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頭被撞了要不要揉?家長的一個動作,可能會讓孩子傷得更重

2020-12-24 十月呵護

家有小神獸,一刻沒看住就到處瘋跑,難免磕磕碰碰。孩子一哭,家長就趕緊扶起來揉揉哄哄。

比如,孩子不小心撞到頭了,很多家長常見的做法是:

立刻抱起寶寶,揉一揉,熱毛巾敷一敷,哄孩子不要哭。

但是,菌菌要在這裡特別提醒家長,這種做法是最要不得的,可能會讓孩子傷得更重!

不僅是頭部,撞到其它位置,也是,不要第一時間去揉。

揉搓會加重皮下出血!如果有腫塊,揉搓還會導致血腫增大!

寶寶磕碰之後

正確做法是什麼?

孩子撞了磕了,家長第一時間怎麼做很重要!先觀察孩子傷勢情況。

◆ 如果孩子有外傷,而且傷口比較大,流血比較多。

家長可以先用乾淨的毛巾或紗布壓迫止血,按壓傷口10分鐘,期間不要鬆手。

止血後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處理。

◆ 如果傷口比較小,流血也不多,就直接進行消毒處理。

◆ 如果孩子撞出了包,但是患處沒有傷口。

可以用冷毛巾冷敷。

如果不方便,可以先直接壓迫包塊處,起到壓迫止血的功效。

具體冷敷步驟可以參照下面正確方法:

用冷水浸溼的毛巾,冷敷患處,1-3分鐘更換一次毛巾;

每次冷敷15分鐘;

從磕碰時候算起,48小時後,再用溫水浸溼毛巾熱敷患處即可。

但是,如果寶寶有噁心、嘔吐、精神狀態差等症狀,就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說完了寶寶磕碰之後家長正確的做法後,很多家長肯定也會有疑惑,小時候自己撞了家裡老人都是熱敷,現在怎麼又說冷敷!

到底什麼時候該熱敷什麼時候該冷敷呢?

冷敷和熱敷

分別什麼時候用?

◆ 冷敷是應對突發傷害的首選。

比如孩子磕了、撞了。

冷敷能很好地限制淤傷腫脹,降低皮膚組織損傷,止痛止血。

◆ 熱敷是針對一些被長期疼痛困擾的疾病。

如果有淤血和已經形成的腫大情況,也可以用熱敷,熱敷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水腫淤青的吸收。

