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華語歌壇,無法用「風起雲湧」、「氣象萬千」的詞語來形容,因為其實我們很難聽到實力超群的歌者以及他的優秀的作品。在我們的耳邊,似乎永遠還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初期,那些優秀歌者獨特的光環,不只有好聽的歌曲,而是有獨樹一幟的風格,這個風格與生俱來,也或者是後天的自我潤澤吧。
在我的腦海中,有好多這樣的歌者。遠的有輕鬆如風的臺灣地區錦繡二重唱,近有「音樂詩人」歌手李健。不同時代,但有著同樣讓人悠閒放鬆的音樂風格。有風格才有印象,有印象才給聽者如沐春風的愉悅感。就像錦繡的《天涼好個秋》。
雖然方式不同,但卻給了我同樣的體會:歌者會年老,但是歌聲卻依舊青春動聽。因為他們心中住著一顆激動不已的創作初心。來自臺灣嘉義縣的趙傳,從小在純樸的大自然環境成長,自然蘊育了對音樂的最原始感受。
其實嘉義有一些靠近南臺灣了,那邊的人都比較淳樸,也屬於是農業縣,我小時候是在那裡出生,後來在它旁邊的雲林縣長大,這些地方都給我的童年生活留下很深刻的回憶,給我的音樂基礎有一些深刻的記憶在裡面。你知道在農村,是很親近自然的,然後有很多很自然的河流,有農田,有農作物,我從小就是徜徉其中,成長起來的。那種純樸的感覺是形成我後來的性格吧。
9月19號,時隔一年後,趙傳又來到北京,帶來《愛我那麼久》演唱會,更是首次和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帶來三首現場版包括《小小鳥》在內的代表作,這是何等的勇氣!用交響樂隊伴奏,在年齡不小的狀態下進行,這是對自己歌唱的自信和挑戰。
勇敢一點趙傳;大女孩 - 夢想星搭檔第二季 第7期
同樣時隔20年後,臺灣地區知名音樂人潘協慶在北京舉辦了《終於還是等到你-作品音樂會》,更是和自己的妹妹潘美辰合唱了《我想有個家》這樣經典作品。
慨嘆時光荏苒,心則依然青春。唯有相信藝術的生命力,用心去培養,你才能有更多如歌如詩般的作品。就像潘協慶創作的《冰雨》、《不管有多苦》、《我喜歡》等好聽的作品。潘協慶正是因為有著自己的隨性,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創作環境,才會有如此眾多驕傲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現在反正時過境遷了,我其實不太喜歡當時的我,去面對我的唱片公司,去面對藝人的這個環境。因為其實我是一個比較隨性的,比較自由自在的,但是沒有想到,我當藝人之後,其實我的所有,包括我的言行舉止,我的穿著,談吐,其實是有控制的,唱片公司希望有一致性嘛,長久以來,我就會覺得好像不太像我的個性,那時候我並沒有想過要去創作,我只是想我不當歌手了,當歌手好辛苦。
我一直都在潘協慶 - 愛情當鋪
今年開唱的歌者中,除了趙傳的9月演唱會,以及潘協慶7月底的作品音樂會,更有我依然會熱情關注的9月12號,將要在北京五棵松萬事達中心開唱的《看見》李健演唱會。
儘管演出票全部售罄,但是光是李健提到的理念,足夠吸引到聽好聽音樂人作品的你,翹首以待了。李健說,有呼吸的音樂會才是真正的音樂會現場。
我不太喜歡網上直播,你知道為什麼嗎,網上直播那些音效啊,包括延時,那些效果器,傳送不到。你有時現場聽效果特別好,但在網上聽,會很糟糕,它不可能技術達到一個最精準的效果。連《春晚》和《我是歌手》,花了那麼多的錢,積累那麼多經驗,而真正實施的現場直播,也不夠好,至少不讓我們滿意,所以我不太喜歡線上。雖然線上能夠讓歌手可能從經濟上,商業上賺更多,但我還是希望唱現場,一是氣氛,二是音效,還是現場更好。
異鄉人李健 - 想念你
號外:《文藝大家談》周一至周五,強力推出《貴圈兒說》,圈裡的、圈外的、知道的、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即將要知道的,我們來告訴你,不許不聽,必須聽!
內容:大拿呂(男) 編輯: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