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眼中,你是「應採兒式媽媽「,還是」霍思燕式媽媽「?

2021-02-08 VIPKID親子閱讀


最新一期《爸爸去哪兒5》迎來了「媽媽團」!

其中,應採兒和霍思燕最出名,兩個人的兒子也常上熱搜榜。

但是,兩個媽媽教育兒子的方式,又有很大差別。

每個媽媽看完這篇文章,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應採兒和霍思燕的差別,在沒見到孩子時,就非常明顯了:

霍思燕:教育兒子,我要以身作則

應採兒:教育兒子,我要反覆念叨

節目組安排5位媽媽給孩子們準備早餐,應採兒和霍思燕,兩個人的廚藝,都不怎麼樣,但早餐還必須做。

應採兒直呼「我真的不會做飯!」

旁邊的霍思燕馬上說,「我幫你做吧,最後大家分享」,然後開始攤餅。

雖然霍思燕最後做的餅糊了,但是作為媽媽,主動幫助別人,對孩子而言,這種「身教」比「言傳」有效多了。

所以,後面嗯哼主動幫小泡芙,替她參賽,這應該跟霍思燕平時以身作則分不開。

應採兒早早就老實承認自己不會做飯,於是在霍思燕說要分享之後,大力宣傳「分享精神」,還順便宣傳自己的教育觀念,真是時時刻刻都想著兒子啊。

等到真正面對很久沒見的兒子,兩個人的反應又很不同:

霍思燕:兒子,你有沒有很想我?

應採兒:兒子,我給你個驚喜!

在跟孩子見面時,導演組安排了一個遊戲,萌娃要拉下紅帘子,才能看到帘子後面的媽媽。

霍思燕就靜靜地站在帘子後面,等嗯哼拉帘子。

看到嗯哼望著自己,就蹲下來,抱著兒子問,「你有沒有很想我?」聲音都有哭腔。

相反,應採兒的處理方法完全不同!在Jasper拉帘子之前,先跟陳小春提前打招呼,自己偷偷躲到花轎後面。

等到Jasper拉開帘子之後,發現沒人,正在納悶。應採兒突然從旁邊跑出來,狠狠地嚇了Jasper一跳!

應採兒跟兒子,更像一起玩耍的朋友,互相逗樂,哪怕是分別很久,見面的第一件事就是嚇孩子一跳。

霍思燕更像是傳統的、溫柔賢惠的媽媽,會牽掛孩子,如果跟孩子分別很久,見面可能會哭出來。

無論在哪兒,孩子總會遇到困難,該暫時逃避,還是勇敢面對?霍思燕和應採兒,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差別很大:

霍思燕:兒子一哭,我什麼都忘了

應採兒:無論如何,都要把事情做完

節目的一個環節裡,應採兒和jasper要割豬草餵豬,霍思燕和嗯哼要做蜂窩煤。

嗯哼做了一會兒蜂窩煤之後,覺得好累,喪著臉對媽媽霍思燕說:我想休息一會。

霍思燕剛開始還冷著臉說:"你剛剛根本一個都沒有做,休息什麼,你沒有權利休息。"

嗯哼一聽這話就哭了。看到兒子哭,霍思燕立刻受不了,趕緊說「媽媽幫你做,你休息一會兒吧」。可以看出霍思燕比較寵兒子。

再看應採兒和Jasper。在割豬草時,Jasper撒嬌說他不想工作,只想吃飯。

應採兒卻堅持要讓他割完,說「一定要做完的事情,我們就(一定)做完」。

之後繼續耐心跟他講道理,還用搞怪的方式讓Jasper開心,心甘情願地去割草。

相比霍思燕「看到兒子一哭就心軟」,應採兒更擅長引導孩子克服困難,更明白孩子遲早要面對困難,媽媽能替他扛一次兩次,但能扛一輩子嗎?

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能力直面困難。

上面提到的3個片段,就代表了當媽媽的兩種風格:

霍思燕風格:溫柔地愛孩子,為孩子付出自己全部的愛,一心想保護孩子。

應採兒風格:跟孩子做朋友,一起玩,同時引導孩子變得堅強。

你回想一下,自己當媽媽時,更像霍思燕,還是應採兒?


