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到底洩露了你多少隱私? 絕對嚇到你!

2021-02-07 舊金山灣區華人資訊

紐時專欄作家布萊恩.陳實測,自己臉書的資料被500家廣告主掌握,甚至保存14年來他刪除臉友的紀錄。(圖取自Pixabay圖庫)


社交網站臉書因洩漏客戶個資,飽受批評。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發現,臉書客戶個資已被廣告主看光光,手機聯絡信息也可能被掌握,就連已刪除的個資都仍保留在臉書資料庫。


臉書(Facebook)客戶如想知道多少個資被掌握,可在臉書頁面右上方下拉菜單點選「設置」,點選「一般帳號設置」下方的「下載一份你的 Facebook 資料副本」,完成後便可瀏覽個資檔案庫。


紐時專欄作家布萊恩.陳(Brian X. Chen)撰文形容,當他開啟自己的檔案夾,簡直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即使自認是鮮少發文的「潛水客」,布萊恩.陳的電郵地址、電話號碼和全名仍被500家廣告主掌握。臉書還存下他整個電話簿,甚至永久保存過去14年他曾刪除100名臉友的紀錄,包括之前的交往對象。


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本周赴美國國會聽證時一再表示,臉書有一套讓客戶下載個資的工具,能讓客戶瀏覽並刪除存在臉書上的所有信息。但布萊恩.陳發現,生日等基本信息根本刪不掉,刪除臉友的紀錄也無法移除。


臉書發言人高提耶(Beth Gautier)解釋,客戶若刪除個資,臉書會移除,讓相關信息無法在臉書上顯示或被存取。「你也能隨時刪除你的帳號,但最長可能需要90天,我們伺服器上的備份資料才會刪除完畢。」


除了電話簿可能因使用通訊軟體Messenger而整個傳給臉書,臉書也會以安全為由,保留客戶使用哪個裝置和瀏覽器上臉書的紀錄,甚至記下上臉書的位置。


至於為何臉友想刪也刪不了,臉書的解釋是,這項紀錄可避免這些人出現在臉書客戶的回憶貼文中。


文章指出,廣告主能透過多種途徑掌握臉書客戶的個資,包括向Acxiom等數據供應商購買個資,運用瀏覽器的網絡cookie等追蹤技術收集客戶上網信息。此外,臉書客戶和朋友分享信息,朋友若再分享給他人,個資就外洩了。


臉書近期雖成為眾矢之的,但其實只是網絡世代個資難保的冰山一角。


與臉書相比,網絡搜尋巨擘Google保存更龐大的個資。布萊恩.陳運用Google Takeout下載個資檔案發現,光是個人郵件帳號,檔案大小就有8GB,遠大於臉書個資檔案的650MB。


