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一點點】謝英俊的公共建築

2021-03-02 一點點建築

謝英俊於1954年出生於臺灣臺中市的一個客家人家庭,1977年從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服兵役期間,於部隊擔任陸軍建築工程官。考取建築師執照後,年輕的謝英俊將建築事務所設在新竹。隨著臺灣半導體行業的興起,他得到了許多新竹科學園區的高精度的、複雜系統的廠房設計任務。謝英俊曾在一次講座中,指著PPT上廠房的照片,笑稱:「那時候業界一個流傳,全世界懂得這種工廠的人,不超過一打,這個傢伙自信為裡面的一個」。  

▲臺灣茂矽電子晶圓廠(網絡圖片)

 

在1999年臺灣中部的921大地震之後,謝英俊的工作重心開始轉變,把「高科技廠房」都拋到腦後,致力於為各地災民或難民提供臨時住房和災後重建,有臺灣、四川、尼泊爾、甚至有芬蘭的難民營。另一方面,2004年,謝英俊結識了「三農專家」溫鐵軍教授,隨即在河北的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完成實驗性質的生態廁所,次年便開始投入在大陸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至今有數千棟農宅建成。用他自己的話講,「我放棄了城市裡30%的權貴富豪們,那些事情大把建築師在做,不需要去擠,我可以為廣大農村70%的群體進行建築實踐」。在這過程中,謝英俊逐漸摸索出一套適用於災區和偏遠鄉村的建築技法,核心觀點被他概括為「開放系統、適用科技、簡化構法、居民參與」,簡稱為「協力造屋」。在面對他人的讚賞時,謝英俊調侃道:「哪有那麼高尚。我不過是個學建築的,對自己的技術有點自信,幫窮人蓋幾個破房子而已。」

▲921社區重建(網絡圖片)

 

在「高科技廠房」、「災後重建」與「新農村建設」之間的這一段時期,謝英俊在臺灣本土完成了一些公共建築的設計項目。

新竹文化中心

新竹文化中心(新竹縣立文化中心)採用「聚落」的空間組織形式,分別有「展覽、觀演、知識傳播、社區參與及藝術展覽」五大功能區,將演藝廳、展示廳、圖書館、露天廣場等功能沿東北向西南的軸線對稱排列。謝英俊在形態上主要借鑑了客家土樓與客家合院的形式,與周邊鄉村的景色融合為一體。建築主要使用了清水混凝土、紅磚、水洗石、卵石、鋼材、輕鋼等具有地方特色又多元化的建築材料。多樣的建築形態組合,多種建築材料,以及多重的建築結構與構造處理,新竹文化中心體現了謝英俊關於「文化中心應該是反映多元文化融合再生的具體存有物」的設計構思。

▲鳥瞰圖(網絡圖片)

礁溪劇場

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以及豐富當地人民的娛樂生活,宜蘭縣政府在2004年建成了這座礁溪劇場。劇場主要為鋼結構,場地內分布著前、中、後三對水洗石基座,每個基座上有四根斜柱,支撐起了鋼桁架結構的屋頂,舞臺上方的屋頂材質採用歐松板加上聚氨酯彩鋼板。觀眾席上座位上方最開始採用延展式設計的雨棚,可在雨天用於遮陽和擋雨,晴天時打開,因此當時又被稱為「帳篷劇場」(後來被改造為了與舞臺上方同樣的固定式雨棚)。劇場內的其他一些設施也稍有改動,只有鋼結構的體系未變動。劇場內的舞臺及觀眾席的地板與座位大量運用杉木板,在冰冷的鋼構架下加入平易近人的材料(後來變為水洗石地面,鋼+木的座椅)。

「除了演員舞臺的自由度外,探尋觀眾的自由度。大部分的時間它是公園,短暫的演出由伸縮雨棚來支應,遠山、樹、花草、白雲是永遠的主角。」一座低調的小劇場靜悄悄躺在這片綠樹叢中,是整體環境中的配角。

▲平面圖(網絡圖片)

 

臺灣交通大學客家學院

謝英俊通過傳統客家建築的主題元素來打造客家文化學院的形象。建築主體是閩西客家土樓建築的意象,而在「土樓」北面兩側另加一圈半圓,則代表著粵東客家建築「圍龍屋」。建築與之前新竹文化中心的材料與構造形式稍有不同——鋼筋混凝土的結構,清水混凝土牆面,質樸的木質的窗框、格柵與欄板,水洗石地面,以及呼應客家土樓的部分夯土牆面,體現出客家傳統建築樸素和實用的價值觀。建築整體在形象上採用了具象的客家建築元素符號,即使幾乎沒有運用傳統的構造技法與材料,普通人也能一眼看出客家特色。

