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的《低俗小說》到底講了什麼?為什麼經典?

2021-01-08 茹曰

《低俗小說》是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布魯斯·威利斯、烏瑪·瑟曼、約翰·特拉沃塔、阿曼達·普拉莫、蒂姆·羅斯等主演的犯罪電影。

影片由6個彼此獨立而又緊密相連的故事所構成,6個故事都各自講述了一個不同的事件,但他們卻都有著共同的戲劇屬性將它們緊密相連。

該片於1994年10月14日在美國公映。

該片由「文森特和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處境」三個故事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聲五個部分組成。其中有洛杉磯的黑社會,包括有自己道德標準的殺手、黑幫老大的情婦、下層社會的拳擊手……黑幫大佬馬派遣手下文森特陪伴他的妻子米婭,米婭不斷向文森特獻媚但他動也不敢動,怎料米婭吸入過量毒品昏迷不醒,嚇得文森特手忙腳亂。另一方面,文森特與朱爾斯又受命剷除異己,從而引出故事多線的發展。

開始深度劇透:

《低俗小說》本身講的就是低俗的故事。

庸俗的笑話,離奇的故事,似是而非的邏輯,夢幻色彩的幻想。

這就是《低俗小說》,一個講述如同《故事會》中的離奇故事一般的電影。而昆丁用他神奇的敘事方法讓這些低俗的故事擁有了令人著魔的力量。

《低俗小說》一共講述了下面七個故事,並通過三件關鍵物品串聯起來。

1「兩位殺手執行任務時遇見神跡,一位頓悟之後決定金盆洗手。」

2「殺手在車內誤殺線人在朋友家裡請來專業人士處理屍體。」

3「一個膽小的流氓被「大嫂」引誘卻不敢有所行動。」

4「曖昧的夜晚嗑錯藥被離奇手法救活的少婦。」

5「拳手違背假打約定試圖大賺一筆後逃生。」

6「黑老大路遇仇人激烈搏鬥後雙雙被變態囚禁最終反殺。」

7「一對打算搶劫咖啡店的情侶遇到頓悟的殺手。」

任務物品

「魔鬼召喚的寶箱」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一塊有味道的表」

《故事會》的講法是分成十個段落講述這些離奇的故事。而昆丁卻打亂時間線讓所有的離奇都擁有了不同意義。

昆丁構建了一個神奇世界,這個世界中有人目瞪口呆的為荒謬鼓掌,有人思考到底什麼是真實,還有人大笑這操蛋的世界。

從開始,蒂姆.羅斯用「似是而非的邏輯」證明打劫咖啡店是個好主意,卻被「惡魔寶箱」引誘,身陷險境。

幸好已經頓悟的jules卻決定寬恕劫匪,來回應神跡。

幸好已經頓悟的jules卻決定寬恕劫匪,來回應神跡。

看看彈孔,就會發現真的是神跡。而文森卻對彈孔不屑一顧,自顧自的認為是運氣

看看彈孔,就會發現真的是神跡。而文森卻對彈孔不屑一顧,自顧自的認為是運氣

也許這是因為文森已經被「惡魔寶箱」迷惑,反之jules卻一眼沒看過「惡魔寶箱」。

也許這是因為文森已經被「惡魔寶箱」迷惑,反之jules卻一眼沒看過「惡魔寶箱」。

這應該是文森一直悲劇的原因。「走火」「mia瀕危」「死亡」

這應該是文森一直悲劇的原因。「走火」「mia瀕危」「死亡」

懷表證明著butch家族的榮譽,這是他比賽反水的原因,也是butch最後回頭解救Marsellus的原因。而這榮耀卻藏在……

mia故事裡除了舞蹈外最能反應這段劇情應該是文森剛上廁所時。

隨著《girl,you will be a weman soon》的音樂起舞,而文森卻因為恐懼覺得回家打飛機。

Mia隨著《girl,you will be a weman soon》的音樂起舞,而文森卻因為恐懼

可惜最後冷笑話catch up還是kecthup直接暗示。

可惜最後冷笑話catch up還是kecthup直接暗示。

所有的廢話豐滿了人物的血肉,讓我們可以在短時間了解人物的性格。冒死不著邊際的對話讓離奇的故事如此的貼近生活。

不擔心警察而擔心老婆的吉米,特立獨行的女司機,傻白甜的Fabienne,膽小暴躁的文森,講義氣的黑老大,高效優雅的The wolf,一個個人物如此鮮明,不得不說是「廢話」的原因。

