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小月(爸媽進化論主筆)
自從有了娃,從此學會了獨自堅強
都市情感懸疑劇《白色月光》最近頻上熱搜。
劇中,由宋佳飾演的女主角張一和喻恩泰飾演的男主角張鑫原本是一對佳偶,當張一懷孕時,張鑫主動提出辭職甘願當一名「家庭煮夫」。
一晃五年過去了,有一天,張一開車帶著女兒笑笑去找張鑫。
路上孩子睡著了,於是她把車子停在咖啡廳旁,將孩子鎖在車裡,獨自進去找張鑫。
結果人沒找到,孩子就意外醒來在車裡大哭,引來一群人圍觀。
聽到喧鬧聲的張一急忙跑回去哄孩子,但孩子邊哭邊吐弄髒了她的衣服,她在脫去外套、無意中抬頭時,發現了自己的老公正在和別的女人擁吻。
異常憤怒地張一勉強給孩子系好安全帶後,開車離開。
但驚魂未定的孩子一路上仍在哭鬧,而此時的她也處於情緒失控的邊緣,當她多次請求孩子別再哭了,孩子仍然停不下來時,她徹底崩潰了。
她大聲呵斥孩子「別哭了」,接著把車緊急停了下來,然後猛烈的撞擊自己的椅背,嘴裡發出一連串痛苦而尖銳的哭吼聲……
孩子被媽媽歇斯底裡的樣子嚇得不敢再哭了。
但張一在發洩了幾秒鐘之後,馬上意識到自己嚇到了孩子,於是她立刻回過神來,強迫自己露出笑臉,語無倫次地對孩子說:
「笑笑,笑笑,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笑笑,對不起,你別怕好嗎?笑笑,媽媽錯了。
媽媽跟你開玩笑呢。媽媽是想逗你,不要怕好不好,笑笑?乖,對不起。乖,沒事沒事沒事……」
之後,她為了安撫孩子,又強顏歡笑帶著女兒去遊樂園玩耍。
當看到張一在面對孩子時露出溫柔的笑,而背朝孩子又默默流淚的這一幕時,許多網友都覺得太扎心了。
有人評論說:「這部劇代入感太強了,有孩子的人深有體會,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孩子面前永遠都是面帶微笑。」
的確如此。
只有成為了媽媽,才會真正明白:世界上真的有那麼一個小小的人兒,會讓你突然之間就有了不可觸碰的軟肋,也生出了對抗一切恐懼的勇氣。
自從有了娃,從此懂得了自我成長
上個月,我送孩子去參加一個夏令營,意外碰到了雯雯,她和我閒聊時提起自己是獨自開車過來的。
我挺驚訝,回想起以前讀書時,我們都急著去考駕照,雯雯卻堅決不去,還振振有詞道:「女人懂那麼多幹嘛,找個好男人依靠就好。」
然而,去年夏天,雯雯送女兒去參加跳舞考級的經歷讓她發生了轉變。
考級那天,她老公恰好出差,家裡也沒人幫忙,她原計劃打車去送孩子,可那天早上又下起了傾盆大雨。
雯雯帶著孩子站在馬路邊上,換了無數個打車軟體,都打不到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眼看就要遲到了,她焦急萬分。
她給老公打電話,老公只能在電話那端干著急,遠水根本救不了近火。
身邊的孩子見狀也開始抽泣起來,雯雯聽了心痛不已,而她的家離公交站還有一段距離,此時再走路過去已經來不及了。
她在絕望之下,看到了停在路邊的共享單車,於是她想騎自行車送孩子去目的地。
可她出門時只給孩子穿了雨披,她沒辦法邊打傘邊騎車。
但是,她看了一眼身旁的孩子,沒再猶豫,直接掃碼打開了一輛車,然後收起了雨傘。接著,她小心地抱起孩子坐在了車筐裡,騎上自行車就一頭撞進了雨簾裡。
一路上,她還故意笑著對孩子說:「寶貝,你以前不是一直想試試坐在自行車前面的感覺嗎?今天媽媽就陪你玩玩這個遊戲……」
那天,雯雯按時送孩子到了考場,但渾身溼透的她還得等孩子考完,才能回去換衣服。
她在考場外做了一個決定:明天就去報名考駕照。
就如那位陪孩子一同考研卻意外圓了自己讀研夢的50歲護士長白永旗一樣,雯雯的本意只是期望可以開車接送孩子,沒想到學會了新技能的她發現自己的活動範圍變寬了,她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獨處時間了,與老公的相處也更加和諧了。
她說:「這件事讓我明白,唯有不斷地成長自己,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也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
當我們不再一門心思地只對孩子指手畫腳,而是用身教陪著孩子一同成長時,不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還可以成就更加美好的自己。
