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是穿過黑暗風暴的一束光

2021-02-19 全息宇宙

題記:在厚重的物質幻象中航行,許多人會覺得難以尋找真正的方向。但即使在最黑暗的暴風雨中,你仍然能夠看到從你內心時常迸發出的慈悲之光。哪怕最微小的慈悲之光,經過不斷放大,也會變成燈塔,最終照亮你回家的路

慈悲在黑暗中閃現

在這無明、黑暗和迷惑之中,我們如何能探知佛性呢?飄流在汪洋中的水手,第一個希望的徵兆來自於穿過黑暗風暴的一束光線。朝向它駛去,他們就會抵達光之源頭——燈塔。慈悲就好比從佛性所發出的光。起初,佛性只是超越我們見地的一個概念而已,但如果我們生起慈悲心,終將能趨近它。

從一個迷失於貪、瞋、痴黑暗中的人身上,也許很難看出佛性。他們的佛性是如此地遙遠,我們可能以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即便在最黑暗而暴力的人心中,還是會有慈悲閃現,雖然很可能極為短暫而暗淡。如果能珍惜重視這乍見的光芒,投入更多的能量往光源的方向移動,他們的佛性還是可以被發掘出來的。

由於這個原因,人們贊誦慈悲為達到完全去除無明最安全之道。

悉達多的第一次慈悲行動在極早的一世,在一個不相稱的地方——他那時不是菩薩,而是一個由於自己惡業而投生地獄道的眾生。當時他和同伴被迫拉一輛車穿過地獄之火,閻王坐在後方,無情地鞭打他們。悉達多還蠻健壯,但他的同伴非常虛弱,因此被打地更厲害。

見到同伴被鞭打,悉達多生起了一股強烈的悲心。他請示閻王,請放他走,我來背負二人份的重量。一怒之下,閻王重擊悉達多,他頭裂而亡,往生善趣。他在死亡時刻的那一念慈悲心持續地增長,而在後來世中變得越來越燦爛。

循著慈悲心,還有無數的道路可以帶領我們證得佛性。即使只是在智識上了解自己和眾生本善,也能帶我們趨近成就。這就好像我們把珍貴的鑽戒放錯了地方,但至少知道它還在珠寶箱中某處,不是掉在廣大的山野中。

雖然我們用成就、願望、祈願等字眼來描述證悟,但究竟上我們並非從外在的來源得到證悟,較正確的說法是我們「發覺」了一直都在那兒的證悟。

證悟是我們真實本性的一部分。我們的真實本性好似還在模子裡尚未取出的一座金質雕像,而這模子就好比是我們的染汙與無明。由於無明和情緒不是我們本性原有的一部分,如同模子不是雕像的一部分,因此有所謂本初清淨這種說法。當模子破了,雕像就出現了。當我們的染汙清除了,我們真正的佛性於是顯現。但很重要的是了解——佛性並非神聖而真實存在的靈魂或本質。

超越時間與空間

當悉達多證悟後,他被稱為佛。佛不是個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種狀態。

佛這個字,是指一種功德,它具足了兩個面向:「成就者」和「覺醒者」,換言之,是指淨化一切染汙並證得全知者。經由在菩提樹下的了悟,佛陀從困於主客概念的二元狀態中覺醒,他了悟了一切和合事物無法恆常存在,他了悟了只要是源自我執的任何情緒都無法導致快樂,他了悟了沒有真實存在的自我,也沒有真實存在的現象能被覺受,他也了悟了甚至證悟都是超越概念的。這些了悟就是我們所稱的「佛的智慧」,這是對全部實相的覺知。

佛被稱為是全知者,並不是說佛陀訪遍了世界上每一所大學並背記了每一本書,這種學習根基於主體客體的二元知識,受其自身的缺陷、規範和目標所限,因此和覺醒的知見不同。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雖然現今我們擁有這一切科學知識,然而世界並未更進步——事實上,它可能是更糟。全知並不是指學問豐富,因此說某人知道一切,是意指他並沒有「不知」。

