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月光》人間真實:自從有了娃,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前行?

2021-01-10 爸媽精讀

作者:艾小月(爸媽進化論主筆)

自從有了娃,從此學會了獨自堅強

都市情感懸疑劇《白色月光》最近頻上熱搜。

劇中,由宋佳飾演的女主角張一和喻恩泰飾演的男主角張鑫原本是一對佳偶,當張一懷孕時,張鑫主動提出辭職甘願當一名「家庭煮夫」。

一晃五年過去了,有一天,張一開車帶著女兒笑笑去找張鑫。

路上孩子睡著了,於是她把車子停在咖啡廳旁,將孩子鎖在車裡,獨自進去找張鑫。

結果人沒找到,孩子就意外醒來在車裡大哭,引來一群人圍觀。

聽到喧鬧聲的張一急忙跑回去哄孩子,但孩子邊哭邊吐弄髒了她的衣服,她在脫去外套、無意中抬頭時,發現了自己的老公正在和別的女人擁吻。

異常憤怒地張一勉強給孩子系好安全帶後,開車離開。

但驚魂未定的孩子一路上仍在哭鬧,而此時的她也處於情緒失控的邊緣,當她多次請求孩子別再哭了,孩子仍然停不下來時,她徹底崩潰了。

她大聲呵斥孩子「別哭了」,接著把車緊急停了下來,然後猛烈的撞擊自己的椅背,嘴裡發出一連串痛苦而尖銳的哭吼聲……

孩子被媽媽歇斯底裡的樣子嚇得不敢再哭了。

但張一在發洩了幾秒鐘之後,馬上意識到自己嚇到了孩子,於是她立刻回過神來,強迫自己露出笑臉,語無倫次地對孩子說:

「笑笑,笑笑,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笑笑,對不起,你別怕好嗎?笑笑,媽媽錯了。

媽媽跟你開玩笑呢。媽媽是想逗你,不要怕好不好,笑笑?乖,對不起。乖,沒事沒事沒事……」

之後,她為了安撫孩子,又強顏歡笑帶著女兒去遊樂園玩耍。

當看到張一在面對孩子時露出溫柔的笑,而背朝孩子又默默流淚的這一幕時,許多網友都覺得太扎心了。

有人評論說:「這部劇代入感太強了,有孩子的人深有體會,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孩子面前永遠都是面帶微笑。」

的確如此。

只有成為了媽媽,才會真正明白:世界上真的有那麼一個小小的人兒,會讓你突然之間就有了不可觸碰的軟肋,也生出了對抗一切恐懼的勇氣。

自從有了娃,從此懂得了自我成長

上個月,我送孩子去參加一個夏令營,意外碰到了雯雯,她和我閒聊時提起自己是獨自開車過來的。

我挺驚訝,回想起以前讀書時,我們都急著去考駕照,雯雯卻堅決不去,還振振有詞道:「女人懂那麼多幹嘛,找個好男人依靠就好。」

然而,去年夏天,雯雯送女兒去參加跳舞考級的經歷讓她發生了轉變。

考級那天,她老公恰好出差,家裡也沒人幫忙,她原計劃打車去送孩子,可那天早上又下起了傾盆大雨。

雯雯帶著孩子站在馬路邊上,換了無數個打車軟體,都打不到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眼看就要遲到了,她焦急萬分。

她給老公打電話,老公只能在電話那端干著急,遠水根本救不了近火。

身邊的孩子見狀也開始抽泣起來,雯雯聽了心痛不已,而她的家離公交站還有一段距離,此時再走路過去已經來不及了。

她在絕望之下,看到了停在路邊的共享單車,於是她想騎自行車送孩子去目的地。

可她出門時只給孩子穿了雨披,她沒辦法邊打傘邊騎車。

但是,她看了一眼身旁的孩子,沒再猶豫,直接掃碼打開了一輛車,然後收起了雨傘。接著,她小心地抱起孩子坐在了車筐裡,騎上自行車就一頭撞進了雨簾裡。

一路上,她還故意笑著對孩子說:「寶貝,你以前不是一直想試試坐在自行車前面的感覺嗎?今天媽媽就陪你玩玩這個遊戲……」

那天,雯雯按時送孩子到了考場,但渾身溼透的她還得等孩子考完,才能回去換衣服。

她在考場外做了一個決定:明天就去報名考駕照。

就如那位陪孩子一同考研卻意外圓了自己讀研夢的50歲護士長白永旗一樣,雯雯的本意只是期望可以開車接送孩子,沒想到學會了新技能的她發現自己的活動範圍變寬了,她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獨處時間了,與老公的相處也更加和諧了。