昆丁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個符號化的臉譜。英雄最憋屈的時刻竟然是哄女友,當butch拍著方向盤大罵的時候,我不禁大笑「去TM的英雄」。

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意外的世界,他們更熱愛著自己的生活,那似乎不再是電影的世界。

第一節、重慶火鍋

鏡頭先轉到重慶,長江沿岸的三大火爐之一。已是夏季,想必重慶人民已經蒸起了免費的桑拿。

然而在這個以辣聞名全國的城市,縱然高溫炎熱,重慶人民也樂此不疲地在火鍋店裡燙著毛肚,煮著各種奇怪或正常的食材,滿頭大汗,麻辣無比,卻又樂此不疲,難受又快樂著。

重慶的火鍋其起源有一種說法,很久以前,碼頭上的縴夫把各種便宜的下水扔進鍋裡煮,這就是重慶火鍋的雛形。

其實火鍋,給人的印象,很接近於大雜燴,各種食材往裡面一扔,便成了一道絕佳的美味。火鍋不但美味,而且廉價親民,因此風靡大江南北。

第二節、低俗小說

(影片中昆汀飾演的吉米)

鏡頭轉到20多年前的美國。30歲左右的資深影迷昆汀,拍攝了這部在影史上前無古人的經典影片——《低俗小說》。這是他的第二部電影。

說到這部電影,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其名字本身——低俗小說。低俗小說的英文名為Pulp Fiction,指的是那種內容通俗、裝幀簡陋的讀物。1935年英國的阿蘭·萊恩創辦了「企鵝」版通俗文學讀物,這種書往往都是用各種廢棄報紙、書籍被攪和成紙漿後而產生的。

我們大可以望文生義,這部影片就如低俗小說一樣,是由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塞進去組合而成。

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有各種電影表現形式,各種娛樂因素,各種嚴肅的話題,各種低俗的話題。昆汀把許多常見或少見,昂貴或低廉的素材通通放入一個鍋裡煮,就像火鍋一樣,縱然一些食品不搭配,也能煮成美味無比又通俗廉價的大餐。

這就是《低俗小說》極其厲害的地方。下面將詳談。

第二節、昆汀玩電影電影玩觀眾之驚世駭俗的娛樂與藝術的饕餮盛宴

我們首先得明白一點,以我們的時間(2015年)和空間(中國)來看待《低俗小說》,是很難完全領會其為何妙到毫巔,登峰造極。我們得首先自我催眠為一位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影迷。

現在的人們賞析《低俗小說》,首先都得絞盡腦汁地去梳理其敘事。

沒錯,《低俗小說》的非線性環裝敘事手法影響深遠,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現代主義的電影是正常的,線性的,而後現代主義的電影中的劇情,只能是當下的,人們觀影時是很難去思考、或者無法去思考故事的前後邏輯。

昆汀解構了電影,他深諳後現代主義的精髓。什麼是後現代主義,我們簡單說說,我們也必須得明白,模糊化的標準,低俗與高雅的標準模糊並存,時間喪失,道德崩壞,崇高與噁心並存,意義與無意義共生。無意義看似有趣,不道德看似高尚,戲謔、嘲諷等等。

昆汀無疑受到了當時文學流派的影響,至少這些東西都是有先河的。

美國偉大的文學家之一,意識流文學的大家,曾經寫過《喧譁與躁動》,主角名與昆汀不謀而合,小說中也有一塊「祖父的表」。

福克納也喜歡在小說中消解情節,打亂敘事順序。因此昆汀的作品,是有其先河的。

(福克納)

但昆汀首先完美的運用在了電影中,使電影《低俗小說》成為了一面獨一無二的旗幟。

說了這麼多,我們先來梳理梳理影片的敘事。

如果按照正常的敘事手法,電影的敘事簡單來說應該是這樣的:

