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少女兔(ID:iiilass)
最近,看了一篇關於熊孩子的帖子。
一位妹子親眼目睹了一名四年級,身高1米4、體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婦……
當被問及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這個熊孩子還悠閒地吃著零食,不以為意地說:
「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也流產。」
聽到這話的妹子,當場就爆發了……
▼
(來源:知乎@三倍氫二氧一)
這位妹子左手拖把、右手擀麵杖,從餐廳打到客廳,最後把熊孩子踹出了家門,這個畫面可以說是十分解氣了。
本以為網友們會稍微心疼一下熊孩子,畢竟熊孩子膝蓋都青了。然而,網友的評論炸了鍋,重點是大家都一邊倒地支持這位妹子的做法。
幸虧孕婦最後沒事,不敢想像,如果這位妹子沒有及時拉住懷孕的嫂子,後果會是怎麼樣?
就像有位網友說的,女性若是流產,身體不好的話,以後很難再受孕。
更令人氣憤的是熊孩子的態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故意推倒孕婦親戚,想看她會不會流產,事後竟然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筆者不相信學校的老師或是家長,沒有教育過他們要尊重孕婦、不能推搡孕婦、在公交車上要給孕婦讓座這些基本道理。
可他為什麼還是如此肆意妄為?帖子中有一個細節:當這位妹子狠狠地修理了熊孩子之後,妹子的姑姑抱怨說:把孩子的背都打腫了,膝蓋也青了。
言外之意就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要再去傷害孩子了,他還是個孩子啊!」
就是因為有些家人的不作為,甚至是溺愛,才讓熊孩子有了繼續作惡的底氣。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們的印象中,孩子就是天真無邪、純真善良的。
但是,你知道有些熊孩子的惡到底有多可怕嗎?
他們的惡,有時候可以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
去你家做客時,弄斷你梳妝檯上的口紅,摔碎了粉餅,倒掉了乳液,「不小心」弄亂你珍貴的手辦;
因為不讓他們玩遊戲,還可以連劃小區地庫裡的29輛私家車;
看到別人手裡的玩具,耍賴撒潑地非要得到,得不到就鬧脾氣;
因為好奇,可以把火腿腸放進塑料瓶,讓來進食的流浪狗卡在瓶口活活憋死;
隨地大小便,甚至還故意對著電梯按鈕肆無忌憚地撒尿……
而有的惡,有時候卻嚴重到已經接近「犯罪」了:
▼
因為沒得到姑娘手裡的炸雞排
在地鐵來臨的瞬間
男孩猛地從後面把姑娘推向軌道
幸好旁邊的市民眼疾手快拉住了姑娘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事後,男孩的媽媽拉著他
迅速隱蔽地離開了現場
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
▼
一小男孩因為沒得到年輕姑娘的手機
於是往姑娘的火鍋裡吐口水
姑娘跟他父母說了之後
他們一臉不屑地說:
「孩子小,不懂事,讓一讓就好啦」
在老闆更換了湯鍋之後
小男孩把滾燙的鍋底潑向了對面的女生
年輕貌美的一張臉,說毀就毀了
▼
因為嫌樓外施工聲音太吵
妨礙自己看動畫片
一氣之下,在8樓的10歲小男孩
用小刀割斷了樓外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
▼
兩個熊孩子在頂樓玩
把礦泉水瓶、木棍、易拉罐、磚頭等
依次往樓下扔
結果正好砸中了路過的行人
經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
去年有位2歲女孩因惡作劇墜樓身亡
當時三個孩子一起坐電梯到9樓
一名5歲的小男孩卻按下了18樓的按鈕
並將已經出電梯的2歲女孩兒
重新抱回電梯
沒曾想,18樓的護欄恰好損壞
小女孩到達18樓後,朝著光明走去
一腳踩空,不幸墜亡
身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有些甚至不是「一時衝動」,更不是「無心之失」,而是昭然若揭的壞!!!