她說:「這件事讓我明白,唯有不斷地成長自己,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也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

當我們不再一門心思地只對孩子指手畫腳,而是用身教陪著孩子一同成長時,不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還可以成就更加美好的自己。

自從有了娃,從此開始與過去和解

知乎曾有個熱門問答:「哪個瞬間你理解了父母的某個思想或行為?」,這引來了2888萬的瀏覽量。

有位網友的回答讓人觸動:

「生孩子的時候吧。看著孩子,突然就明白了,我爸為什麼在我相親結婚的時候哪個對象都看不上,然後一旦定了結婚,對我老公熱情似火。明白了,我一說孤單,我媽立馬千裡迢迢放下手下一切趕來。明白了,我媽喜歡盯著我看,一動不動的看,看得我心煩。明白了,倆人看我喜歡什麼立馬就買下,不管是書本,糖果,還是車房。明白了,他們對我一直以來不知所措又不曾減一分的愛。」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與過去和解,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在周迅飾演女主角林緒之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中,林緒之在五歲時被親生母親「拋棄」,這給她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創傷。

哪怕她當時就被人收養,並一直被養母關愛,長大後也能力出眾,但她還是為人冷漠、抗拒與人親密、還自我厭惡。

有一天,她偶遇了被家暴虐待的小女孩蓮生,她在蓮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下意識的要拯救蓮生,做她的「母親」。

她和蓮生有一段經典對話引人深思:

蓮生:「媽媽,你好嚴肅啊。」

林緒之:「你為什麼每天總是這麼開心?真的不難過嗎?」

蓮生:「因為我一直想著開心的事,就不會難過呀。」

林緒之:「這不是自己騙自己嗎?」

蓮生:「媽媽,說謊的人也不一定全是壞人呀。」

因為做了蓮生的媽媽,林緒之學會了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她開始發生改變。

平時不苟言笑的她開始露出溫柔的笑容,從前眼中只有工作的她開始懂得關心人,從來不願與人交流的她開始和養母主動通電話……

後來,長年在外漂泊的她終於選擇了回到養母的家,也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解開了當年被拋棄的謎題。

林緒之在收養蓮生、保護蓮生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孩子給自己帶來的陽光和溫暖,最終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有人說:「生兒養女,是人生自我豐富與完整、自我成長的一種幸福際遇。」

深以為然。

生養兒女,並參與到子女成長的養育過程中,你將收穫對父母由此及彼、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從而療愈童年曾經受到的創傷。

此前,伊能靜為了女兒可以怒懟網友:「已經舉報,孩子沒有得罪你,為了你不認可的事,到處辱罵一個不認識的三歲小孩,我不知道你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

鄧超也曾因為女兒小花哭著不願讓他離家去拍戲,而發博宣布:「我決定息影,當個全職爸爸。」

自從遇見了孩子,無論是明星還是我們普通人從此都有了一生的軟肋。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一書中提到:

「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的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是啊,孩子是我們一生的軟肋,但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療愈了自己內在的「受傷的小孩」,從而學會了與過去和解,成就了更加美好的自己,也找到了與世界和諧共處的方式。

