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語文新課本 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圖)

2021-01-11 樂學網

  

  一年級的同學們用上了新版語文課本。

  根據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生將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而這也意味著「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會逐漸終結,語文教材將走向「大一統」。

  小學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

  28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路小學,看到一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使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外形上比老教材大了一圈,封面設計也比較活潑。「相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 」青島大學路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董文靜介紹。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此次部編語文教材則打破了這一傳統,把拼音學習推後,讓學生們先認識一些漢字。入學教育後,學生們第一篇識字課文是「天、地、人、你、我、他」。學習完第一個單元的識字,學生們再學習兩個單元的拼音。把漢語、漢字擺到第一位,讓學生先形成對語文的初步感知,再接觸作為工具的拼音。

  在拼音的學習中,統編教材體現出實用高效的原則。 「以音節te為例,一聲二聲和三聲沒有相應的字,是空音節,但之前的教材中,空音節也要求學生學習拼讀,現在這些空音節都去掉了,學生只需要學習四聲,『特別的特』這個拼讀即可。」青島萊蕪一路小學資深語文老師張瑞華介紹,這種精選音節的做法,使得學生在教材中接觸的每個音節都是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不斷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體現語文的實用功能。

  語文教材版本多次更換

  「在我印象裡,青島先後使用過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三個版本的教材,這次又迎來了統編教材。」張瑞華說,她曾參與過由中央教科所組織的語文活動教學改革。她在執教期間,青島就已經使用過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在她看來,比起北師大版教材,蘇教版相對更加簡約,課程內容設計也更加現代化,而統編教材則突出了「立德樹人、守正創新」的特點,做了進一步的修訂和改進。

  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仍是「一綱多本」,2004年新課改後各地陸續開始編撰更符合當地教學水平和特色的教材。拿語文教材來說,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版本大概有人教版、語文版、湘教版、長春版、蘇教版、教科版、冀教版、西師大版、滬教版、魯教版、北師大版、浙教版等10餘種。目前青島使用的多是蘇教版的語文課本,山東其他地市使用的則是人教版的語文課本。新學期小學中高年級仍在使用的蘇教版,去年也經歷了一次修訂,適當降低了教材難度。

  傳統文化元素走進教材

  記者留意到,新教材增加了古詩詞等傳統文化內容。以插圖為例,《西遊記》師徒四人頭像、花木蘭包龍圖京劇形象、胖娃娃剪紙年畫等元素都在教材裡出現了。古詩詞方面則選擇了漢樂府《江南》、五言絕句《畫》《憫農》《古朗月行》等多篇內容,在原有教材基礎中增加了古詩詞比例,新增了多篇傳統文化內容。