殺手文森特和朱爾斯去做任務殺人,差點被殺,這裡黑人朱爾斯便覺得是上帝的旨意,意圖退出。與此同時,黑社會老大馬沙與拳手布奇正在談交易,而文森特意外開槍射殺了小混混馬文,二人去吉米(昆汀出演)與邦尼的家,然後處理屍體。之後二人去餐廳吃飯,遇到情侶劫匪,朱爾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文森特依然走老路,苦海無邊。再之後是文森特和馬沙妻子的故事,然後拳手布奇意外射殺文森特,最後布奇和馬沙碰到,發生了一系列荒謬的事兒,兩人重歸於好。

這樣看來,如果影片按照正常的敘事手法拍攝,這無非是一部普普通通的電影,而且由於其臺詞的冗雜,會顯得話癆無比,加上各種碎片化的東西,按照正常的敘事手法拍攝,這部電影也許會變得非常的囉嗦、無味。

但妙就妙在昆汀消解了其敘事,他深諳後現代主義的精髓,使用了高超的蒙太奇拼貼技法,把各種故事碎片化然後拼貼在了一起。

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時的體驗,最開始本來就是莫名其妙,眼裡充斥的都是各種碎片鏡頭與碎片敘事,耳朵裡聽到的都是各種碎片臺詞。觀眾一開始就對這種「碎片」感到了好奇,那麼那些有意義或無意義的碎片鏡頭與臺詞,反而變得充滿了趣味。

本來一個按照正常敘事不是特別出彩的故事,在進行了碎片化處理後,給了觀眾無限的聯想空間與無窮的回味。這使簡單的故事變得複雜,有韻味。使很多無意義的東西變得有意義,有意義的東西變得無意義。觀眾不得不絞盡腦汁去猜,去懵。這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而這種樂趣,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是多麼新奇的體驗。

昆汀是在玩電影,同樣,他的電影是在玩觀眾,每每衝破觀眾的思維慣性。《低俗小說》這部電影就像一個帶著面具穿著皮衣的施虐狂,對觀眾施虐,但觀眾卻從這種被虐中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性高潮。

現代主義電影,導演都費盡心力地去表達,他們想讓觀眾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他們恨不得把什麼都交代得完美與清楚。

而昆汀的這部《低俗小說》,就擺明了一個態度——你們這些狗娘養的觀眾,這部電影在說什麼,你們他媽的自己去摸索,自己去用你們的豬腦袋想去。

而觀眾們反而覺得這種被強加的莫名其妙的任務合情合理,反而充滿樂趣。

這就是這部電影從敘事性來說,最偉大的地方之一。

電影中處處充滿著這種玩弄觀眾的情節。

比如影片開始,文森特和朱爾斯去做任務時的臺詞對話。我很負責的告訴各位,這些對話完全沒有意義。

按照思維慣性而言,臺詞應該是充滿意義的,是要充當各種敘事功能的。比如推進情節的發展,對情節解釋,抒情等等。

然而這段討論漢堡的臺詞,在影片當中根本沒有意義,很可能就是昆汀一拍腦門兒隨便胡扯的。

然而一些觀眾還要聚精會神的去領會猜測這些臺詞背後的意義所在,昆汀真他媽的是在玩弄觀眾,觀眾還覺得好玩。有人說這段臺詞之後又出現,其實只不過是閒扯x2罷了。

哪怕一些觀眾發現了沒有意義,這些臺詞就如鬼畜視頻的彈幕一樣,給了觀眾莫名其妙的快感。

因為新奇。他們從來沒見過電影能這麼玩的,他們覺得這種打破了常規的感覺,就他媽的在成人論壇上看見90後美女同學被偷拍打野炮一樣有趣。

有的東西沒意義甚至是不道德的,但就是有趣。比如在電梯裡放個悶屁,比如在別人看不見時摳坨鼻屎,又比如穿著短裙內褲裡放著跳蛋。

《低俗小說》裡到處充斥著這種無意義,或不重要,甚至不道德,卻又能刺激觀眾多巴胺的東西。特別有趣。

比如仔細看看,性愛戲整部電影只有兩段在同一個故事中,性愛在這種在當時人們看來,是灰色話題。而在這部到處充滿著番茄醬與粗口的電影中,當人們根據思維慣性,以為性愛戲十分大膽時,昆汀卻略加收斂,要知道《教父》都有露點啊。而且在那個故事中,FUCK所使用的次數是最少的。昆汀又一次玩弄了大家。