作者簡介:艾小月,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第六期親子營基礎1班學員,自信堅強,樂觀上進,極度追求生活幸福感的我,想用文字治癒自己,治癒和我一樣有著同樣困惑的你,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哪裡有什麼超人?誰不是一邊風光一邊崩潰呢?
    每當看見這樣的誇讚,我心裡就想:什麼超人啊,你們不知道我多少次想哭要崩潰啊。好了,我來說說我的現狀吧。我是自由職業,原本有個辦公室生娃後撤掉了。如今,寫作可以在家辦公,所以沒有上下班區分。所以,我可以帶著孩子。孩子有老人幫忙,不然我早就瘋掉了。孩子睡覺吃喝拉撒都是老人幫著,如果都是我來負責,還能出去社交嗎,還能寫作嗎,想都別想!
  • 斷奶日記: 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
    為神馬這麼早就給娃斷奶?所以咱們先嘮嘮什麼時候給娃斷母乳最為適宜?事實上,母乳餵養的確有這個作用。母乳中含有一種能促進睡眠的天然蛋白質,加上飽食因子,能讓寶寶舒適地進入睡眠。而吮吸會刺激媽媽體內產生能起到安定作用的激素。
  • 高雲翔事件背後:董璇一邊崩潰,一邊奮力前行
    如果不是選擇結婚生子,相信她的演繹事業會再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婚後的三年的時間裡,董璇漸漸被觀眾遺忘,也沒有工作再找到她。看著身邊的朋友發展得越來越好,這種失落感甚至讓她開始自卑,感覺自己被這個行業拋棄了。
  • 《三十而已》後又一爆款劇,《白色月光》有哪些看點?
    出軌對象是誰,重要嗎?很重要!張一的朋友楊雁告訴她。緊接著張一又看到了丈夫手機上酒店會員的信息,想打開進一步追查,卻發現丈夫換了密碼,她再次陷入沉思中。看著平日在家專心帶娃,溫柔又體貼的丈夫,張一覺得眼前的一切都變得不真實了。
  • 我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整旗鼓
    我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整旗鼓 2.最有本事的人,不是拿到好牌的人, 而是知道幾時離開牌桌的人。
  • 一邊人間煙火 一邊心有淨土
    他說「我一直刻意在和生活保持距離感,無論是工作生活,社交娛樂,社會人際還是家庭關係,無論是生存賺錢,還是追名逐利謀權索愛等,我都刻意在提醒自己,不要沉浸其中太深太深,以免被人間的煙火味浸染太重
  • 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拼命活著
    誰不是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拼命努力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沒經歷過他們的崩潰與苦楚,我們也無法揣摩到底需要怎樣的勇氣,才能用雙手跟颱風殊死一搏。在這個問題褒貶兩極分化的評論下,有個回答格外醒目:你沒窮過,你不懂,幾塊錢也能難倒英雄漢。
  • 外賣小哥馬路邊抹淚吃蛋糕:生活,是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振旗鼓
    2每一份工作都不易,可是為了對抗生活,為了生存我們必須拼盡全力,誰不是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振旗鼓呢?都說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靜悄悄的,確實如此。剛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常常需要出差,一個女孩子,有時候一出差就是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出差的時候往往會碰到項目工作比較緊急的情況,也常常需要熬夜加班。
  • 自從娃上了小學,老母親走上人生巔峰......太真實了哈哈哈哈
    她恰好對上我震驚的小眼神,擺擺手:「別這麼看著我,誰讓我閨女已經上三年級了呢!」 自從孩子上小學,老母親才知道自己的潛力多無限。 什麼蛙泳、鋼琴、一字馬…… 逼急了誰還不是個文武雙全的老母親了?! 以前提起小學,總以為就是拼音、加減、How are you,現在才明白,光一個拼音就能讓我的內心幾乎崩潰。 你以為拼音就是聲母、韻母和聲調? No! No! No!
  • 《雲邊有個小賣部》:誰不是一邊悲傷,一邊被溫暖
    在《雲邊有個小賣部》裡也有個外婆「王鶯鶯」,穿著碎花短袖,白髮攏成一個髻,胳膊戴著套袖,守著雲邊鎮的小賣部。她抽著捲菸,喝著酒,打著麻將,瀟灑得好像逃脫了時間的制裁。一邊罵著外孫劉十三智障,一邊開拖拉機來回兩百公裡,連夜把失戀又失業喝得爛醉的劉十三拖回了家。
  • 白色月光:男人最不想女人看的劇,女人看了崩潰卻又欲罷不能的劇