自從有了娃,從此開始與過去和解
知乎曾有個熱門問答:「哪個瞬間你理解了父母的某個思想或行為?」,這引來了2888萬的瀏覽量。
有位網友的回答讓人觸動:
「生孩子的時候吧。看著孩子,突然就明白了,我爸為什麼在我相親結婚的時候哪個對象都看不上,然後一旦定了結婚,對我老公熱情似火。明白了,我一說孤單,我媽立馬千裡迢迢放下手下一切趕來。明白了,我媽喜歡盯著我看,一動不動的看,看得我心煩。明白了,倆人看我喜歡什麼立馬就買下,不管是書本,糖果,還是車房。明白了,他們對我一直以來不知所措又不曾減一分的愛。」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與過去和解,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在周迅飾演女主角林緒之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中,林緒之在五歲時被親生母親「拋棄」,這給她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創傷。
哪怕她當時就被人收養,並一直被養母關愛,長大後也能力出眾,但她還是為人冷漠、抗拒與人親密、還自我厭惡。
有一天,她偶遇了被家暴虐待的小女孩蓮生,她在蓮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下意識的要拯救蓮生,做她的「母親」。
她和蓮生有一段經典對話引人深思:
蓮生:「媽媽,你好嚴肅啊。」
林緒之:「你為什麼每天總是這麼開心?真的不難過嗎?」
蓮生:「因為我一直想著開心的事,就不會難過呀。」
林緒之:「這不是自己騙自己嗎?」
蓮生:「媽媽,說謊的人也不一定全是壞人呀。」
因為做了蓮生的媽媽,林緒之學會了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她開始發生改變。
平時不苟言笑的她開始露出溫柔的笑容,從前眼中只有工作的她開始懂得關心人,從來不願與人交流的她開始和養母主動通電話……
後來,長年在外漂泊的她終於選擇了回到養母的家,也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解開了當年被拋棄的謎題。
林緒之在收養蓮生、保護蓮生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孩子給自己帶來的陽光和溫暖,最終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有人說:「生兒養女,是人生自我豐富與完整、自我成長的一種幸福際遇。」
深以為然。
生養兒女,並參與到子女成長的養育過程中,你將收穫對父母由此及彼、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從而療愈童年曾經受到的創傷。
此前,伊能靜為了女兒可以怒懟網友:「已經舉報,孩子沒有得罪你,為了你不認可的事,到處辱罵一個不認識的三歲小孩,我不知道你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
鄧超也曾因為女兒小花哭著不願讓他離家去拍戲,而發博宣布:「我決定息影,當個全職爸爸。」
自從遇見了孩子,無論是明星還是我們普通人從此都有了一生的軟肋。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一書中提到:
「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的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是啊,孩子是我們一生的軟肋,但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療愈了自己內在的「受傷的小孩」,從而學會了與過去和解,成就了更加美好的自己,也找到了與世界和諧共處的方式。
作者簡介:艾小月,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第六期親子營基礎1班學員,自信堅強,樂觀上進,極度追求生活幸福感的我,想用文字治癒自己,治癒和我一樣有著同樣困惑的你,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