又說說「邦妮的處境」,當人們以為邦尼是一個重要人物,且會作為一個重要角色登場時,觀眾們卻發現,邦尼登場時間得用秒來計算,而且只存在於朱爾斯的想像中,還他媽的只有背影。

(邦尼)

再比如當觀眾們以為米婭談的那個笑話無意義時,但其笑話卻充滿意義。米婭對文森特說了一個不好笑的冷笑話:

這個笑話採用諧音原理,取的是catch up和ketchup之間的諧音,趕上和番茄醬。暗示了如果不能「趕上」,就只能變成「番茄醬」。最後文森特就死在了自己血管中的番茄醬中。

觀眾一次又一次被玩弄,思維慣性一次又一次被打破。這些東西對於2015年的我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對當時的觀眾來說,只能瞠目結舌,大嘆昆汀這個鬼才的才華驚世駭俗,蓋世無雙。

這些都組成了電影的娛樂性。但電影的娛樂性就止於此?

這些娛樂性,都是通過打破常規然後給觀眾帶來快樂的,但對於當時的美國觀眾而言,各種「梗」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樂趣。這不再是對傳統的破壞,反而是對大眾文化的迎合與繼承。

比如大美女烏瑪瑟曼演出蛇蠍美人,這本身就能給人極大的娛樂體驗。

舉個例子。《道士下山》中,如果沒有那張林志玲與範偉同床的海報,宣傳片中沒有林志玲與範偉的床戲,《道士下山》的票房一定會下降許多。

這種娛樂性已經脫離的電影本身,昆汀是很懂美國文化的,這種娛樂性就在於對美國文化的深入了解。整部影片也充滿了美國味兒。

和電影有關的文化梗也在昆汀電影中頻繁出現。

又比如那位軍人:

這名上校的演員是克里斯多福·沃肯(好吧,還是使用現在通用的翻譯且把名字補充全),專拍越戰電影。當時的美國觀眾一看他出場,就明白這傢伙是越戰歸來。

那個莫名其妙的計程車女司機,也是來自於義大利獨立短片《凝固》。其演員在《凝固》中也有出演。

這種玩梗的套路,現在的電影中並不少見,但在當時,是十分有趣的。

而且這種梗在影片中非常非常的多。

我們從形式和手法上,能看到香港電影的影子。昆汀以前可看不過不少林嶺東、王家衛、吳宇森的作品。第一步影片《落水狗》照搬了不少林嶺東《龍虎風雲》中的東西。同時,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備受推崇也跟昆汀的推崇脫不了干係。

甚至其中的暴力美學,也是昆汀繼承並精進了庫布裡克,馬丁斯科塞斯。念聖經殺人那段也不是他獨創的,而是出現在了經典電影《獵人之夜》中。

昆汀曾說:「我每部戲都是東抄西抄,抄來抄去然後把它們混在一起……我就是到處抄襲,偉大的藝術家總要抄襲。」

而我國南朝蕭統 也曾在其《〈文選〉序》中指出:「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為積水所成,積水曾微增冰之凜,何哉?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也就是說繼續前人的事業,並使更加完善美好。後以「踵事增華」指繼續以前的事業並更加發展。

因此這種東抄西抄,並不是一件壞事。昆汀把這種種娛樂元素拼貼到了一起,達到了素材狂歡的效果。對當時的觀影人群來說,是十分新奇又酷炫的體驗。

(尚格雲頓一字馬)

昆汀不但是繼承,還完善了,甚至使其產生了完美的化學效應,娛樂度爆表。

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好,昆汀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在於這些點。這部電影也有屬於自己的,獨到的場面。