佛陀更進一步地對眾人指出證悟心的真實面貌,因而讓每一個人都能突破痛苦的循環,也就是因為如此的大慈悲心最讓大家尊崇。如果有人不知情而將走過一片埋有地雷的田野,我們也許可以在他不知道的狀況下,迅速地解除引信。但這只能暫時保護他,而且沒有提供他完全的真相。然而,對他解釋往這方向下去幾裡都有地雷,就可以解除他立即及未來的痛苦,讓他得以繼續前進,甚至讓他與別人分享這個訊息。同樣地,佛陀教導人們,若要富裕,就要布施;若要徵服敵人,就要慈悲。但他同時規勸大家,若要富裕,首先要知足;而若要徵服敵人,先要徵服自己的瞋恨。究竟上,他教導大家,經由解構自我,痛苦可以從根斷除,因為沒有自我,就沒有痛苦。

由於感恩他的教法,悉達多的追隨者以歌詠、祈禱文來讚頌他,有人讚美他的能力,能將整個宇宙置於一粒原子之上。有些追隨者心懷崇敬,希望可以投生佛土。佛土被形容為有如一無限小之粒子,上有為數如宇宙中所有原子一般多的佛在該處教導弟子們,如同密勒日巴的犛牛角一般。不信者,可能認為這是宗教性的童話,而信者可能毫不懷疑地接受這種描述,而說:當然佛能這麼做,他全知全能嘛。

然而如果我們以空性的觀點來思索實相,了解根本沒有什麼極小、極大或其它二元的分別,就能清楚地知道,佛並不需要臂力或膂力才能把宇宙舉起來,放在一粒原子上,唯一所需要的力量,就是這個沒有大或小的了解。導致我們無法如此看待現象的習氣是可以去除的,但我們有限的邏輯卻阻礙了它。我們好像犯了厭食症或貪食症的人,雖然可能苗條美麗,卻無法接受鏡中所看到的自己,而別人也不懂為何她覺得自己肥胖。

佛陀去除了這所有的迷惑而見到一切時間、空間、性別、價值觀都離於二元論,因此宇宙可以置於一粒原子之上。對這種了悟,他的崇敬者以詩歌讚嘆他「超越時間與空間」。包括悉達多最親近的阿羅漢弟子們,都以見手掌與虛空同大、塵土與黃金等值而聞名。

當悉達多證悟時,他並不是把時間停止下來,或抵達了時間之終點,他只是單純地不再受時間概念的染汙。當我們說悉達多去除了時間與空間的一切蔽障時,並不是指他摧毀了時光機器或拆解了羅盤——而是他完全超越了一切時間與空間的概念。

雖然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實際經驗對我們這種時光奴隸來說難以理解,但在世俗的生活中,我們是有可能對時空概念得到有彈性、非固定性的感受。我們遇見某人,正在遐想兩人成為靈魂伴侶,結了婚,生了小孩,甚至還有孫兒,但就在此時,某些事情例如情人嘴角不經意流下的一絲口水,讓我們悚然回到現實,而這些子孫們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由於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益處這麼難懂,我們不會想去了解它。我們太過習慣於依賴時間和空間的世界,因此不會想花力氣在這種不真實的回報當中。我們對證悟超越善惡、苦樂、毀譽等二元情緒分別的面向,倒可能比較容易掌握。我們對時間與空間的依賴是可以了解的——因為目前它們很有用——但其他的這些分別,則是無用到荒唐的地步。二元論纏縛我們,令我們每年花上百萬美元,只是來保持外表而已。如果我們在沙漠中飄泊,就沒有必要讓自己看起來動人,所以很明顯地,我們要讓自己看起來光鮮,是為了他人,要吸引他人,與他人競爭,被他人接受。當某人說,噢,你有一雙美腿,我們就會興奮不已,繼續打扮並期待更多的讚美,而這種讚美,就好比刀鋒上的蜜糖一般。

