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3億用戶的唱吧,開KTV、推網紅、做眾籌......商業化為何如此用力?

2021-02-14 虎嗅APP

最近,唱吧的動作頻頻。4月24日,唱吧線下量販式KTV實體唱吧麥頌在重慶九街開張了新店;《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加入唱吧任首席藝術顧問後,Vow耳機、原巨鯨音樂網創始人陳戈也加入了唱吧出任首席內容官,負責唱吧內容建設以及唱吧紅人IP打造。

唱吧是誕生於2012年的移動K歌應用,目前其業務已拓展至線下KTV、麥克風硬體、直播,甚至吸引了汪涵、何炅、謝娜的明星投資,唱吧這些年在不聲不響中都做了什麼?虎嗅採訪到唱吧創始人兼CEO陳華,唱吧麥頌聯合創始人嚴秋樸,為大家探究一二。


移動K歌行業,正面臨何種局面

據易觀智庫今年4月份發布的《中國移動K歌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4季度》顯示,2015年第4季度中國移動K歌應用用戶覆蓋率最高的軟體有唱吧、全民K歌、天籟K歌、酷我K歌、愛唱、K歌達人。其中唱吧與全民K歌位列第一梯隊,天籟K歌與酷我K歌並列第二梯隊。

另據App Annie數據,唱吧與全民K歌的iOS下載量排名也在眾多同類應用中較為領先,其中全民K歌在2014年9月上線,後來下載量排名反超唱吧。2015年1月、2015年6月、2016年1月三個節點,唱吧與全民K歌的下載量排名分別為:50 vs 59、69 vs 49、101 vs 32。

通過百度指數,筆者查詢了自2013年1月以來,唱吧、全民K歌、天籟K歌、酷我K歌的百度指數整體趨勢以及移動趨勢。(由於愛唱、K歌達人的數據量級較低,則不包含在內與其他同類軟體進行百度指數比較)

自2013年以來,無論是整體趨勢還是移動趨勢,唱吧都表現較為平穩,但從2015年下半年出現小幅緩慢的下降,在尤以移動端變化更為明顯。也恰好在唱吧這段下滑期,唱吧百度數據表現被第二梯隊的天籟K歌反超。而目前移動K歌類百度指數最好的全民K歌,則在2015年4月便超越了唱吧並領先至今。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為了研究具體節點時間,我們先看下各個移動K歌類軟體的關鍵信息。

唱吧:業務包括唱吧app、唱吧直播間、唱吧麥克風硬體以及唱吧麥頌KTV實體店。2015年8月湖南衛視斥2.23億元參與唱吧D輪融資,獲得唱吧5%左右的股份。

2015年1月,唱吧是《超級女聲》官方唯一戰略合作平臺。

2015年4月,唱吧為湖南衛視新節目《我想和你唱》的唯一素人推薦合作方。

全民K歌:騰訊公司出品的熟人社交K歌軟體,與QQ音樂共享音樂版權資源,是QQ音樂做音樂社交的延伸。軟體在2014年9月上線後,依靠騰訊的支持了,立刻就得到了非常大力度的推廣,巧的是,捧紅全民K歌的最大功臣就是其競品唱吧的投資者——湖南衛視。

2014年11月8日,全民K歌成功植入《快樂大本營》,張靚穎、劉亦菲、唐嫣、李易峰、賈乃亮和快樂家族一起通過全民K歌,完成K歌遊戲環節。

2015年1月-3月,全民K歌與《我是歌手第三季》合作,舉辦《我是歌手》場下比賽。

不管是依靠騰訊的流量導入還是與湖南衛視合作的兩個前期推廣做得好,自2015年4月後,不管是百度指數還是app的iOS版本下載量,全民K歌都超過了唱吧。

天籟K歌:2014年8月23日,天籟K歌完成數千萬美元級別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歡聚時代(YY多玩)、雷柏科技、SIG海納亞洲。