▲鳥瞰圖(網絡圖片)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是臺灣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所屬園區。該項目位於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是為了保存、展示高雄市及屏東縣的十二個客莊行政區的客家生活風貌所成立的省級客家文化園區。該園區是目前謝英俊為客家文化相關的公共建築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鳥瞰圖(網絡圖片)


園區中除了有一些遷移重建的客家歷史建築外,最醒目的就是謝英俊為該園區撐起的六把鋼結構的「巨傘」,意為「為大地撐傘」(只能遮陽不能擋雨),傘下散落著各種小建築與構築物,也任憑各種植物在其間自由生長,使遊客仿佛穿行於原始的熱帶叢林之中。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達到一種鬆散、模糊的空間體驗,同時也呼應了六堆片區的熱帶自然環境。建材方面,大量採用可拆卸、可重複利用的材料,可隨功能需要靈活調整。例如傘下的小建築牆體採用貧配混凝土構築(水泥含量佔混合料總重僅6%左右)、剩餘土方以及黏土構築,以呈現客家土樓夯土牆的質地,優點是拆除後可直接填回土壤裡,極大減小對環境的破壞。園區的行政中心置於園區入口附近,以清水混凝土材質為主的半圓形體量與方形體量結合,中間留出了三層的中庭。輕鋼加耐候鋼網構成的外層表皮與鋼桁架加半透明的屋頂將兩個體量統一,表皮上掛滿了綠色植物用於遮陽。

到此時,謝英俊在有關地域性文化意涵的體現上,較之前的設計而言更加隱晦,甚至是刻意迴避,更多的是關於建築主體性的思考與探索,「讓居民發揮創作力,參與構築,呈現多種多繽紛的樣貌,讓文化詮釋權回到社區居民手裡」,謝英俊稱之為「善治素地」。這是對自然的敬畏,也是對人類古老文明的尊重。

批判地域主義的視角

謝英俊通過運用現代的建材、技術以及設計方法,提煉出地域特色的元素,在建築中重新組合併加以利用與詮釋,以消解全球化帶來的衝擊,最終產生地方與社會的認同特徵。這是對謝英俊在臺灣一系列公共建築的設計思想的一種概括。

半導體廠房作為謝英俊建築師早期的設計實踐,使其熟練掌握了工業化生產的建築材料的特點與構造特性,在之後的幾乎所有設計中,特別是鋼構與輕鋼的結構中,都體現出簡潔、適用、精準、可持續的態度,建材與構造的表達直觀清晰,不作過分修飾。在價值觀的體現上,謝英俊的公共建築與「協力造屋」在一段時間分別獨立發展後,也開始相互影響,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設計中體現尤為突出,逐漸降低建築師在項目整體中的「存在感」,提供有限度的框架,讓環境融入、讓普通人加入,建築在鬆散的秩序下自然地表達出地域性的文化。

 

感悟

有幸在臺北聽了謝英俊在實踐大學所舉辦論壇中的講座,主題為「以居民參與為主體的重建」。期間他講述了自己在各地的重建工作和一些建築展的故事,強調了以居民為主體來建造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並笑稱「違建也是一種達成方式」。我們對於這樣一位願為底層的平民百姓「修房子」以及為兩岸交流做出貢獻的臺灣同胞,應該表示讚賞和尊敬。

回過頭再來看謝英俊的建築實踐歷程,從工廠到城市,再到災區和鄉村。他敏銳地把握住了時代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可謂時勢造英雄。這些豐富的經歷也使其對建築設計與建築師所承擔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在一次與有方的對話中,謝談到:「建築設計行業的不景氣,在大陸是最近幾年才出現,而在臺灣已經持續了二十幾年…我們過去習慣的設計院與事務所的工作,需要做相當大的調整,才有辦法適應新的時代。真正的「新常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狀態。怎麼樣調整自己的心態跟做法,是現在非做不可的事情。建築市場也不一定全部在城市裡,廣大鄉村也同樣可以進行建築實踐。說到底,這是一個觀念問題。在過去傳統的建築領域之外,建築師可以做很多事情。」

何在不斷變化中的市場條件下找準自身定位,不斷吸收和更新知識技能,積極地適應新環境,這或許是我們這一代建築學子在更需要從謝英俊身上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將建築的權力還給人民——訪建築師謝英俊

