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鄒浩
7日,楚天都市報記者邀請了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學教授、語文課程專家譚邦和,對湖北之外的9套試卷作文題目進行了詳細點評。譚邦和教授認為,總體上,今年的作文題都顯示了各個命題組的匠心,色彩紛呈,多數值得肯定,也有少數題目比較老套陳舊,不過考生倒也容易上手。
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這個作文題具思辨性,有難度,有深度,可以考出水平。首先,考生必須具有相關的歷史知識,這是前提,而且僅僅靠題幹上提供的事實是不足以深入討論這個話題的。齊桓公與管仲、鮑叔之間的故事見於《國語·齊語》等文獻,寫這篇作文要注意其中的三個節點。一是鮑叔與管仲的友誼與相知:當年二人為友,管仲有老母需要贍養,家裡貧窮,鮑叔就出本錢與他合夥做生意,盈利後分錢,管仲總是多拿一點,鮑叔僕人以為不公,而鮑叔則解釋因為他要贍養老母,這就是所謂「管鮑分金」的故事。後來管仲帶兵作戰,進攻時總是慢吞吞躲在後面,退卻時卻總跑在前面,士兵以為他膽怯怕死,鮑叔則對大家解釋說他是擔心自己戰死了老母無人照顧。管仲知道後非常感動,說:「知我者鮑叔牙也!」由此二人結為生死相知。第二個節點是,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糾是哥哥,小白是弟弟,齊襄公死後,兄弟二人從國外緊急趕回,爭奪王位,管仲為助公子糾得位,帶兵堵截小白,並一箭射中小白腰部,但被腰帶上的銅撘鉤住了,小白機智,將計就計,裝死倒下,於是公子糾就不著急趕路了,而小白卻日夜兼程先於公子糾回國即位,成為齊桓公。這段故事裡,管仲和鮑叔各為其主,小白與管仲結了死仇。第三個節點才是,齊桓公任命鮑叔為相,而鮑叔深知任重難以勝任,稱自己五不如於管仲,寬惠柔民不如,治國家不失其柄不如,忠信可結於百姓不如,制禮義可法於四方不如,執枹鼓立於軍門以鼓舞百姓勇敢不如,因而向齊桓公推薦管仲以自代,而對一箭之仇則以各為其主以後必忠於你來使齊桓公釋懷。此後還有一段曲折是,這時管仲已經在魯國了,若魯莊公知道齊桓公的真意以後肯定不給,乃謊稱要報那一箭之仇才從魯國把管仲捆了回來。後來管仲發揮才幹,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作文時肯定不能展開來講這麼複雜的故事,但對這段故事的了解卻是越詳細越好,也能檢驗考生的閱讀積累。
這個題目的思考難度在於,如果這算一段歷史佳話的話,三個人,誰更值得讚賞呢?管仲?齊桓公?鮑叔?抑或各有所善?管仲的才能當然值得稱讚,但不聞「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乎?可是如果齊桓公不肯放下那一箭之仇,這段佳話也成就不了。三人都放下了常人難以放下的東西,鮑叔放下了高名顯貴,齊桓公放下了奪命之仇,而這兩個放下助使管仲放下了疑慮,方能放心施展才幹。我想,「當然」「但是」「然而」,這些關聯詞語的恰當使用,會串聯起一段比較周全的思考,成就一篇好作文。
全國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如果沒有全國Ⅱ卷的作文題,2020年的高考會對不住庚子年人類所遭遇的巨大苦難,也辜負了全人類同心同德地抵抗這場災難中所煥發出來的堅強意志與愛的精神。苦難中開出的花朵格外爛漫,疫情之初,世界各國馳援中國,疫情蔓延之後,中國人幫助世界,在互相援助的物質包裝箱上,大家不約而同地以美麗的詩句和哲言來表達相互的關懷與鼓勵。我想,考生要是知道這些詩句或哲言的出處,以及伴隨這些美麗話語的背景故事,一定會寫得更有信心。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出自《墨子·兼愛》,是說人皆當懷兼愛之心,視人若己,在疫情中來理解,那就是別國的苦難就是自己的苦難。墨子約生於2500年前,那麼早,中國人就有了這樣的情懷。17世紀英國玄言派詩人約翰·多恩的詩句:「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說的道理跟墨子是一樣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現在日本舞鶴市政府馳援大連的抗疫物資箱面,應該是他們首先發明了捐贈物資的箱面上加配古詩的美好方式吧。這兩句詩出於唐詩王昌齡《送柴侍御》,全文是「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用在這裡特別感人而又優雅。「同氣連枝,共盼春來」中,「同氣連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典出南朝梁周興嗣的《千字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唐代高僧法照大師曾寫過《寄勸俗兄弟二首》,其一寫道:「同氣連枝本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更可能是日本友人援引的出處。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影響,沒想到這回他們以這樣美好的方式來回饋了中國。「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是德國諺語,中國人非常理解這個道理,支援德國的物質寫上這些句子,是不是拉近了彼此的心靈?「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出自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著名歌劇《圖蘭朵》中的一段詠嘆調,三年前,《圖蘭朵》曾來杭州大劇院演出。杭州人民在援意物質上寫上這個句子,多麼振奮精神也震撼靈魂!