    雖然播了兩集,豆瓣評分也還未出爐,但劇集呈現的質感以及抓人的情節,預訂下一個爆款劇,而且從目前來看大概這是男人最不想讓女人看的劇,讓女人看了崩潰又生氣恨得牙痒痒的劇。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那次旅行一條無意中看見的簡訊,以上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可是女人的第六感向來都是很準的。張一和張鑫兩人都是建築設計師,是建築領域令人豔羨的家偶,自從張一懷孕生了女兒笑笑過後,張鑫就主動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奶爸」。
  •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我們看見有濃煙從這裡升起,想或許有人在這裡。」船員答。我們的一生總在得與失之間,假如生活中一扇門關上了,必然有一扇窗打開。你在這裡失去的,會從其他地方找回來。人生哪能事事如意,上帝在給予的同時也會拿走點原本屬於你的東西,有時失去就是另一種擁有。有起有伏是人生,有得有失是生活生活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取捨。
  • 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拼命活著!(深度)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就在你的身邊,有太多人在辛苦而又努力地活著……02知乎上有個樓主提問:自己爸媽開計程車,一個月能掙4000多。但送她上大學時,為了省十幾塊的打車費,步行了兩小時才到。她很不理解:錢是賺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省幾塊錢能有什麼用?
  • 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學會堅強
    2020-11-16 11:07:14 來源: 娛樂新手們 舉報   誰不是一邊受傷
  • 《白色月光》看了三集,我問他有沒有出軌?
    劇中小宋佳飾演的女主獨白很多,每一句都足夠把身在幸福中的人用冷水澆醒,以至於我一邊看,一邊覺得要被和諧了。尤其是對喻恩泰飾演的男主說的那句:「其實我們都知道,愛會消失,承諾會失效,人們會走散,只不過我們都願意相信,自己是個例外罷了。」
  • 在日本誰不是一邊笑著生活,一邊又不想活了呢?
    他跟心理醫生講:他經常失眠,吃安眠藥也不管事兒,腦子裡總能幻想出很多種自殺的方法,又不是真的想去死。我擦!這——是真的嗎???當我聽說這事兒的時候,驚的嘴都合不上了!一個會社交、愛打鬧、爆憨逗,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快樂蛋,他的心裡到底裝著多少的糟心事啊!難道這就是國內最近網上一條最熱門微博(@一隻白- 發的)所說的嗎?
  • 《白色月光》張一崩潰大哭,影響的不僅是孩子,還有自己的健康
    看了《白色月光》後,對比一下,同樣是渣男,許幻山是沒有心,張鑫是「心」太多,心眼太多,完全是山渣男的2.0版。原本以為是誤會,沒想到確實有了石錘,正面目睹鑫渣男與小三的親密畫面後,強忍憤怒和悲傷坐回到了車裡,一邊開車一邊克制情緒,對女兒不停地說「別哭了」。
  • 誰不是一邊揮著淚失望,又一邊在微笑苦撐
    試問在整個社會當中,又有哪個人不是一邊擦著眼淚不斷失望,又一邊在微笑著苦苦支撐呢。人生,既然來了,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鏗鏘。無論你是誰,寧可做拼搏的失敗者,也不要做安於現狀的平凡人。造船的目的不是停在港灣,而是衝擊風浪;做人的目的不是窩在家裡,而是打造夢想。不要看昨天誰是你,只看今天你是誰;不談以前的艱難,只論現在的堅持。人生就像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
  • 《白色月光》小三真實身份是什麼 小三孫雯雯第幾集出現
    又一部以女性為焦點的電視劇《白色月光》爆出了,劇中是「女主外男主內」的設定,張一的丈夫張鑫選擇成為一位全職老公,照顧孩子和老婆,但是張鑫出軌了。那麼《白色月光》小三是什麼身份?小三第幾集出現?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 《白色月光》——以細節鑄就
    不僅僅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現在誕生的劇目也已經漸漸走出了國產狗血劇的怪圈,開始往更深更高層次發展,例如今年大火的兩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和《白色月光但是令許多觀眾欣慰的是,《白色月光》又如同一匹黑馬,走進了大眾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