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易的聲音!生前配音和語音合成對比,「時代之音」經典重現

2021-03-03 配音愛好網

紀錄片《創新中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聯結科技與人文,利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讓已逝的著名配音藝術家李易老師的聲音重現熒幕,完成了整部紀錄片的配音。這也是全球第一部全篇採用人工智慧配音的紀錄片。

李易生前配音和語音合成對比↓


《創新中國》總導演史巖,在考慮配音員的人選時,反覆思量仍覺得李易是最適合的。可惜的是,李易已經在2013年去世了。李易的嗓音渾厚,並且極富磁性,在業界享有崇高的地位。「用事實說話,焦點訪談」,這段深沉渾厚、氣勢不凡的聲音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為《再說長江》《大明宮》《美麗中國》《人類星球》《遷徙的鳥》等紀錄片和影視作品配音。

在配音的分工方面,科大訊飛利用語音合成技術製作了李易的音庫。央視提供了需要配音的文字稿件,科大訊飛合成後交由央視剪輯團隊,通過剪輯優化合成配音與紀錄片畫面、背景音樂的融合,使紀錄片呈現出了最終的效果。

相信你一定聽過李易老師的聲音,遒勁沉穩、真誠自然、高雅大氣、極富磁性,堪稱「時代之音」。李易1963年10月24日生於北京,1982年進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從此踏上了他的聲音之路。然而這個影響了一代人,陪伴了一代人的最正氣、最華麗的中國之聲於2013年7月23日凌晨永遠消逝了。斯人已逝,餘音繞梁。

李易老師一生錄製完成了數以幾千部集的紀錄片、專題片、廣告片。自2011年1月1日央視紀錄頻道開播至2013年,李易老師為紀錄頻道近70個系列、300多小時的紀錄片作解說,並為頻道眾多形象聲配音。

李易老師配音廣告↓


來源:中國播音主持網(zgbyzcw)