[2]何處是客家——謝英俊的客家建築

[3]謝英俊建築實踐的構築性意涵1990-2009s

[4]有方空間:建築師在做什麼125 | 謝英俊:先「洗腦」,才能真正在鄉村造房子

[5]現代性與地域主義——解讀《走向批判的地域主義——抵抗建築學的六要點》

[6]維基百科:國立交通大學竹北校區

[7]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8]http://hakka.nctu.edu.tw/zh_tw/_contact1/contact1

[9]https://www.hsieh-ying-chun.com/

精彩推薦:

【建築一點點】臺灣建築攻略

【建築一點點】遇見.姚仁喜

真實的謊言|建築攝影

建築師的30歲|85後建築師的困境

自戀的建築師

建築師的情懷與節操

相關焦點

  • 【建築一點點】臺灣建築攻略
    而在出發前,我對臺灣的印象還停留在中學課本裡對日月潭的描述與余光中的「郵票」,還有就是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知道F4,還知道在臺灣有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建築師,以姚仁喜、黃聲遠、謝英俊為代表,他們不僅將自己的建築思想表達出來,更是以建築為載體,為社會、為人民發聲。常言道:旅行是一種修行。
  • 【臺灣建築大咖秀】臺灣建築師重視的展覽都在這裡,大開眼界
    看膩了大陸如出一轍的建築,一定要去看看臺灣那些著名的現代建築。臺灣湧現了眾多有獨立思想的建築師,以姚仁喜、黃聲遠、廖偉立、楊家凱、謝英俊為代表,他們難得地被政府和企業所接受,將一代臺灣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思想表達出來,這是一份建築師的榮譽,更是一份屬於臺灣的厚重。  臺灣京華城——雙龍抱珠
  • 臺灣最值得看的十座現代建築
    看膩了大陸如出一轍的建築,一定要去看看臺灣那些著名的現代建築。臺灣湧現了眾多有獨立思想的建築師,以姚仁喜、黃聲遠、廖偉立、楊家凱、謝英俊為代表,他們難得地被政府和企業所接受,將一代臺灣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思想表達出來,這是一份建築師的榮譽,更是一份屬於臺灣的厚重。臺灣京華城——雙龍抱珠
  • 不看這10座現代建築才是虧大了.
    看膩了大陸如出一轍的建築,一定要去看看臺灣那些著名的現代建築。臺灣湧現了眾多有獨立思想的建築師,以姚仁喜、黃聲遠、廖偉立、楊家凱、謝英俊為代表,他們難得地被政府和企業所接受,將一代臺灣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思想表達出來,這是一份建築師的榮譽,更是一份屬於臺灣的厚重。
  • 13級建築班公共建築(二)——劇場設計結課作品展
    12月1日,13級建築班同學對公共建築課程——劇場設計進行成果匯報,由朱為為老師現場點評講解,展出地點為設計樓咖啡廳1樓109咖啡廳
  • 看看臺灣最值得看的十座現代建築盤點....
    看膩了大陸如出一轍的建築,一定要去看看臺灣那些著名的現代建築。臺灣湧現了眾多有獨立思想的建築師,以姚仁喜、黃聲遠、廖偉立、楊家凱、謝英俊為代表,他們難得地被政府和企業所接受,將一代臺灣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思想表達出來,這是一份建築師的榮譽,更是一份屬於臺灣的厚重。臺灣京華城——雙龍抱珠
  • 瀋陽新建公共建築必須安裝節水器具
    方案明確要求,要將節水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新建公共建築必須安裝節水器具,同時在城鎮居民家庭普及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著眼於加快推進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節約集約型轉變,瀋陽市大力推動節水制度、政策、技術、機制創新,提高用水效率。
  • 從一座公共建築開始,發現碧桂園守護綠色家園的秘密
    在規模與利潤背後,建築數量和建築施工面積大體量增長也給環境和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一場由綠色建築和綠色技術引領的深刻革命悄然展開。一座綠色公共建築展現的未來建築發展方向位於廣州番禺區的思科智慧城項目,是一座綠色建築三星級公共建築,該項目採用了多項領先的綠色建築設計技術。
  • C+ Architects的建築時間:一個獨立建築事務所的獨立建築思考
    以前的胡同本就是天然的聚集空間,胡同雖然是室外但卻像一個公共的室內空間,但現在都被車佔據了,裡面也產生了很多的雜院,人被迫生活在特別狹小的空間裡,有些人的家裡面可能只有一個臥室這麼大的空間或者連廁所都沒有。而我們想提供一個公共的起居室,可以讓它變成胡同裡的人聚會的地方,讓胡同的公共性恢復到從前的狀態。
  • 國外旅遊:舊金山「市政廳」——全美最漂亮的公共建築之一
    國外旅遊:舊金山「市政廳」——全美最漂亮的公共建築之一舊金山市政廳,聽其名字十分官方,是美國舊金山市政中心的政府辦公大樓,其建築風格是學院派風格,聞名於世的是其巨大的穹頂,正如這裡的政府機關一樣的豪放雄壯,所以到這裡來遊覽,一定會是一次十分值得的旅行。