布萊恩.陳寫道,透過下載檔案得知這些網絡大廠掌握多少個資,不會得到什麼安慰,「一旦你看見他們收集的資料有多龐大,你永遠也忘不了。」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你的手機號碼註冊了多少App?隱私又被洩露多少?
    雖說表面上我們離不開,其實更多的是離不開App,成千上萬的App給用戶提供了社交、購物、遊戲、工作、娛樂、興趣全方位的體驗,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增加了一絲隱私洩露危險。在我們使用手機時,很多時候都是需要下載不同類型的App進而完成某些功能和任務。但在使用App的時候就會發現,基本都需要我們使用手機號碼進行註冊,但為什麼會需要用到我們的手機號碼進行註冊?你又註冊過多少個App?
  • 到底是誰洩露了我們的隱私?
    此類隱私洩露和人肉事件已發生多起,因為輿論有的丟了工作,有的無法面對親戚朋友,更有甚者精神異常。這給一個家庭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也是無法彌補的,未來還有多少起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無法去估計。這些隱私到底是怎麼洩露的?
  • 臉書又出隱私事故 網絡時代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原標題:臉書又出隱私事故,網絡時代我們還有個人隱私據報導,昨日(28日)社交平臺Facebook(臉書)表示,該網站今日遭到黑客攻擊,涉及5000萬用戶。而此次的臉書隱私事故中,黑客可以通過臉書的系統漏洞,盜取用戶的「登錄代碼」,從而接管用戶的帳戶。臉書官方表示目前暫時不清楚此次隱私事故造成的破壞以及用戶隱私的洩露和盜用程度。但在27日已經修補了此漏洞,並且作為安全措施,在28日早上,強制超過9000萬的用戶退出帳戶(也就是需要重新登錄)。由於不是密碼被盜,因此用戶不需要重置密碼。
  • 隱私都洩露成這樣了,還磕CP呢??
    不但有每個人具體到門牌號碼的家庭住址,還有他們的手機號身份證號,甚至還有一個人身高體重BMI指數...把我自己代入進去,以上每一個都是我絕對不想告訴太多人的隱私信息。詢問相關信息製作文件,我也絕對配合。至於什麼家裡住多少平米、幾室幾廳、每個人身體BMI指數多少。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和控制疫情有什麼關係,但寫了就寫了吧,這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在於,這些本來只應該供流調人員內部流通的公民機密信息,到底是如何洩露出來的?為什麼會傳得到處都是?這樣的事情,以後又該如何防範?
  • 影片熱薦《 絕對控制 》先拿走你的隱私 再幹掉你
    12月24日上映的電影《 絕對控制 》發布的終極預告:網際網路智能設備織就的冰冷密網令人無處可逃。它將敏銳的洞察觸角伸向科技、職場、人際、家庭、人性、情商等多個層面,讓人在心理上產生對新科技產生恐慌的同時,也讓你再次感受到家人的溫暖。
  • 周柏豪遭洩露隱私,洩露明星隱私是否應承擔刑事責任哪
    周柏豪在入住酒店時遭到了工作人員洩露隱私事件。眾多明星一直以來對隱私看待十分重要,畢竟一件小小的事件經過娛樂圈的發酵會變成議論紛紛的大事件。所以注重隱私無可厚非。近期周柏豪在江門入住酒店後,被工作人員拍下入住資料,並將其分享到朋友圈。嚴重的洩露了周柏豪的個人隱私。他家庭你知道的多少?
  • 池子在線吐槽,中信銀行洩露個人隱私?銀行到底還有多少違規
    昨日,國內著名脫口秀演員池子,線上爆料中信銀行配合笑果文化,洩露其個人隱私的銀行流水單?又是銀行,又是醜聞,怎麼前浪後浪,一浪接一浪呢?啥時候是個停?話不多說!你憑什麼可以這樣隨便洩露公民信息呢?跟你這波操作相比,人家洩露電話號碼的販子都是弟弟了!
  • 臉書再爆用戶信息洩漏醜聞!數據時代誰來為我們的隱私保駕護航?
    9月28日,Facebook(下文簡稱臉書)承認隱私保護出現漏洞,5000萬用戶信息又外洩了!!!消息傳出後,股票應聲下挫2.5%。另外,如果臉書被發現沒有採取適當措施保護用戶數據,那麼這一漏洞就違反了歐盟新的通用數據保護規定,還將面臨16.3億美元的罰款。
  • 2 元打包 70 位藝人健康寶照片,你愛豆的隱私信息被公開售賣
    這事情的重點不在這裡啊,重點是隱私洩露這件事如此輕易。不過,也有理智的網友意識到這一問題:明星的個人隱私也如此輕易洩露,更何況我們的呢,這實在是個值得關注的隱私安全問題了。隱私洩露不分人,更無小事疫情期間,這樣的隱私洩露事件也不在少數。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成都那位確診 「新冠」的趙姐,她被 「網暴」了。
  • 你的手機隱私是這樣洩露的
    Fowler講述了自己iPhone隱私洩露的經歷。他表示,自己在最近的一個星期一裡,十多家營銷、個人信息採集公司通過iPhone截獲了自己的隱私數據。當你把一個應用切換到後臺,這個應用就會在特定的條件下喚醒並執行活動。蘋果的本意是通過這種功能來讓後臺應用保持一定頻率的更新,這樣在用戶下一次打開這個應用時,就不需要重新加載,體驗會更加快捷。
  • 智能音箱成謀殺案關鍵「目擊證人」 背後卻是隱私安全的悖論
