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等待,今天中國九個省、區的高三學子終於迎來了開學的日子。有人說,雖然在家裡面依然在上網課,可總感覺學習氛圍不夠,學的東西也不紮實。再這樣下去,恐怕要把老師教的知識全還回去了。
確實,這麼長時間待在家裡,學習效果肯定會打折扣。當然,高考延後一個月,實際上對大多數考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這樣我們又多出一個月來準備和複習。雖說如此,那面對三個月後即將到來的高考,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備考呢?恐怕很多考生心裡都沒底。下面筆者就以一個過來人和一個老師的角度來說一說。
調節心態 張弛有度
考生在高考來臨前,會出現很多複雜的心理變化。有的同學會憧憬美好的未來,想像自己考入理想大學後的情景。這時候,考生總是躍躍欲試,期盼著高考早點來臨,自己能夠一展身手。抱有這種想法的考生容易沉湎在美好的想像中而忽視了平時的複習和備考。因為他們總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得很好了,這樣很容易被蒙蔽,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和弱點。
還有的同學則走入另一個極端,考前焦慮,極度不自信。總感覺自己很多東西不會,很多東西沒學好,擔心以這樣的狀態去應試會考砸。在這樣的焦慮和擔心中,很多同學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複習備考,甚至有的開始破罐破摔,放飛自我,徹底放棄不再學習和複習,管它三七二十一。
實際上,考前心態調整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影響到考生的考試發揮。為什麼有些同學能超常發揮而另外一些同學則發揮失常呢?很大原因就是心態的關係。
過分放鬆和過分緊張都不是一個良好的應試心態,筆者就吃過考前過分放鬆的虧,最後與理想學校失之交臂,遠走他方,上了某個末流985高校。那什麼樣的心態比較好呢?簡單來說就是平常心。抱著平常心按部就班地進行複習計劃,保持自己的複習節奏,不患得患失,做到張弛有度。
制訂計劃 全面複習
高考考試雖然內容紛繁龐雜,但歸根結底考查的還是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準確的說考查的是教材內容,所以回歸教材就顯得尤為重要,考綱內容實際上就是教材內容,而教材為我們指明了複習方向。
我們應該怎麼複習呢?按照我自己的說法,我把它歸納為模塊複習法。什麼意思呢?複習之前先把各科的知識做一個模塊化梳理。比如說我是教化學的,我會把化學分成有機和無機兩個大模塊,在無機這個大模塊中又分出電化學、熱化學、元素及其性質、周期表和周期率等等小模塊,而在電化學中又分出原電池、電解池和金屬腐蝕與防護等更小模塊。這樣層層劃分,層層遞進,最終把高中知識和自己的薄弱點一網打盡。那分完模塊以後接下來要怎麼辦呢?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根據自己劃分的模塊數量和自己的掌握程度來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一個小模塊一個小模塊的攻克它們。注意是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應對,是對自己的弱點進行針對複習,不是再來一遍一輪複習。
當然,以上是針對知識點的複習,我們其實還需要針對試卷進行一些複習和練習。什麼意思呢?考試題目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但是考試題型卻是有跡可循。基於此,對重點、高頻題型進行複習和練習就顯得尤為必要。掌握了重點、高頻題型相關知識點和解法最起碼能保證自己的分數不會太差。
為什麼筆者在這個時候寫這篇文章,就是希望告訴高三學子有備無患,希望自己的一點經驗能幫助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的學習當中找到目標和方向,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最終對他們的學習有所幫助,取得一個更好的成績。
最後,在今天這個開學的日子預祝所有高三學習都能金榜題名,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