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藉助你來到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論孩子》
臺灣一部親子題材神劇火了,豆瓣評分8.1。看過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評語:比看恐怖片還可怕。你敢看嗎?
該劇由網劇精品專業戶Netflix和臺灣公視聯合出品,剛一上線就口碑爆棚。被網友譽為華語版《黑鏡》。
看過《黑鏡》的觀眾都知道,這部英劇因為腦洞大開的劇情和科技與人性的反思,而被科幻神劇。
而本劇同樣不乏各種光怪陸離的奇幻設定和故事隱喻,但導演卻將視角對準了中國式家庭的親子關係上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該劇以單元劇的形式,講述了5個被母愛綁架的孩子,一邊被無私地愛著,一邊被深深傷害著的故事。
短短10集劇情,就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式家庭特有的一種悲劇——在愛的名義下,孩子壓抑,窒息,甚至失去自我。
故事改編自臺灣教育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在書中作者通過自己多年做家教的經歷,記錄了親眼目睹過的一些因過度追逐分數的考試制度,而扭曲的親子關係的案例。
編劇將書中所紀錄的真實案例濃縮為五個故事,並大膽地採用超現實的手法,將普通父母、親子關係、家庭教育等問題裹上科技和恐怖的外衣,設置進幾個極端的故事情境中進行誇張演繹。
毛骨悚然的家庭悲劇的背後,實則是很多家庭中真實發生過的現實映射。
第一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
故事開場,媽媽被迫離婚,面對出軌丈夫在談判桌上開出的各種條件,她一臉冷漠,沉默半晌之後只狠狠地甩出一句話:「我只要我的兒子」。
可想而知,這個孩子對她來說有多麼重要。
而這個孩子,就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小偉。
小偉和所有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一樣,叛逆、熱血,談戀愛,不服管教.然而就在小偉即將初中畢業時,母子間的矛盾被引爆了。
他與自己的好兄弟們正計劃著去畢業旅行,但如果他的成績不好,媽媽肯定不會同意。
所以他偷刻圖章,偽造了一份假的成績單。
可惜事情很快就被媽媽發現了。
她去質問小偉,小偉並沒有承認,這讓她失望透頂。一直以來她把小偉當做是自己唯一的希望,對待小偉她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你為什麼不爭氣一點?你為什麼不替媽媽著想一點呢?」
故事到這裡,就像許多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一樣:爭吵、冷戰、妥協……
但媽媽意外購得的一個遙控器讓這一切發生了改變。這是一個「能隨意操縱孩子的時間的」的黑科技遙控器。
在遙控器的效用下,媽媽把兒子的時間,卡在假成績單事件發生的周三。就這樣,小偉每天都經歷著相同的事件,每天都感覺發生的一切似曾相識。
一開始小偉以為是自己記錯了,但慢慢地他發現事情實在邪門——今天發生的一切似乎都和昨天一模一樣,撞見同一個人,坐同一輛計程車,說同樣的話、給媽媽上交同一張修改過分數的成績單……
他一直在重複地過同一天,每一天都是禮拜三。
直到第四個星期三的晚上,媽媽終於發話了:「我知道你偷改成績,如果你再不修正這個錯誤,你的人生,就會被卡在同一天。」
至此他終於知道了自己被媽媽控制著的事實。因為這個遙控器,小偉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循環。
手握遙控器的媽媽開始不斷地「督促」兒子上進:一次上課聽不懂沒關係,重複聽個十次二十次總可以了吧?一次做的不完美也沒關係,不斷倒帶直到做到媽媽滿意為止。小到衣食起居,大到精神思想,不合乎要求,就推倒重來。
片中的小偉也從此陷入痛苦的深淵。當他試圖反抗媽媽扼殺他的天性時,換來的是更強勢的鎮壓:「再說,就變成二十次。」
好在在這行屍走肉一般的日子裡,他認識了女孩小嵐。小嵐活潑開朗,和他一樣喜歡畫畫,小偉對她漸生好感。
而且當小偉去女孩家裡做客的時候,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了。
可是好景不長,很快兩人的戀情被媽媽發現了。她命令小偉「我不準你再跟她見面」。
這次小偉出聲反抗了,他大聲喊「我不要」,甚至還跪下了」。
但媽媽還是無動於衷,不同意又如何?她再一次用遙控器,把時間回溯到二人相遇以前……
