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單車要火,共享頭盔的生意也了解一下?

2020-12-25 騰訊網

編者按:作者奮力寫文,氪友用心評論。我們把讀者的真知灼見收集、整理並匯總成「氪友發言」,把商業歷史中每一件大事小情,從不同的視角再度展現。

美團下單百萬輛共享電單車,共享經濟戰火要重燃?網文江湖權力大交接,騰訊直管閱文打的什麼算盤?泡泡瑪特融資超1億美元,準備赴港IPO,潮玩真是個好生意嗎?氪友們有話要說。

圖片來源:Unsplash

Q:閱文高層變動,騰訊「接管」打的是什麼算盤?

@Snow

如果只是上下遊聯通,打造ip,應該是一件好事。 但採用免費模式,卻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於作者,讀者,以及其他普通人。

打造IP,也不是這麼個打造法。從龍空上可以看到,四月二十幾號開始,閱文系網站就改合同了,直接加了幾條諸如網站在其他渠道上進行免費等不視為侵權之類的言論——這等於直接砍了作者的渠道費,降低作者收入。如果按瀏覽量算稿費,小說的點擊是最好刷的數據,公司也不會這麼傻,那作者收入怎麼算呢?新版合同沒有提到。 而且,孵化ip也需要培養作者。網文門檻低,但是也不是誰隨便寫寫就能賣ip的。

免費的網站從來培養不起大神,大家為了點擊量可以直接寫套路文,越吸引眼球越好,何必那麼在乎質量,這等於斷絕了作者晉升的路,同時也讓從小白走到老白這一階段的讀者陷入書荒。畢竟,套路寫得好,每章留鉤子,讀者哪怕看完了罵,看的時候照樣欲罷不能。 而對於讀者來說,既然正版也免費,那就不存在看盜版的概念了。

我與其看廣告還不如去看別人整理好的txt不是?能保證一點廣告都沒有,直接大批量掃文,方便快捷。 其他音樂,漫畫等都在努力付費,倒是只有網文走免費趨勢,硬生生把讀者培養起來的正版付費意識打破,也是奇了怪了。

當然,這對於騰訊反倒是好事。上遊ip,中遊的影視製作,再到下遊的渠道 ,環節一打通,錢不知道能省多少。 那麼到底是誰付費呢? 各大視頻網站的會員,影視劇之中的廣告主,還有追星的粉絲。 這一套騰訊應該玩得已經很熟練了,看肖戰現在還好好的就知道鵝有多厲害。 但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並不覺得把網文也娛樂圈化會是一件好事。 這個圈子太瘋魔了。

@默然齋

讓子彈飛一會兒。 我作為一個從cmfu時代過來的老書蟲,情感上感覺不是很好。但理智上有一點期待。或許這會讓商業網文的發展再上一個臺階?當然也可能是前功盡棄。

@不周

這次變動說明騰訊狠心下場搞文娛了,之前的閱文的問題實際上在於ip的塑造方面做的真的很差,雖然也有類似《慶餘年》這樣的爆款,但大部分都是像《鬥破蒼穹》這樣的改編失敗品。如果騰訊能好好發揮手中一批頂級網文ip的作用,類似日本輕小說那種模式根據ip的情況開發電影、動畫、電視劇的話,未來對於觀眾來說實在是一件好事。12年網文讀者表示實在有太多好ip待挖掘了。

街頭的共享電單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Q:美團剛下單百萬輛共享電單車,滴滴青桔就傳出融資,戰火重啟了?

@新用戶5103719

有個問題,很多城市開始規定電動車騎行必須戴頭盔。這就很難配備了。

@冬瓜冬瓜排骨湯er

三四線的居民出行大都用自己的電動車,為何還要用共享的呢。

Q:泡泡瑪特要赴港IPO了,潮玩真是個好生意嗎?

@Viaxiz

經濟增長物質層面需求肯定會提高,popmart的成功是屬於合理的,像手辦球鞋等伴隨消費升級所帶來的潮流文化,這塊市場肯定會越來越大的,何況資本創造的消費主義越來越刺激年輕人的味蕾。

Q:豐巢快遞櫃將啟動超12小時後收費,你認為合理嗎?