媽媽的重要任務,除了培養孩子心中的勇氣,更要讓孩子掌握更多知識,見識更大的世界,英語就是一種重要的工具,而且要從小培養。VIPKID,針對4-12歲小朋友,提供北美外教1對1在線學科英語課程,給孩子帶來純正的美式小學課程。作為所有外教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英語學習平臺,外教大部分擁有優質高校學歷背景。運用"浸入式"學法,讓孩子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

只要有電腦隨時隨地可以約課、上課,哪怕不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也能零距離接觸到高大上的北美外教1對1口語課,讓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點擊「閱讀原文」速度領取專享福利包(價值288元)包含:

① VIPKID在線英語水平測試1節

② VIPKID純正北美外教1對1英語體驗課1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僅為配圖表達。

若有不妥之處,請微信留言告知,謝謝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
    雖然我的女兒目前仍然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開始改了稱呼!叫「媽」了!我們很難不懷念孩子叫媽媽的時候,既顯得可愛又讓自己有成就感!當孩子甜甜的一聲媽媽,你的一切付出,你的辛苦,會覺得所有一切都超值。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
    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我答,「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雖然我的女兒目前仍然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開始改了稱呼!叫「媽」了!我們很難不懷念孩子叫媽媽的時候,既顯得可愛又讓自己有成就感!
  • 出版業的媽媽們,你在孩子眼中原來是這樣的!
    於是商務君很想知道,「有一個在出版社工作的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隨意問了幾位朋友的孩子後,商務君感覺自己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都出現了反轉 然後,別的媽媽我也不太了解,有的媽媽看起來很善良不知道對他們的孩子怎麼樣。我媽媽的性格特點吧,就是感情特別強烈,就是她有那種感情的時候吧特別強烈,有這種感情的時候吧也特別強烈。老二:不一樣。別的媽媽是阿姨,不一樣。商務君:你喜歡和媽媽一起讀書嗎?你最喜歡和她一起做什麼?
  • 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給娃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年幼的孩子,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戀,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原來「壞媽媽」也是寶一位飽讀詩書的母親,一定能培養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孩子;一個謙謙君子般的孩子,背後的母親定是通情達理之人;善良勇敢的孩子,他的母親一定積極樂觀,十分陽光。
  • 好媽媽≠完美媽媽,而是跟孩子在一起幸福的媽媽
    成為媽媽要面臨的身材變化很多人認為,生完孩子身材可以很快復原,吳秀賢也是這樣想的。但是事實卻是肚子依然還是那麼大,下體還很不舒服。生完孩子並不是解脫,也是一個開始。在別人眼中,全職媽媽就是一個依附在丈夫身上生活的蟲子,真正是什麼樣子的卻沒有人關心。在丈夫眼中,全職媽媽是在休息;在婆婆眼中,就應該一直在廚房忙碌。《產後調養院》中,婆婆對著剛剛生產完的吳賢珍說,什麼吃苦呀,不論多辛苦,只要看到孩子的臉,就能瞬間全忘光,這就是母親啊。
  • 從孩子的眼中看自己:心平氣和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媽媽的眼睛裡有我。」我愣了一下,然後看著他的眼睛,說:「嗯,你的眼睛裡也有我。」我看到了那個笑意盈盈的我,問兒子:「你覺得媽媽好看嗎?」「媽媽現在很好看。」「難道媽媽有時候不好看嗎?」馬丁實在忍不住了,大吼:「你有病吧!你能不胡鬧嗎?那麼多媽媽都坐過月子,你怎麼這樣?你是不是不想過了?」妻子說:「我就是不想過了!離婚!」「離就離!」馬丁轉身就去收拾東西。
  • 劉詩詩稱兒子很熱情,不是孩子離不開媽媽,是媽媽離不開孩子
    比如在商場內,兒子大聲喊出媽媽,十分有熱情,小傢伙可愛極了,所有人的目光轉移過來,她有些尷尬了,不知道該不該回應兒子。有網友說,如果不是詩詩出面說這事,我都忘記她生過孩子了。生活在有愛的家庭,孩子的幸福感爆棚,這個畫面輕易就能想到她的樣子。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真相扎心了!
    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我答,「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雖然我的女兒目前仍然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開始改了稱呼!叫「媽」了!我們很難不懷念孩子叫媽媽的時候,既顯得可愛又讓自己有成就感!
  • 看完這12本關於媽媽的繪本,你家的孩子一定會更愛自己的媽媽
    沒有一個媽媽可以一直做一百分的完美好媽媽,有時也會心情不好、控制不住發脾氣,甚至和孩子短暫的分離,就算孩子嚷著「壞媽媽」 「我不要媽媽」 「你走開」 「我討厭媽媽」……大聲控訴自己被傷害的心情,你也不要過於擔心。因為一個敢於對你說「我討厭媽媽」的孩子,肯定比一個事事處處想討好媽媽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我的媽媽是超人》:感受孩子對媽媽的驕傲和自豪吧!
