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奢侈品快消品牌關店後, Ralph Lauren 也併入了香港零售業閉店...

2021-01-10 36kr

Ralph Lauren (拉夫·勞倫)的「美國夢」也抵不住香港零售業刮來的寒風。

上周,Ralph Lauren 位於香港銅鑼灣利園的旗艦店悄然關門,此經距離開店僅僅2年。回應關店消息時,Ralph Lauren 集團表示,這是集團戰略和金融計劃的一部分,公司正在重新部署門店,關閉無利可圖的店鋪。

同樣關閉了銅鑼灣旗艦店的還有快消品牌 Forever 21 。依據 WWD 報導,諮詢公司OC&C Strategy 的合伙人 Jack Chuang 針對Forever 21緣何閉店,提出了兩點供參考:一是銅鑼灣區位租金高;二是赴港旅遊的大陸遊客消費銳減。

租金是不可言說的「痛」

零售商的「切身之痛」與商業地產租金之高不無關係。

以 Ralph Lauren 為例,其剛關門的銅鑼灣旗艦店,佔地2萬平方英尺(約合1858平方米)。11月,據商業地產顧問公司 Cushman &Wakefield 高緯環球,發布的全球零售地產租金報告顯示,銅鑼灣零售租金以每年 2878 美元/平方英尺高居全球第二。這就意味著光地租,Ralph Lauren 每年就需支付5756萬美元 。

2011年,為打響品牌名氣,Forever 21剛到香港就豪租下銅鑼灣的6層超大店鋪,總面積達到51188平方尺(約合4757平方米) ,成為名符其實的鋪王。風光表面的背後承擔的是高昂的代價,當年Forever 21需承擔的月租金已達1100萬港元,據第一財經近期報導,最新月租金已追加至1380萬港元。

由於無法承擔高昂的租金,大量國際品牌撤出像中環、銅鑼灣等香港商業核心區。美國青少年時尚品牌 Abercrombie & Fitch 第三季度財報利潤暴跌,隨即公司做出明年年初關閉香港旗艦店的決定;英國市場品牌 Paul Smith 關閉時代廣場旗艦店;去年瑞士奢侈手錶品牌 Tag Heuer 、Coach 位於銅鑼灣和中環的旗艦店也難逃厄運。

遊客銳減成根本原因?

商業地產租金雖昂貴,但在香港「買買買」的輝煌時期,奢侈品牌也好,快消品牌也好,支付了大筆租金後還是能大撈一筆。畢竟前來門店的人絡繹不絕,「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金主還在。

依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及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香港零售業銷售狀況基本與內地訪港人次呈現正比例相關關係。只不過內地訪港人次基本處於負增長狀態,2016年前九個月中國內地遊客同比下降8.7%,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量也已連續下跌19個月。

此前香港緣於有地理及稅務上的優勢,成為內地遊客「買買買」很好的去處,畢竟相較於出國辦理各種籤證及證明,香港相對而言更方便。

但隨著很多海外國家和地區逐步放寬對華籤證政策,並推出各種措施吸引遊客,香港已不是「最好」的選擇。比如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從2015年12月1日起,對符合條件的兩人及以上組團來馬的中國遊客實行免籤。

與此同時,香港反而將內地遊客「往外推」,莎莎國際近期公布的財報中,將營業額下滑的原因指向了港府針對內地遊客實施的「一周一行」新政。據中國政府網報導,「一周一行」政策實行後,內地訪港旅客較去年每日減少1000人次。另外,還有遊客爆出香港服務質量差,購物體驗不好等等。

一來二去,內地遊客們的興致也隨即轉向國外。在「消費升級」的時代,花多少「錢」反而沒那麼重要,比如說同樣買一件奢侈品,遊客們更希望享受好的服務。

以日本舉例,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發布的《消費升級:2016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報告》,日本是今年中國遊客最青睞出境的地點之一。眾多的遊客意味著強大的消費力,2015年中國500萬遊客赴日「爆買」了750億元。在遊客看來,「爆買」一方面是由於日本商品品質更佳,還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日本良好的服務態度。

香港零售業的頹勢或許還會在一定時間內持續,但好消息是訪港旅客人次跌幅有所收窄。如何留得住「人」、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務或許才是商家們所能改變的事。

