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義大利是怎樣統一的,為何被稱為乞丐帝國主義

2020-12-23 多邊形的歷史

說起義大利,很多人覺得這個國家很浪漫,而且這個國家的水城威尼斯非常有名。不過我們對義大利的歷史了解的並不多。義大利是如何統一的,我們都沒學習過。其實義大利的統一併不是很早,在19世紀的後半業統一的。不過這個國家統一之後卻被稱為乞丐帝國主義。我們今天看一下具體的狀況。

義大利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是個地理名詞,和當時的德國一樣。這個地方分布著很多的小國,諸侯林立。他們都是義大利的一部分。我們知道拿破崙就曾遠徵過義大利,當然,拿破崙之所以能遠徵義大利成功就是因為義大利處於分裂狀態。在義大利眾多的諸侯中,有一個實力非常強大,這個諸侯就是撒丁王國。後來的義大利,正式在撒丁王國的領導下才完成統一的。

19世紀50年代,撒丁王國首相加富爾積極推行「自上而下」的統一政策,經他和加裡波第的等人努力,1861年3月撒丁王國改號為義大利王國,定都佛羅倫斯。雖然這個王國成為義大利王國了,不過並沒有統一整個義大利。所以他們的目標就是逐漸統一整個義大利。1866年,義大利趁普奧戰爭進行之機會,收回了威尼斯地區。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義大利與羅馬合併,教皇庇護九世只得退居梵蒂岡。這時義大利徹底完成了統一。

可以說後來的德國統一方式和義大利幾乎一樣。他們都是在強人的領導下完成統一的。王室雖然領導國家,不過發揮的作用並不是很大。不過義大利統一後,發展的並不是很好,所以才有了乞丐帝國主義的稱呼。

當時的義大利,百分之61.9的人是文盲,婦女文盲更是高達75.7%;在義大利南部,經常爆發各種疾病,如瘧疾和流行病發生;義大利經濟仍然高度依賴外貿和煤炭和糧食的國際價格。 統一後,義大利有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從事農業活動。第二次工業個革命發生的時候義大利雖然統一了,卻並沒有抓住這次機會。所以義大利沒有像德國那樣崛起。在當時的歐洲裡,義大利並不是一個強國。完全無法和英國、法國、德國等相比。在別的國家看來,義大利確實是一窮二白。所以這個國家才有了乞丐帝國主義的稱呼。