    當今社會為完美母親的形象給予了極高的讚美,在這種壓力下,媽媽必須每個細節都顧全,不僅要能上得了廳堂,進得了廚房,你妥善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還要能輔導孩子作業成績,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合格母親。如果你不是全職媽媽,你還有工作的話,那麼你等於是一心三用。即使你不工作,專心養育孩子,也應該接受所有你能獲得的幫助,懂得適當示弱,切勿自己一個人獨自焦慮。學會開口求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能你會認為,既然選擇了做父母,就要承擔所有的重擔。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有可能會導致你最終筋疲力盡。
  • 是孩子玻璃心?還是媽媽的公主病?
    說自己的孩子像沒有爸爸媽媽的小乞丐一樣特別可憐。如果用我們自認為最愛的方式去愛孩子,結果很可能是捆綁了孩子,扼殺了愛,反而害了孩子。所以,我們希望像馬雅舒一樣愛孩子的媽媽們,愛孩子沒錯,但適當的時侯我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懂得規則,融入集體。
  • 「媽媽,下輩子還想當你女兒」,孩子遠比想像中,更愛爸爸媽媽
    媽媽有次在病房裡就和女兒說:"都怪爸爸和媽媽沒本事,沒辦法讓你早早地做手術,但是寶貝你別擔心,媽媽和爸爸一定會救你的。"童語聽了後說:"媽媽,我不怪你們。要不,我就不做手術了,可以等下輩子,下輩子我還願意當你的女兒。"有一位好心人得知此事,提議可以申請眾籌,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童語恢復了健康。聽完這個故事的你,有沒有被小女孩暖到?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從「媽媽」到「媽」,孩子對母親稱呼的改變,是一場母愛的分離。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雖然我的女兒目前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 警寶眼中最亮的星星:我的媽媽是監獄警察
    警寶眼中最亮的星星:我的媽媽是監獄警察 2020-06-02 0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迪媽媽承包熱搜:快樂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寶藏!
    最近播出的一檔節目當中,楊迪媽媽甚至還代班兒子做了主持人,不僅談吐幽默,被問到與孩子的最佳距離時,更是以「一碗湯」的距離,成功感染了現場的所有嘉賓主持。擁有一個這樣兼具開朗性格和人生智慧的媽媽,對每個孩子都是一種幸運。快樂的媽媽,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在楊迪的記憶裡,媽媽總是非常快樂的,永遠都在肯定他、讚美他。
  • 【山東】楊靜宇媽媽《給孩子的一封信》
    給孩子的一封信楊靜宇媽媽親愛的楊靜宇:       你好!今天媽媽用書信的方式和你交流,從你升入小學的那天起,媽媽就有好多的心裡活想對說,但又不知著從何說起。在三年級的時候,由於你熱受閱讀,我們家 被評為「書香家庭」的稱號,當媽媽站在領獎臺的那一刻,內心是激動的,這些都是你的功勞,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我們為你這樣的孩子而到自豪!四年級的時候你被學校推存到區裡參加英語彙演,當時你說由於你的失誤,只拿了二等獎。媽媽想對你說:「孩子,只要你站在舞上,你就是贏家!」
  • 林志穎兒子手繪媽媽生氣過程:孩子眼中你發脾氣時的樣子是魔鬼
    kimi畫中的6個圈,分別為媽媽生氣的6個等級:1級的長髮媽媽,面露微笑;2級的抿嘴媽媽;3級是眼神轉怒、沒有頭髮的媽媽;4級是眼睛開始冒火的媽媽;5級是眼睛噴火的媽媽;最後等級是眼睛和頭髮都狂噴往上飛的媽媽。不能再形象了,沒想到氣質優雅的陳若儀會發脾氣起來,也和普通老母親一樣。
  • 真實到「殘酷」的《媽媽是超人2》,孩子和媽媽在億萬圍觀中成長
    以「媽媽」的名義讀懂孩子的「成長」,或許才是《媽媽是超人2》最想呈現給觀眾看的一面,這也是《媽媽是超人2》所表達出的一種「成長」的反轉——媽媽在成長,更是孩子的成長。而回歸節目本身,《媽媽是超人2》將這個「成長」的過程巧妙的進行剪輯,運用懸念將孩子成長時的自我消化與環境引導通過鏡頭進行了很好的整合。看完《媽媽是超人2》的每一期,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是真的長大了,孩子怎麼就在一瞬間長大了呢?
  • RADWIMPS《Tummy》:就算你是我們孩子,你媽媽也還是我的,哼
    本曲獻給即將出生或者已經出生的小寶貝:我嫉妒你和我最愛的女人有血緣的羈絆,這件事太讓人羨慕。你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肯定看到了更多我所不知的風景,多想問問你在媽媽的肚子裡長大是一段怎麼樣的旅程,你似乎比我更了解她啊。(好難過)但還是歡迎你,誕生在這個世界,接下來你將有美好的人生,你和媽媽都會是我此生最重要的寶貝,當然啦,你媽媽還是第一位。
  • 童書媽媽電影之夜:小淘氣尼古拉,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們不一樣
    吃完之後,帶著渾身的汗漬,黑黑的手掌和指頭,小腿、胳膊被麥子劃出的血痕,還有心滿意足的心情,在夕陽之下,回家去了。在不同的季節,我們去藕塘裡挖泥鰍,去果園偷蘋果,去瓜田裡順西瓜,去樹枝上抓蟬蟲,去抓吊死鬼養在洞裡,去騎著自行車追落日……這就是孩子的世界,這就是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