許多人沉迷於自己對美麗的概念,卻不知道我們認為吸引人的東西,事實上可能令他人厭惡。我們成為自己的概念和虛榮心的受害者,這種虛榮心餵養了化妝品工業,而化妝品工業正是破壞自然環境的因緣之一。當我們受到一大堆讚譽其中夾雜了一點點批評時,注意力就會集中在那個批評上。我們對讚美永不滿足,認為那都是應得的。渴望無盡讚美及注目的人,就像想要飛到天之邊際的蝴蝶一般。 

全息宇宙:我們發布的文章收集於大千世界,所有的智慧真理都值得我們無條件推送。諮詢探討入群可加小編微信:NEO2023,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修行在個人 

  點擊了解全息宇宙線下公益課

相關焦點

  • 愛是一束光,《記憶裡的光》是蔣子龍對黨至高無上的藝術禮讚
    04象徵之光:黨是火車頭,是穿過黑暗的光表面的物質真實一旦和特定時代固有的影像有關聯,那該物質真實就可能暗含某種具有時代意蘊的象徵意義如第一段敘述「同學們萌生看火車的念頭」,接著就描述「我和幾個夥伴一天夜裡穿過墳場去看火車。」穿過墳場這一段,蔣先生描寫得很細緻。「我平時是不敢穿過墳場的」,但為了看新奇的火車,硬著頭皮穿過恐怖的墳場,看到了火車。
  • 華晨宇:一個善良的把心化了的大男孩,黑暗裡的一束光,我的偶像
    他真的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那種善良好像就是黑暗的屋子裡面射進來一束光,不僅把屋子照亮了,更重要的是,那束光還有熱量,很溫暖。他對別人的要求幾乎就是沒有,對所有的人感覺都是:隨意點,自己開心就是最主要的了,但是對於自己的音樂,就是非常的固執了。在他的眼裡,他的音樂就是從他心裡流出的一束光,他允許別人接受這束光的溫暖,但是不允許別人輕易的去碰他的音樂。
  • 致《第一序列》的陳無敵:你是末世裡最後的一束光,等你大聖歸來
    他是「最接近神的存在」,是末世裡的一束光,是永遠的大聖。《第一序列》裡的陳無敵人氣要比主角高很多,陳無敵的異能是幻想,他因為堅信自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轉世,因而覺醒了超能力,進而一步步獲得孫悟空的各種能力。
  • 一束光散發著溫暖(外一首)
    每個人心中都應有一束光瓦西村的吉木金曲從陰影裡奔向陽光索瑪花正在陽光下靜靜地開放他要摘一朵別在陳老師的衣襟上陳老師的微笑和花朵多相像陳老師說,陽光下的花兒才能傳遞溫暖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應該有一束光他覺得陳老師就是太陽,就是光陳老師今天下午就要回川大所以這個上午應該更加長川大是個怎樣的世界
  • 夢是約會的地方,那是黑暗裡的一束光;想你了,昨晚與你夢中相聚
    想你了,昨晚與你夢中相聚,相伴在一起的時光是那麼的甜美,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或許,夢就是約會的地方,是與心愛之人共有的世界,是想念人的驛站,是黑暗裡的一束光,更是心靈疼痛的良藥!真愛的情,哪怕是被流年裡的煙火,折騰得墜落進塵埃裡,也會開出世間最美的花朵,那是永遠不會凋零的妖豔!
  • 傳喜法師: 心如蓮花 慈悲芳香 [讓這顆光明的心去除世界的黑暗]
    佛教中國漫談之四十三傳喜法師: 心如蓮花慈悲芳香 [讓這顆光明的心去除世界的黑暗]  「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老祖先看到我們子孫這麼虔誠,心如蓮花,慈悲芳香,這是人間最美的心,是可以與諸佛感應的心。把這種最美的心可上供十方諸佛、祖先、世界,讓這顆光明的心去除世界的黑暗,去除眾生的貪瞋痴,來淨化這個世界。   有人或許會問:今天興華寺裡怎麼唱戲了?表面看這是一場戲,實際上這是一堂課,是在臺上演繹、教授為人之道。