這經典的文森特與米婭飆舞的場面,是美國音樂史、舞蹈史的縮影。有趣的是,據男演員自己的描述,最開始他們都按照要求跳,到了後來昆汀同意他們即興發揮。

著名的扎針鏡頭。其實是倒著拍的,文森特把針拔出來開始拍的,後來通過剪輯。這一幕緊張又真實。

經過各種酷炫特技薰陶的我們,尚且能夠領會到這一幕的刺激與緊張。當時美國觀眾看來,這腎上腺激素的針頭,簡直不是扎在米婭的胸口,而是扎在觀眾自己的胸口。腎上腺激素加速分泌,陰莖充血勃起,陰道決堤泛濫,觀眾們精神高潮了。

總而言之,我們先拋開整部電影的文學性不談,我們不說內涵深邃不深邃。我們單單從娛樂的角度來談《低俗小說》,這也是一部劃時代的娛樂片,不亞於當年的《阿凡達》。

然而這只是《低俗小說》偉大面之一。

有人這麼評論《低俗小說》,說《低俗小說》把娛樂性、商業性及藝術性完美的結合。這是肯定的。

如果單單是娛樂,如《阿凡達》,也坐不到電影史最靠前的交椅。這部電影還結合了深刻的內涵。這樣的電影其實不多見,然而兩方面都做到登峰造極的電影,在影史上都絕不是泛泛之輩,參考《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下面我來簡單說說電影的內涵。

我們已經知道,這部電影應劃分在後現代主義的領域裡。而從意義而言,其實充滿了虛無主義、存在主義。影片中充滿了「荒謬」。

許多人都發現,影片中有自己的因果循環,是環形敘事。

文森特的死是種種巧合之下造成的。朱爾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文森特沒成惡魔,卻死了。死這一字,就值得探討。

黑色幽默做為一種文學流派,在美國上世紀60年,極其重要,影響深遠。代表作品如《第二十二條軍規》。

影片處處充滿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意義在於,這是一種荒誕的、變態的、病態的流派,把痛苦與歡笑、荒謬的事實與平靜得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並列在一起的喜劇。

影片當中把小人物的命運,以及命運的荒謬表現到了極致。

有人覺得文森特的是死必然。然而,《低俗小說》中的死,真不是必然,反而更傾向於偶然。

比如馬沙在追擊布奇時,胡亂開槍,路人便中槍了。

比如小混混馬文莫名其妙的就被文森特殺死。觀眾們本以為馬文會好好活著,沒想到就這麼死了,思維慣性再次被打破。

「我不是故意的,純粹是意外。」這句臺詞耐人尋味。《低俗小說》中處處充滿著這種意外,處處放大了這種意外。包括文森特的死,我們以為的主角,竟然被布奇一個照面就射殺,之後又回到了鏡頭中。還是那句話,打破了觀眾思維慣性,觀眾們被這種反常理驚呆了,又覺得十分刺激。

這就像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意外,也許哪一天就被車撞了。也許樓上的熊孩子丟塊磚頭就砸中了我們的頭。

昆汀把這種「意外」,用死來表達,但其實是「暴力」的抽象。環形敘事看起來是暗示著因果循環,其實不如說是意外和暴力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永不停息,一個圓把我們圈在裡面,誰逃不出去,誰都會經受暴力,各種暴力,網絡暴力、精神暴力、家庭暴力、性暴力。

而我們所有人最後的歸宿,無論是誰,英雄還是殺手,黑社會老大還是良民,都是死。

就如李賀的詩《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所言:「茂陵劉郎秋風客。」縱然如漢武帝般偉大,最後也不過化為一抔黃土,區別只在於,哪兒的土。

從文學結構來看,不但是整體結構屬於環形,內在各個點之間也充滿了環形。比如文森特和布奇的兩次相遇,發生口角與被殺;比如朱爾斯兩次背誦《聖經》。

真是一環扣一環,環中有環,環環往復,生生不息。所有人都在一個怪圈中,所有人都被各種大鎖和小鎖鎖住,所有事件都是有意義,但大多數時候,竟然是無意義的,荒謬的。

裡面許多人的死,比如馬文,與馬沙開槍射殺的路邊女子,就像加繆小說《局外人》的主角默爾索射殺的無名阿拉伯人一樣,死得莫名其妙,荒謬無比。

在人物塑造方面,低俗小說的脫離了扁平化。豐滿。他們既不是好人,也不是惡人,就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真正豐滿的人,是難以用好或壞來界定的。這種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