第二天,當小偉去找小嵐時,果然,對方已經不認識他了。他只能無助的大喊著,「我是紀培偉啊,你們怎麼都不記得我了」。
這件事,也成為壓垮小偉的最後一根稻草。生無可戀的他選擇割腕自殺。
可是再次醒來,又是那個熟悉的早晨。媽媽用遙控器倒帶了時間,救回了小偉。
割腕、觸電、跳樓……無數次的自殺嘗試都被媽媽以遙控器挽回。
他終於哭著問:「你到底還要我再死幾次」。
媽媽淡定的說:「死到你選擇活下去為止」。就這樣,他連自殺的權利都沒有了。
終於,小偉徹底妥協了。
一年又一年,他最終把自己活成了媽媽心目中完美的樣子。表面上,他成為了成功的商人;內心裡,他沒有任何主見,始終對媽媽充滿恐懼。
到了結尾,小偉終於鼓起勇氣反抗,他終於偷出遙控器,並大喊「它是我的」。
他以為他終於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媽媽的一句話徹底粉碎了他所有的希望。
「你以為遙控器我只有一個嗎?」
這是一個關於親子關係的悲劇,悲劇的根源就在於父母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性,沒有將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生命個體來對待。
「生命是我們自己的,它長什麼樣子,都應該是我們自己負責。」
第二個故事:《貓的孩子》
上一個故事裡,是遭遇丈夫出軌的單親媽媽遙控孩子的人生,《貓的孩子》中則是遭受家庭暴力的媽媽將悲劇的原因都歸結於孩子成績太差。
某種程度上說,這兩位媽媽都是將自己的人生悲劇與孩子的命運捆綁在了一起,最終呈現出一種讓人觸目驚心的恐怖母愛。
親戚家的孩子都考上名校,主人公鍾國衍卻是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
比起親戚家的光鮮亮麗,鍾國衍的家庭像一部90年代的老舊片子,窄小又破舊的屋子、不斷掉屑的天花板、不回家的爸爸和地位低下的媽媽。
他的媽媽奉行「不打不成材」。請了新的家教老師後,鍾媽媽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請儘管打!」
窮苦的家庭,把學習好當做唯一出路,他的父母已然陷入偏執之中。
鍾爸爸從不管教兒子,甚至不知道兒子上幾年級,仍然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成績才是重點,他上幾年級又有什麼意義?」
在媽媽被爸爸家暴以後,鍾國衍關切地問媽媽:「我陪你去申請家暴令好不好?」
上一秒還笑眯眯的媽媽立馬變臉:「有空管那麼多,不如去學習啊。」
鍾國衍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和媽媽一起救助了一窩小貓,總是小心翼翼地把貓抱在懷裡。
鍾媽媽知道自己活得很卑微,所以她渴望依靠兒子翻身。畢竟,兒子是她人生中唯一的希望。
也因此,上一秒還和藹可親的媽媽,一聽到家教老師提到國衍可能有學習障礙,所以成績才難以提高時,立馬就翻了臉:「他書不好好讀找一大堆藉口,就是欠打。」
她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兒子的成績」,似乎只要兒子考了滿級分,親戚們會尊重她,丈夫就會回家。
無意之中,鍾國衍發現了一個「平行世界」——只要在「平行世界」裡殺死一隻貓,他就能考取滿級分,成為第一名。
「只不過,平行世界裡的貓死了,現實世界裡的它們也會消失。」
他掙扎過,最後還是選擇了殺死貓。
離不開現世的煎熬,只能在平行世界裡繼續崩壞。那個疼惜地把貓抱在懷裡的善良少年,開始為了分數,殺害了一隻又一隻的貓。
看著家裡的貓一隻只變少,覺察到兒子蓄意殺貓的鐘媽媽只是說:「你功課有進步就好,我管不了那麼多。」
終於,他們一家人如願以償。
國衍考到了滿級分,在爺爺的葬禮上,作為家族孝孫代表發言;爸爸也回來了,笑逐顏開;媽媽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給丈夫做了一桌豐盛的菜;一家人其樂融融。
其實,哪有什麼平行世界,不過是鍾國衍為了逃離現實,逐漸覺醒的第二人格罷了。
不斷殺貓讓他自己備受煎熬。自然而然地,接下來的考試他考砸了。家庭的溫暖隨著他分數的下滑,消失了。
他虐貓的行為也被校方發現,在去往警察局的路上,他遇見了媽媽。他終於忍不住吶喊:「你愛我嗎?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他看見媽媽的辛苦,心疼媽媽,也瞧不起不爭氣的自己。
他拼盡全力,得不到絲毫理解。
他弄傷自己,只希望媽媽能給他一個擁抱;他的眼淚一顆顆往下掉,可媽媽卻冷漠地告訴他:「我的一生都被你毀了,你拿什麼回報我?」
他說出了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困惑,你既然不愛我,你既然覺得我是累贅,那你幹嘛要生我?