@Donny

單純從取件時頻繁彈出的「打賞」功能看,蜂巢收費也是遲早的事,畢竟人家是想賺錢的。客戶流量沒帶來盈利,那就從羊身上直接薅。 其實嘛,收費也能理解,畢竟能提高資源利用率。 只是放不放蜂巢,快遞員真的得提前和客戶溝通,快遞公司增加投訴監管渠道才是。

@新用戶5126244

收費可以理解,很多情況即使快遞員打電話回復也只能是家裡沒人放在櫃中,當然快遞員先打電話詢問是必要的;至於快遞櫃收費,天下沒有白給的午餐,提供服務收取費用也是理所應當,而且目前價格還算合理,當然資本市場競爭自由,有實力繼續免費的當然會更受市場歡迎,但消費者如果只停留在過去免費思路下,斷絕市場的優化動力,那只會像過去盜版書籍一樣,到頭來損害的還是消費者的利益。

@白白熊

收費合理,但是前提是要改善服務。至少快遞員得在徵得用戶同意後再放進豐巢,不然還是送上門吧。

Q:沒有薇婭和羅永浩,拼多多直播拿什麼和淘寶快手剛?

@德雲社特派評論員

只重視直播形式,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用戶觀感,說到底為什麼李和薇可以佔據半壁江山,一方面是直播內容有趣,一方面是長年累月固有粉絲的積累,店鋪直播確實標新立異,可用戶是否愛看是個大問題,羅永浩的戰績是無法被複製的,之後銷售量快速降低也說明了這一點,與其大量啟用店鋪直播,不如把資源投在一個頭部KOL上,MCN不可信,大部分都是坑。

@做個溫和的人

起步晚了尋找不一樣的路徑無可厚非,但目前看來,拼多多的直播工具論更多是基於商戶的需求,而不是c端用戶的需求。

Q:開局即是地獄難度,Quibi能否後來者居上?

@玲玲

我不看好,除非Quibi能在短期內能把內容質量做到極高。

不論是長視頻、短視頻還是豎視頻橫視頻,它都是內容的一種載體,而用戶只會為內容付費而不是為載體付費、為形式付費。

目前Netflix、Disney+已經在內容上做到了很高的地步,即使Quibi免費三個月,也不一定會在視頻內容上有所建樹。最終用戶還會回歸自己的喜好,為自己喜歡的內容去付費。

圖片來源:華米科技官微

Q:單飛傳聞不斷,華米卻更依賴小米了?

@新用戶5125705

單個品類增長遇到天花板,不僅是市場同類產品的競爭,也有市場需求放緩的因素,因為很多人買了或者曾經買過,用過以後也會產生不過如此的感覺,好像沒有成為一個必需品存在。周圍有幾個朋友就是這樣,買了apple watch以後,把玩了一段時間,過了那個新鮮勁兒以後就把它束之高閣了。既然單個品類的高速增長難以維持,這個時候就只好尋求產品多元化來實現新的增長了。

Q: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能否誕生下一個GE?

@沈翼

短期內,這個行業是個沒有新技術新產品創新的舊酒裝新瓶行業,投資價值不大,長線,要看國家政策和經費的傾斜力度了,PS:那幾個工業網際網路概念的上市公司,都是假工業網際網路。

目前拼的主要是團隊在石油石化、電力電網等大型國有流程型行業銷售能力的天花板和經驗know-how。期待一家對標GE、西門子公司的誕生,周期將非常長,任重道遠。

@Toralon

沒有進行過深度的研究,也就鬥膽扯一點胡思亂想:看起來目前所謂的工業網際網路也就是做點信息服務和連接器的工作。這事,阿里雲稍微挪挪身子就給覆蓋了,人家順手就能搞得特漂亮的事,成本還會被其它業務需要均攤。感覺,這錢能掙也掙不了多久。就想不通了,業務創新在許多商界前輩那裡看起來怎麼就顯得那麼保守呢?當然,更可能是我太年輕,激進。

Q:中國VC大遷徙:得to B者得天下?