為什麼很多人對熊孩子深惡痛絕?這就是原因!
熊孩子不知道底線在哪裡,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好玩、好奇!
是因為即使自己犯了錯,家裡人也不會怪罪,甚至還會幫著自己和外人理論!
所以,才會愈發地驕縱蠻橫,愈發有恃無恐。
熊孩子的惡意比任何惡意都可怕,從小惡到大惡,只有一步之遙;從熊孩子到殺人犯,也只有一線之隔。
而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必定都有一個熊家長。相信這些話你一定也聽過:
「他弄斷我的口紅,還要我心愛的手辦!」
「他只是個孩子啊,跟他計較啥,不就是個手辦嗎?」
「我沒給他玩遊戲,他摔了我的iPad!」
「他只是個孩子啊,你讓一讓他啊!」
「你家孩子太吵太鬧了,這裡是公共場合!」
「他只是個孩子啊,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網上曾經有人總結中國的四大寬容:來都來了,人都死了,大過年的,還是孩子。
每當有熊孩子犯錯,有一種熊家長,總會拿「他只是個孩子」作為藉口,來逃避責任。
可這並不代表熊孩子可以為所欲為!你不教育熊孩子,早晚有人替你狠狠地教育他!
之前有網友po出了自己成功治理熊孩子的經歷,有些甚至對自己的親外甥也不手軟!
▼
還有一種熊家長,孩子犯了錯非但不制止,反而無限縱容,助長熊孩子的囂張氣焰,「你敢教訓我家孩子,那就是你的不對!」
高鐵上,一位外國專家提醒熊孩子小聲點兒,反被熊家長打了一記耳光!
這一耳光力度大到專家左眼球出血!
摧毀一個熊孩子很簡單,做錯了事情,跟他講道理就好。實在不行,揍一頓也就長記性了!
最難的是叫醒無理取鬧的熊家長!如果說熊孩子是一汪汙水,那麼熊家長就是毋庸置疑的汙水源。
還記得去年一條新聞,熊孩子在飛機上鬧事,對鄰座小哥拳打腳踢,熊家長非但沒管,反而和小哥扭打在一起。一家人本來是去美國度假的,結果剛落地,全家就被美國驅逐出境了……
你不教育孩子,遲早有一天,你就要為孩子的行為買單!你的縱容包庇,也遲早會把孩子推向深淵!
紀錄片《鏡子》裡的一番話,讓人記憶深刻: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演員劉濤也曾在一檔節目中分享起了自己的教育秘訣,她說:孩子從小要懂規矩,不能過於隨意隨性。
「對孩子不能一味遷就,孩子必須要有一個能夠管得住他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要父母教得好,這世界上根本不會有熊孩子!
▼
曾看過這樣一條新聞:
熊孩子坐電梯將所有樓層鍵都按了一遍
家長在得知後
和孩子各寫一份檢討書貼在電梯裡
「做錯了事情就要勇於承擔。」
家長說,讓兒子寫檢討
也是為了讓其他小朋友知道
亂按電梯按鈕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
一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
家長發現之後寫下道歉信
並留下全部書款40元
一大早從門縫裡塞進書店
道歉信裡這樣寫道:
「你好!由於我教子無方
(兒子)在你店裡拿了四本(漫)畫書
貴店門沒開,
本應本人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
沒開門,我給你(把錢)放裡面。
對不起。」
▼
早高峰,車堵在路上
坐在後座的孩子將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
父親隨即下車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教育
並將酸奶盒撿起,放回了車內
▼
有位媽媽帶孩子坐飛機
害怕孩子吵鬧打擾到周圍的旅客
便給所有旅客發了一份小禮物
裡面裝著耳塞和小糖果
並附上了一張小卡片
空姐說孩子在飛機上沒吵沒鬧
全程都很乖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的素質,決定著孩子的氣質。
窮養富養,都不如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每個孩子,就像一棵稚嫩的小樹,如果一再縱容包庇他,就像給樹一味地施肥澆水,那麼樹的枝丫就會肆意生長,胡亂伸展。
只有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勇於認錯,給這棵小樹灑藥捉蟲、適度修剪,才能讓它生機勃勃、枝繁葉茂。
慣子如殺子,你的溺愛,只會毀了孩子一生,讓他把天性裡面的惡發揮到極致。
熊孩子與殺人犯之間,只是隔著家長而已。
你現在捨不得管教熊孩子,將來社會一定會狠狠地幫你教育他!