孩子小難免會磕磕碰碰,孩子磕碰之後家長的第一反應不要太過激烈。

先觀察孩子的受傷情況,再做進一步正確處理,以免引起更嚴重後果。

相關焦點

  • 孩子頭部撞傷,要不要去醫院?
    具體到孩子身上,如果他是自己跌倒的,一般都不要緊;被大人撞傷的,可能就重一些;被汽車撞到,就會更重。如果是高處墜落的話,搞清楚從多高掉下來,有助於判斷傷情(注意,是頭到地的距離,而不是腳到地的距離)。孩子如果在1米以下摔倒,比如嬰兒床的高度,往往腦損傷不重;2米以上,比如樓梯上跌落,就容易有輕、中度的顱腦損傷了,可以根據孩子的症狀來判斷是否需要就醫;超過3米的墜落傷就要更重視了,建議去醫院。2. 受傷時的姿勢面朝前摔倒,往往會有手臂的保護動作,傷情一般較輕,而後方和側方受傷,有時候孩子一點防備都沒有,傷情就容易更重。
  • 孩子頭磕了個包,用手揉一揉就能消腫?不正確的處理方式更可怕!
    記得我們小時候,如果頭上被撞出大包,家長們都會用手給揉揉,覺得這樣揉完大包會消腫得快。用手揉一揉就能消腫的方法世代相傳,現在有不少年輕的父母也依然會效仿。但這樣用手揉包的方式,真的能幫助孩子快速消腫嗎?記得之前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16歲的男孩子和別人打架,頭部被打出了一個大包。
  • 孩子頭磕個包,揉一揉消腫就沒事?這些情況很危險,家長可別粗心
    有的時候,是因為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但是家長沒有注意,結果孩子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併發症。那麼究竟會出現哪些問題呢?1、孩子突然乏累,總是想睡覺有的孩子在被磕碰到腦袋之後,就會出現乏累,總是想睡覺的情況,甚至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嗜睡症狀。在這種情況之下,很有可能是孩子的大腦,出現了供血不足。那麼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的意識清醒,以免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 孩子的後腦勺摔傷了咋辦?3個雷區不要踩,不然會加重娃的傷情
    因此,外婆常常囑咐我們一定要看好孩子,千萬不要摔了後腦勺。家長們雖然都會很小心地看管孩子,可是難免有大意的時候,好動的孩子摔到後腦勺是讓家長們最緊張的時刻,因為孩子的後腦勺著地的傷害更大,孩子正面的顱骨會有面部腔和竇的保護,有時候孩子即使正面摔得鼻青臉腫,可是危害卻沒有那麼大。
  • 12歲孩子蕩鞦韆頭部被擠身亡!這些東西可不是玩具,你家孩子可能也在玩
    鐵鏈懸掛的鞦韆,也曾屢次出現過夾傷孩子手指、勒住孩子脖子的危險案例。 另外,由於鞦韆蕩起來的時候,慣性很大、衝擊力很強,如果有別的孩子在附近玩耍,很容易被撞倒受傷。 所以,孩子玩鞦韆時,教給他正確、安全的姿勢很重要,比如:雙手要抓牢兩邊的繩索,不要蕩得太高、太猛,要等鞦韆完全停穩後再下來,手指頭不要伸到鐵鏈的孔裡。
  • 婆婆不讓給剛出生的孩子剪指甲,家長知道為什麼嗎?會傷元氣
    芳芳的婆婆就告訴過她這樣的叮囑:孩子剛出生之後有很多事情其實都不能做的,尤其是指甲別亂剪,容易傷了孩子的元氣。那麼寶寶剛出生之後,這指甲長了,到底要不要剪呢?其實,孩子的指甲長到不得不剪的程度時,家長才應該剪。
  • 孩子打噴嚏、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後果可能更嚴重
    過敏性鼻炎嚴重時也可能合併過敏性結膜炎,孩子對一個東西過敏,不可能只是鼻子出現症狀,同樣眼睛也會出現問題,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如果孩子經常揉眼睛,說眼睛癢就要特別注意了。圖片來源:網絡所以再次和大家強調,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非常折磨人的疾病,孩子輕則打噴嚏流鼻涕,重則影響發育學習,一旦患上無法根治,一定要重視起來。
  • 孩子的自尊心是比較脆弱的,家長稍不注意,就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
    他們常把所聽到的他人對自己的議論,發展成為對自我的認識,而許多父母因出於「恨鐵不成鋼」的矛盾心情,經常消極地評價孩子,如「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等等,而且常常不分場合,這往往讓孩子感到羞恥、無能,甚至抬不起頭來,大大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 孩子上幼兒園,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許多家長犯難
    前言當下,小孩上學有三難,作業多得不得了,周末忙得不得了,老師送禮停不了。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父母們就擔心孩子在學校被照顧不周,就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更多的照顧。於是找關係,請客吃飯,給老師送些禮品。這逐漸成了一種社會風氣。這個禮到底要不要送呢?
  • 學才藝的小朋友家長一定要看,六歲孩子學這個,差點癱瘓!
