脆不回家。明明是兩個人的孩子,另一半卻遲遲沒有盡到應有的義務,除了負擔家庭的支出之外,沒有任何行動。

有網友自我調侃說「明明是兩個人的婚姻,卻過著單親家庭的生活」,孩子哭了、鬧了自己哄,半夜生病了自己帶著去醫院,什麼事都自己扛,因為知道打電話也沒用,有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個無所不能的超人。

這種缺席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

1、自卑甚至自閉

一個家庭裡,男人往往是承擔家庭責任的那一個角色,也會因此錯過孩子的教育。父親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長裡有著巨大的作用,父親的存在會讓孩子更加有勇氣和責任感,父親所給予的安全感,也是母親做不到的。

如同生活在女人堆裡的賈寶玉,雖然有著擔當,但到底是因為性格懦弱,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長期生活在母親的庇護下,缺乏溝通和探索,拒絕踏出舒適區的孩子,在面對老師、同學的時候,不自覺的會有些怯弱和自卑,既而選擇用關閉交流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2、因為自卑而過度自信

這樣的孩子從小就缺乏安全感,一點點的改變都能讓他們感到煩躁,尤其是在上學之後,老師所說的每一句錯誤,在這樣的孩子眼裡都是指責。

他們聽不進去任何的溝通和意見,為了保護自己內心的不安,他們選擇攻擊,豎起身上所有的刺,仿佛只有這樣才會有些許熟悉的安全感。他們的性格往往呈現出固執、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的行為。

3、社會認知缺陷

生活的活動範圍意味著孩子的認知,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每天跟著母親在學校、超市、家,這種固定的區域活動,讓孩子的思維得不到更好的引導,顯得整個人十分木訥,固定思維,缺乏創新。

這種孩子在社會上缺乏責任的擔當,對於社會的運轉缺乏靈活性。由於自己的童年缺乏父親的角色,導致在長大之後,對於家庭的認知也不全面,很有可能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延續自己童年的悲劇。

