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建立的諜報網規模之大和搜集情報範圍之廣,在世界實屬罕見。但是,鮮為人知的是,日本特務部的創始人之一,卻是亞洲最著名的紅色間諜,但凡是有他參與的項目全部以失敗告終。他就是武田毅雄,日本人也一直懷疑,他到底是什麼人?
武田毅雄原名王毅雄,1904年生於中國遼寧旅順,其父是中國人,母為日本人。1925年父去世後,其母改嫁一個日本醫生,由此王毅雄加入日本國籍,並改名為武田毅雄,後來步入日本軍隊。
1934年,武田毅雄被派駐蘇聯使館任武官。在一次酒會上他邂逅了中國駐共產國際代表林育英(林彪堂兄)。在他的影響下,武田毅雄加入了紅色特科,並成功打入日軍內部。他領導的「捷列金」小組,是二戰中與「拉姆扎」齊名的著名情報小組,其中最著名的是兩次粉碎德國和日本謀殺史達林計劃。
1938年,日本為避免未來在戰場上腹背受敵,制定了謀殺史達林的所謂「熊工程」計劃。當時叛逃到東北的蘇軍柳斯科夫大將告訴日本人,史達林的父親安葬在喬治亞的哥裡,其必在父親忌日那天前往掃墓,然後到海濱療養地索契住幾天,可以利用這次機會進行暗殺。於是日本軍方召集包括武田毅雄在內的參與者進行暗殺實驗。
1938年12月,暗殺小組按時出發。沒有想到的是,剛進入蘇聯境內的暗殺隊還未涉過喬魯河,就遭遇到蘇邊防軍的截擊。事後,日本經過調查認定,有一代號為「影子」的蘇情報員滲透到了計劃行動小組,是他向蘇密報了行動計劃,才使計劃徹底流產。
「影子」在此次行動後就失蹤了。日本認為此人就是已被蘇邊防軍擊斃的五個白俄當中。然而,日本人錯了,其實「影子」還在日本情報隊伍中。
但是日本諜報機關並不甘心失敗,1939年,德日聯合制定了第二次暗殺史達林的行動——「鮮花行動」。在莫斯科紅場刺殺史達林!即選派4名特工裝扮成蘇軍官潛入莫斯科,把定時炸彈安放在列寧水晶棺前的花蕊中,在勞動節史達林上檢閱臺時引爆。當暗殺小組潛入蘇聯時,等待他們的又是蘇軍的槍口……此計劃又以流產而告終。
令人費解的是,武田毅雄的行蹤如同他的情報一樣神秘,以至於他的上級機關都無從得知他的確切行蹤。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1945年初,武田毅雄在視察東寧要塞防務時失蹤。12月又神秘出現,在美駐日本司令部任東亞情報研究室主任;1954年冬,他再次失蹤……之後杳無音信。
蘇聯方面曾花了近十年工夫來尋找武田毅雄,但一無所獲。上個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國家檔案館特別檔案室解密一份資料,英雄留有唯一一張照片,蘇軍上校安德烈,代號捷列金,日文名字武田毅雄,1964年獲得過「蘇聯英雄」的光榮稱號,表彰他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傑出貢獻。但這個授勳是在絕密條件下進行的,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
武田毅雄就這樣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現在的俄羅斯情報機關還一直在尋找武田毅雄的最後行蹤,卻始終沒有可靠的消息……下落至今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