如《肖申克的救贖》中,主角無論如何我們看來都是好人,大多影片都這樣,能用好和壞界定,而《低俗小說》不能。這種人物風格化明顯又成功的塑造,也是《低俗小說》的成功所在。

總而言之,整部電影在娛樂性和藝術性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它引領了時尚,又對電影在敘事手法、暴力描述等多種形式上有所開創。因此這部電影如此偉大。

可以說,非線性敘事的風潮,就是《低俗小說》做的貢獻最大。以及暴力美學的發揚,《低俗小說》功不可沒。對暴力的戲謔、道德功能社會功能的淡化也做到了極致,儀式感上也出類拔萃。雖然也許不如之後的《罪惡之城》,但《罪惡之城》從時代意義以及內涵上來說,差了太多。

末節、戰績與總結

讓我們來看看《低俗小說》的戰績吧。

1、在上世紀90年代,以800萬美金的投資,贏得了兩億美元的票房成績。

2.、這還只是昆汀第二部電影。

3、各項世界大獎,包括金棕櫚獎。而在當時的奧斯卡獎典禮上,與其競爭的兩部電影,也赫赫有名,分別為《肖申克的救贖》與《阿甘正傳》。那一年真是電影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

4、而在影迷很熱衷的一個榜單IMDB TOP 250榜單中,《低俗小說》排名第五,《阿甘正傳》第十三。在專業影評人所制定的榜單中,《低俗小說》排名也相當靠前,而且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前,可以說是90年後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恐怕至少得《穆赫蘭道》那樣級別的大物才能相提並論。而《肖申克的救贖》與《阿甘正傳》,有時連一些專業的榜單都進不了。

5、引發了朋克音樂與黑幫電影的復古熱潮。

6、在當時,影片中的服飾髮型等成為時尚。甚至有其相關的宗教組織——quenish。

7、對許多國內外著名的導演有深遠影響。

包括國內的寧浩,《瘋狂的石頭》與《瘋狂的賽車》也不過是小兒科。

國際上的,包括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也就是《鳥人》的導演,其著名電影《愛情是狗娘》便深受昆汀影響。

又如《兩桿大煙槍》的導演蓋裡奇,有英國昆汀的稱號。其引領了英國幫派電影的復甦。

以及諾蘭的《記憶碎片》也深受其影響。

愛情是狗娘

8、成就了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並使其成為獨立電影的中流砥柱。也給美國獨立電影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對獨立電影的發展有功不可沒的影響。

9、成龍也受過昆汀照顧,昆汀推崇《紅番區》,讓很多美國觀眾認識到了成龍。

我就想起這麼多,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影史上無與倫比的經典電影。而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這部電影

「他媽的電影也能拍成這樣!」

娛樂的狂歡,拼貼的狂歡。劃時代的拍攝手法,有趣的劇本與,恩,怪誕有趣的臺詞,FUCK的念法這種細枝末節,都充滿了娛樂性。

沒錯,這部電影就像《最終幻想7》之於遊戲界——他媽的遊戲能做成這樣;就像痞子Eminem之於HIP HOP界——他媽的白人玩說唱竟然能玩得這麼好。

如果看過《十二怒漢》,也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電影能這麼拍?我們今天看《低俗小說》這樣的感覺也許大量削減了,是因為昆汀的那種手法太容易被複製。不過也正因為此,更襯託出其影響力深遠和其本身的偉大。

