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二冬27(紫燕是什麼動物,「課」字的意思可能出乎您的想像)

2020-12-24 封臣演義

王封臣評書講國學系列

聲 律 啟 蒙-詳解

(好聽多打賞!至少轉發下吧!更多音頻到喜馬拉雅搜「王封臣」訂閱)

二冬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

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

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

《聲律啟蒙》簡介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2020年4月,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

少兒學習《聲律啟蒙》的好處

1.《聲律啟蒙》中有很多的典故,這些典故涉及面很廣,天文、地理、花木、鳥獸、歷史、政治乃至人情世故,為人處事,道德規範等等。讀聲律啟蒙,猶如讀萬卷書,對孩子擴展視野十分有幫助。

2.《聲律啟蒙》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樣,孩子在朗讀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古典文化的趣味和魅力,是兒童國學啟蒙必看的讀物之一。

3.積累知識:學習語文,尤其是寫作,需要會用詞藻。古詩文寫作,尤其講究辭藻。熟讀《聲律啟蒙》的第三個功用,是可以記住很多美麗的詞藻。沒有古文底子的人寫舊體詩詞,詞藻總是不夠用,尤須多讀《聲律啟蒙》。

4.培養語感:中國的漢語言文字,不僅具有表意功能,同時具有表音功能,具有音韻美。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在幼小的時候,精神專注敏銳;長大成人後,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對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機。

5.開發智力:學習《聲律啟蒙》,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大腦的訓練,靜態的如辨音、辨義,動態的如聯想、應變,等等,難以盡述。

========

王封臣老師

著名評書家、國學教育專家,資深品牌策劃人

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先生入室弟子

大學「評書」學科教學標準制定者

北京公益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

鞍山師範學院客座教授

「評書講國學」課題開創者

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史演義」主講人

北京廣播電臺「打開文化之門」特邀常駐嘉賓

中國首家專業評書社團「聽工場」創始人之一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曲藝專業古典文學特聘講師

北京宏志、八一、和平街等多家中小學校特聘國學講師

============

其他產品:

