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3日下午,在河南商丘柘城縣,劉女士遭丈夫竇某某連續暴打。她從正門逃離未遂後,丈夫將暴力升級,劉女士從二樓跳下逃離,全身9處骨折,腰部脊髓損傷至雙下肢截癱。
一個關係和諧,父母性格溫和的家庭,常常會培養出身心健全的孩子;反之,如果一個家庭裡,父母不和諧,教育不正確,孩子則通常有性格缺陷。
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和缺乏教育造成的。
而倘若仔細地去追尋每一個罪犯童年的生活軌跡,會發現暴力、孤獨、打擊、侮辱等是他們童年生活的主旋律。
然而可怕的是,童年的創傷帶來的身體上的傷害是可見,並且可治癒的,但對內心的傷害則是看不見,並且很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被治癒的。
比如陽光女王小S。在外人眼中,小S是個諧星。諧星如同馬戲團的小丑,每天都展現出活力、陽光、搞笑的一面,沒人想到,小S如同小丑一般,只是一個外向孤獨患者。
外表看起來活潑奔放,內心其實敏感自卑。
原因,或許就可以從她的童年裡找答案。
還記得大S爆料,小S總是在父親喝酒後家暴母親的時候偷偷躲起來嗎?或許在那時候,對男人的絕望,已經深深印刻在了小S的心中。
而大S的俠女性格,也或許與此有關。在父親家暴母親的時候,總是大S在旁邊勸架,甚至幫忙「打」父親和保護母親、妹妹。
後來作為一個妻子的小s甘願忍受婚姻裡的種種問題,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她可能不知道,這樣的家庭關係給孩子造成了什麼樣的壓力。
有一次她直播扮裝的時候,小S的女兒出境了,她一邊直播一邊問女兒,自己美嗎?
結果女兒卻摸著小S的臉問:疼不疼,被爸爸打壞了吧!
小女兒許曦恩,更是在自己6歲生日的時候許下願望:「永遠永遠永遠不要結婚」。
如果把自卑、封閉、極端、冷漠等性格定義為性格缺陷,那麼很現實的事情是:這些因父母的暴戾和缺乏教育而產生的性格缺陷,並不會隨著我們長大而遠離,甚至還會變本加厲。
而當我們成了父母之後,又會不自覺地延續上一輩的教育方式,繼續「暴戾」地對待孩子,讓孩子也生活在無盡的苦痛之中。
家庭暴力有多普遍?
在當今社會,家暴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全國婦聯發布的大數據顯示,在我國2.7億個家庭中:
有25%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其中90%受害者是女性;
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毆打。
有15%的夫妻因為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訴解除婚姻關係;
其中90%以上的原因涉及家庭暴力。
可想而知,家庭暴力在現在的社會是多麼普遍?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對老人的施暴,對孩子的施暴,女性對男性的施暴等等......
可大家都深陷進這個泥潭中無法自拔,一方面扮演著「施暴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扮演者「受虐者」的角色,卻渾然不知。
那麼,你有沒有思考過?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來說是健康的嗎?
你是否嘗試過要去改變這樣的家庭環境呢?
從小生長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有無數現實告訴我們,他們可能的未來:
12歲少年弒母;
13歲少年錘殺父母后潛逃;
14歲少年捅死同學;
15歲少年捅死熟睡中的室友……
無數電影也企圖向我們說明這一切。
《告白》、《狩獵》、《伊甸湖》中的孩子讓人毛骨悚然,一群在畸形環境中成長的十二三歲的孩子將一對情侶折磨致死,並且,這部影片改編自真實案件。
真的,別再忽視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