    孩子太小去學舞蹈有可能會變終!身!殘!疾!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最近有孩子就出事了!10月19日,@深圳兒童醫院 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不久前,深圳6歲的星星(化名)在舞蹈機構練基本功時,突然用小手捶著腰部,哭得梨花帶雨。
  • 批評孩子需要技巧,家長抓不住關鍵反會傷害孩子,不如沉默是金
    我們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人,獨立的個體,我們又能夠為孩子決定什麼呢?一味的批評教育有可能會適得其反,而正確的教育才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加以改正才能變得更好。3、批評孩子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要翻舊帳在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就現在所發生的事件對孩子進行說教。我們現在的家長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動不動老愛翻舊帳,拿孩子以前所做的錯事來揪著不放。
  • 孩子哭鬧不止怎麼辦?家長學會「對症下藥」,破解孩子5種哭聲
    哭是孩子發洩情緒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每個孩子的哭聲都代表著不一樣的含義。家長們只有對症下藥,分析孩子哭的原因,才能帶娃帶得更省心,而不是每次孩子一哭,家長只需要哄一下就萬事大吉了。
  • 這些設施可能都是殺手,春天帶孩子公園出遊,家長一定有要注意!
    孩子這麼小,力量也很弱,有些器材孩子們使用了一次,可能下一次就沒有力氣去使用,很有可能被重重的夾住或者壓住。作為家長,孩子在公園遊玩的時候竟然不在身邊!孩子當場被撞得飛了出去,倒在地上大哭起來,而單槓上的老人則捂住了後腦勺。
  • 寶貝肚子痛,揉一揉就好了?這幾種情況揉了會出事!
    3.胡亂按揉這可能是最常見的方法了!如果孩子自己按,也願意讓別人按,大家可以試著給他輕輕揉一揉。如果孩子不願意按,千萬不要隨便揉,應儘快帶他就醫。(2)胃炎孩子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症狀,病情嚴重時還會出現黑便、嘔血等症狀。如果是因為感染患上急性胃炎,有可能會發燒。而慢性胃炎引起的腹痛,大多發生在進餐時或進餐後。應對之策:如果孩子被確診為消化性潰瘍或慢性胃炎,建議大家帶他做一個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 2歲孩子被玩具「咬」得哇哇直哭,這幾種玩具儘可能讓孩子不要玩了
    8月30日下午,一個兩歲小男孩正在小區玩耍時,被一輛玩具汽車「咬」得嚎啕大哭。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整亂,說明孩子智力越高,家長不要隨意整理
    日常生活中,總是能聽到身邊有孩子的人抱怨,家裡被孩子搗鼓得亂七八糟,沒有整齊的時候。家裡如果有客人拜訪,寶媽寶爸一般會提前告知一句:別嫌棄,我家亂得不是樣子。孩子似乎成了「搗亂」的代言詞,事實也是如此,孩子在哪裡,哪裡就會亂糟糟。孩子對世界充滿探知欲,他們的好奇心要比成人重很多。
  • 你是怎麼處理孩子碰倒凳子和花瓶的?這位媽媽的做法亮了
    面對第一種孩子碰倒凳子的情形,有一位寶媽是這樣做的,孩子雖然哭了,但是她沒有過分地緊張,詢問了孩子磕傷的情況,穩定了孩子的情緒之後,她還會對被孩子撞倒的凳子說:你是不是也被撞疼了?我也給你揉一揉。寶媽說,孩子磕到碰到是比較常有的情況,如果你表現得過分緊張,孩子可能會以為他傷得非常嚴重,也會加劇他的緊張情緒,讓他無所適從。
  • 不要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不看後悔)
    因此,最終的輸贏不在於起點線上,開跑時的快慢,而在於整場比賽的把握。        不過,仍有很多家長固執地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開始的起跑線上。        也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提醒一些太過急切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不要將這場馬拉松變成短跑比賽,甚至讓孩子從剛開跑就傷在了起跑線上。
  • 孩子動不動就「摳鼻孔」?可能是這4個原因,家長最好對症下藥
    大人會因為這個動作不雅觀,採用紙巾或者其他輔助物清理出來,但孩子們就會用手去摳鼻子了。2、情緒緊張人在緊張的時候,會有一些自己都不清楚的小動作,有的人會摳手掌心,有的人會捏著拳頭,有的孩子就會摸摸鼻子或者摳摳鼻子,這種不經意之間的動作,就會緩解緊張或者尷尬的情緒。
  • 家長別矯情!孩子從小就知道7句話,難怪會成為一個三觀正的孩子
    可能這句話對孩子來說有些殘忍,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喜歡我們的孩子。他們喜歡孩子都是有一些原因的,是因為我們孩子可能在某一方面好才會喜歡我們的孩子,所以說我們這樣對孩子說,如果有一個人不喜歡孩子的話,孩子心裡有也不會有特別大的落差。也不會因此一蹶不振。2.學習不是為了家長,是為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