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01 東

2021-02-13 古詩詞文欣賞

《聲律啟蒙》朗誦

哈輝演唱《聲律啟蒙》東

《聲律啟蒙》吟誦

一yī 東dōng

雲yún 對duì 雨yǔ,雪xuě 對duì 風fēng,晚wǎn照zhào 對duì 晴qíng空kōng。

來lái鴻hóng 對duì 去qù 燕yàn,宿su 鳥niǎo 對duì 鳴míng 蟲  chóng。

三sān 尺chǐ 劍jiàn,六liù 鈞jūn 弓gōng,嶺lǐng 北běi 對duì 江jiāng東dōng。 

人rén間jiān 清qīng暑shǔ 殿diàn,天tiān上shàng 廣guǎng寒hán宮gōng。

兩liǎng岸àn 曉xiǎo 煙yān 楊yáng柳liǔ 綠lǜ,一yī 園yuán 春chūn雨yǔ 杏xìng花huā 紅hóng。

兩liǎng鬢bìn 風fēng霜shuāng, 途tú 次cì早zǎo 行xing 之zhī 客kè;

一yī蓑suō煙yān雨yǔ,溪xī邊biān 晚 wǎn 釣diào 之zhī 翁wēng。

沿yán 對duì 革gé,異yì 對duì 同tong,白bái 叟sǒu 對duì 黃huáng 童tóng。

江jiāng 風fēng 對duì海hǎi霧wù,牧mù 子zǐ 對duì 漁yú翁wēng。

顏yán 巷xiàng 陋lòu,阮ruǎn 途tú 窮qióng,冀jì 北běi 對duì 遼liáo東dōng。

池chí 中zhōng 濯 zhuó足zú 水shuǐ,門mén 外wài 打dǎ頭tóu風fēng。

梁liáng 帝dì 講jiǎng 經jīng 同 tong 泰tài 寺sì,漢hàn 皇huáng 置zhì 酒jiǔ 未央宮wèiyānggōng。

塵chén 慮lǜ 縈yíng 心xīn,懶lǎn 撫fǔ 七qī 弦xián 綠lǜ 綺qǐ;

霜shuāng 華 huá 滿mǎn 鬢bìn,羞xiū 看kàn 百bǎi 煉liàn 青qīng銅tóng。

貧pín 對duì 富fù, 塞sai 對duì 通tōng,野yě 叟sǒu 對duì 溪xī 童tóng。

鬢bìn 皤pó 對duì 眉méi 綠lǜ ,齒chǐ 皓hào 對duì 唇chún 紅 hóng。

天tiān 浩hào浩hào,日rì 融róng融róng, 佩pèi劍jiàn 對duì 彎wān弓gōng。 

半bàn 溪xī流liú 水shuǐ綠lǜ,千qiān 樹shù 落luò花huā 紅 hóng。

野yě 渡dù 燕yàn 穿chuān 楊yáng柳liǔ 雨yǔ, 芳fāng 池chí 魚yú 戲xì 芰jì 荷hé 風fēng。

女nǚ子zǐ眉méi 纖xiān,額é下xià 現xiàn一yī彎wān新xīn 月yuè;

男nán兒ér氣qì壯zhuàng,胸xiōng 中 zhōng 吐tǔ 萬wàn 丈zhàng 長cháng 虹 hóng。

上卷 一東 注釋:


雲對雨 雪對風 晚照對晴空

  註:這幾句說的自然現象。「晚照」就是傍晚的陽光,比如紅杏尚書宋祁的《玉樓春》中有「且向花間留晚照」的詞句;再舉個「雲」和「雨」相對的例子,比如唐朝許渾的《鹹陽城東樓》一詩中有「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句子。

  來鴻對去燕 宿鳥對鳴蟲

  註:這兩句說的是動物。

  關於鴻,鴻就是大雁,也可稱為鴻雁。詩經裡有「鴻雁於飛」的句子,曹植的《洛神賦》中有「翩若驚鴻,矯若遊龍」的句子;陸遊悼念原配夫人沈宛的《沈園二首》裡有「曾是驚鴻照影來」的句子;用於比喻美人的體態輕盈。