他只明白,當他需要愛的時候,只有分數和棍棒;當他需要理解的時候,只有指責和怪罪;當他需要一個擁抱的時候,只有疏離和冷漠。
明明沒有做錯什麼,卻什麼都錯了。
第三個故事:《茉莉的最後一天》
第三個故事裡的家庭,看上去幸福美滿:爸爸是大學系主任,媽媽是留美碩士,大女兒是國考第一名,小女兒也精靈可愛。
為了孩子,放棄工作做全職主婦,一直是她內心的痛。
因此,林媽媽越發在意女兒。他們的家裡,布滿了攝像頭,林媽媽通過這些攝像頭,監視著女兒們的一舉一動。
品學兼優的大女兒林茉莉的自殺,打破了這個家庭表面的平靜。
茉莉死後,林媽媽千方百計想找到茉莉自殺的原因。
恰巧朋友的兒子正在做一項通過行為分析心理的研究,在林媽媽的要求下,他們開始了大膽的嘗試。
激活已經往生的林茉莉的腦細胞,從她的腦部提取出她殘存的記憶。
茉莉殘存的意識在拼命反抗,林媽媽不以為然:「我想了解我的女兒,有什麼不對嗎?」於是她進入了茉莉的記憶裡。
她發現這個孩子讓她覺得這麼陌生,平日裡的乖乖女竟然撒謊、偷盜,看嗑藥、自虐、同性戀的書籍。
她看到茉莉每考砸一次,就在自己的手腕上劃一道傷痕。
看到茉莉傷心地一次次找心理醫生,茉莉說:「我想要報復,但不知道是誰。」
心理醫生一語中的:「你想報復的其實是自己。」
在媽媽的壓迫下,茉莉只能壓抑住內心所有的悸動,她成功變成媽媽的乖乖女,可內心,早就千瘡百孔。
林媽媽在等著茉莉對她說謝謝,茉莉一直期待媽媽能發現她身上的傷,能對她說聲「對不起」。
在這樣可悲的教育下,雙方都在孕育著矛盾和不安,「別人家的孩子」林茉莉總是處於極度的自卑中。
不斷窺探茉莉的記憶,讓林媽媽深陷其中。
在同「媽媽」有關的記憶中,她看到了自己在茉莉眼中的樣子。
為了面子強迫女兒學習。
否定女兒對文學的愛好,一定要她去當醫生。
對於女兒取得的好成績冷嘲熱諷。
她才明白,原來,害死茉莉的兇手,是她自己。
看著茉莉臨死前的那一幕,她聲嘶力竭地喊出:「媽媽愛你啊。」
可茉莉,已經聽不見了。
愛情公寓 | 一齣好戲 | 韓版毒戰
金秘書為何那樣 | 北方一片蒼茫
三個女孩 | 那天大海 | 愛情是狗娘
無妄之災 | 鎌倉物語 | 噩夢娃娃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