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輝煌》本來是跑了題的約稿,沒想到最後成為點評歷史的畫卷

2020-12-19 騰訊網

很多人都很疑惑,為什麼金一南將軍是研究國家安全戰略問題的學者,卻寫出了《苦難輝煌》這樣一部黨史軍史方面的書。其實這源自於一篇寫跑題的約稿。

金一南在國防大學戰略所的時候,一家出版社找上門來,希望他能夠參與一部叢書的撰寫,主要負責紅軍長徵部分,拼夠資料就行,不超過20 萬字,3 個月之後交稿。當時金一南熱衷於收集黨史和軍史的資料,做出了上百萬字的筆記,只是從來沒有出過書,本著藉此練筆的想法,金一南一口答應下來,沒成想之前積累的素材噴湧而出,一發而不可收拾。

報社要求只要20萬字,但是金一南還沒寫到紅軍從江西出發就已經超過十萬字,「這不是小學作文所說的跑題嗎?」沒辦法,在三個月期限將至的時候,金一南帶著稿子老老實實的和出版社交代:「對不住,學跑題了,你們另行找人吧。」

讓金一南沒想到的是,編輯看過稿件後非常激動,告訴他:「太好了,長徵那部分我們找別人寫,這篇稿子你就照你的思路繼續寫下去。」

金一南將軍

出身軍人家庭,自帶鐵血軍魂

金一南生於1952年,他的父親金如柏1930 年在江西投身革命,走過了二萬五千裡長徵,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母親鄭織文,當年懷著一腔熱血,從河南老家跋涉14 天到達延安,成長為一名戰地護士,後與金如柏結為伴侶。

江西是父親投身革命的地方,也是金一南的出生地,幼年時隨父母來到昆明,在這裡金一南度過了童年歲月。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舉家搬到北京生活。在金一南20歲的時候,他終於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了光榮的軍人,他先後做過無線電技師和軍體教員,在基層錘鍊了整整12年。正是苦難和磨鍊,在金一南的心靈深處埋下了堅韌的種子,長出了以後可以汲取精神力量的根。

在部隊的這段漫長的歲月中,除了日常的訓練,金一南不斷的閱讀書籍來充實自己,他最喜歡看的是毛選1-4卷,在反覆的研讀過程中,金一南被當年實事求是的精神、那種對中國熱情和國情的深刻洞悉所折服。

在不斷的探索中,金一南逐漸意識到濃厚興趣,我們這個黨、黨的領導、黨領導的軍隊所走過的道路,並非我們一些人所想像的那樣簡單,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獲得精神動力和集體自尊的源泉。

金一南將軍

苦難是一筆取之不盡的財富,輝煌是一份等價交換的報酬

此後,金一南將軍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對黨史和軍史的研究當中,在一個偶然的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他翻到了一張《1936 年世界各大國陸軍實力比較》的表格。在上面記載:當時中國陸軍220萬人,世界第一,日本陸軍 25 萬人,世界第八。再對比中日兩國裝備,中國陸軍主力師的裝備堪稱世界先進水平,並非傳統史料中所描述的「敵強我弱」。

對此,金一南感觸很深,他拿起筆一蹴而就,寫出了《軍人生來為戰勝》,他總結到:

「一支平素慕於虛榮而荒於訓練、精於應付而疏於戰備的軍隊,一支無危機感緊迫感的軍隊,一支沒有軍人枕戈待旦的軍隊,兵力再多、裝備再好,也無有不敗。」

1995年,金一南寫就22萬字的《裝甲戰》,可惜的是當時並沒有受到出版社的重視,並且書稿最終還被弄丟了,由於整部書稿都是手寫的,沒留底稿,這成為金一南將軍畢生的憾事。

正是有了之前的鋪墊,才有了創作《苦難輝煌》時候的厚積薄發,可以說金一南的寫作經歷和書中中國革命史一樣都是從苦難走向輝煌的。

金一南將軍籤售《苦難輝煌》

用獨特的視角、翔實的史料、恢弘的氣勢全景回顧了我們革命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經磨難挫折、走向輝煌勝利的苦難歷程

很多人不知道,因為某些歷史原因,金一南只是初中畢業,卻在46歲的時候被破格提拔為國防大學副教授,並且創作出大量的文學作品,對此,金一南將軍這樣評價自己:「我並不比別人聰明,只比別人執著!」

很多人在佩服金一南的時候,並不知道《苦難輝煌》的創作過程是多麼的艱辛,從開始收集資料到動筆寫作,再到成功出版,整整歷時15年,不過由於在寫作過程中積累了翔實的一手資料,所以他能夠從深層次看待問題,對於很多複雜的現象看的很深很透,因此我們現在聽金一南講座的時候,會覺得他語出驚人,能夠引發國人的強烈反響。