  另外還有蘇軾的「應似飛鴻踏雪泥」,「鴻飛那復計東西」;範仲淹的「衡陽雁去無留意」等;鴻雁是一種大型候鳥,它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以及羈旅傷感,所以在詩中被廣為引用以寄託此意。

  這裡再舉兩個與鴻相關的典故:

  「鴻雁傳書」: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于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衡陽雁」:為什麼範仲淹管雁叫「衡陽雁」呢,這是有原因的,相傳大雁南遷飛至衡陽就不再向南飛了,所以稱為「衡陽雁」。

  三尺劍 六鈞弓

  註:兩種武器。是長度和重量相對,鈞是古代重量計量單位之一,一鈞相當於30斤,六鈞即180斤,用來比喻強弓,比如唐羅隱《登夏州城樓》詩:「好脫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

  嶺北對江東 人間清暑殿 天上廣寒宮

  註:地理。

  清暑殿:洛陽宮中有清暑殿;

  廣寒宮:神話裡稱月亮中的宮殿為廣寒宮。《錦繡萬花谷》卷一引東方朔《十洲記》:冬至後,月養魄於廣寒宮。唐鮑溶《宿水亭》詩:雕楹彩檻壓通波,魚鱗碧幕銜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裡宿。

  兩岸曉煙楊柳綠 一園春雨杏花紅

  註:寫的春天的景色,這句沒什麼說的。

  兩鬢風霜 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煙雨 溪邊晚釣之翁

  註:途次:旅途中住宿的地方。一個是兩鬢風霜,疲於奔命,一個是一蓑煙雨,悠然垂釣,述說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和境界吧!

  沿對革 異對同 白叟對黃童

  註:沿:繼承;革:改變。現在沿和革組成一個詞,即沿革,指事物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白叟:指白髮老人。唐朝韓愈的《元和聖德詩》:「卿士庶人,黃童白叟,踴躍歡呀,失喜噎歐。」宋朝蘇轍的《代三省祭司馬丞相文》:「白叟黃童,織婦耕夫,庶幾休焉,日月以須。」明朝王錂的《尋親記•懲惡》:「白叟休猜,黃童莫覩,違者斷無輕恕。」清朝洪昇的《長生殿•改葬》:「黃童白叟共相扶,盡歡呼,天顏重覩。」清朝陳康祺的《郎潛紀聞》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許。而賢有司善政所逮,黃童白叟,臥轍攀轅,亦實有出於至誠者。」

  黃童:幼童。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黃童另外還有一個意思是指漢時的黃香,但該意不能用在此處,因為此處是老與少的相對,都是泛稱,而不是專某人。

  江風對海霧 牧子對漁翁

  註:牧子:指牧童。《唐律•廄庫》:「諸牧畜產,準所除外,死失及課不充者,一牧長及牧子,笞三十。」《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劉嶽》:「《兔園冊》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

  漁翁:指老漁人。唐朝杜甫的《秋興》詩之七:「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水滸傳》第一○三回:「五個人一徑搖到那打魚船邊,李俊問道:『漁翁,有大鯉魚嗎?』」。

  這裡是從事不同職業的老和少的相對,一個是放牧為生的小童,一個是養魚餬口的老翁。

  顏巷陋 阮途窮 冀北對遼東

  註:顏巷陋:是說孔子的短命弟子顏回的,孔子認為他雖然生活困頓但樂觀豁達,是為賢。在《論語•雍也》中有:「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顏回所居的陋巷,後用以指簡陋的居處。比如唐朝的許渾《李秀才近自塗口遷居新安適枉緘書見寬悲戚因以此答》詩:「顏巷雪深人已去,庾樓花盛客初歸。」明朝朱權的《卓文君》第一折:「靜守芸窗,僻居顏巷。」