相關焦點

  • 不堪重負,Ralph Lauren旗艦店2折轉租給快時尚
    鑑於今年以來美國奢侈品店在多起抗議活動中都遭受了襲擊和破壞,提前採取保護措施已成為常態。在美國總統選舉日當天,Chanel、Dior、Loewe、Fendi、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都將櫥窗封上並掛上木板,梅西百貨和Bloomingdale 's等百貨公司也暫時關閉,以防大選後出現的相關活動。 現在看來,紐約正在重蹈香港的覆轍。
  • LV、Prada紛紛撤店,「奢侈品天堂」香港跌落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1月3日,一則消息震驚了奢侈品圈。據《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稱,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因為香港時代廣場不肯對約500萬港元的月租金減租,將關閉旗下Louis Vuitton品牌位於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的旗艦店。
  • 香港時尚零售節節敗退 Ralph Lauren關閉香港旗艦店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至少有3個全球時尚零售商關閉或計劃關閉香港旗艦店,除了Ralph Lauren,還包括美國休閒服裝品牌Abercrombie & Fitch和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也宣布計劃關閉位於香港的旗艦店,Coach去年也關閉了在該城市的旗艦店。  據業界人士分析指出,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將停下在香港市場的擴張。
  • 月租金高達446萬人民幣 繼Prada關閉香港最大門店後 LV也要撤店了?
    原標題:月租金高達446萬人民幣 繼Prada關閉香港最大門店後 LV也要撤店了? 摘要 【月租金高達446萬人民幣 繼Prada關閉香港最大門店後 LV也要撤店了?】位於香港銅鑼灣的羅素街,被譽為全球最貴街道,租金高昂,奢侈品店扎堆。 這條全長僅250米的街道,被視為香港奢侈品業銷售的晴雨表。 但現在,一些奢侈品正在醞釀從這裡撤出。
  • 奢侈品跨界餐飲!Ralph’s Coffee亞洲首店入駐香港海港城
    Ralph Lauren(需求面積:100-200平方米)近日宣布推出亞洲首家咖啡館—— Ralph’s Coffee,該店位於香港海港城Ralph Lauren專賣店旁,將供應各式外帶咖啡飲品和美味輕食。除了Ralph Lauren特調咖啡、茶水、果汁、甜品點心、手工巧克力,還有包括T恤、帽子、手袋、馬克杯等在內的Ralph’s咖啡廳系列服裝和配飾紀念品出售。
  • 美企接連申請破產保護 「閉店潮」來了?
    近日,美國知名服裝品牌J.Crew和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相繼申請破產保護,引發輿論關注。 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3月份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8.7%,其中服裝零售銷售額下降超過50%。斯凱奇、Crocs、GAP等耳熟能詳的品牌近期都曝出了慘澹的業績。
  • 樂購:以後請叫我華潤萬家 華潤或將成為中國零售業第一
    「雙方會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在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經營大賣場、超級市場、便利店、倉儲店及酒類專賣店等業態。按照聯姻的節奏,現階段還不會很快顯現,但最終樂購中國的131家門店將會換上華潤萬家的牌子。」知情人士透露。
  • 香奈兒、Ralph Lauren奢侈品品牌宣布關閉全美店鋪!
    為防止疫情加速擴散,許多奢侈品品牌開始進入門市暫停營業的階段,包括了Ralph Lauren與CHANEL(香奈兒)都在本周宣布暫停關閉全美所有店點。繼NIKE、Under Armour、Supreme等運動時尚潮流品牌陸續採取關店措施,TORY BURCH也於昨日發表聲明暫時關閉全美、加拿大所有店鋪至3月29日。
  • 衰了四年 美國經典品牌Ralph Lauren罕見增長
    近15個季度來首次實現同店銷售增長,以及超預期EPS 表現刺激北美最大奢侈品集團Ralph Lauren Corp. (NYSE:RL) 拉爾夫·勞倫股價盤前大漲逾9%報125.00美元。截至12月29日的三季度,拉爾夫·勞倫集團同店銷售錄得4%的增幅,在上季度維持持平後,終於迎來轉折,該表現亦超越Consensus Metrix 預期的2%增幅。罕見的同店銷售增長刺激美國集團股價盤中大漲逾12%,但全天收報124.16美元,漲幅收窄至8.39%。
  • 五大咖啡昆明閉店潮 水土不服?瘋狂加盟的詬病?
    基於這樣的優勢,2016年一對夫妻在金融圈打拼10餘年後,毅然放棄了高薪工作,拿到了義大利著名咖啡品牌世家蘭鐸(Segafredo)昆明地區的代理權,經過一年的商圈考察,在公園1903開了首家店,不久又在南亞風情第壹城NEW MALL開了第二家店。   他們的目標是四家店,但拓展目標沒有如願,不僅沒有繼續拓店,已經開起的兩家店也陸續關閉。