以人帶史可以說是中國史學的一個傳統 , 司馬遷的《史記》就是一個樣板。金一南並不想為人物立傳 , 而是在歷史事件中凸顯人物的作用 ,在梳理歷史脈絡與走向中關注其間人物的命運 , 充溢著濃濃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也正是這種獨特的視角,讓我們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更為深入的了解到那一段遍布著鐵與血的前行之路。

他沒有採用闡述歷史的老方法,而是在把握各方面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完成俯瞰,在縱橫捭闔的國際力量交鋒中,用濃墨重彩刻畫了中華民族一大批救亡圖存者在重大關頭的命運。讓他們的膽略、抉擇,流血、犧牲,主義、信仰,穿透重重歷史迷霧,鮮活地走進時代的鏡頭。

讓我們看看這本書裡面所描寫的一些人物,簡單的體會一下金一南在創作時的心路歷程。

長徵中,紅一軍團是中央紅軍的主力部隊,2 師 4 團則是主力中的主力,他們的團長是王開湘,時年34歲,正是最好的年華,王開湘是紅軍中公認的虎將,飛奪瀘定橋、強攻臘子口都有他的身影,這兩次戰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攻打瀘定橋的時候,王開湘的部隊在安順,距離目標有320公裡的,軍部一開始交代的作戰計劃是讓王開湘在三天內打下瀘定橋,王開湘率隊第一天疾馳80公裡,但是在晚上接到了軍部急報,要求他們在第二天奪取瀘定橋,這就是讓部隊在一天一夜行進240公裡,簡直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但王開湘率領紅四團以驚人的體力與毅力,硬是用一天一夜提前到達了瀘定橋,並親自坐在橋頭指揮22名勇士攻取瀘定橋,打開了一條紅軍的生命通道。飛奪瀘定橋中的「飛」字用的相當傳神,不僅突出了奪橋戰鬥的快速迅捷,同時也指代部隊行進的速度猶如神兵天降。

三個月後,王開湘又接到新的攻堅任務:強攻臘子口!面對極其不利的地形,王開湘和他的戰士們沒有絲毫的退縮,硬是憑藉驚人的勇氣,爬上了懸崖,消滅了敵人,奪下了紅軍北上的最後一道坎。戰鬥結束後,彭老總經過臘子口,看見一段 50 米崖路上,手榴彈彈片鋪了滿滿一層,有的地方還厚厚地堆了起來。這位久經沙場的紅軍宿將連聲感嘆「:不知昨天我第一軍團這些英雄怎樣爬上這些懸崖峭壁的。」

但是出乎大家的意料,王開湘這位鐵骨錚錚的硬漢卻在兩個月之後自殺了!據楊成武回憶,王開湘當時受了傷寒,但因醫療條件太差,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導致王開湘非常痛苦,最後在一天夜裡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再加上意識模糊,不小心扣動扳機自殺。

面對我軍早期那些頂天立地的英雄,金一南感動得熱淚盈眶。人類在繁衍,英雄卻不能複製。像胡天桃、王開湘、方志敏、劉疇西這樣的戰將,在那支翻越萬水千山的隊伍中難以計數。他們沒有活到勝利的一天,沒有趕上評功、授勳、授銜。他們穿著襤褸的軍裝,帶著滿身戰火硝煙,消失在歷史帷幕後面。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金一南將軍嘔心瀝血的巨著《苦難輝煌》

金一南將軍想通過這本書告訴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我們曾經擁有一批頂天立地的真人,他們不為錢,不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為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信仰!」

這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歷史放在國際大背景下解讀的書,是第一本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歷史的書,是第一本可以作為大散文欣賞的歷史書。《苦難輝煌》出版後在全國引起轟動,一版再版,印量達 200萬冊。

如果你也想對我們的民族,我們的英雄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建議你也讀一讀這本52萬字的《苦難輝煌》。