首部現代反黑評書《無影之牆》

長篇歷史評書《唐太宗》第一部《逐鹿中原》

中國好典故

============

《聲律啟蒙》

一東

春對夏,秋對冬。

暮鼓對晨鐘。

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

馮婦虎,葉公龍。

舞蝶對鳴蛩。

相關焦點

  • 音律啟蒙,中文之美——冬篇
  • 聲律啟蒙 二冬2
    花灼爍,草蒙茸,九夏對三冬。臺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雲霄如玉筆;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注釋】奩:音聯,古代婦女多用來收放梳妝用具。笥:音四,用竹子或蘆葦編成的方形的盛物器具,多用來盛放衣物。杵:音楚,舂(音充)米用的一種木製的棒槌。
  • 小時候,你讀過《聲律啟蒙》嗎?
    《聲律啟蒙》由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是古時孩子們的啟蒙讀物,以訓練聲韻格律為用。古人以漢字注音,我們在《聲律啟蒙》中看到的「東、冬、江、支、微」表示的都是一個個的韻(聲母之外)。《聲律啟蒙》上下卷共30個韻,內容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很多方面,在朗朗上口的韻律中將聲、字、意完美融合。話不多說,從30個韻中選了5個,大家自行感受:| 上卷
  • 最好聽的兒歌《聲律啟蒙》,你讀過嗎?
    這便是被稱為最美音韻的《聲律啟蒙》,一部媲美《三字經》的國學經典誦讀佳作。《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
  • 紫雨講文言•《聲律啟蒙》卷上•六魚1
    《聲律啟蒙
  • 給孩子們的美學啟蒙課笠翁對韻和聲律啟蒙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新書是《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聲律啟蒙》到底是個啥?百度上說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 《聲律啟蒙》|群友合誦
    群友心聲:《聲律啟蒙》是孩子的聲韻格律啟蒙讀物,而對於我們這些錯過了讀書時光的「老小孩兒」,又何嘗不是「啟蒙之物」?為此,我們萌生了和孩子一起共讀共誦的想法。藉此,在鄭老師的引領下,為傳承華夏經典,弘揚中華文化出一點微薄之力,也彌補我們童年的缺失。下面請大家來聽精英33群和精英64群17位誦友的吟誦唱。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部分節選)聲律啟蒙是清康熙年間進士車萬育所做,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創作於康熙時期,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聲律啟蒙》創作就是為了給小孩子啟蒙聲韻和對仗知識,所以也就有針對性的降低了理解難度,讀來朗朗上口,意思也不複雜,讓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接受了音律對仗知識的普及。
  • 《聲律啟蒙》上下拼音版 獨家珍藏 永久保存
    這幾句話來自"聲律啟蒙",短短21個字,營造的意境卻如微風過琴弦,而且閉上眼句句入畫,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樣。  可不得不遺憾地表示,我們這代人雖然認漢字,說漢語,卻並沒有完全發現她的美,以及學會用它表達美。
  • 吳冠中插圖注音版《聲律啟蒙》和《初啼》行事曆做得這麼美,讀給孩子的國學誦讀啟蒙書!
    這幾句話來自"聲律啟蒙",短短21個字,營造的意境卻美極了。不僅美極了,而且閉上眼句句入畫,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樣。一位民謠歌手真的唱了出來——可不得不遺憾地表示,我們這代人雖然認漢字,說漢語,卻並沒有完全發現她的美,以及學會用它表達美。
  • 《聲律啟蒙》正確打開方式:別再背了,它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
    既然是「聲律」啟蒙,那一定是和漢字、聲音、韻律有關的,而不是先來學習它的意思。就像我們練習順口溜一樣,你的練習目的是發音和節奏,而不是把順口溜的意思都要解釋一遍。所以《聲律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工具書。
  • 《聲律啟蒙》完整版,好聽好看的國學童子功!
    它富於節奏:從單字對到雙字對,從三字對到五字對、從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魔法Auntie一直覺得,今天的小孩,不強求他們要寫詩,但,生活中不能不讀詩。讀詩,就不能不了解押韻和對仗。更何況,學習《聲律啟蒙》,還是一種對大腦的訓練,靜態的如辨音、辨義,動態的如聯想、應變。
  • 《聲律啟蒙》:不只是好聽這麼簡單......
    《聲律啟蒙》是一本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由康熙進士車萬育撰寫,按韻分編,包羅萬象。其文字中隱含著的規則:詞性相同,平仄相異,仄起平落,內容契合,是古代教小孩吟詩作對的啟蒙讀物。如果說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瑰寶,那麼聲律知識就是登堂入室的敲門磚。
  • 快遞停了才能更專注於手頭的資源(聲律啟蒙,Caiilou)
    可能是受了各位明星俊男靚女的啟發。笑笑愛上了登臺表演節目,說是登臺,也就是出去聚餐飯店的舞臺,表演的節目也很單一,[聲律啟蒙],西遊記動畫片主題曲[白龍馬]。觀眾也僅限自家親戚。  雖然條件簡陋,觀眾也聽不太清她說什麼,但都寄予了熱情的掌聲和讚美,對於3歲多的笑笑是莫大的鼓勵。我們也支持她背聲律啟蒙,確實口齒比以前清楚了,另外,像「天浩浩,日融融,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句子本身就很美,朗朗上口,大人也很喜歡聽。
  • 《聲律啟蒙》01 東
    《聲律啟蒙》朗誦哈輝演唱《聲律啟蒙》東
  • 5歲女兒熟背《木蘭辭》:有多少父母忽略了聲律啟蒙
    要知道,小花生5年光陰裡,除了她熱愛的舞蹈,我什麼課外興趣班都沒有給她報。我總是希望,她可以開開心心的,花樣百出地玩耍,而不是像高考學生一樣為了學習抓耳撓腮。不過我是小花生心目中萬能的媽咪誒,我必須配合她,我從書架上翻出了一本圖畫書,告訴她:你放假的時候,媽媽教你念這本聲律啟蒙好不好?
  • 大語文啟蒙,從唱詩歌、童謠開始
    《給現代孩子的聲律啟蒙》——他是對課、古詩文教學專家,人稱「土豆老師」。他就想寫給孩子們寫一本現代版的聲律啟蒙,寫出好玩又好讀的對韻文字。《唱!童謠》則是童謠集,中國童謠那麼多,編輯們精選了60首經典童謠,絕大部分都耳熟能詳。
  • 《聲律啟蒙》為什麼這麼動聽?因為它唱出中國語言才有的美(附音頻資源)
    音樂人趙照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用歌聲演繹《聲律啟蒙》,這首詩中的古韻再次璀璨如新,也讓我們再次感悟到中華語言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聲律啟蒙》則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詩詞和對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多年來一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沒有正確的漢語韻律啟蒙,你的孩子永遠學不好詩詞
    背誦、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像美,而不是為了「會背詩」,在詩歌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目的——這才是應有的目的。我還記得在詩詞大會上武亦姝氣定神閒地說:「我覺得比賽結果什麼的都無所謂,只要我還喜歡詩詞,只要我還能享受它帶給我生活中的快樂,就夠了。」沒錯,詩詞應當幫助孩子享受到生活中的快樂,這就是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