  統編教材還注意將德育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教材目錄之後的第一頁內容,描繪的是56個民族小朋友聚集在天安門前,用可愛鮮明的形象傳達『我是中國人』的概念,增強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祖國榮譽感。 」董文靜說,以愛國這一主題為例,教材中並沒有生硬地出現概念化定義,而是用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兒童形象,讓孩子對愛國有直觀感受。通過 「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和「我愛學語文」這三個活動板塊,引導學生順利進行角色轉換和身份認同,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焦點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變化:入學先認字再學拼音 總課量有所減少 此次部編版教材更加強調4個標準,即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和時代性。以變化較大的語文科目為例,據語文一年級上下冊、七年級上下冊主編、北大語文研究所所長溫儒敏介紹,一年級語文把拼音學習推後,先認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變化1先學識字再學拼音打開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學了」的欄目,在「我上學了」之後先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之後才是拼音教學。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麼多年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為什麼統編《語文》教材要改變慣例?
  • 幼升小:一年級教材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你覺得這樣編排好嗎?
    聽聞部編版一年級教材大變臉,先識字後學拼音,作為教書多年的教師,我頗感興趣的同時也十分疑惑:自教書以來都是先學拼音,後識漢字,部編版教材為何要做這麼大的改動呢?二、樹立自信:感受樂趣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兒童來說是成長中的一次跨越。他們來到新的環境,從此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小學生。一年級新生要適應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學習各項規則,接觸到各門功課,這個轉折期對於他們來說是很關鍵的,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 開學全國統一使用新教材,一年級語文先識字後學拼音,意義何在
    會上,新語文教材的編者首先介紹了語文教材的新變化,又介紹的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以及語文考試的新方向等,其中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變化最大,主要表現在:教材編寫順序,從先認讀拼音改變先識字。加大語文教材的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的滲透。加大識字量,減少書寫漢字難度等。
  • 一年級語文教材採用部編版 先識字後學拼音名師解讀新變化
    昨天,孩子們正式開學,中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已全部採用部編版教材。對於一年級孩子而言,語文的變化尤其重要。昨天,本報記者採訪了資深語文教師、邗江區實驗學校高年青老師,就一年級語文變化進行了解讀。高年青表示,通過部編版和蘇教版的比較可以看出,先識字後拼音是部編教材的一大亮點,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先識字遠比學拼音要容易得多、有趣得多。一方面,孩子在入學前通過家庭教育、閱讀圖書、識記街頭廣告等方式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漢字,他們對一些結構簡單的漢字並不陌生。
  • 小學語文教材:讓一年級小學生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引爭議
    這次的新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調整了小學一年級學習拼音和識字的順序: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很多人覺得這樣的順序降低了學習的效率,畢竟拼音是識字的最好工具。專家解釋,第一個單元安排識字也體現了教科書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而漢語拼音只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閱讀的「拐棍」,學生獲得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後是要丟掉這個「拐棍」的。2018年2月6日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語文老師讓上學前就把拼音都學完,一年級才能跟得上,真是這樣嗎
    看著家裡那個沒上過銜接班的孩子,家長很擔心,老師這麼問是不是已經給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做好了鋪墊呢?孩子沒去學拼音,開學就跟不上了嗎?一年級的準新生們,到底要學習多少語文內容,才能在入學後跟得上語文學習的節奏?或者得到老師的青睞呢?同作為語文老師,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老師這樣問?對於學齡前兒童學習拼音,我有一些想法。
  • 升小學後拼音1個月要學完?沒上幼小銜接的娃,一年級能跟上嗎?
    其中一位家長提到,學前班的老師會教給孩子漢語拼音,如果拼音基礎打不好,以後升到小學學漢字可就「費勁了」。拼音對孩子而言到底有多難學,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印象。可如果拼音基礎打不好,不僅會給認漢字造成困難,甚至如今一年級的語文考試中出現的漢字都是標註漢語拼音的。漢語拼音拼讀不熟練,很可能連考試的題目都看不懂。
  • 孩子學拼音難倒家長 最近一年級家長們都要跟拼音「拼命」了