2013年8月,與央視《我要上春晚》獨家合作,為「春晚」打造平民選秀通道。

2015年4月,與芒果tv合作,舉辦《我也是歌手》官方唱響賽。

2015年12月,與芒果tv合作,舉辦《我是歌手誰來踢館》線上比賽。

酷我K歌:酷我科技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K歌軟體,共享酷我音樂的音樂版權資源。市場覆蓋率有天籟K歌相同,都為8.5%,位列K歌軟體第二梯隊,但百度指數量級相去甚遠。

從以上軟體都和很多資源力量共享正版音樂版權也可以看出音樂這一塊版權的重要性,沒有版權就會捉襟見肘,嚴重者會被封殺。

對於監測的唱吧百度指數落後同行,陳華並不在意,他認為唱吧的內部的用戶增長還是非常穩健的,「唱吧正在搭建一個以唱吧為核心的生態圈,包括線下、直播、硬體、藝人等,這個生態圈的外部指數是(百度指數)看不到的。」

那麼陳華口中的「唱吧生態圈」是什麼呢?我們看看唱吧怎麼說。

唱吧的現在最賺錢的業務是啥?

唱吧目前分為四大業務模式:唱吧app、唱吧直播間、唱吧麥克風硬體以及唱吧麥頌KTV實體店。

其中,據公開信息,唱吧app激活用戶累計超過3億,活躍用戶大概3.5千萬人,用戶錄製歌曲作品總量達到15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約為500萬人。同時,唱吧app也是四大業務中最賺錢的,算是「盈利擔當」。

唱吧app賺錢主要依靠軟體中的「送禮物」功能。當用戶在唱吧中聽到喜歡的歌曲時,可以充值金幣兌換禮物贈送給歌手。1元人民幣對應100金幣,禮物中便宜的有66金幣的「潤喉糖」,貴重的有價值200萬金幣的F1戰車。唱吧創始人兼CEO陳華表示,很多唱吧歌手「一首歌過去就能刷到價值1000多塊錢的禮物。」

而之所以「送禮物」功能可以成為唱吧主要收入來源,還因為唱吧歌手們是不參與分成的,所有收入都歸唱吧所有。陳華認為這樣做可以保證唱吧的社區的純粹,即大家來唱吧就是為了唱歌而不是賺錢,「如果大家都是為了賺錢而唱歌,整個社區氛圍就會掉下來了。用戶送禮的目的是幫助ta喜歡的歌手更出名,可以理解為當年你給李宇春投票,簡訊的錢李宇春也沒有收到,但能幫她獲得更好的排位。」

除了「送禮物」功能的收入,唱吧app的廣告、遊戲、每月12元的會員費也是其收入來源,但與「送禮物」所得收入相比,只算是很小的一部分。此外,如果唱吧app會員可以與線下唱吧麥頌KTV打通,並對會員提供一定線下消費優惠的話,相信則會增加唱吧會員在唱吧麥頌的消費可能。

唱吧直播間可以說是趕上了現在的直播風口,且獨立於唱吧app。因此,想通過唱歌賺錢的唱吧用戶可以轉戰唱吧直播間,同時還能維持唱吧app的社區氛圍。陳華認為唱吧直播間和YY很像,「總有一些人想圈錢,那就去唱吧直播間,你有能力賺錢賺多少就賺多少,它跟唱吧的氛圍完全不一樣。」

和其他直播平臺的玩法一樣,主播可以將直播所得的「禮物」在平臺兌換成現金,與直播平臺進行按比例分配,之後為個人所得。陳華透露,唱吧直播間的主播有的一個月就可以分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除了唱吧app、唱吧直播間,唱吧的麥克風硬體也實現盈利,但收入佔比並不大。

KTV行業不景氣,為啥唱吧麥頌還要開全國最大的KTV連鎖?