  • 上海市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運維重點實驗室...
    2020年11月18日,上海市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運維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木蘭船建大樓A100創新中心舉行。、宣傳部部長胡昊,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朱新遠,交大密西根學院黨委書記楊明,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鄒衛文,前沿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譚華,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周薇,院長廖世俊,副院長楊健、王本龍、彭濤,土木工程系系主任陳錦劍,重點實驗室主任趙金城,副主任張大旭,以及學校、學院相關部門領導、土木工程系的全體教師參加了啟動儀式。
  • 北京公共建築車位配建將有新規,行政辦公樓給予較低指標
    今年4月1日起,本市《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以下簡稱《標準》)將正式實施。這項《標準》的實施對市民生活有何影響?1月14日,市規劃院對《標準》進行了解讀。記者獲悉,《標準》的發布一方面能夠以目標為導向整體調控小客車出行強度,另一方面能夠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地緩解部分公共建築停車的局部供需矛盾。其中,對於醫院這類有剛性停車需求的公共建築,採取只設下限配建指標的措施;對於行政辦公、商業類的一般公共建築,則採取較低指標。
  • 世界十大暖心的創意建築
    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
  • 《星球大戰》建築大盤點:電影激發了建築 or 建築啟蒙了電影?
    星球大戰的創造者,也是業餘建築師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在《星球大戰》的建築設計中被指出過分模仿了媒體大亨威廉·蘭多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世外桃源」城堡(曾出現於電影《公民凱恩》)的設計。雖然《星球大戰》電影中充滿了美妙的建築,但人們認為這些建築應該更接地氣。接下來展示的是《建築師雜誌》從《星球大戰》中挑選出的十大建築。
  • 美國十大建築之一
    不僅可以欣賞建築之美,同時也是對美國歷史的了解。 來到波士頓,一定要參觀位於卡普利廣場中央的三一教堂,這座教堂始建於1733年,是一座典雅的哥德復古式的教堂。三一教堂主體建築採用花崗巖和紅色沙巖,外牆刻有精美的浮雕,中部高達26 公尺的尖塔樓亦為紅色。由於教堂附近現代陸續修建了高層建築,雖建築體量顯得不大,但整體感覺依然極為壯觀。
  • 飄帶的兩端——從蘇州灣文化中心看地標建築與建築傳播
    價值越是公共,便越是降低消費門檻,促進對價值的消費,從而帶動投資生產。因此,作為新城最重要的軸線終端,權力與人民都需要一個極具powerful的公共符號錨固於此,蘇州灣文化中心便承載著依其公共屬性對太湖資源進行再創造並由點及面帶動周邊地塊價值增長,從而促進新城發展的責任。
  • 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設計美學
    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設計,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建築設計的創新性經典作品。米開朗基羅善用雕塑的手法來處理建築,對空間的理解也獨具眼光。他為佛羅倫斯的梅第奇宮設計的「跪窗」拱門式窗框直落地面,祭臺式的窗臺支撐著螺形窗架,創造性地將窗與門這兩種建築元素融合在一起。他設計的梅第奇禮拜堂的建築立面將砂巖與大理石兩種不同質感的材料混搭,彼此擁擠在一起,形成具有溫暖感、生命力的雕塑形態。
  • 說法|烏海建在「天上」的建築!
    五花八門的違章建築來到小區以後,各種各樣的違章建築出現在眼前,很多違章建築不僅佔用了公共空間,還給小區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據物業介紹,這個黃色的私搭小房子是停放業主的摩託車的,但是距離小區的公共車棚不足3米。這個彩鋼房是小區外圍商戶建造的,為了更好的擴展廚房的空間,還可以清晰的看到油煙風扇油漬滿滿。
  • 建築地圖.首爾
    個人認為做的比北京的倆SOHO要出彩,公共設施很便民,我去的時候有人在過道上乘涼,韓國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築旁邊都有鋼琴和麥,節目效果極佳,雖說表演者水平良莠不齊,但這份自信屬實難得。建築地圖.格拉納達建築地圖.倫敦(上)建築地圖.馬爾默建築地圖.維也納建築地圖.芝加哥建築地圖.華盛頓建築地圖.福州建築地圖.釜山建築地圖.深圳(上)建築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