    你對小學時學拼音還有印象嗎?隨著衢城小學一年級進入拼音教學階段,一年級家長們也遭遇了孩子入學來的第一個「下馬威」——教孩子學拼音真的太難啦!  有多難?  還有家長告訴記者,兒子晚上睡覺說夢話都在拼拼音,結果還是拼錯的,半夜聽到她真是忍不住想笑卻又心酸。  老師  要多給孩子和拼音一點耐心  學拼音的「痛」,已經成了一年級新生家長的共同語言了,同樣擁有這份共同語言的,還有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們。
  •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
    李虹告訴記者,因為小學一年級是先學生活中常用的高頻字,再學低頻字,先學筆畫少、結構簡單的獨體字,然後合體字才慢慢多起來。而漢字中很多高頻字的歷史演變十分複雜,導致其構字規律不明顯,比如,有的高頻形聲字中聲旁表音和形旁表意的特點不突出,再加上初學漢字的學生對漢字的筆畫、結構相對陌生,也沒有足夠的正字法意識和獨體字知識作為基礎,所以學起來有一定難度。
  • 鄭州市內全面採用"部編本" 小學語文教材充滿"中國風"
    8月底9月初是全省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的日子。今年,全國中小學語文課本將開始採用統一的「部編本」。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從去年開始,除金水區外,鄭州市內其他區已經試用該教材,得到師生不錯的反饋。最大變化是「先學字再學拼音」打開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第一印象不是拼音字母「aoe」,而是六個大字「天地人你我他」。較之以前的人教版,「部編本」小學一年級教材在結構上要求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成為一大亮點。「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而言,最大的變化是把漢字提前了。」
  • 隆興小學舉行一年級學生拼音過關測試
    紅網時刻株洲11月13日訊(通訊員 李吉 黃新)漢語拼音是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第一把鑰匙,是識字閱讀的基礎,是說好普通話的關鍵。為了進一步了解一年級學生對漢語拼音的掌握情況及漢語拼音的教學現狀,11月12日下午,隆興小學語文教師對一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漢語拼音檢測。
  • 孩子是先識字還是要先學拼音呢?這兩種有什麼區別
    我們這代父母上學的時候,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學生字,我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基本遇到生字都是用字典查一遍,按照上面的讀音來念的。不過,現行的「部編本」語文教科書中將拼音和識字的順序做了調整,變成了先識字、後學拼音。
  • 一年級語文下冊看拼音寫漢字,全面和詳細地總結了12頁字詞
    一年級語文下冊看拼音寫漢字,這12頁字詞總結很全面和細緻在小學一二年級就是打基礎的時候,特別是一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小學語文的學習難點在於拼音,尤其是很多孩子分不清聲母以及韻母,有時候一個詞組的拼音都無法正確讀出
  •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知識點全面,準一年級小同學們請提前學!
    接下來呢,大熊老師就將整理好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知識點全面,分享出來,建議家長們先在網上多看看視頻,抓住知識要點,再來給小同學們輔導學習,效果更明顯。寫給讀者的文末語:以上就是,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知識點全面,今日好文分享了。
  • 小學拼音基礎知識: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在小學階段,學習拼音非常重要,一些孩子不會讀,易混淆,而一些家長因為常年沒有系統性地接觸拼音,也不知道從何下手輔導孩子。其實,學習拼音的訣竅也就五點:熟念、熟記、熟背、熟用、熟寫。而真正要做到這「五熟」,也是要花不少功夫的。
  •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文/小作家起跑線對於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語文學習來說,拼音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現在語文教材改革,部編版的語文,是先學一個單元的生字,再開始學習拼音。
  • 挑戰拼音我最棒——鄭梁梅小學舉行一年級漢語拼音驗收
    挑戰拼音我最棒——鄭梁梅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驗收漢語拼音是識字教學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手段,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為檢驗學生漢語拼音學習和運用情況,了解拼音教學的效果,11月12日,漣水縣鄭梁梅小學組織了一年級全體學生漢語拼音過關檢測。鄭梁梅小學對本次驗收工作十分重視,制定了科學的驗收工作實施方案,對驗收工作提出了嚴格而詳實的要求,做出了科學而合理的安排。驗收採取統一內容、交叉驗收的方式進行,共分筆試和口試兩部分。
  •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題型簡單,難度適中,附答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共有十篇識字課,十三篇漢語拼音,十四篇課文,八個語文園地。目前,已經學到了第八單元後半部分,可以說接近尾聲了。那麼,這一冊語文,有哪些重難點和知識點呢,在閱讀的學習中,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學拼音可能沒你想的那麼難,做到這幾點,學好拼音不再難
    拼音教學被安排在小學一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裡,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藉助拼音識漢字。我們知道,漢字是由音、形、義三部分組成,拼音就是就學習漢字的音。很多初學拼音的人會覺得拼音非常難,很多學生小學都畢業了,拼音學得還是半生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