關於作者:兔姐,宇宙疼老婆協會VIP會員,超人氣美女漫畫師,最懂少女心的公眾號:少女兔(iiilass)
今天本來計劃的是發另一篇文章,結果上午看到少女兔這一篇,覺得今天一定得轉。
文裡的熊孩子真的太可氣了!
我看評論大家對這位網友的暴打是一片怒贊。這位網友的暴打對不對,我先不評價,但我跟文裡的觀點一樣,所有的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你有本事熊,那就得有本事承受相應的後果。
你可能遇到的是溫和一些的當事人,批評了事。但你有更大的風險,是遇到暴打你一頓的人,不論結果怎樣,你也得承受。
誰都是第一次為人,不是所有的人都理應順著你,讓你為所欲為。
我以前也聊過一些遇到熊孩子的解決辦法,可能更多的是呵斥、找家長溝通。但遇到這樣「小學4年級、1米4、120斤」,只想「看看會不會流產」還不知道自己錯的熊孩子,我想說,呵斥、找家長可能真的不管用了。因為能做出這樣傷害她人人身安全的事的熊孩子,背後必定站著熊父母。
沒有孩子是生來就是「惡」的,絕大部分都是熊家長自私、霸道、不懂尊重、不守規則而對孩子產生的潛移默化。而當孩子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的時候,他們又往往一味的默許放縱孩子,甚至要求對方也放縱孩子。
說實話,有時候我真的為這樣的熊家長的自私和愚昧感到可悲。
因為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熊孩子乃至熊家長「欺負」的對象,通常都是「弱者」。比如更小的孩子、老人、孕婦、年輕的女性等等。
他們自認為佔得了小便宜,即使對方反抗,力量也很薄弱,不足以對自己產生傷害。殊不知,總有人或者規則是比你及你的孩子強大的。當熊孩子惡行成為慣性,終有一天,會有人替你來給他教訓,那個時候,可能就不只是打罵這麼簡單了。
所以,教育孩子懂規矩懂尊重,不僅僅是有教養,還是平安度過一生的不二法則。
『end』
關注我的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查閱更多原創
【被打】孩子被打,到底該不該打回去?
【敏感期】帶孩子累,也許是因為你不懂這些敏感期
【專注力】警惕這些小習慣!它們正一步步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2】科學育兒
【遲緩】如果出現這些信號,當心孩子發育遲緩
【輪狀病毒】90%寶寶都會中招的輪狀病毒,到底怎麼破
【肺炎】親歷暖暖高燒9天夜咳30次的痛苦,總結出這篇肺炎預防護理心得
【旅行】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
【日本】大阪-京都-奈良-東京13日實用親子遊玩攻略
【新加坡】新加坡+民丹島8日超詳細食住行親子遊攻略
【離婚】比離婚更傷害孩子的事情,你真的懂嗎
【化妝包】我用過的十款不輸大牌的100元上下化妝品
【婚姻】如果沒有孩子,你的婚姻還剩下什麼?
暖 暖 媽
北大碩士畢業
原世界頂級諮詢公司諮詢顧問
專注科學育兒、親子旅行、兒童教育、女性成長
個人微信 :nnbaby117
新浪微博 :@陳小暖成長記
轉載請加白名單
長按識別下面的二維碼即可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我的微博,圍觀我們一家的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