相關焦點

  • 《苦難輝煌》本來是跑了題的約稿,卻被基辛格點名拜讀!
    」伏案桌前靜心回憶自己那些豐富而又坎坷經歷的金一南再一次想到了這個問題。1952年金一南在江西出生,父親金如柏是一位老革命,母親鄭織文是一名戰地護士。出生在軍人世家的金一南在懂事起就對「共產黨」三個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金一南的《苦難輝煌》,曾被人認為只能賣七八千冊,結果意外大火
    《苦難輝煌》本來是跑了題的約稿,沒想到最後成為點評歷史的畫卷很多人都很疑惑,為什麼金一南將軍是研究國家安全戰略問題的學者,卻寫出了《苦難輝煌》這樣一部黨史軍史方面的書。其實這源自於一篇寫跑題的約稿。」讓金一南沒想到的是,編輯看過稿件後非常激動,告訴他:「太好了,長徵那部分我們找別人寫,這篇稿子你就照你的思路繼續寫下去。
  • 金一南少將《從苦難到輝煌》觀後感
    下班閒暇時,在學習強國平臺學習中偶然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金一南少將的《從苦難到輝煌》的精彩講課,頗為振奮,金一南教授圍繞「我們為什麼要愛國」和「怎樣才能真正地愛國」兩個話題展開,通過豐富的史料和熱血故事,講述中國百年救亡的苦難鬥爭史和百年復興的輝煌奮鬥史。
  • 對於《苦難輝煌》,華東師大教授提出質疑:作者對歷史沒研究
    東師大教授提出質疑:作者對歷史沒研究楊奎松教授讀過了《苦難輝煌》的部分章節發現,書中很多內容都是現有的研究成果,而作者自己對歷史是沒有研究的。金一南這一行為很可能構成抄襲,因為他是在拿別人的成果加以自己激情的評論代替了自己的研究。楊奎松教授認為:激情評論並不能掩蓋抄襲的事實。
  • 《苦難輝煌》,描寫長徵歷史的書,為何能脫穎而出?有什麼秘訣?
    2015年,《苦難輝煌》的作者金一南將軍跟隨團隊到訪美國,美國著名國際專家基辛格居然興衝衝的去找金一南將軍籤名,他和金一南先生說《苦難輝煌》這本書太震撼人心了。為什麼基辛格這麼看中《苦難輝煌》?《苦難輝煌》到底是一本什麼書?
  • 《苦難輝煌》讓人「刻骨銘心」的一句話,讀懂了,人也就勇敢了!
    《苦難輝煌》讓人「刻骨銘心」的一句話,讀懂了,人也就勇敢了!而有一本書,猶如一個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什麼才是這個年代真正該崇拜的東西,這本書就是《苦難輝煌》!沒有苦難哪有輝煌,沒有昔日的犧牲,哪有今日的和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往往忘記了犧牲年代的殘酷,但有一個人一直惦念著,這個人就是《苦難輝煌》的作者金一南將軍!
  • 為什麼基辛格訪華時,指定要看《苦難輝煌》?
    2013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到了中國後想看《苦難輝煌》,但是當時這本書還沒有英文版本,有關部門只有緊急找人,把同名圖書改編製作的電視紀錄片《苦難輝煌》字幕翻譯取出來,交給了基辛格。很多企業也將本書視為公司強大必學的一本書,李彥宏在一次直播中,和樊登說到,自己讀過《苦難輝煌》,這本書裡一半苦難,一半輝煌,其實大多數都是苦難,做業也是一樣,都是苦難,只有經歷苦難,才能成功。
  • 金一南談《苦難輝煌》:苦難終會過去,我們背後是日漸強大的祖國
    他剛《苦難輝煌》的時候,也是被人質疑,有些聲音這樣講「現在是網絡小說的時代,你寫國家經歷過的苦難,怎麼走向的輝煌,誰會看!」還有專家預測最多賣出7000本左右,結果這本書從出版到今天,總共賣出了300萬本,這下那些專家也沒有了聲音。
  • 金一南《苦難輝煌》,華東師大教授曾經提出質疑,到底誰是誰非?
    華東師大教授楊奎松讀了《苦難輝煌》後,質疑金一南:我認為他對歷史沒有研究。他認為書中很多內容都是別人的研究成果,然後金一南加以自己的激情評論,這很可能算是抄襲。楊奎松教授認為:激情評論不能掩蓋抄襲的事實。
  • 金一南花15年寫《苦難輝煌》,專家:最多賣七八千冊,結果真打臉
    然而,包括金一南自己之內,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本書自2009年出版以來的10年來,各種版本的《苦難輝煌》發行量超過300萬冊。最近,作家出版社又推出了「《苦難輝煌》青少版」,還有英文版、俄文版、日文版、法文版,有的已經正式出版,有的正在推進中。為什麼許多人不看好的一本書,卻出乎意料地火起來了呢?
  • 名師點評中考卷|英語單詞「跑」去歷史卷,提升綜合素養是王道