  阮途窮:這個是說三國時候的阮籍的,是歷史上有名的的竹林七賢之一。他生性好酒,常常獨自駕著牛車,載著一壇好酒,邊行邊喝,有時前面沒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場,再轉向其它道路繼續前行。一日來到山顛,曾感言:「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典出《晉書•阮籍傳》:「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 古詩中一般喻指令人悲哀的陌路。比如唐朝杜甫的《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淚。」唐朝賈至的《送王員外赴長沙》詩:「共嘆虞翻狂,同悲阮籍途。」亦省作「阮途」。唐朝羅鄴的《聞友人入越幕因以詩贈》:「正哭阮途歸未得,更聞江筆赴嘉招。」清朝李漁的《閒情偶寄•頤養•行樂》:「奚事哭泣阮途,而為乘槎馭駿者所竊笑哉?」

  冀北:大致為現在的河北、山西兩省以及遼寧省遼河以西、河南省黃河以北的一片區域。

  可以泛指遊牧地區。比如明朝夏完淳的《大哀賦》:「徙帳幕南,空群冀北。」

  另外在《左傳•昭公四年》中有:「冀之北土,馬之所生。」《南齊書•王融傳》:「秦西冀北,實多駿驥。」因此也可謂良馬產地,並指人才薈萃之所。

  遼東:遼河以東的地區,即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明朝在現在的遼寧省境內設遼東都指揮使,防守邊境。

  池中濯足水 門外打頭風

  註:濯足:語出《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本謂洗去腳汙。後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比如晉朝夏侯湛的《東方朔畫贊》:「退不終否,進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宋朝張孝祥的《水調歌頭•泛湘江》詞:「濯足夜灘急,晞髮北風涼。」

  打頭:即頂頭。謂風浪阻礙前進。唐朝李涉的《卻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居知言》詩:「去年臘月來夏口,黑風白浪打頭吼。」宋朝範成大的《泊長沙楚秀亭》詩:「舟行風打頭,陸行泥沒鞍。」元朝薩都剌的《高郵阻風》詩:「離家十日得順水,不卸蒲帆一千裡。忽然今日風打頭,寸波寸水逆上流。」

  梁帝講經同泰寺 漢皇置酒未央宮

  梁帝講經同泰寺:梁帝指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以帝王之尊,捨身佛事,成為千古笑談。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他下令在皇宮龐面修建一座寺廟,取名同泰寺。同年三月,梁武帝親赴同泰寺,脫去御服,換上法衣,於是就住在寺裡,當起皇帝和尚。一住便是十天,急得臣下沒辦法,只好湊錢捐資同泰寺,價碼達一億萬錢,三請,蕭衍才過足和尚癮,起駕回宮。人是回來了,心還在寺裡,以皇帝之尊,恪守過午不食,有時公事忙到過了晌午,就只好以白開水充飢,接著做事。兩年後,也就是中大通元年(公元529)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在同泰寺裡舉行了一次佛教大典四部無遮大會。拜完了佛,他又犯了當和尚的癮,在同泰寺講《涅槃經》七日,十一月乙未日,講《般若經》七日。這座寺廟原來在南京,已毀。

  漢皇置酒未央宮:據《漢書•高帝紀下》記載:「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未央宮是當時的宮殿名字,如今早已化作風塵。

  塵慮縈心 懶撫七弦綠綺  霜華滿鬢 羞看百鍊青銅

  註:塵慮:即俗念。唐朝劉禹錫的《遊桃源一百韻》:「道芽期日就,塵慮乃冰釋。」金朝元好問的《少林雨中》詩:「重羨禪棲客,都無塵慮侵。」清朝李漁的《憐香伴•狂喜》:「我勸你,左手持螯、右舉觴,把塵慮盡皆滌盪。」