《低俗小說》作為美味的麻辣火鍋,把各種東西放入其中,美味得驚人。

相關焦點

  • 豆瓣8.8《低俗小說》:把低俗故事講得高級,導演昆汀給人太多驚喜
    ——《聖經·以西結書二十五章十七節》昆汀·塔倫蒂諾是義大利裔美國著名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其執導的犯罪電影《低俗小說》獲得了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低俗小說》上映後備受爭議,有人直呼看不懂,也有人一刷再刷視為經典。可以說對於這部電影,要麼食之無味,要麼愛之入骨。
  • 昆汀的成名作《低俗小說》,講了個什麼故事,很少人真正看懂
    《低俗小說》是昆汀最為重要的一部作品,其中的敘事結構,頗具風味的配樂,猝不及防的反轉等都讓人津津樂道,本期我們只專注於聊聊昆汀的《低俗小說》到底講了個怎樣的故事。首先為了更好地理解昆汀講了個什麼故事,讓我們把電影拆解成三個故事,從電影安排的出場順序開始。
  • 《低俗小說》真的低俗嗎?來看看昆汀的一部史詩級神作!
    《低俗小說》真的低俗嗎?來看看昆汀的《低俗小說》獲得了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由美國著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製作而成。《低俗小說》真的低俗嗎?來看看昆汀的如果把電影比作開車,就知道《低俗小說》為什麼被稱為偉大。根據傳統的敘事手法,無論是按年代順序還是閃回,構建、對決、結局三個部分都很明顯。
  • 低俗小說,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在吹捧昆汀的暴力美學
    《低俗小說》是一部上映於1994年的電影,稍微對電影有點了解的都知道,這一年可以說是世界經典電影的元年,誕生了許多口碑極佳的電影。除了《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阿甘正傳》這些耳熟能詳的電影,還有就是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著名的《藍紅白三部曲》。
  • 昆汀牛逼,吃我安利!誰也別想逃過《低俗小說》的暴力美學輪迴
    拿姜文類比昆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且不論那句話說得是也不是,最起碼這部電影確實讓一些影迷勾起了對昆汀深深烙在骨子裡的經典印象,也讓我想再次跑個題,對著天空對著大海大吼一句:「昆汀牛逼,吃我安利。」 從不理解昆汀的吹點在哪裡到淪為昆汀死忠影迷,作為姜文電影愛好者的室友只是被我摁頭看了一部《低俗小說》。所以即使時隔多年,見識慣了各個風格影片的我,也還是想日常吹一吹昆汀這部1994年的老電影。
  • 電影《低俗小說》:昆汀原始演員願望清單曝光
    低俗小說》堪稱是昆汀的經典代表作,而《低俗小說》中的演員陣容也是片中最具特色看點之一。從約翰·特拉沃爾塔到塞繆爾·傑克遜,昆汀挑選的每一個演員在電影中都令人印象深刻。不過近日,有網友曝光了昆汀原始的《低俗小說》演員願望清單,這與電影原班演員有所不同。
  • 動畫 《低俗小說》20周年:神秘的黑匣子裡到底裝了什麼?
    1994,數十部經典電影在那一年爆發,而其中真正談得上改變了電影藝術呈現方式的只有昆汀·塔倫蒂諾的那部《低俗小說》。
  • 《低俗小說》流氓昆汀的封神之路
    大家好,這裡是影視推薦哈今天就來跟大夥聊聊昆汀的封神之作——《低俗小說》。因何封神?Metascore94分,IMDB TOP 250第8位,奧斯卡最佳劇本,雖未能一併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卻拿下了當年的坎城金棕櫚獎。
  • 俗人才看的《低俗小說》;昆汀的荒誕藝術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1994年,這個 對於電影史不可或缺的一年。Ok,回到主題,相信了解過1994年以後,能夠在如此多的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低俗小說》的優秀毋庸置疑。相信不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小夥伴,看完以後可能會一臉懵逼,w t f 這兩個多小時,我看了啥,到底是怎麼講的故事?我們先來對劇情一段一段的梳理一下。
  • 如何評價電影《低俗小說》?
    《低俗小說》是著名暴力美學導演昆汀的經典作品,這部影片當年和《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一同角逐奧斯卡,雖然和奧斯卡擦肩而過,但是卻斬獲了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從敘事手法上來看,影片是由六個看似獨立卻又聯繫緊密的故事組成。
  • 昆汀《低俗小說》究竟好在哪裡?就好在劇情無釐頭,臺詞夠嘮叨!
    01我完全無法掩飾對昆汀塔倫蒂諾的熱愛!每當對生活失去熱情,跌入情緒的低谷,都能從「昆汀式」的話嘮臺詞中尋找到郭德綱段子般的幽默。其中《低俗小說》為最。《低俗小說》可以稱得上是電影界的「榴槤」,愛她的人至死不渝,時常溫習。無感的人則一頭霧水,嘚吧嘚說的什麼玩意兒?好在「邪不勝正」,《低俗小說》在豆瓣TOP250的排名中高居第79位,多年來以其語調豐富的「F**K」口頭禪引領著諸多昆汀信徒。那麼,《低俗小說》究竟好在哪裡?