唱吧四大業務中的最後一部分則為唱吧麥頌KTV實體,它是唱吧獨立運營、獨立融資的公司,陳華認為「可以把它理解為唱吧控股的公司」。

麥頌公司作為傳統的量販式KTV成立於2009年,趕上了KTV輝煌歲月的尾巴。2014年12月,當麥頌聯合創始人嚴秋樸感受到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時,在機緣巧合下與唱吧碰到一起,這才出現了今天的唱吧麥頌。

傳統的量販式KTV加入網際網路元素後,其經營管理風格也融入了很多網際網路理念,會用做產品的思維來做線下實體KTV,唱吧麥頌會不斷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迭代。目前唱吧麥頌線下實體的最新版本為唱吧麥頌3.0,增加了自動販賣機、唱吧紅人等元素。

唱吧麥頌團隊實際是由唱吧的幾十位工程師以及麥頌原公司員工組成,其中,麥頌團隊負責KTV的產品設計,包括包廂格局、建材、開店、經營管理等傳統領域,唱吧工程師團隊則負責與麥頌相關的軟體服務,比如登錄唱吧帳戶預約包房、在線上進行KTV演唱直播(即「唱吧秀」)、將KTV演唱錄入唱吧app等,線上線下打通。

近些年,由於在線KTV、電影等休閒娛樂產業的發展,KTV經營同質化、版權費用以及房租費用上漲等因素影響,KTV行業整體在經歷嚴冬,萬達大歌星、錢櫃、好樂迪等全國連鎖型KTV都經營慘澹甚至關門大吉。

相比之下,唱吧麥頌KTV卻發展勢頭正猛。從2014年至今,唱吧麥頌已經正式開業40多家,籤約80多家,並計劃在2020年前在全國開設2000家連鎖店,成為全國最大的量販式KTV連鎖。目前唱吧麥頌的絕大多數連鎖店已經實現盈利。

那麼唱吧麥頌與傳統KTV經營方式有何不同,如何實現盈利的?


區別於以往KTV豪華式風格,唱吧麥頌不論是裝潢還是運營走的都是經濟實惠的路線,開設mini包房,最多容納7、8人左右。這樣也可以提供給消費者一個更低的消費價位——30元每小時。

唱吧麥頌從如下部分縮減成本:

減少裝修費用:用千元成本的投影儀代替數萬元的電視,節省設備、物流費用;牆壁採用模塊化芯板,減少裝修迭代成本;

壓縮人力成本:傳統KTV平均每個房間配備0.6個服務員,唱吧麥頌為0.55;設置自動販賣機,店內不設廚房、廚師等人力;

壓縮房間數:傳統KTV有上百間包房,唱吧麥頌控制在20多間;


(唱吧麥頌3.0版本的自動販賣機)

唱吧麥頌採取直營與加盟兩種方式,都由唱吧麥頌提供統一的管理團隊的模式,但利潤分配方式不同。加盟店需要支付加盟費與管理費,剩下利潤按照一定比例再與唱吧麥頌進行分配。

當某家唱吧麥頌直營店經營穩定時,唱吧則會將這樣的直營店拿出來做股權眾籌。比如,唱吧麥頌KTV慈雲寺店,以49%的股權募集294萬元人民幣,股東數最多達到近500人。股東們年底可享受唱吧麥頌分紅,相應地,唱吧麥頌則可通過這個方法快速回籠資金,並能繼續收取管理費、保有對店面的控制權。目前已經完成眾籌的唱吧麥頌可以為股東帶來30%的年化回報率。

陳華希望通過眾籌的方式將唱吧麥頌做成輕資產公司,區別於傳統KTV的重資產經營,「如果每一家店都沉澱唱吧幾百萬的現金的話,唱吧麥頌可能幾個億都填不下去。」

除了唱吧用戶是唱吧麥頌KTV原始潛在用戶,唱吧紅人也是重要的吸引客流的元素。

例如在新開張的唱吧麥頌重慶九街店,會將本地唱吧紅人的海報掛在KTV大堂中, 唱吧紅人還可以定期到店,免費使用唱吧麥頌的場地舉辦歌友會。唱吧希望通過運營平臺紅人的方法保持唱吧線上與線下用戶的粘性。

雖然唱吧紅人不會得到「代言」報酬,但相應地,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線下展示機會,提高身價,並獲得唱吧麥頌贈予的VIP用戶身份,終身免費光顧唱吧麥頌。


麥頌聯合創始人嚴秋樸介紹道,「我們會和紅人籤訂一些簡單的合同,互相承諾我們要為對方做什麼樣的事情,但不承諾結果。」這種弱約束性合同,可能對於紅人歌友會的舉辦頻次難以有較為穩定的預期,因此「歌友會」帶來的客流量如何還要看平臺如何運營。