    對此,南方+珠海大課堂特別開設「名師點評中考卷」欄目,考試科目結束後,邀請名師對當堂科目試卷進行點評。今年是中考改革的第一年。與數學、英語、化學、道德與法治等學科考試時長有所壓縮不同的是,歷史學科考試時長大幅延長,由原來的50分鐘延長至80分鐘,作為中考壓軸登場。「果不其然,考生們依舊大呼不容易。」
  • 當苦難成為誘惑時 —— 觀影《牧師的最後誘惑》
    個人的遭遇、環境的無望、教會的逃避,這些統統成為這世代「牧師的最後誘惑」,誘使我們的心在神面前更加剛硬。只提供娛樂的信仰沒有能力面對苦難和靈魂的黑夜。本質上,我們更想知道上帝會容忍什麼,而不是祂想要什麼。我們貶低了神聖的東西,我們必須悔改。
  • 金一南無心寫出《苦難輝煌》,父親為何要他當基層兵,不讓提幹?
    校長很專注地上下打量著金一南,最後說:「下午2點之前,把你掌握的所有材料送到我的辦公室!」這是金一南人生的一次轉折,一直在圖書館默默成長的金一南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好幾個教研室都想把金一南調去。最終,金一南進入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正式踏上軍事理論研究的道路。
  • 華中師大語文課程專家點評各地高考作文題
    楚天都市報記者鄒浩7日,楚天都市報記者邀請了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學教授、語文課程專家譚邦和,對湖北之外的9套試卷作文題目進行了詳細點評。譚邦和教授認為,總體上,今年的作文題都顯示了各個命題組的匠心,色彩紛呈,多數值得肯定,也有少數題目比較老套陳舊,不過考生倒也容易上手。
  • 初中畢業的少將金一南,花15年寫50萬字《苦難輝煌》,為銘記英雄
    但他只有初中學歷,在這本《苦難的榮耀》出版後,他的成功是相當出乎意料的。出版前有權威人士預測,說這本書50多萬字,都是歷史,連插畫都沒有,都是文字,最多7000本就很神奇了。然而,第一版出版已經11年了,但《苦難的榮耀》卻經久不衰。
  • 金一南花15年寫《苦難輝煌》,專家:頂多賣七八千冊,結果真打臉
    這就是金一南將軍創作的初心《苦難輝煌》。僅有記牢歷史時間,立在時下,才可以憧憬未來。大家只有記牢這種不要錢,不必名,肯吃苦,不要命的真正的人。金一南將軍僅有中學學歷。他金一南將軍是個不可以閒下來的人。公共圖書館裡的書太多了,他運用這一機遇餓肚子去看書。
  • 《快樂王子》與王爾德最後的苦難
    這位傳奇人物的最後的人生,像《快樂王子》中的王子那樣死去之後,帶著金身和寶石裝飾,開始了見證這個世間的種種不公與苦難,像燕子那樣,幫助王子償還所欠下的一切,他獲得了愛,並死在了冰天雪地之中。電影細化王爾德的苦難。真的,再沒有比苦難更不可思議的了。
  • 「你們的約稿函是騙人的吧!」
    在後臺,類似「我投了十幾篇怎麼一個沒中,你們的約稿函是騙人的吧」的質詢聲也就一直沒斷過。剛開始還挺無奈的,但我後來一想,倒也不覺得這些質疑是全是壞事,反而是這些聲音讓我意識到或許可以做一些更實在的事情。比如在約稿函上做了一些調整。調整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寫作者在投稿指南找到適合自己的投稿渠道。
  • 周星馳和林正英合作的沒曾想卻成為了「港式殭屍片」最後的倔強
    但因為這些作品的質量良莠不齊,迅速打亂了本來良好發展的市場。因為這些原因,沒過幾年時間,「港式殭屍片」逐漸走向了落寞。但看到「港式殭屍片」沒落的向華強十分不甘,他並不希望看到曾經輝煌的「港式殭屍片」就此沒落,於是向華強突發奇想,提出了將「殭屍片」和「無釐頭喜劇」的元素相結合,打造出另一種形式的「殭屍片」。
  • 五年級數學智力題:沒想到看似簡單的題目,卻讓全班45名同學啞火
    數學的難,並不是體現在你所處的階段,小學的數學題,照樣能夠令很多高學歷家長頭疼不已,別不信,小磊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智力題,別看這道題似乎很簡單,但是卻讓全班足足45名同學集體啞火。五年級數學智力題:聚餐某大學舉辦了一次盛大的野外聚餐活動,因為人數比較大,所以負責人提前聯繫好了車輛,巧合的是,當所有參與聚餐的大學生都上上車以後發現,每輛車所乘的人數正好相等。於是眾人在清點了行李與物資以後,便浩浩蕩蕩地趕往聚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