@濤聲依舊

明星消費網際網路大廠BATJ紛紛布局雲服務,投資SaaS業態,選擇從上往下打。傳統ICT設備廠家華為聯想浪潮依託成熟的市場基礎和領先的底層技術,堅決從下往上打。網際網路下半場真正熱鬧的地方在於,是網際網路思維先突破業務壁壘,完全理解工業,還是工業憑藉領先的技術,重新定義工業網際網路新內涵。

@新用戶5121923

無論toB還是toC,如果還是放不下吹泡泡這個嗜好,總歸還是惡魔般的存在,腳踏實地是當下的核心詞,該落地的,無論是產品、服務、VC、還是別的,儘早落地才是重點。

相關焦點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據界面新聞報導,今年 5 月,交通部門就約談了小遛共享,該公司在京違規投放了 1400 餘輛電單車。目前已有多家共享電單車企業退出了北京市場。  下沉市場是好生意嗎?  一線城市不能進入,不得已將目光轉向下沉市場的共享電單車,仍然是個好生意嗎?  共享電單車和共享單車在滿足出行需要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
  • 探訪青島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敗退後,共享電動車又來了!
    據了解,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電單車作為一種新的共享交通工具,在全國多個城市已經投放使用。據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發布的《全國共享電單車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超過200家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已投放共享電單車總量近500萬輛。今年以來,共享電單車也在我市的城陽、即墨、嶗山等區域迅速興起,因使用便捷、價格低廉成為市民出行的選擇之一。
  • 小遛推出90°停車,承德就要這樣的共享電單車
    用戶為何更青睞共享電單車?除了小遛等新興企業之外,共享單車巨頭也早有所行動。2018年1月,滴滴率先推出了「街兔電單車」,隨後,摩拜和哈囉先後推出了共享助力車,ofo也完成對多項電單車的專利申請。這兩年,巨頭們主動收縮共享單車業務,但在共享電單車市場上卻保持擴張勢頭。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最近獲得10億美元融資,外界認為或與電單車業務有所關聯。
  • 共享電單車重蹈覆轍:新車投放半年就進「墳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活躍在長沙街頭的新款共享電單車,是今年疫情有所緩和之後才開始大量投放的,這批新型電單車的生命周期,只有半年。這本是可以避免的資源浪費,但網際網路公司們的無序擴張一再試探城市管理者的底線,最終還是給共享電單車引來了監管的嚴格制裁。無序擴張讓共享電單車這門本來可以賺錢的生意,變得面目全非。
  • 共享電單車:兩千億市場的「新故事」
    阿里、騰訊、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寧德時代、中國鐵塔等大廠先後涉足;初創公司不斷湧現,並獲得資本持續加注……共享電單車的「新三國」一、共享電單車的行業現狀前幾年電單車在中國市場中一直不溫不火,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政策影響。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4%。共享電單車市場價值的釋放迅速吸引各大平臺穩步推進投放布局。而要想在企業林立的市場中爭取一席之地,就要走差異化競爭路線來爭取用戶,並且通過技術服務升級增強用戶粘性,騎電單車就是其中「小而美」的典型。
  • 共享電單車「攻守道」,如何運維停放才是燃眉之急
    2016年,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町町單車等第二梯隊的共享單車品牌紛紛入局,共享單車爭奪戰正式拉開序幕。2017年1月,第一輛共享電單車「7號電單車」問世,隨後小蜜電動車、西遊單車、獵吧、小鹿單車、租八戒等電單車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共享電單車競爭格局也逐步展開。
  • 小鹿單車停止運營押金怎麼退?共享電單車被叫停
    (原標題:小鹿單車停止運營 共享單車洗牌在即)  10月23日是小鹿單車暫停運營的時間。  近日,共享電單車企業小鹿單車通過官方微信發布通知稱,計劃於2017年10月21日起回收車輛,10月23日暫停運營。消息顯示,小鹿單車是北京市出臺明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政策後首家宣布暫停運營的企業。
  • 資陽整治共享電單車亂象 營造和諧交通環境
    資陽網訊(全媒體記者任媛媛韓成璽)近年來,操作方便快捷、租車費用低廉、綠色低碳的共享電單車遍布雁城大街小巷,深受廣大市民喜愛。但車輛設計不安全、質量不達標,及用戶違規載人等現象也時有出現,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 騎共享電動車,頭盔怎麼解決?