另外,因為唱吧麥頌KTV都是mini包房,因此如果參加唱吧紅人歌友會後,很難集體在一個唱吧麥頌KTV包房中「續攤兒」。

這次,唱吧瞄準了網紅

去年8月,唱吧D輪融資後,估值43億元。其中芒果盈通投資4.16億元,芒果盈通的主要股東為芒果傳媒和中南重工,其中芒果傳出資1.63億元,快樂購出自6000萬元。總體算來,湖南衛視斥2.23億元,獲得唱吧5%左右的股份,唱吧與湖南衛視進行深度綁定。這也難怪後來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出任唱吧藝術顧問,當家主持人汪涵、何炅、謝娜都跟著對唱吧進行了投資。

唱吧與湖南衛視的合作,讓唱吧的「造星」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而且由於雙方的深度合作,湖南衛視應該不會再有和唱吧競品們合作的可能。

對於陳華來講,更看重唱吧紅人人氣對於平臺的價值,為線上線下導流,而不看中紅人通過「藝人經紀」帶來的收入,「唱吧會提供很多往外輸送紅人的機會,比如《超級女聲》等選秀節目,還有唱片公司,到處都有唱吧火起來的藝人。演出費直接給唱吧紅人,我不賺這個錢。」

不久前洪濤和陳戈的加入,就是幫助唱吧運營平臺上的紅人。「洪濤與陳戈的組合,以及大規模招聘背後,唱吧打造紅人IP的布局逐漸清晰,」易觀互動娛樂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姚海鳳分析道。此外,唱吧也曾對外表示希望走「素人-網紅-藝人-明星」的路線。

此外,唱吧紅人也可以利用自身人氣,像大多數網紅那樣,依靠電商賺錢。

比如唱吧紅人趙根碩,唱吧粉絲有72萬多,也入駐了其他平臺,但粉絲僅有在唱吧平臺的一半不到。他在兩年前與另外6個紅人一起成立了一個化妝品品牌,做起了微商,通過唱吧把粉絲拉到微信,目前公司已經實現盈利,廣告甚至還登上了湖南衛視等9家電視臺。