其實一直到二戰的時候,義大利的發展也並不是很好,發展的一般。義大利真正崛起是在二戰後,經濟才騰飛。

相關焦點

  • 錢昌明:義大利是怎樣重新屹立於世的?——從伏尼契的小說《牛虻》談起
    整個中世紀,義大利在歷經了外族的輪番入侵與封建割據的演變以後,到19世紀中期統一以前,其境內實際上被分割為8個部分:西北部獨立的撒丁(義大利人)王國;中部是法國控制的教皇國;北部的倫巴底——威尼斯是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繼承者)總督轄區;奧地利還控制著中北部的託斯坎那、帕爾馬、摩地納、盧卡等諸多封建公國;南部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統治的兩西西里王國(包括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島)。
  • 老照片|上世紀50年代的義大利
    我們不妨一邊聽著這首老歌,一邊看看上世紀50年代的義大利是什麼樣子的。《羅馬假日》主題曲《昨日重現》▼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赫本、派克、攝影師在攝影棚裡拍攝的《羅馬假日》工作照。
  • 義大利的統一之路,靠「抱大腿」而崛起
    19世紀上半期,義大利依舊處於群雄割據,外敵幹涉的狀態,甚至連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底和著名城市威尼斯都處於強國奧地利帝國的佔領和控制之下。拿破崙戰爭後,義大利人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義大利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
  • 義大利統一後定都羅馬,為何卻不恢復「羅馬」作為國名?
    堅韌的羅馬人不願意局限於自己的城市,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先後徵服半島的南北兩部分,首次實現了亞平寧半島的統一。羅馬人開始把「義大利」這個稱呼擴展至整個亞平寧半島。三、義大利覺醒亞平寧半島的支離破碎,給義大利帶來的也不全是痛苦,除了沒有封建領主的壓迫,促進北方城市國家的格外繁榮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收穫——文藝復興。從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之所以能夠誕生在義大利並不是一個偶然。
  • 郭松民 川普就職演說的真諦:回到十九世紀帝國主義?
    (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讀了好幾遍川普就職演說,結論只有一個:拋棄普世價值,回歸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
  • 遠在黑海之濱的克裡米亞戰爭,如何影響義大利的統一進程
    「義大利」(Italia)一詞來源於上古時代,在當時,今天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利亞地區被人們稱為「威大利亞」(Vitalia),意為「小牛犢成長的樂園」。後來這個詞的詞頭字母「V」在傳播過程中逐漸被省略,於是就形成了「Italia」這個詞,翻譯成中文就是「義大利亞」。到了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新興的羅馬共和國用「義大利」為整個亞平寧半島命名,自此,「義大利」逐漸成為世人所熟知的地理概念。
  • 義大利畫家維託裡奧·雷格尼尼,19世紀貴婦生活場景,油畫作品
    義大利畫家,維託裡奧·雷格尼尼Vittorio Reggianini (1858年至1938年),義大利學院派風俗畫家。他畢業於馬德裡藝術學院,後來成為該校的教授。他的作品主要是以19世紀歐洲典雅的資產階級生活場景風格,尤其是以貴婦、求愛的場景以及兒童描繪系列而聞名於世。
  • 結婚蛋糕和義大利統一紀念堂
    維託裡安諾義大利統一紀念堂,也稱為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位於羅馬市中心最大的威尼斯廣場上,是為紀念義大利的統一以及促成其統一的埃曼紐爾二世於1911年建成。這座高大的大理石建築的地位多少有點類似於我們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
  • 日常被辱義大利,為什麼那麼差勁?這得從義大利統一戰爭說起
    可你有沒有想過,稱得上歐洲列強的義大利為什麼在二戰中的表現那麼差?義大利真的是單純的軍隊實力差,還是義大利人不愛打仗呢?這一切都得從義大利統一戰爭說起。1,義大利地區的統一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義大利和中東、南亞等地區一樣,只是個地區性名詞而並非國家。
  • 義大利為何不叫羅馬?從羅馬帝國到義大利究竟經歷了什麼
    從羅馬到義大利   義大利國名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6世紀的時候,那時,統一整個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將自己發跡的亞平寧半島命名為「italia」,也就是義大利亞的意思,在後來的漢語翻譯中則為了順口被翻譯為「義大利」。
  • 尼斯:法國第五城,為何在義大利和法國之間來回易手十餘次?
    ▲尼斯是巴黎之外,法國最著名的旅遊城市,其區域被稱為「藍色海岸」可回溯歷史你就會發現,這座距離義大利邊境僅30公裡的城市在此前數百年間一直歸屬義大利,為了獲得尼斯的統治權,統一的法蘭西與分裂的義大利進行了三百餘年的爭奪
  • 一戰前義大利是德國盟友,戰爭爆發後為何投靠了英國
    在一戰中,義大利為這句話作了最佳註腳。義大利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時期,義大利的首都羅馬,是整個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5世紀,義大利的多那太羅、波提切利、達·文西、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藝術天才,啟動並推動了一場席捲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不過,在那以後,義大利先後被奧地利和法國佔領,領土支離破碎。
  • 維也納會議後到義大利統一前的邦國及其錢幣(六)——撒丁王國
    它在地理上的行政區劃,分為大陸部分的皮埃蒙特地區和地中海上的撒丁島地區,是19世紀中期義大利境內唯一獨立的王國,而義大利王國在1861年的統一則是基於撒丁王國的基礎而實現。一、紋章說明撒丁王國的紋章在錢幣上的體現較為簡單。
  • 同樣是演乞丐,黃渤、劉德華讓人心疼,而她被稱為最美乞丐
    在一些影視劇中,扮演乞丐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畢竟大家都知道乞丐的形象大都是邋遢不修邊幅的,如果明星有太多的偶像包袱的話,很容易讓觀眾出戲,而同樣是飾演乞丐,黃渤劉亦菲接地氣,而她的妝容讓人尷尬 ,還被稱為最美乞丐!
  • 罕見的19世紀照片在訴說歷史
    雖然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但很不幸,19世紀的中華民族在總體上卻有一段道不完、訴不盡的屈辱史。我們從國內的各種歷史教材和史料都能看到那些不堪的往事。最近美國的CNN從國外的角度曝光了一些罕見的珍貴的中國歷史圖片。
  • 汪暉對談章永樂:20世紀的遺產在今天值得去回顧
    以下是兩人就「世紀」是個怎樣的總體性概念、「世紀」是如何漂洋過海來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的、為什麼說「短世紀」和「漫長的革命」構成了20世紀中國最顯著的特質等話題對談的節選。 這後來成為歐洲統一的基本的設想,只不過當時使用的概念是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更不要說以後日本之後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等等的論述,都是跟這一反思有關。 20世紀初,日本比較進步的激進思想家,比如幸德秋水,是日本社會民主運動的領袖人物,也被認為是帶有無政府主義色彩的一個人,1910年被處死。他在1901年出版了個人的《二十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一書,書中他特別強調了帝國主義跟民族主義的關係。
  • 義大利「軟弱」的王朝統一戰爭
    但義大利仍然處於分裂的狀態,並且受到外國的奴役。奧地利控制著倫巴底和威尼斯,法國駐紮在羅馬教皇國,這些外部勢力阻礙著義大利的統一。在1848年革命後,義大利境內的各個邦國大部分又都恢復了專制統治,只有撒丁王國繼續推行君主立憲制,政權掌握在資產階級的手中。選擇哪種統一的道路面對著四分五裂的國家,義大利人民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即驅趕外國勢力和統一國家。
  • 別笑,近代義大利軍隊為何那麼「弱」?
    作為近代帝國主義列強之一,義大利軍隊的表現乏善可陳,不僅遠不是其他列強的對手,甚至連衣索比亞都(牙齒配不上胃口:189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被反殺)搞不定,徒留一段段笑話。如果要給義大利軍隊貼標籤,貼得最多的可能是廢柴、呆萌、搞笑擔當,戰鬥力負數等等。
  • 是什麼導致15世紀到16世紀的義大利戰爭?
    01 15世紀末至16世紀中葉,一場曠日持久的義大利戰爭,成為歐洲歷史上一段揮之不去的陰影。有關義大利戰爭背景,可追溯到十五世紀歐洲的局勢和政治形態。
  • 淺談為什麼巴黎能成為歐洲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繪畫藝術中心?
    從文藝復興或者說從歐洲近代開始直到19世紀初,義大利繪畫藝術一直主導和引領著歐洲繪畫藝術的發展,這一時期,歐洲諸國如法國、荷蘭、德國、西班牙、英囯、俄羅斯、比利時、瑞典、瑞士等國家的大批繪畫藝術家先後到義大利遊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