而面對逐漸增長的社會壓力,很多的家庭已經成為了「單親家庭」,還有很多人沒有認識到這種環境的可怕,你是否處於「單親家庭」的環境呢,「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分享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假性單親」:毀掉孩子的一生
    幼兒園大班的達達爸爸很委屈,他說,達達媽媽總擔心兒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早給孩子報了各種班,既有才藝的,又有文化課的。每天兒子需要坐小板凳前練琴,不練完是不可以看喜愛的NBA比賽的;明明已經會兩位數加減法的小傢伙,每天起床後也必須做一頁十以內加減法的口算作業……自己跟達達媽媽探討了多次,「也沒有給兒子爭下點口子」,兒子的一切,必須悉數聽從他媽媽的獨家安排。
  • 假性單親 明明有老公 卻偏偏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的確,女性的母愛讓媽媽對孩子的情感有別於爸爸,對孩子的牽掛、不舍和對家庭的照顧在某種程度上是會高於男性。但這絕對不能成為把一切都推給媽媽的理由,無論你是「甩手掌柜」,還是應酬不斷的忙於生計,小編也想在這裡奉勸爸爸們,不要讓你的妻子成為「假性單親媽媽」,一個「名存實亡」的老公,對於一個家庭的意義又有多少呢?不要讓孩子整天把「爸爸去哪兒了」掛在嘴邊!
  • 假性單親媽媽
    作者:陳安儀 來源:女友家園版我的周圍有很多「假性單親媽媽」。簡而言之,就是另一半工作忙碌、早出晚歸,一天跟妻子、孩子說不到兩句話;運氣好一點,星期六、日會待在家裡,但所做的事情也只限於吃飯、睡覺、看電視、玩計算機;運氣差一點,假日也要加班、應酬,每天不見人影。比起真正的單親媽媽,假性單親媽媽只是晚上多個人睡在旁邊,帳單有人幫忙支付,還有,會有個人三不五時打個電話回來:「今天晚上不回來吃飯!」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關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是有心無力,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犯錯又不能打,說教孩子又不聽,每次孩子闖禍了家裡還總是會有老人維護著,所以即使想給孩子立規矩,也難以貫徹。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用功齊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從小就被家裡嬌生慣養,一直都是無法無天,對於這件事情齊女士也是非常無奈,對於一個媽媽而言,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但是每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齊女士單靠說教,根本沒有辦法震住孩子,
  • 「熊孩子」也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要懂得細心挖掘,孩子才會更優秀
    一、「熊孩子」也有屬於他獨特的美,父母要細心挖掘1、「熊孩子」的探索能力很強「熊孩子」喜歡搞破壞,是因為他好奇心重,渴望新鮮感,渴望各種挑戰。,很多媽媽會覺得鬧心,甚至是禁止孩子以後再這樣,這樣就是大錯特錯,不但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甚至會養出一個「懶」孩子。
  • 假性單親媽媽之苦
    因為老公早出晚歸,孩子難得和爸爸說幾句話,更別提陪伴了。 我的周圍有很多的「假性單親媽媽」。 什麼是「假性單親媽媽」?就是老公工作很忙、很晚回家、一天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或是根本早出晚歸、見不到孩子的面。
  • 孩子真難管?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熊父母」
    大人的控制力畢竟要高於孩子,當父母從手機中抬起頭來,按照生活的規律去催促孩子放下手機時,這樣就往往會出現一個讓他們詫異的事,他們會發現,自己原本可愛、聽話的孩子就像突然變了一個人似的,蠻橫,不講理,甚至咆哮,撒潑。
  • 影院上萬元屏幕被熊孩子踢壞:慣子如殺子,父母別親自送孩子上路……
    國慶黃金周,本是影院的「旺季」,海口一家影院卻因熊孩子對銀幕的「拳打腳踢」損失頗大。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小女孩不斷踹向屏幕,直至屏幕變形,然而,同行的大人卻熟視無睹,任由孩子胡鬧,致使銀幕損壞報廢。網友們紛紛表示:熊孩子的背後,總有熊父母的縱容。
  • 你是假性單親媽媽嗎?
    假性單親媽媽  老公=不存在什麼是「假性單親媽媽」?就是老公工作很忙、很晚回家、一天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或是根本早出晚歸、見不到孩子的面。 運氣好一點的,老公還有個星期天會待在家裡,但所做的事情也只限於吃飯、睡覺、看電視、打計算機,通常兩隻眼睛都不會擺在孩子或孩子的媽身上。 運氣差一點的,連假日也要去加班、應酬。一年工作360天,跟同事相處、聊天的時間,都遠遠超過家裡的老婆、小孩。
  • 12歲女孩3天花萬元買盲盒:當孩子出現「虛榮心」,家長該警惕
