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預言: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最後都將以悲劇收場

2020-12-23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以前的婚姻都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都更願意尊崇自己的內心,講究自由婚嫁。

其實我們也知道,結婚絕對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這不僅是兩個人對彼此的承諾,還需要兩個家庭的氣場契合。

現實中,有多少情侶在戀愛時都認為對方是正確的人,但當真正接觸到對方的家庭時,便不得不重新審視兩人的關係。

嫁一個人,其實是嫁給他的家庭

對於女生來說,婚姻對她們的意義更重大。因為都說女孩子長大後沒有家,因為對於娘家來說是客人,而對於婆家來說是外人。

古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所以,女生對婚姻是極度恐懼的,她們害怕與婆家相處不好,更害怕自己的丈夫不會給予自己幫助。

這時,得到雙方父母的認同就顯得尤其重要,對雙方關係的認同,也是對子女及其眼光的讚賞。

雖然很多人會說,又不是嫁給他的父母,但在婚姻關係上,的確脫離不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影響。父母走過的路比孩子更多,見識也比孩子更廣。

所以,他們為了孩子好,便更加重視婚姻。作為這一輩,內心還是希望得到父母認可的,畢竟被祝福的婚姻,更容易獲得幸福。

很多地方在婚前都有對男方收彩禮的習俗,但其實有很多男性是不太喜歡這一做法的,因為他們認為這就像一場買賣,但愛情是無價的。

在女方父母看來,彩禮其實是一塊試金石,男方能否支付起相應的彩禮錢,代表著對女方是否重視,也能體現出男方家庭的經濟實力,能否在未來的日子裡給予女方幸福。

畢竟,貧賤夫妻百事哀,戀愛時可以不顧及經濟需求,但婚姻都是細小的瑣碎,柴米油鹽醬醋茶,每一樣都需要精打細算。又有多少人的婚姻敗給了現實,被各種小事所打敗。

親密關係中的自我實現預言

如果你們足夠相愛,即使父母再反對,你們依舊會走向婚姻的殿堂。但你們心裡總會有隔閡——不被看好,這也意味著你們需要更加強大的自我意識與毅力,以免著了自我實現預言的道。

父母通常希望我們能找一個與自己相匹配之人,即常說的門當戶對。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是門第觀念,不符合如今開明的社會文化。

其實,心理學對門當戶對是有講究的,如果門不當戶不對,那麼意味著雙方從小生活的社會環境是很不同的,見識的事物也就不一,所形成的三觀就不會相同。

這便會讓你們在今後的共同生活中,因為看問題的不同而引起爭執。

兩個人的三觀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即使是互補的性格,也建立在彼此相知的前提下,並能夠尊重對方的思想,這樣的生活才能更長久。

婚姻不比愛情,既沒有愛情的浪漫,也沒有愛情的質樸,很多人在結婚之後會發現伴侶的各種缺點,因此對婚姻感到失望,認為遭受了欺騙。

但這又何嘗不是你內心的自我實現預言在作祟?當父母不看好你們這段關係時,雖然你表面不悅,但為了嚮往的愛情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父母的話同時也在你的內心埋藏下一顆種子,步入婚姻後,這顆種子是發展壯大還是消亡全靠你自己的意志是否堅定,畢竟夫妻之間難免有摩擦。

當你們產生爭吵時,是否會回想父母的話語來處理彼此的關係?很多不被看好的婚姻之所以走向破滅,是因為他們在心裡的自我暗示太過強烈。

每次爭吵,他們便會在內心想起父母的話,漸漸地,便對伴侶有了疏離感,關係也無法再進行。

一段婚姻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認可固然重要,但很多時候更重要的還是真正進行婚姻關係的兩個人,夫妻雙方需要一起扛起婚姻的大任。