  • 「閉店潮」來了?
    近日,美國知名服裝品牌J.Crew和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相繼申請破產保護,引發輿論關注。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3月份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8.7%,其中服裝零售銷售額下降超過50%。斯凱奇、Crocs、GAP等耳熟能詳的品牌近期都曝出了慘澹的業績。
  • 大牌停產關店才開始 奢侈品「掐住喉嚨」
    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奢侈品店,店員均表示目前門店尚未受到國外工廠停產影響,上新節奏和價格保持正常。不過,由於疫情影響顧客減少,加上全球供應斷流,奢侈品行業和相關零售公司的業績預期都頗為悲觀。除了中國等個別地區的門店保持開業,奢侈品牌能否在全球範圍內尋求線上零售新空間尚未可知。停產影響幾何?
  • 卡地亞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 天貓店集齊三大奢侈品集團
    天貓店集齊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團。   1月9日,法國高奢品牌卡地亞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卡地亞隸屬於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在全球已開出265家線下門店。與以時裝皮具為主打的LVMH集團及開雲集團相比,歷峰集團以珠寶和腕錶等硬核奢侈品時尚單品出名,除了卡地亞,旗下還擁有江詩丹頓、梵克雅寶、萬寶龍、沛納海、積家等頂級奢侈品牌。
  • 歐洲奢侈品業停產閉店 香奈兒古馳關閉多家生產基地
    來源:環球網歐洲奢侈品業停產閉店「病毒侵襲歐洲奢侈品業!」德國《經濟周刊》19日報導,由於歐洲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歐洲多家奢侈品公司選擇停產。法國奢侈品品牌香奈兒18日發布聲明稱,未來兩周將關閉其在法國、瑞士和義大利三個國家的生產基地。同時,高級時裝、高級珠寶和珠寶首飾等多個產品的生產線也將停止生產。愛馬仕本周也因疫情決定關閉在法國的41家生產基地至3月30日,主要包括製革廠、服裝廠、皮具廠和瓷器廠。集團建議員工儘量在家辦公,並將繼續支付員工工資。
  • 香港零售業遭沉重打擊!莎莎退出尖沙咀北京道,翠華旗艦店停業...
    香港零售業遭受沉重打擊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的零售業銷售額數據,2020年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約為378億港元,同比下跌21.4%,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2020年1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同比下跌23%。最新的2月零售數據將於月底發布。
  • 樂多港奧萊2月閉店 萬達或接手改為購物中心
    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閉店之後,萬達商管將接手樂多港奧萊,未來以購物中心業態繼續營業。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指出,樂多港奧萊之所以難以經營下去主要原因還是其內部運營不專業以及該區域商業發展不夠成熟。
  • 「店王」北京SKP去年銷售153億;四大奢侈品集團一周蒸發2700億...
    貓頭鷹周報(MalltoWin Weekly)摘要 品牌新動態 華為法國首家旗艦店揭幕 美日韓百貨巨頭告急 香港零售業刺骨寒
  • Zara母公司營收暴跌44%,擬全球關店1200家……
    來源:證券時報網(ID:wwwstcncom)作者:羅曼與此同時,奢侈品品牌們正對掙扎中的香港零售業失去信心,作為亞洲最賺錢的商場之一,香港海港城近來的空鋪轉讓明顯增多,不少奢侈品正忙著做關店的準備。02香港零售業未有明顯恢復跡象奢侈品牌們也對掙扎中的香港零售業失去信心。4月上旬,義大利奢侈品品牌Valentino撤下了香港海港城雙層旗艦店的招牌,雖然海港城從2月開始已經主動為商戶降租50%應對疫情,但仍有不少品牌店選擇關店或者縮店。
  • 西安民生百貨龍首店宣布閉店 經營時間不足6年
    民生百貨龍首店7月1日起正式閉店,成為近兩年民生對旗下門店調整中又一例。民生百貨龍首店7月1日起閉店,經營時間不足6年早前傳出商家撤櫃的民生百貨龍首店,宣布正式閉店。
  • 我的潮流小熊收藏 POLO BEAR by RALPH LAUREN 拉夫勞倫
    熊仔子玩具品牌的起源是150年前的泰迪熊鼻祖Steiff,是個源自德國的品牌,目前在中國也都開了店,屬於玩具熊這塊絕對的正牌,老泰鬥了。之前Supreme找過去合作的就是這個品牌。補充說一下,KANYE WEST在2004年首張專輯《The College Dropout》就是模仿熊的樣子以及穿著Ralph lauren的熊毛衣。直至2015年紐約時裝周,他終於出現在了Ralph lauren的秀場上和自己的偶像勞倫先生一起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