    今天,記者分別採訪了街頭市民、公安交警、永安行、城管人員,了解到獨家、權威的最新信息——時刻帶著頭盔外出?可是,現在這個騎共享電動車也要戴頭盔的政策一出來,就讓我們有些尷尬了:是不是隨時隨地外出時,都要像個時時準備接受任務的戰鬥機飛行員一樣,手上都要拎一個頭盔時刻『待命』呢?」對於這樣的規定,市民王曉峰站在街頭,也有話要說。「共享電動車之所以廣受歡迎,最關鍵的,還是它服務的便捷性。不管走到哪裡,只要不開私家車,掃碼取車走人,多方便?
  • 長沙街頭再現彩虹大戰,共享電單車這是要迎來第二春?
    前段時間有位朋友出差長沙,突然發現長沙街頭到處是五顏六色的共享電單車,而當地傳統的強勢品牌卻明顯萎縮。據他講,當地許多年輕人在出行的時候已經接受這一出行方式。共享電單車在長沙近乎野蠻的快速增長,讓他非常詫異。是時候重新審視共享電單車這一野蠻勢力了?
  • 長沙有牌無牌共享電單車數量懸殊 「三日之約」還需努力
    11月24日,記者來到地鐵2號線萬家麗廣場站附近,只見部分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維人員正在回收車輛,原本被共享電單車佔據的人行通道逐漸被清理出來,過路市民紛紛叫好。 「以前這裡全是共享電單車,我就在這被亂停的車輛絆倒過。」
  • 沒人管的共享單車能否「獨享」
    近年來,未成年人騎行共享單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新聞屢見報端。自助掃碼的共享單車解鎖模式,決定了不能全面排除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的可能。儘管主流共享單車平臺需要進行身份審核認證,但不乏存在單車本身質量問題,或他人代為開鎖等情形。那麼,未成年人是否可以騎行共享單車上路呢?
  • 徐州共享電動車自帶頭盔:可自由伸縮拉長防盜繩
    【徐州共享電動車自帶頭盔】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日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已為徐州投入使用的共享電單車配備了安全頭盔。安全頭盔和車把之間設有防盜伸縮繩,可自由伸縮拉長。為了不影響騎車安全,伸縮繩安裝在左把手,右把手是控制車速,在騎行過程中,不會對騎行者產生影響。
  • 長沙共享電單車「瘦身」成功
    幫女郎通過走訪發現,城區共享電單車已經大幅「瘦身」。往日共享電單車扎堆停放的一些路段,無牌車已經被全部清走,剩下的車輛擺放有序,扎堆違停現象大為改觀。隨著電單車量銳減,停車秩序明顯好轉,路面變得整潔美觀。不少經過的市民表示,這次的整治行動對於街道來說是件好事。
  • 廈門共享電單車有幾種?你都知道哪些?
    廈門共享電單車有幾種?你都知道哪些? 廈門市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閩南金三角的中心。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廈門市境域由福建省東南部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和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
  • 共享電單車騙局復活:拉新獎現金、加盟一年必回本?當心遇上「傳銷...
    眾所周知,新興事物的投資一旦成功便收穫巨大,有人一心要將事業做大做強,也有人趁機套取大筆現金後「人間蒸發」。由於共享電單車此前在一線城市遭遇過嚴厲的監管,因此,有不少企業都選擇下沉到三四乃至五線城市的賽道,低調發展。儘管縣域市場較小、好管理,但破壞率高等行業亂象依舊層出不窮。
  • 小遛:從鄞州出發……|小遛|鄞州區|共享單車|寧波
    創立於2017年的小遛共享(Liubike)就是這樣的「弄潮兒」。這家誕生於鄞州的本土網際網路企業,是國內首批智能共享電單車品牌。以鄞州為起點,「小遛」的亮黃色從街頭巷尾向全國各地發散,三年時間裡躋身全國行業龍頭企業,成為國內騎行頻次最高的共享電單車品牌。
  • 5分鐘1元錢 續航80公裡 小遛共享電單車在蘭州開啟測試
    5分鐘1元錢 續航80公裡「豪華版」共享電單車你騎了嗎?讀者大道上的小遛共享電單車每日甘肅網4月3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皮質加寬加厚軟座椅,雙腳踏板,電動助力無需踩踏,寬輪胎……「豪華版」共享電單車悄然登陸蘭州,你發現了嗎?
  • 共享時代共享汽車,共享汽車也同樣遭到共享單車的遭遇
    今我們生活中也可以體驗到共享時代的便利,最早的共享單車,到如今的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汽車等,共享單車的出現的確讓我們在短途出行,尤其是上班族去公交站的路途,提高了我們的出行便利,再加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補貼造就了很多企業的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