我想,考生順著這些名言和詩句的解讀,在闡釋人類命運相連必須互相支持共謀發展的深刻哲理時,也在抒發災難中人類仍然充滿詩意的棲居在地球之上,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那種精神是永遠與人類同在的。
另外,別忘了是演講稿,對象是世界各國青年,激情,哲理,中國氣度,世界眼光,人類情懷,都是必須的。
全國III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
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作為考生,你在攻克大學的門檻,而面對高一的新生,你是過來人。高中三年,你有許多感悟與思考,現在要你給弟弟妹妹們分享,你應該結合自己的經驗教訓,先給自己來個「自畫像」吧,然後,告訴弟弟妹妹們對著「我」的「自畫像」,爭取高中三年比「我」畫得漂亮一些。這是一封書信,應該遵從書信的格式,而且,道理說得透徹一點,可以舉些例子來分析,話語則應該親切一些,對嗎?
全國新高考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人們居家隔離,取消出訪和聚會;娛樂、體育場所關閉;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學校開學有序推遲;公共服務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防疫拉開了人們的距離。
城鄉社區幹部、志願者站崗值守,防疫消殺,送菜購藥,緩解燃眉之急;醫學專家實時在線,科學指導,增強抗疫信心;快遞員頂風冒雨,在城市鄉村奔波;司機夜以繼日,保障物資運輸;教師堅守崗位,網上傳道授業;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傳遞溫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繫。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這個點抓得好。這場災難的重要特徵,就是病毒把人群撕開了,逼得人們保持距離,而且,這成了戰勝病毒的「法寶」。考察古今中外的抗疫經驗,保持距離一直都是人類戰勝病毒不得不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但人類發展到今天,社會關係愈趨緊密,獨立生活幾乎已經沒有可能。所以,除了醫護人員在死亡線上與病毒拼搏之外,還有很多人堅守工作崗位,維護社會生活的基本形態,提供各種各樣的生活保障,而這些人,很多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他們的存在,保持了「距離」中的「聯繫」。這場災難遍及各地,雖程度不同,相信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親身見聞,也通過媒體了解了更多,相信對這個題目都有感同身受的體會:敘述中發表議論,顯示思維品質;鋪陳時組織語言,彰顯寫作才能。
全國新高考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
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帶你走近_________」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這個題目不難,每位考生都有關於某些地名的相關知識,至少你熟悉自己的家鄉。但寫好卻並非易事。首先你得挑選一個你具有豐富背景知識的地名,從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方面,一一介紹,既要概述周到,又要突出重點,在保持知識的準確性的前提下,還要有激情、文採和適度的誇張,最好有些趣味性,有吸引人到此一遊的感召力。一般考生極有可能忘記的是,這是電視節目的主持詞,應該是配合著不斷變換的畫面的,所以你的介紹也要考慮到畫面的存在,並不斷地跟畫面的轉換相生相發,語言也要相應地過渡照應,這樣,才有可能生動。
北京卷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1)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整個系統由55顆衛星構成,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可服務全球。
材料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繫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
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繫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像,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這個題目應該是讓考生談一種生活哲理,從給出的材料看,是要討論個體在群體中的存在價值,大概地說,離開了群體,個體的功用可能無所依託,而離開了每一個體的功用,群體的價值也將子虛烏有。
第二個選做題太自由了。必須注意的是,與第一題明確要求是議論文不同,第二題要求的是記敘文。在你曾經接觸過的信息中,挑一個你感受最深的事件,在生動的記敘中,應該滲透感悟,所以要發議論。
天津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國面孔」是全球熱播紀錄片裡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是用中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在寂靜街巷裡傳送溫暖的雙手……也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國面孔」的你和我。
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麼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明顯(3)不少於800字 (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每位考生在自己十七八年的人生旅程中,都接觸過無數的「中國面孔」,而疫情中的你,又見識了哪些「中國面孔」呢?題幹的提示中既有知名的「中國面孔」,也有平凡的「中國面孔」。你新近熟悉的「中國面孔」,相信也是既有天天媒體露面的,也有默默奉獻的,都可以寫。真實可信,真情實感,我想是這篇作文應該具備的品格。
上海卷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這個題目有點難。難在要求你做出一個判斷。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人類搞得猝不及防,狼狽不堪,應該就向人類提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們甚至開始懷疑一些過去很執著的信念,例如「人定勝天」。但是,我們還是不能把這個問句簡單地換成句號,因為「無能為力」是一個全稱判斷,事實證明,即令碰上疫情這樣巨大而深重的災難,人類也並非完全「無能為力」,還是有所作為的。人類會不斷認識自己生存的自然空間和社會空間,並不斷發展自己的生存智慧。至少,不會提前放棄,主動認輸。我想,考生應該努力把這個道理說出來。
江蘇卷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網際網路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讚,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江蘇卷有點撲朔迷離,特別是最後一段描述可能把考生弄暈。幸好前面已有主題短語,「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是不是提醒人們不要長期一直被「同類信息」環繞而出不來,因而形成偏見或執念而不自知呢?人類進入了多元文化的時代,應該廣泛地接觸各種不同信息,並運用自己的思維器官進行篩選、分析、評價、棄取,而不要一直「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
浙江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3)不得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套作。
浙江卷這個題目人人都有感受,沒有什麼時代感,但長寫長新。只是千萬不要寫成精神自慰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