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歡迎的《中國詩詞大會》來到第五季,對只能用各種姿勢臥躺在沙發上的我,也趁此機會被薰陶一下,假裝做個有深度的文化人。追賽期間,突然想起兩年前的春節,那首清代詩人袁枚的《苔》,被鄉村老師梁俊和山裡孩子梁越群闡釋的故事與歌曲所喚起。兩年過去了,那歌聲依舊在耳邊纏繞。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是的,苔是微小的,可是它們也有夢想,也期待有朝一日像牡丹那樣開放,誰說不行呢?在植物圈裡,有一個很大的家族,它們公然追捧著牡丹,那就是野牡丹科了。這個家族的物種跟牡丹扯不上關係,卻都被智慧的中國人民賦予美麗與高貴。就算異域而來的巴西野牡丹也不例外,當跳著森巴舞的巴西女郎來到這片土地,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牽牽手,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
我們身邊不乏土生土長的野牡丹,比如地菍、毛菍,還有在鄉下被稱作高腳稔的科長大人——野牡丹。顧名思義,巴西野牡丹是來自巴西,深究一下,它跟我們身邊那幾個野牡丹同科不同屬,不算親姐妹,充其量也是表親而已。巴西野牡丹,野牡丹科、蒂牡花屬常綠小灌木,在cfh把它叫做巴西蒂牡花,因為它的花是豔麗的紫色,也叫做紫花野牡丹、豔紫野牡丹。蒂牡花屬有七八種叫法,「蒂牡花」來自Tibouchina的音譯,國內很多把它叫做光榮樹屬或榮耀木屬,來自本屬植物的英文俗名glory tree或glory bush;臺灣那邊譯作絲綿木屬、美洲野牡丹屬;麗藍木屬也是它。巴西野牡丹的拉丁名是Tibouchina semidecandra,其屬名Tibouchina來自此屬一種植物的圭那亞土著名字,種加詞semidecandra意為「五雄蕊的」,指雄蕊五長五短,這是巴西野牡丹的最基本特徵。巴西野牡丹原產巴西低海拔山區及平地,我國南方地區等地引種栽培。
![]()
巴西野牡丹算是身邊最尋常的園林植物了,正因為它的尋常,我也一直把它束之高閣,並未收入囊中,這幾年,雖然各種新優的野牡丹物種不斷引入,卻仍然無法抗衡它的園林地位,因為它的顏值擔當,更因為它特別適應南國這片天地吧。這個春節,這個不期而至的疫情把人鎖在家裡,出去看個花已成奢望。這天還是憋不住去了趟縣城的東山湖公園,這裡算是縣城難得的安靜一隅。不高的山,不深的水,山上的野花野草與步道兩旁的綠化植物渾然一體,巴西野牡丹的紫在這冬日暖陽裡算是最靚麗的一抹了。巴西野牡丹應該算是勞模植物,在廣東一年四季絢爛不歇,冬日更是開到極致。那一叢叢紫帶著滿滿的異國風情,陣風吹過之時,就像巴西女郎穿著紫色長裙跳著森巴舞,非常的豔麗多姿。它的葉片與身邊土生土長的野牡丹區別不大,透露出它的家族身份,它的花相對於低調的野牡丹而言,開得自信張揚,細看它的花蕊,仿佛配合著音樂,打著節拍,雖說對它早已審美疲勞,此時此刻,卻忍不住沉迷其中。
![]()
巴西野牡丹的老莖圓,淺褐色;嫩枝則為四稜形,常染紫紅色。野牡丹科的物種大都從葉片可以從其他科植物中辨認,巴西野牡丹也具備了野牡丹科的典型葉片特徵,葉對生,長圓形,五條基出脈,背面脈上被粗糙的短毛。
![]()
巴西野牡丹的花大、多且密,花為紫色、嬌豔美麗。花朵頂生,綻開五瓣紫色的花瓣,雄蕊5長5短,花葯上翹,這是它的最大特徵了。
![]()
鄉下的孩子對野牡丹的果實都很熟,果實爆開之後,那是我們小時候的美食之一。相對而言,巴西野牡丹的果實要小很多,不過它的形狀與野牡丹的果實相仿,也是蒴果壇狀球形。
![]()
巴西野牡丹栽培管理簡單、繁殖容易、適應性強,在南方備受歡迎。巴西野牡丹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溼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高,喜微酸性的土壤。具有較強的耐陰及耐寒能力,在半陰的環境下生長良好,葉色翠綠油亮,只是開花數量較全日照環境下少;冬季能耐一定的霜凍和低溫。