    熊孩子我們並不少見,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會看到熊孩子坑爸坑媽的消息,而有時候熊孩子的"坑"還會給父母們造成一些無法挽回的損失。0112歲女孩稱"家裡有礦",3天花萬元買盲盒:警惕孩子的盲目虛榮青島膠州就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崔女士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剛12歲。由於種種原因,崔女士平時不怎麼帶女兒,只有周末休息才和女兒一起,女兒偶爾會問她藉手機來玩,她也沒有太在意這件事情。
  • 孩子反覆發熱需警惕川崎病
    廈門市兒童醫院感染科卓志強主任提醒:反覆高熱不一定是單純細菌或病毒感染,需警惕川崎病。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好發於兒童,是一種以全身中血管病變為主的急性發熱性疾病,常見併發症為心臟冠狀動脈擴張和冠脈瘤形成,嚴重者可導致心肌缺血、梗死甚至猝死。
  • 蔡國慶:世上沒有熊孩子,只有熊父母。孩子沒有錯,錯的都是父母
    當時大張偉問,你那麼喜歡孩子,可是遇上熊孩子你是怎樣處理的呢?蔡國慶很認真地說了一句話:這不是孩子的錯。世界上沒有熊孩子,只有熊父母。不要去責怪孩子,都是父母的錯。孩子更是沒有錯的。他還小,就算心裡覺得媽媽是錯的,可是面對媽媽的兇惡和氣勢,怎麼開得了口,只能捂住耳朵。這一舉動,說明孩子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但是這位媽媽,是沒有一絲覺得自己有錯的。如果司機這次沒有勸阻,沒有停車,就真的偏偏出了意外,孩子摔下來了,摔傷了,你們覺得孩子的媽媽會怎樣?
  • 」假性單親「現象面面觀
    現在我們很多家庭都處於一種「假性單親」的狀態,看似家庭完整,父母健全,但是父親總是遠離家庭陪伴,忙於工作社交,孩子的成長過程多是母親陪伴教育。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很多孩子的性格塑造,能力提升受到了很大影響。
  • 「我想看她會不會流產」熊孩子猛推孕婦被打:你不教育孩子,總會有人替你教育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要父母教得好,這世界上根本不會有熊孩子!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的素質,決定著孩子的氣質。窮養富養,都不如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 「孩子可以不懂事大人不行」,別讓熊孩子「帶壞」父母|長城評論
    收到這樣暖心的禮物、看到這樣充滿趣味的問候信,估計大部分有同理心的鄰居在日後都會對孩子多些包容與理解,畢竟大部分人都是從孩子階段過來的,也都有養孩子的經歷,這種溫暖的提前告知的方式,不經意間已拉近了他們與鄰居的距離,就算以後會不免受到孩子的一些吵鬧,也大多會轉化為「甜蜜的負擔。」
  • 熊孩子飛機鬧事全家被美國驅除出境:孩子缺的教養,總有一天會狠狠報復在你身上
    因為普通家長知道,正因為小孩子不懂事,才需要格外教養;而熊孩子的家長認為,正因為孩子不懂事,所以別人才應該格外關照……正常家長知道自己理所應當為孩子缺乏教育的表現負責任,而熊孩子的家長會當著自己沒教好的孩子的面,做個不可理喻的無賴。熊孩子和無賴之間,隔著的僅僅是時間問題,家長是個無賴,孩子長大了也多半在劫難逃。
  • 家中有多個孩子的父母,需警惕孩子裝病成真
    第14節–孩子裝病成真背後的心理意義作者:蔡銀兵案例:剛進入初中的陳韻然(化名),由於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此後更是經常感到頭暈、乏力、無精打採等各種症狀,陳韻然漸漸發覺自己不僅話變少了,連對興趣愛好都喪失了熱情。
  • 強按孔雀合影還拔毛給孩子玩:熊孩子背後,都是熊父母的人性之惡
    隨後,男孩喊來自己父母,將安醫生堵在更衣室毆打。第二天,男孩家人將經過刻意剪輯的視頻發到網上造勢,說自己孩子不小心撞到了安醫生,被身材高大的安醫生老公爆揍,又到安醫生以及丈夫工作的單位進行攻擊。不明真相的媒體大量轉發,網友的謾罵和人格侮辱,讓安醫生不堪重負,選擇了不歸路,留下了年幼的女兒和悲痛的親人。
  • 思考|熊孩子飛機鬧事全家被美國驅除出境:孩子缺的教養,總有一天會狠狠報復在你身上
    拿著類似鑽頭的東西,專心劃車的小孩子已經11歲了,車主趕緊抓住小孩子並報了警,據調查,這已經是這個孩子劃的第9輛車了~而這輛車是全球限量999臺的奔馳卡爾森,車主2013年出手買進的時候,價值300萬人民幣!
  • 李彩悅:治熊孩子還需早立規矩
    涉事母親的做法在某種意義上彰顯了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對犯錯孩子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警示作用。但我們還應該看到事件背後的特殊性。一個僅僅7歲的「熊孩子」,心智健康還不太成熟時就承受了遠超年齡的心理壓力和負擔。這對她今後的心理健康成長無疑是重重一擊。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扮演不好老師的角色,不能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孩子犯錯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