  • 慈悲串經(修女詠唱)
    拯救靈魂的力量:「我的靈魂聽到了聲音:念我教過你的慈悲串經。我跑去拿起我的念珠,跪下在垂死的人旁邊,我開始充滿熱情念慈悲串經。念慈悲串經。當我開始念的時候,我看到那個人在可怕的折磨和鬥爭中垂死。他的守護天使在為他防衛, 但他仍然無力抵抗靈魂的痛苦。許多惡魔在等著靈魂。但是,當我念慈悲串經的時候,我看到的是耶穌,就象圖像中描繪的那樣。耶穌的心發出的光芒籠罩了整個病人,黑暗的力量驚慌失措。這個病人平靜地呼吸了他的最後一口氣。
  • 慈悲串經的非凡強大力量
    拯救靈魂的力量:「我的靈魂聽到了聲音:念我教過你的慈悲串經。我跑去拿起我的念珠,跪下在垂死的人旁邊,我開始充滿熱情念慈悲串經。念慈悲串經。當我開始念的時候,我看到那個人在可怕的折磨和鬥爭中垂死。他的守護天使在為他防衛, 但他仍然無力抵抗靈魂的痛苦。許多惡魔在等著靈魂。但是,當我念慈悲串經的時候,我看到的是耶穌,就象圖像中描繪的那樣。耶穌的心發出的光芒籠罩了整個病人,黑暗的力量驚慌失措。這個病人平靜地呼吸了他的最後一口氣。
  • 慈悲心的觀修
    一、什麼是慈心和悲心為了了解慈悲心的定義,首先我們要了解四無量心的概念。「四無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ṇāḥ,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為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四種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
  • 真正善良的人,會活成一束光,扎心了
    我想應該就是人品和善良,人品好的人能得到貴人的幫助,早一點實現自己的價值,善良的人會活成一束光,照耀別人,得到好報。朋友王姐講過一個自己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但是卻改變了她的一生。王姐是一家汽車公司的銷售,但是她的業績非常的差,經常挨領導的批評,要不是因為上有老下有下,王姐早就辭職了,但是現在不能。
  • 展露真實的慈悲心
    、律、論三藏之中,而此一切法教均是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傷害眾生及如何利益一切有情,即是如何長養我們的愛心與慈悲心;其實,至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展露真正的慈悲心,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執著凡事皆以「我」為重,皆以「我」為先,直到真正去除了對「自我」的執著,不再以「己」為重為止,真實的菩提心、慈悲心才可如實發展,因此,慈悲心、菩提心的長養是必須的。 我們均應了知:不僅僅是一己,無一例外之眾生皆希望離苦得樂。我們應在有了這種了知後,進而修持「自他交換法」,祈願眾生迅速脫離一切痛苦,得獲真正之快樂。
  • 一盞燈,一束光,一份溫暖,一份愛
    留心有話:一盞燈,沒有陽光的明媚,沒有月光的灑滿大地,沒有星光的點滴,但卻可以照射出來一束光,給人一份溫暖,更是讓人感覺到一份愛。有沒有那麼一盞燈,在黑暗之中為你照亮回家的方向,有沒有那麼一束光,在寒冷之中讓你感受到一絲溫暖,有沒有那麼一束光,讓你感覺到了愛。車廂內的一盞燈,照亮一本作業,點亮了教師心中的溫暖,此刻批改作業也更加的有力,哪怕辛苦,但也有一份溫暖在心中蕩漾。
  •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活成了一束光