相關焦點

  • 【獨家】明明是最早的直播玩家,唱吧為何還這樣焦慮?
    直播和網紅的模式,唱吧在幾年前就已經積累下了不小優勢。在唱吧的平臺上,已有許多網絡紅人在此成名,每年能獲得幾百萬的變現。如今恰逢風口到來,陳華卻無暇感到興奮,因為巨頭的介入也意味著現有市場隨時會被擠佔。唱吧要防範的競爭對手已不只是過去複製K歌模式的音樂軟體,更是未來的下一個直播平臺「獨角獸」,而網際網路最不缺的就是速朽的公司。
  • 唱吧精靈麥克風Q3評測:想唱就唱,輕鬆擁有「聲而不凡」的隨身KTV
    最近朋友見面聊天談得最多的非網紅話題莫屬了,前有「初代網紅」羅永浩在抖音首次直播帶貨超1.1億;「淘寶一姐」薇婭直播賣火箭售價4000萬被搶光。
  • 唱吧車載KTV布局全音樂社交生態
    央視名嘴和脫口秀一姐的K歌大賞11月16日,唱吧產品亮相滴滴出行第12場「滴滴開放日」,與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完美結合,在開放日當天和大家見面。自2012年唱吧創立以來,唱吧app為用戶開啟了全新的線上K歌交友模式,2019小巨蛋問世,唱吧更是提出「隨時隨地K歌」的服務理念,致力於為用戶打造多元化使用場景。
  • 唱吧獲汪涵、何炅、謝娜聯合投資,或於2016年國內上市
    1月22日,唱吧CEO陳華在唱吧2016「我行我唱」嗨典上宣布,湖南衛視主持人何炅、汪涵、謝娜成為唱吧的投資人。  根據唱吧公布的用戶數據,截止目前,唱吧註冊設備數超過 3 億,月活用戶超過 3000萬。唱吧用戶錄製歌曲作品總量達 15 億之多,每天晚上22點到24點同時在線錄歌的人最高能達到 400 萬人。
  • 唱吧陳華:像特斯拉一樣做線下KTV,怎麼玩?
    來聽聽唱吧創始人陳華是如何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定義KTV。一個網際網路公司怎麼來做線下KTV?陳華說了幾個非常好的點,總結起來就是:用戶體驗、網際網路思維,以及形成互動。到了2013年初,我們已經有三千萬用戶,已經與同行拉開距離,所以2013年主要做的事情是功能的補全,就是唱吧應該做的還沒有做全的功能趕緊做起來,例如會員、表情、私信、付費禮物等功能。
  • K歌用戶超過3億,95後為何偏愛"玩音樂"?
    K歌用戶超過3億,95後為何偏愛"玩音樂"?日前,一份《2019年度95後用戶K歌洞察報告》顯示,我國在線 K 歌用戶規模超過 3 億人,其中 95 後已經成為主力用戶群體,短音樂+泛創作成為吸引95後K歌的核心因素。
  • 唱吧你可長點心吧!全民K歌的用戶已經有4.6個億了!
    作為一名K歌深度愛好者,小編手機裡一直都有個唱吧App。雖然一直知道有全民K歌的存在,但是由於剛入坑手機K歌的時候隨機下載了唱吧,就沒換用到了今天,感覺周圍用唱吧的人也更多一些。最近一則消息卻引起了我對全民K歌的關注。
  • 想唱就唱,一款可移動的KTV,據說網紅小姐姐都在用,唱吧G1體驗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款移動KTV工具唱吧G1,一款兼具喇叭、麥克風、話筒等功能的嗨歌神器。唱吧G1麥克風的包裝還算精緻,正面為產品造型圖、背面為產品的主要功能介紹。內部包裝也並不是十分複雜,包含:唱吧G1、使用說明書、USB充電線、AUX音頻連接線,看到這些想必使用上也不會很複雜的。另外,唱吧G1還隨身附帶了一個固定底座,可以直接放在上面固定,使用比較方便。
  • 真人版「明星志願」背後唱吧的野心有多大?
    在這個網紅創造巨大經濟紅利的時代,唱吧背靠大媒體資源,欲將唱吧網紅打造成明星,開闢孵化網紅明星的全新商業模式,無疑是創新之舉。那麼,究竟這個真人版「明星志願」能為唱吧帶來多大的商業突破呢?2012年5月,唱吧橫空出世,短短5天就衝到App Store免費榜的前十名,3個月時間積累了上百萬用戶。唱吧發展如此之快,與當時產品定位是分不開的。
  • 友唱、咪噠獲千萬融資,百億級迷你KTV市場能媲美共享單車?
    「至少不能比共享單車少吧.......」老羅果斷答道,「而且做共享單車的企業到現在還在燒錢,我們可不燒錢,機器賣出去就賺了!」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目前國內兩輪車出行市場規模約為每年1720億次,共享單車的市場規模達到每年180億,這還不包括押金利息和廣告收入。面前這個不足2平方米的封閉式點唱機,約莫等於半個中國電影市場?