    只要聽到「喚醒詞」後,Echo就會記錄下其麥克風所接收到的任何信息——包括此前短時間內的記錄等。而這種記錄會一直得到保存,除非手動刪除。雖然在這起案件中,智能音箱有可能成為定罪的關鍵證據,但是在這背後人們是否也應當考慮當智能家居日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隱私安全又是否會得到保證呢?
  • 隱私洩露是不是更長遠的一種疫情?
    然而,人們關注成都,除了疫情本身,還有一位20歲的確診病例趙某個人信息被公然洩露的細節,一張帶有趙某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活動軌跡等隱私信息的圖片在網上流傳。隨之而來就是謾罵、誹謗和謠言,雖然本周三洩露趙某隱私的男子王某被警方找到並予以行政處罰,但他是誰?為什麼能得到這樣的信息?而公然傳播他人隱私信息的人們就真的法不責眾嗎?個人隱私的洩露是不是更長遠的一種疫情?
  • 【小貼士】使用iPhone「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
    說到新iPhone,就要說到它的一個新特性「live photo」——一張活的照片,確切地說,這是一張長度為3秒、還包括聲音的「照片」。使用該功能後,你所拍攝的照片仿佛活了起來,因此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不過,近日一則有關iPhone「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的報導在網上被頻頻轉發。不少市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洩露,也有人認為,這個功能對個人沒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個功能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擔心洩露隱私,又該怎麼處理?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成都女孩遭「網暴」,個人信息被公開,是誰洩露了你的隱私?
    央視還表示,若是一個人感染後,因為去過某些地方便受到網絡暴力,那此後有類似事件,還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如實坦白?這都令人警醒。目前,趙某已經發聲:我也是受害者。並且她已經報案,錦江公安局分局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希望警方能嚴懲洩露個人隱私者,這不僅是為趙某討回公道,更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的隱私不被侵犯。
  • 你沒有刪乾淨的數據可能會洩露你的隱私!
    針對這個問題,小編特意去做了一番功課,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我們手動刪除的微信聊天記錄真的可以被恢復,不僅在心中暗罵,現在的數據隱私刪除那麼差的嗎?忍住想將手機毀滅刪除的心態,小編搜索了一下數據正確徹底刪除的方法,於是又打開了一扇知識的大門。
  • 抖音「草稿門」洩露?平臺稱:不會上傳後臺!用戶隱私誰說了算?
    不少網友開始擔心自己的隱私被過度濫用,在抖音的官方微博留言要求給說法。 但事實上,抖音因為可能洩露用戶隱私遭到用戶質疑並不是第一次。今年3月,有媒體報導抖音和多閃兩款APP都有在未經明確同意下,提供了用戶的個人信息。
  • 微信是否也洩露隱私?這三個函數不懂,你可能會由「監視」生成
    近年來,微信一直擺在用戶面前,意想不到的微信已經實現,因此在隱私保護方面微信做得很好,他推出了一些功能,及時保護人們的隱私,如果你擔心自己的隱私洩露,不妨在微信上了解這些設置來保護你的隱私,否則可能會將被保護人「監視」。
  • 明星也有隱私,劉令姿怒斥店家洩露照片,明星的隱私怎麼保護?
    而且就算是商品也有自己的專利,洩露也會觸犯法律更何況是人呢。而且保護顧客的隱私應該是職業的基本素養,如果連基本的職業素養都做不好何談其它?不過,商家也回復了劉令姿,只是這疑點重重的回應讓人如何信服?圖片來源:微博首先,洩露他人隱私本就是有錯在先,這與被洩露者的身份無任何關係,但是這個回應的語氣是不是太硬核了
  • 絕對隱私
    平時與人無冤無仇,論身家,她家祖宗三輩都沒出過有錢人,論容樣,她也不至於美到被人綁票的地步,到底是誰會興師動眾的綁架她?正當她驚魂不定的時候,蒙著眼的布讓人揭開了,眼前站著一個陌生的男人,粗黑的面相,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一雙眼像冰刀一樣在劉玲臉上割來割去,劉玲下意識打個寒顫。她忍住心裡的駭然壯膽問:「你……你是誰?你……要幹什麼?」
  • 39歲知名女星深夜求助:隱私被洩露,我該怎麼辦?
    而真正讓人感到擔憂的是:隱私被洩露,不僅僅會被危害到自己的財務安全以及信譽安全,還有自己的生命安全,在隱私洩露之後,得不到保障。在某些「飯圈黃牛」的手上,愛豆的身份號碼這樣的私密信息,僅僅只需要10元就可以購買到,而且對方可以提供上千位明星的隱私身份號。所謂的不了解不知道,一旦深入了解之後,就會嚇一跳,只怕,就莫過於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