  • 《低俗小說》一部最混亂的傑作!
    在1994光輝燦爛的電影史上,《低俗小說》與各種大片相互競爭,在一群神仙打架中脫穎而出。該電影至今獲得過1項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坎城金棕桐獎和其他62項獲獎以及70項提名,真的是大獲成功了。要知道,當年在奧斯卡上與其競爭的是《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電影由幾個獨立但又彼此緊密聯繫的故事組成,有人問:「《低俗小說》到底講了什麼?」「應該就是庸俗的笑話,奇妙的邏輯,叨叨絮絮的對話吧。」
  • 一部電影就能看懂昆汀?來看看《低俗小說》這部電影
    一部電影就能看懂昆汀?來看看《低俗小說》這部電影。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1963年3月27日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美國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昆汀被描述為一個真正的電影導演,他的作品配得上這樣的恭維的。
  • 《低俗小說》:高雅的低,脫凡的俗,昆汀後現代主義主張的構建
    二十世紀福斯有意邀請昆汀執導動作片《生死時速》,哥倫比亞籌拍的《黑衣人》也向他伸出橄欖枝,但這些大預算的動作片並沒有打動剛剛嶄露頭角的昆汀,他立志要拍攝自己風格的電影,他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隱居起來,潛心創作《低俗小說》劇本,一部後現代主義裡程碑的電影就此誕生。
  • 《低俗小說》:「扭扭舞」塑造的經典
    電影《低俗小說》是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的一部經典電影。該電影於九十年代在美國公映,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個故事:「文森特與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處境」。《低俗小說》海報《低俗小說》中扭扭舞場景17年大熱的影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中,安清歡曾和丁人間在劇中跳起扭扭舞,二人還在劇中提到了《低俗小說》
  • 豆瓣8.8《低俗小說》:一部「沒有意義」的電影,為何被奉為經典
    ——《聖經·以西結書二十五章十七節》昆汀·塔倫蒂諾是義大利裔美國著名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其執導的犯罪電影《低俗小說》獲得了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低俗小說》上映後備受爭議,有人直呼看不懂,也有人一刷再刷視為經典。可以說對於這部電影,要麼食之無味,要麼愛之入骨。
  • 《低俗小說》、《殺死比爾》、《好萊塢往事》……「昆汀式美學」對時尚領域的影響何在?
    《低俗小說》,相信許多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都會是這樣一副畫面。首映於1994年的《低俗小說》出自大師級導演昆汀·塔倫蒂諾之手,這位自20世紀80年代聲名鵲起的電影藝術家在從事導演、製片、編劇的 40 年職業生涯中,在影史之上留下一個個令人難忘的名字:《落水狗》、《低俗小說》、《殺死比爾
  • 《低俗小說》:如何把平淡無奇的故事講得高大上
    》獲得了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還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七項提名,並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大獎,《低俗小說》能夠殺出重圍,得到全世界藝術水準最高的A級電影節的認可,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和奧斯卡獎,這部電影肯定是有獨到之處的,不過,時至今日,似乎也還是有很多觀眾並不清楚昆汀的這部電影好在哪裡……《低俗小說》海報環形敘事與後現代先從
  • 電影《低俗小說》分享
    初中的時候偶然看了一部叫《低俗小說》的電影,只是覺得分段敘事很有趣,除此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想法。
  • 《低俗小說》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昆汀的《低俗小說》在1994年上映。這部電影昆汀採用了環狀結構來敘事。將主角參與的不同的故事拆成了六個片段。六個平淡無奇,又低俗黑暗的片段由昆汀奇特的講故事技巧從而與眾不同。其中的對白是影片的重點,是對每個人物理解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