相關焦點

  • 自我實現的預言
    它還經常用來表示決策者偏好與假設一致的信息,而不是那些不一致的信息。 證實偏好是「正性實驗策略」的結果,這是一種有用的直覺,但並不是最優的,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導致非常嚴重的困難。 即使一個人將要對這些信念產生足夠的懷疑並主動地對它們進行驗證,他仍然可能會「找到」那些他需要用來證實及堅持這些信念所需要的全部證據。這樣,最終這個人將會持有一種安全的(但是毫無根據的)感覺,即這些信念一定是正確的。因為它們通過了十分恰當和精確的評估過程。
  • 《抱怨的藝術》——當心掉進自我實現預言的陷阱
    自我實現和自我挫敗的預言說到自我實現,不得不提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學生的表現會在不知不覺中與老師期盼的一致。當老師們知道哪些學生更有天賦時,他們就會無意識地做出鼓勵這些學生去獲取成功的舉動。反之亦然。
  • 心理學科普——自我實現的預言和負性循環
    「自我實現的預言」——一個人預測了一種結果然後不經意的行為方式導致了原來預測結果的發生。通常情況下,這個術語指的是一些負性或者不幸事件的發生,比如失敗或者失望、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憤怒或者抑鬱。而且,因為這些不良的結果常常是由於人們自身所致並且不斷積累,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惡性循環」。
  • 真正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女人,往往都懂得「自我實現預言」的原理
    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在眾多的電影題材中,永遠都不乏對於女性的描述,一些經典且刻骨銘心的女性角色,會帶給我們很深遠的影響。
  • 你很可能不清楚自己擁有這項神奇的能力 /自我實現預言
    在生活中,你是否聽到過像:「我看Ta很不順眼」,「Ta對我有意見」等等這樣的抱怨呢?你是否覺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很準呢?怎麼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交往中呢?或怎麼才能培養好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呢?這些問題的回答就需要心理學裡的自我實現預言理論(Self-fulfilling prophecy)來回答。什麼是自我實現預言呢?
  • 詳解戀愛中的自我實現預言
    還有一些男生認為所有的女生都喜歡作,都愛錢,有恨女的情緒,這樣的男生脫單路也會很長。3、生活中的其它事情,如果你很怕失敗,最後一定做不成。生活中的其它事情也是一樣的,當你在做之前就特別害怕失敗的時候,往往最後的結果也會不盡如人意。有這些狀況的人其實都是陷入了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所以做事情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 14「樂觀」開篇:境隨心轉 - 你所不知道的自我實現預言!
    「自我實現的預言」。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因為人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你說了一句話,你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而為了證明「我說的」這句話是對的,你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我們的外在人生,也就是命運,常常是我們的內在意識,花了很多年去推動的結果。
  • 自我實現預言:你的口頭禪,正在成為你的命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口頭禪,這些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語言實際上反映了一定的潛意識。一個人的命運和軌跡很有可能反映在口頭禪之中。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遇人便說:「我真傻,真的。」 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男主習慣說:「一切皆好。」
  • 「自我實現的預言」告訴我們,孩子誇得好未來一定棒
    心理學家將這個故事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者「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為「自我實現的預言」:當我們期望某件事情會發生的時候,這件事情就會真的發生。尤其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最愛、最信任、最依賴的人,更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如果父母給予孩子鼓勵、支持的態度,哪怕一個眼神,都會讓孩子感覺到不一樣的力量。