  • 唱吧ktv會員版,在家也能享受極致的唱K體驗(會員歌曲免費)!
    唱吧應該很多人都有使用過,但是唱吧ktv版你使用過嗎?
  • 【14店可用|唱吧麥頌KTV】66元享門市價599元歡暢2小時套餐,238元想門市價1099元歡唱3小時套餐
    熟悉古今中外的金曲,在這裡你就能夠做麥霸酸甜苦辣都通過它融入進了歌曲之中K歌只是包房內的基本功能,除了提升到的點歌和唱歌體驗之外,唱吧麥頌的另一個重心就是「音樂社交」。可以把你現場唱的歌一鍵錄MV、錄音,再通過唱吧APP分享給線上線下的其他用戶,記錄那些歡聚場景和時刻。
  • 為何董明珠在抖音只賣了23萬,在快手直播卻賣了3個億?
    而本次董姐姐在抖音只能玩轉20多萬銷售額,但在快手平臺卻3小時破3億,更是讓業界對於抖音直播價值是流量和營銷,快手直播價值是變現和商業化的認知,更加根深蒂固。這樣的區別,最主要原因是兩個平臺的特徵大相逕庭:從流量場景來看,兩者的不同是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
  • 網紅小阿七為何鍾情移動KTV博越PRO?
    這一次當家SUV博越PRO攜街頭歌手、YY主播小阿七,打造了一場移動的音樂盛宴,全網3439W的觀看量再一次將吉利好車節的熱度推上頂點,同時博越PRO和小阿七的組合,將博越PRO移動KTV的打開方式推向全網,讓網友們見證了當下的汽車還有很多別樣的玩法。"那女孩對我說,說我保護她的夢"小阿七以這首成名曲,開啟了她與移動的KTV博越PRO的互動。
  • 解密:唱吧精靈麥克風Q3有什麼魔力,讓李佳琦頻上熱搜?
    最近朋友見面聊天談得最多的非網紅話題莫屬了,前有「初代網紅」羅永浩在抖音首次直播帶貨超1.1億;「淘寶一姐」薇婭直播賣火箭售價4000萬被搶光。後有天貓總裁夫人手撕網紅張大奕;李佳琦唱歌打call粉絲5分鐘買空2萬臺唱吧新品精靈麥克風Q3上熱搜。網紅所帶來的人氣和關注度,能夠最大化的引發網民關注。在網紅的圈子裡面,唱歌類網紅佔了很大的比重。
  • 唱吧陳華:K歌小程序上線兩周用戶達300萬 未來欲做小程序矩陣
    如今的小程序,已經有接近3億用戶,總量達到100萬左右。與App的安裝和激活相比,小程序有著非常明顯的獲客優勢。「很多用戶存在在微信裡,但是他不會主動下載App,這是一個很大的用戶增長空間。」從6月開始著手準備小程序,到8月初上線,陳華組建了一個5人小團隊,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將產品做了出來。他描述當時的場景,「大家在一個小會議室裡,非常興奮,有點像唱吧App剛上線時小型創業團隊的感覺。」
  • 競品分析|唱吧如何趕超全民K歌?
    面對全民K歌用戶量的猛增,唱吧的月活量仍然只減低了53746,可見唱吧用戶忠誠度很高,那麼,唱吧需要怎麼利用自己的目前積累的強大體量用戶和明星資源,尋找差異化突破點來應對全民K歌?筆者對唱吧的用戶進行分層,大致有三類:藝人/網紅:自帶吸粉效應,有宣傳作品,增粉,流量變現需求。
  • 勁敵環伺,「慢」唱吧7年快步跑能否轉身成功?
    7年前,創立唱吧的陳華或許沒想過會在2020年開年,再次走上比當年創業更為艱難的徵途。1月11日,2020年唱吧嗨典上,唱吧音樂集團創始人兼CEO陳華宣布開啟全新品牌slogan與戰略升級,同時官宣的還有——「0門檻分1個億」的音樂創作者分成計劃以及唱吧10.0版本上線推出的彈唱、智能混剪等全新功能。
  • 網紅出海:YouTube中國區NO.1做對了什麼
    由「辦公室小野」的出海話題延展開,結合對於行業的分析研究,我和相關業內人士就「網紅出海」領域,探討了如下幾個問題:1. 網紅為何要出海?2. 出海去往哪裡?3. 什麼網紅適合出海?誰已經成功出海?4. 成為國際網紅需要幾步?
  • 唱吧的維新運動:短視頻是音樂之外的東西
    2012 年,今日頭條和滴滴出行相繼上線,而主打「線上 KTV」的唱吧在上線首日就收穫了破 10 萬的註冊用戶數量,並連續 5 日登頂 AppStore 排行榜。一年後,唱吧的註冊用戶破 1 億大關。當時的唱吧被業界封為「現象級產品」,成績單上各項指標上揚。若在瞬息萬變的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坐穩題頭把交椅,猝不及防遠多過時來運轉。雖是如此,音樂依然是人們長期不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