 霜華:也可寫作「霜花」。喻指白色鬚髮。唐朝溫庭筠的《達摩支曲》:「舊臣頭鬢霜華早,可惜雄心醉中老。」宋朝梅堯臣的《依韻和永叔感興》之五:「歡樂既未能,鬢髮霜花易。」 明朝張居正的《答中溪李尊師論禪書》:「今不意遂已五旬,霜華飛滿鬚鬢。」清朝孫枝蔚的《歸來》詩之二:「囊中羞澀還如故,贏得霜華上髩鬚。」

  綠綺:「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青銅:古人使用的鏡子一般是青銅打造的,所以可以用青銅來代稱古鏡。這種鏡子的表面要經常磨,否則照鏡時會由於表面存在劃痕或汙垢而模糊不清,古時市井當中有專門以磨鏡為業的人。

  我國鏡子產生於殷商時代,為銅鑄造而成的銅鏡。這種鏡,一面磨光發亮,一面鑄刻花紋。因銅鏡主要用於照出自己的面容,故也叫「鑑」或「鏡鑑」。戰國時,銅鏡就開始盛行,製作亦輕薄精巧。到漢代,製作更加精美,花紋除幾何圖形外,還有鳥獸、人物等。東漢中期至魏晉時,出現了浮雕的畫像鏡,精美絕倫。唐代,制鏡藝術尤為講究,打破以往圓形鏡的模式,創造了八稜、菱花、海棠花等式樣,平脫鏡、螺鈿鏡則更新穎別致,富麗堂皇。

  古代鏡子除多數為銅鏡外,秦時有金鏡,漢時有鐵鏡,晉時有銀華鏡,宋元出現有柄可執的鏡,清代以後又出現了玻璃鏡。

  貧對富 塞對通 野叟對溪童

  註:野叟:指村野老人。唐朝杜荀鶴的《亂後山居》詩:「野叟並田鉏暮雨,溪禽同石立寒煙。」明朝楊慎的《詞品•寫詞述懷》:「想山翁野叟,正爾高眠。」

  鬢皤對眉綠 齒皓對唇紅

  註:鬢皤:白色的鬢髮。皤形容白色,比如白髮皤然。

  眉綠:一種青黑色的顏料。古時女子用以畫眉,把自己的眉兒描畫成青黑色的柳葉形。

  天浩浩 日融融 佩劍對彎弓

  註:浩浩:廣大的。融融:溫暖的

  半溪流水綠 千樹落花紅

  註:「半」和「千」雖然非實際數字,但又是表示數量的字,是虛指而非實指,是古詩中常用的手法,給人以想像的空間。詩詞中的常用的還有雙、幾、數、對、獨、點、寸等等。

  野渡燕穿楊柳雨 芳池魚戲芰荷風

  註:野渡:荒落之處或村野的渡口。唐朝韋應物《滁州西澗》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宋朝吳潛《海棠春;郊行》詞:「雲梢霧末,溪橋野渡,儘是春愁落處。」清朝沉自友的《平沙灘》詩:「野渡傷歸客,斜陽冷釣船。」

  芰(jì):古書上指菱。菱,俗稱菱角。兩角的叫菱,四角的叫芰。芰荷:出水的荷,指荷葉或荷花。比如《紅樓夢》中的《紫菱洲歌》中有「池塘一葉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的詩句。