  • 為什麼瑪雅人前四個預言都實現了,最後一個卻沒有?
    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末日,自己可以預測到,但是改變不了事實。汽車、飛機、火箭的出現時期。大魔頭希特勒的出身和死亡大致日期。毀滅性戰爭的爆發時期2012年12月21日太陽落下後將不會出現。除了最後一個前面四個基本吻合。瑪雅預言實現代表著瑪雅文明的先進性,存在即為合理。
  • 用羅森塔爾效應解讀《墊底辣妹》中「自我實現預言」帶來的成功
    我將以《墊底辣妹》中的坪田老師為例,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詳細闡述;在第二部分,我會透過「自我實現預言」來分析這種心理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在文章最後,我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如何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在未來有成長中,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 瑪雅人的預言不過是一場騙局而已,那些預言從來都沒有實現過
    但是現在都2018年了依舊還有人沉浸在2012年的世界末日中,在2012年的12月21日,末日沒有如約到來,網上給出的解釋是,專家推算瑪雅預言錯誤,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在當時根本沒有人仔細的分析過瑪雅人預言背後的那些事情,全部人的腦子裡就只有世界末日四個大字,何必呢?活得好好的,幹嘛都想死,純粹就是吃飽撐的了。
  • 諸葛亮一生有3大預言,一個比一個準,最後的預言三百多年後實現
    事實上,諸葛亮一生中做過的預言並不多,不過他的這個三個預言都實現了。第一個預言:兒子不成材諸葛亮給東吳的諸葛瑾寫了一封信,在這封信中,諸葛亮表示諸葛瞻太過早熟,不成大器,而這句預言也得到了驗證,諸葛瞻雖然十分的聰明,但是很容易驕縱,即使諸葛亮曾經提醒諸葛瞻要修身養性,但是諸葛瞻都沒有聽,結果導致輕信敵人中了埋伏,然後以身殉國。
  • 《殺手》這部劇將會以悲劇收場
    《殺手》這部劇自從播出以來收視率非常高,達到今年的最高收視率,有望爭奪最佳劇集,但是這部劇註定要以悲劇收場,今晚播出了第二十九集。閻武在小徒弟留下的線索裡發現了關啟揚殺死雯雯留下的視頻,當閻武和阿嫻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驚呆了,不敢相信關啟揚能做出這種事情。
  • 思文自爆離婚真相:有多少婚姻破裂,是「自證預言」
    年幼時,父母就是全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無限放大,成為我們日後生活的雛形。加之孩子對父母天然的愛,無論父母做得對與不對,我們很容易不加批判地全然接受。缺少閱歷、引導的孩子便理所應當地將婚姻與大人的相處模式對等。
  • 黃海波前女友,敗光父母80萬,被曝隱婚生子,曾預言成功賈乃亮
    她本名叫做王萌萌,本身父母只是普通的國企職工。母親雖然沒當成演員,但卻一直都有一個演員夢。在女兒出生後,母親也希望她能夠完成自己當時的夢想。於是,小時候的莫小棋,就一直參加了不少的培訓班,後來考入了鶯歌海少兒電視藝術團。
  • 原來那麼甜蜜的湘琴和直樹,原型最後以悲劇收場
    可是兩個人的原型最後的結局卻不是這樣,他們悲劇收場,讓人不禁感嘆:世事無常。 袁湘琴這個角色的原型多田薰從小家庭生活就很困難,父親身體不好,常年生病,母親一直打工,照顧一家人的生活,從小多田薰就知道,母親是家裡最辛苦的人,所以即使羨慕身邊同學們都有父母的陪伴
  • 自我實現預言,買華為就等於愛國到底是誰先說的
    小夥伴們好,當今社會,老墨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不要隨便給別人貼標籤,但事實上,人都是通過標籤認識社會,認識他人的。這兩個事情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矛盾,我們不給別人貼標籤,但是我們要學會打造自己的標籤形象,讓別人感受到我們的價值。
  • 為什麼瑪雅人預言前四個已經實現了,最後一個卻沒有實現?
    瑪雅人的預言有很多說法,有點可信度的就數瑪雅人的五大預言,貌似瑪雅人的五大預言已經實現四個,我看這瑪雅人的五大預言不靠譜都是人們自己想像出來的,以下是轉載瑪雅人的五大預言的文章與瑪雅人五大預言。瑪雅人的五大預言:1:瑪雅文明的終結。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末日,自己預測到了,但卻改變不了。(已實現)  2:汽車,飛機,火箭的出現時期。
  • 回看巴夏的那些預言,真正實現的有多少?
    對於巴夏預言,相信感興趣的都有所了解,但是我相信你們和我一樣,觀察到的介紹預言總是介紹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就是還沒有辦法驗證對錯的預言,整得很神秘的感覺,可是大家要知道,達裡爾安卡跟巴夏的通靈是從1983年就開始了,到現在也已經通了有37年了,之前一定也做過很多預言,那麼那些對2020年之前的預言都應驗了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