![]()
沒資料顯示巴西野牡丹的藥用價值,主要還在於它的園林利用價值。巴西野牡丹花大、多且密,花為紫色、嬌豔美麗。株型美觀,枝繁葉茂,葉片翠綠,一年四季皆有花。為不可多得的優良觀葉、觀花園林綠化植物材料,很適宜在城市園林綠地中應用。可點綴於草坪綠地及空曠地,也可栽於風景林路兩側,展現其獨特的綠地景觀效果。盆栽置於屋前房後或窗臺,展現郊外野趣,效果極佳。巴西野牡丹具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布置於片林下和高架橋下,為耐陰植物提供新的選擇。
![]()
野牡丹科家族很大,就算是蒂牡花屬也是成員眾多,有240多種。除了常見的巴西野牡丹,近年來也南方地區引進了不少它家姐妹,只是應用不廣。我也遇到好幾個,不過對於它們的辨別,我也只能蜻蜓點水,不敢深究。這幾年比較流行的算是角莖野牡丹吧,從名字可以知道它的莖是四稜形的,其實它的花色與大小還是區別不小,最主要的是看花蕊上有沒有絨毛就行,角莖野牡丹的花蕊很多絨毛。國內給角莖野牡丹的拉丁名是Tibouchina granulosa,在野牡丹的引種前線的張繼方老師告知我,國外對這個種認可的拉丁是Tibouchina lepidota 'Alstonville',這是專家研究的事,我就不糾結了。▼ 角莖蒂牡花 Tibouchina lepidota 'Alstonville'
野牡丹科 蒂牡花屬
![]()
▼這個前幾天華植的季節老師發到群裡的照片,從花蕊的絨毛可以斷定它就是角莖野牡丹。
![]()
據說這個國內給角莖野牡丹的拉丁名Tibouchina granulosa,他們從國外引進,起名大花蒂牡花,是否大花很難有個標準,但是它的顏值非常高,假以時日,它一定會成為園林的新寵。▼ 大花蒂牡花 Tibouchina granulosa野牡丹科 蒂牡花屬
![]()
我還有幸見過蒂牡花本種,這個在網上大部分都會把它指向巴西野牡丹,其實它們不同種,至於它們有啥辨認要點,恕不相告(因為我也不懂嘛)。▼ 蒂牡花 Tibouchina aspera野牡丹科 蒂牡花屬
![]()
最特別的是它的果實了,結果後的它,花蕊一應俱全。
![]()
![]()
銀毛蒂牡花相對而言就多人認識了,它也叫銀毛野牡丹,莖四稜形,分枝多,葉闊寬卵形,粗糙,兩面密被銀白色絨毛,聚傘式圓錐花序頂生,花瓣倒三角狀卵形,花色豔紫。它也是原產巴西,我國引入作觀賞栽培。▼ 銀毛蒂牡花 Tibouchina aspera var. asperrima野牡丹科 蒂牡花屬
![]()
它的辨認要點在於它的葉片。因葉兩面密生銀白色絨毛,故名「銀毛蒂牡花」。
![]()
以下文字來自植物志,僅供備查。常綠灌木,高0.6-1.5 米。莖四菱形,分枝多,枝條紅褐色,株形緊湊美觀;莖、枝幾乎無毛。葉革質,披針狀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長3-7釐米,寬1.5-3釐米,全緣,葉表面光滑,無毛,5 基出脈,背面被細柔毛,基出脈隆起。傘形花序著生於分枝頂端,近頭狀,有花3-5朵;花瓣5枚;花萼長約8毫米,密被較短的糙伏毛,頂端圓鈍,背面被毛;花瓣紫色,雄蕊白色且上曲;雌蕊明顯比雄蕊伸長膨大。蒴果壇狀球形。花多且密,單朵花的開花時間長達4-7天;周年幾乎可以開花,8月始進入盛花期,一直到冬季,謝花後又陸續抽蕾開花,可至翌年4 月。
![]()
中文正名 巴西野牡丹拉丁學名 Tibouchina semidecandra Cogn.別稱 巴西蒂牡花、紫花野牡丹、豔紫野牡丹界 植物界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目 桃金孃目亞目 桃金孃亞目科 野牡丹科屬 蒂牡花屬種 巴西野牡丹
![]()
![]()
![]()
![]()
![]()
![]()
![]()
![]()
![]()
(本文除特別註明外均為原創,拍攝於廣州、珠海、惠州、中山等地,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