    這一質疑讓一眾大齡粉絲怒了,紛紛拿起手機,學著小年輕們在微博上給周杰倫打榜,來聲援自己的偶像。追星這事真的不分年齡啊,前有追星的小年輕,後有給周杰倫打榜的「夕陽團」。 不得不感嘆,明星偶像身上總有一種特別吸引人的魔力,讓一種迷弟迷妹為之瘋狂,就像一束光一樣讓人移不開眼球忍不住追隨。
  • 天蠍座:擁有慈悲心,但不會事事講慈悲
    天蠍座的符號象徵一隻蠍子的形象,似乎把天蠍座的攻擊性全部展現了出來。可是,善良與否跟這個人是否複雜無關,更何況慈悲心並不僅僅是施捨的同情。正如天蠍座,他們的慈悲心會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不胡亂同情善意和慈悲會在失望中消耗乾淨,天蠍座雖然不會吝嗇善意,可也沒打算浪費自己的慈悲心。固定宮的最大特質就是執著:金牛座執著於物質、獅子座執著於自尊、水瓶座執著於理念、天蠍座執著於情感。而情感的細膩與敏感,勢必會滋生出同情、大度、仁慈和包容。不過,天蠍座也執著於原則和立場,所以不會胡亂同情不適合同情之人。
  • 大寶法王:展露真實的慈悲心!
    其實,至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展露真正的慈悲心,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執著凡事皆以「我」為重,皆以「我」為先。直到真正去除了對「自我」的執著,不再以「己」為重為止,真實的菩提心、慈悲心才可如實發展,因此,慈悲心、菩提心的長養是必須的。我們均應了知:不僅僅是一己,無一例外之眾生皆希望離苦得樂。
  •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精選|心飄動像一張紙穿過冷漠的走廊
    一隻酒瓶從一張嘴傳向另一張嘴死亡胎記用不同的速度在大家的體內生長山頂上,藍色的海追趕著天空果戈理北島譯 外套破舊得像狼群。坐在書信的樹林裡,那樹林因輕蔑和錯誤沙沙響,心飄動像一張紙穿過冷漠的走廊。.此刻,落日像狐狸潛入這國度轉瞬間點燃青草。
  • 古琴梵唱《藏傳大悲咒》以慈悲心,看世間萬物!
    她的吟唱,一絲蒼涼一絲慈悲,空靜靈性,飽滿的低音吟唱風格直入人心。她修金剛誦,氣脈震開,氣息流暢,聲音平穩,靜氣,純淨。詠唱如無我,狀態接近佛。整曲平淡如水,卻動人心魄,心緒紛亂者得安靜,戾氣能消,無信仰者斂氣清心,信仰者感動淚目。
  • 孤獨的對境是慈悲心
    沒有哪一個「你」是無辜的,就像大海中的哪一滴水都不會是100%的HO,而不含有任何雜質。面對共業,正是我們調整心態的極好時刻。孤獨的對境是慈悲心。現在不是從懲罰的角度去追溯始作俑者。在給我們帶來後果的同時,所有的肇始者也同樣有他自己的苦樂感受,和他人並無二致。如果說眾生皆苦,這時候,正是培養自己的慈悲,消除內心執念,消除分別心的好時機。
  • 陳志朋獻聲公益歌曲《點亮一束光》用愛凝聚力量
    今日,陳志朋暖心歌曲《點亮一束光》上線。輕亮舒緩的聲音穿風而來,歌聲中充滿著希望與力量,他用音樂點亮一束光,灑向孤獨前行中的人們,透過這束光,我們仿佛看到一雙無形的手,對我們張開雙臂,呼喚我們擁抱美好的未來。用愛就有光亮,陳志朋用溫暖的嗓音引領著我們勇敢地面對生活!只要砥礪向前,天亮之後我們伴著歌聲攜手出發,一起感受美好。
  • 慈悲心是最靈驗的感應
    眾生就是這樣的,我們應該慈悲,應該攝受,不應該逃避。    佛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慈悲?因為他有智慧。什麼是佛的智慧呢?知道輪迴苦,知道眾生迷。眾生為什麼輪迴呢?就是因為迷在裡面。其實轉念業消很容易,但是這個小小的念就是轉不過來。於是佛對這些眾生就更慈悲,更憐憫。        其實涅槃、輪迴,淨土、娑婆,佛、凡夫,就好比手背和手心。手背是凡夫,翻過來手心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