  女子眉纖 額下現一彎新月  男兒氣壯 胸中吐萬丈長虹

  註:上聯以彎月比喻女子的細眉;下聯以長虹比喻男兒的豪氣。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時候,你讀過《聲律啟蒙》嗎?
    ——《詩意的原子》最近讀了一本書——《聲律啟蒙》。說來慚愧,雖說是啟蒙,卻是20多年來第一次拿來讀。[清] 車萬育 等 著吳冠中 繪中信出版集團順著熟悉的「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往下讀,讀著讀著感覺身體有點輕飄飄的,竟有看到愛豆時的小興奮,遇見男神時的小悸動,和與久別重逢的朋友聊天時的小幸福。
  • 給孩子們的美學啟蒙課笠翁對韻和聲律啟蒙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新書是《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聲律啟蒙》到底是個啥?百度上說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 聲律啟蒙 二冬2
    「九夏」和「三東」都指時間很久。戲馬:臺名,據說項羽曾於此弛馬取樂。蟠龍:(盤龍)書齋名,東晉大司馬恆溫之子恆玄曾在南州修築一書齋,上面繪滿龍的圖案,成為蟠(盤)龍齋。蟹螯:《世說新語》晉畢卓嗜酒,語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執酒杯,樂足一生矣。(晉人畢卓酒後曾對人說,左手剝著蟹螯,右手拿著酒杯,漂遊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擘,音簸,分開,剝開。
  • 《聲律啟蒙》:不只是好聽這麼簡單......
    《聲律啟蒙》是一本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由康熙進士車萬育撰寫,按韻分編,包羅萬象。其文字中隱含著的規則:詞性相同,平仄相異,仄起平落,內容契合,是古代教小孩吟詩作對的啟蒙讀物。如果說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瑰寶,那麼聲律知識就是登堂入室的敲門磚。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訓 蒙 駢 句一 東 天轉北,日升東。東風淡淡,曉日蒙蒙。野橋霜正滑,江路雪初融。報國忠臣心秉赤,傷春美女臉消紅。孟柯成儒,早藉三遷慈母力;曾參得道,終由一貫聖人功。(部分節選)《訓蒙駢句》,明代司守謙撰寫。駢句,即駢偶句,即對仗句。對童蒙進行駢句訓練,為作文作詩建立根基。
  • 《聲律啟蒙》正確打開方式:別再背了,它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
    我們對《聲律啟蒙》的語文學習是沒有錯的,但是給還沒有上一年級的學生講這些東西,孩子們恐怕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沒那麼高了。尤其是銜接班裡每天都要發背誦《聲律啟蒙》的打卡視頻,不少孩子確實已經流利地背到了十三章元。我在語文教學中,也會用到《聲律啟蒙》,但是對於小學生,低年級段的學生,《聲律啟蒙》的學習目的不是背誦,而是體會韻律,語言的魅力。
  • 紫雨講文言•《聲律啟蒙》卷上•六魚1
    《聲律啟蒙
  • 最好聽的兒歌《聲律啟蒙》,你讀過嗎?
    這便是被稱為最美音韻的《聲律啟蒙》,一部媲美《三字經》的國學經典誦讀佳作。《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
  • 《聲律啟蒙》|群友合誦
    群友心聲:《聲律啟蒙》是孩子的聲韻格律啟蒙讀物,而對於我們這些錯過了讀書時光的「老小孩兒」,又何嘗不是「啟蒙之物」?為此,我們萌生了和孩子一起共讀共誦的想法。藉此,在鄭老師的引領下,為傳承華夏經典,弘揚中華文化出一點微薄之力,也彌補我們童年的缺失。下面請大家來聽精英33群和精英64群17位誦友的吟誦唱。
  • 快遞停了才能更專注於手頭的資源(聲律啟蒙,Caiilou)
    笑笑愛上了登臺表演節目,說是登臺,也就是出去聚餐飯店的舞臺,表演的節目也很單一,[聲律啟蒙],西遊記動畫片主題曲[白龍馬]。觀眾也僅限自家親戚。  雖然條件簡陋,觀眾也聽不太清她說什麼,但都寄予了熱情的掌聲和讚美,對於3歲多的笑笑是莫大的鼓勵。
  • 聲律啟蒙-二冬27(紫燕是什麼動物,「課」字的意思可能出乎您的想像)