相關焦點

  • 已逝配音大師李易聲音將「重現」,智能語音是否會在未來替代人聲?
    可能你對李易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他配音的作品可謂是家喻戶曉。語音識別技術作為人工智慧的一部分,中國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該片專門為此拍攝和製作了一個段落。總導演史巖因此「靈機一動」,想到一個點子:能不能用人工智慧技術模擬李易的聲音?科研人員得知這個點子後,也感到這是一次優化算法、提升人工智慧水準的機會,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但後面經歷的磨難是大家都沒想到的。
  • 黑科技 | 助推現象級紀錄片《創新中國》,用人工智慧「喚活」經典聲音
    直至2013年7月23日,李易老師罹患急性白血病去世前一個月,他還在為紀錄頻道原創紀錄片《發現肯亞》錄製解說,而這也成為他生前最後一部大型紀錄片解說作品。很多人懷念李易老師以及他的聲音,特別是紀錄片導演,《創新中國》總導演史巖就是其中之一。當他在考慮節目配音員人選時,腦子裡第一個出現的聲音就是李易,然而斯人已逝,無力回天。但史巖隨即想到:能不能用人工智慧技術模擬李易的聲音?
  • 全球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面世 用AI向藝術致敬!
    這部聚焦前沿科學突破與科技熱點,以鮮活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創新實踐的紀錄片,還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聯結科技與人文:科大訊飛利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讓已逝的著名配音藝術家李易老師的聲音重現熒幕,完成了整部紀錄片的配音。這也是全球第一部全篇採用人工智慧配音的紀錄片。
  • 你一定認得的一位配音師離世了,但央視決定用AI復活他
    他配過的經典紀錄片數不勝數,《鄧小平》、《再說長江》、《美麗中國》.央視和央廣的王牌欄目《探索·發現》和《中國之聲》也由他來負責。甚至他還是動畫片《海綿寶寶》章魚哥的配音,這個你大概很難注意到.焦點訪談和《海綿寶寶》共享同一個聲音。可以下個武斷的結論:假如你在中國長大,你不可能沒聽過李易的配音。這個視頻能夠帶你感受到底有多少日常被忽略的聲音是出自李易的作品。這位行業宗師的聲音被同行評價為「已達完美境地,不管通篇多少字,每一個字都堪稱完美,遒勁沉穩,堪稱時代之音。」
  • 「易」聲難忘——懷念李易老師
    十三億中國人都聽過他的聲音,他的聲音遒勁沉穩、真誠自然、高雅大氣、極富磁性,堪稱「時代之音」。
  • 海南音樂廣播×訊飛配音 AI實力打造二次元聲優萌音小妹
    近兩年,二次元明星如雨後春筍不斷冒出,成為人氣和流量的保證,其背後的聲優群體也越來越受到粉絲關注。栩栩如生的配音不僅讓粉絲「耳朵懷孕」,還賦予二次元明星不凡的生命力。日前,海南音樂廣播椰子FM家族的二次元虛擬主播萌音小妹閃亮登場,不僅天天派送紅包,還有惹人喜愛的軟萌聲音,聽起來整個人都酥了。
  • 手機配音軟體哪個好?6款手機配音APP推薦
    軟體特色[簡單易玩]簡單的操作設計加上精心剪輯的視頻片段,後期製作一氣呵成,讓你輕鬆體驗配音的樂趣。[素材豐富]不同的片段、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臺詞,每天都有不同的新素材讓你總有不同的體驗。[創意無限]曾經熟悉的橋段,融入你特別的聲線和無限的創意,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演繹那無數的經典。
  • 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今晚央視深視揭真容
    《創新中國》是一部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它關注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技術、新型能源、中國製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前沿領域,用鮮活的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該片在製作中創新性地使用了語音合成技術,是世界首部採用人工智慧配音的大型紀錄片。
  • 語音合成晶片在印表機中的應用
    引語:  熱敏面單印表機在大家的腦海中就是規規矩矩的列印訂單小票,以解決手寫忙亂易出錯的煩惱。然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科技的飛速發展,嵌入語音合成晶片實現智能語音播報,也使得一系列的印表機逐漸步入智能設備的行列。
  • 【聆聽】有聲語言大師:李易
    可以說李易老師的聲音是伴隨著我們好幾代人成長的,也是筆者非常非常敬重的老師。易聲難忘,僅以此文致敬敬愛的李易老師!(以下轉自百度百科)李易(1963.10.24-2013.7.23),男,著名播音員、配音演員、語言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原教授。
  • 來,讓AI給你免費配音!
    我查了一下有關材料得知,給《創新中國》實現人工配音的是科大訊飛聲音技術團隊,該片配音成功的關鍵是利用了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而這項技術是由國家頂尖的AI語音製作團隊完成的,這個人工配音紀錄片的世界第一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的人工智慧發展水平確實很高
  • 英國科學家重現木乃伊聲音
    英國科學家重現木乃伊聲音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01-24 08:48 來源:澎湃新聞
  • 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央視《創新中國》揭開真容
    、配音演員、語言藝術家李易先生,他曾為《再說長江》《大明宮》《美麗中國》等多部專題片及影視作品配音,業內享譽極高。著名播音員、配音演員、語言藝術家李易存照2011年,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開播,作為紀錄片國聲的李易老師義不容辭為頻道「獻聲」,他的聲音成為紀錄頻道成立初期的標誌性聲音。
  • 配音軟體——文字轉語音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軟體,是微信上的一個小程序,叫「配音神器專業版」。這是一款專注於文字轉語音的配音軟體,支持AI配音和真人配音。AI配音:接入的都是阿里、百度、京東這種國內頂尖的語音合成技術;真人配音:目前接入了二十多位國內專業播音人員,風格多樣。
  • 情感語音合成讓機器表達不再「生澀」(下)
    上篇內容包括情感語音的定義以及情感合成實現所運用到的一些技術,下篇重點探討情感合成的數據問題,應用場景以及技術展望。情感合成數據數據是另外一個制約系統整體表現力的因素,而在情感合成數據方面則面臨著很多的問題。
  • 影響語音機器人聲音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語音機器人使用效果的一大因素在於機器人在會話中的聲音的逼真度,即語音機器人的發音越接近於人聲,用戶體驗越好,那麼影響語音機器人聲音逼真度的因素有哪些,對比挑選語音機器人需要關注哪些功能及技術指標呢?
  • 絕版視頻:李易談《再說長江》
    這是李易老師2006年在《再說長江》上映後,在新浪做的一期訪談節目,長達54分32秒,極為罕見,極為珍貴。  李易老師英年早逝,雖以聲音名世,創作了大量有聲語言作品,但他自己留下的影像資料極卻少。他一直深藏在幕後,極少公開露面,只有在2012年11月《天天向上》的一期四大配音高手的節目中,才第一次讓大眾一睹風採。然而僅僅半年之後,他就永遠離開了我們。
  • 央視紀錄片《創新中國》首創人工智慧配音
    據悉,這部在CCTV-9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紀錄片《創新中國》,是世界首部利用人工智慧模擬人聲完成配音的大型紀錄片,節目解說部分全程運用人工智慧配音。已逝「配音大師」的聲音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重現」,李瑞英、朱軍等央視「國臉」悉數到場,見證這奇妙又激動人心的時刻。
  • 聲音難聽,不會配音怎麼辦?
    不過大家都知道,視頻沒有配音是不行的。但很多人的聲音條件並不好,聲音沙啞粗糙,發音也不標準,甚至還有嚴重的口音,聽完自己的聲音簡直想打自己。雖然好聽的聲音不是天生的,通過後天訓練也能改變,但塑造有魅力的聲音,需要大量專業的練習、練習、再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斷提高自己在語速、音量、音高、音準和感染力等方面的水平。
  • 網易雲信聯手配音秀,打造語音聊天室互動新體驗
    市場上,配音秀等配音APP的興起為廣大配音愛好者創造了隨時隨地體驗做聲優的機會。 作為配音秀多年的技術合作夥伴,網易雲信為其提供了基於音視頻通話和IM即時通訊的多人語音聊天室解決方案,為配音秀用戶打造了穩定、流暢、清晰的音頻社交互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