    ================《聲律啟蒙》簡介《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少兒學習《聲律啟蒙》的好處1.《聲律啟蒙》中有很多的典故,這些典故涉及面很廣,天文、地理、花木、鳥獸、歷史、政治乃至人情世故,為人處事,道德規範等等。
  • 《聲律啟蒙》上下拼音版 獨家珍藏 永久保存
    這幾句話來自"聲律啟蒙",短短21個字,營造的意境卻如微風過琴弦,而且閉上眼句句入畫,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樣。  可不得不遺憾地表示,我們這代人雖然認漢字,說漢語,卻並沒有完全發現她的美,以及學會用它表達美。
  • 5歲女兒熟背《木蘭辭》:有多少父母忽略了聲律啟蒙
    不過我是小花生心目中萬能的媽咪誒,我必須配合她,我從書架上翻出了一本圖畫書,告訴她:你放假的時候,媽媽教你念這本聲律啟蒙好不好?小花生很開心的問我:媽媽,是不是你以前教過我的那本書啊?我會一點點的,我還在班上表演過。
  • 《聲律啟蒙》為什麼這麼動聽?因為它唱出中國語言才有的美(附音頻資源)
    音樂人趙照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用歌聲演繹《聲律啟蒙》,這首詩中的古韻再次璀璨如新,也讓我們再次感悟到中華語言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聲律啟蒙》則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詩詞和對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多年來一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吳冠中插圖注音版《聲律啟蒙》和《初啼》行事曆做得這麼美,讀給孩子的國學誦讀啟蒙書!
    這幾句話來自"聲律啟蒙",短短21個字,營造的意境卻美極了。不僅美極了,而且閉上眼句句入畫,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樣。一位民謠歌手真的唱了出來——可不得不遺憾地表示,我們這代人雖然認漢字,說漢語,卻並沒有完全發現她的美,以及學會用它表達美。
  • 《聲律啟蒙》完整版,好聽好看的國學童子功!
    曾為《當你老了》譜曲的音樂人趙照,用歌聲演繹《聲律啟蒙《聲律啟蒙》即是訓練兒童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由清朝康熙年間的進士車萬育所著。它充滿故事: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還融進了大量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及典故俗語,於潛移默化中讓誦讀者了解我們的歷史與文化。
  • 音律啟蒙,中文之美——冬篇
    恍然看到《聲律啟蒙》,聲韻之美,句句如畫。心想若給孩子們從小聽,很可能就會有「才子才女」因此被成就。此乃孩童必背之經典,亦是成人伴讀佳篇。太想分享給大家,遂熬夜編此文。 《聲律啟蒙》是清朝人車萬育編寫的,是一本專門訓練兒童作詩對對聯、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
  • 大語文啟蒙,從唱詩歌、童謠開始
    經過大規模剁手掃書,終於發現兩套讓我心動的文字、語言類啟蒙圖書——《給現代孩子的聲律啟蒙》+ 《唱!《給現代孩子的聲律啟蒙》——《給現代孩子的聲律啟蒙》仿照傳統蒙學教材《聲律啟蒙》,採用「對韻」的方式編寫,收錄了46首同韻古詩。內容是全國語文名師丁磁礦老師原創的。
  • 收藏 |《聲律啟蒙》注音版(上卷)
    邵陵車萬育先生,嘗取對偶,自一二字以至十餘字,葉以上下平三十韻,所用故實,多取習見,且細為評註,分為二卷,名曰《聲律啟蒙撮要》(注:據民國四年八月上海廣益書局石印本,《聲律啟蒙》分為三卷。該本由邵陵車萬育、湘潭夏大觀刪補,湘潭王之幹籤釋,貴陽蔣允焄鑑定)。餘得其寫本,見其切近,易於記誦,思付剞劂,遍授童蒙,且今功令,凡大小試以及考課館閣,莫不以聲律為殿最。
  • 原版伴奏:張海慶 咱們工人有力量 趙照 聲律啟蒙 周傳雄 不後悔
    原版伴奏:張海慶 咱們工人有力量 趙照 聲律啟蒙 周傳雄 不後悔伴奏來自:編輯編輯搜圖群星 - 咱們工人有力量作詞:馬可作曲:馬可咱們工人有力量嘿咱們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