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過去了。在這個春節,恐怕沒有比一個口罩更實在的拜年禮物了,對於處在疫情旋渦中的武漢來說,尤其如此。但從大數據的角度看,「口罩」這個關鍵詞在全國各地的搜索指數裡,武漢卻並不是最高的。
數據告訴我們,此時搜索「口罩」的武漢人越來越少——並非是需求降低了,而是更加細化、更加具體了。疫情洶湧,簡單地搜索一個名詞已經無法解答人們的困惑,搜索框裡的文字越來越多、越來越長,後面往往跟著一個問號。
武漢人頻繁地用手機摁下「n95口罩多久換一次?」「n95口罩的價格」,林林總總,跟著的是一城市民對口罩的焦慮。沒有數字能衡量武漢人到底有多緊缺n95口罩,但日均抬升近5倍的百度搜索指數不斷透露這樣的信號——「n95口罩是一次性的嗎?」
被武漢稀釋的口罩相關搜索詞並沒有消失,而是流到了廣東和浙江,這是目前在百度上搜索口罩相關詞最多的省份——事實上,根據疫情通報,截至1月25日21時,這兩個省份正是除湖北之外疫情最為嚴重的省份。
關於口罩,武漢人更關心「一張能用多久」
根據百度指數,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武漢用戶搜索「口罩」的相關詞條時更為細緻、具體。
例如,當關鍵詞為「口罩」時,城市搜索指數排名第一的是上海,武漢僅為第四;關鍵詞為「n95口罩」時,北京在城市搜索指數中位列第一,武漢為第二。
但是當關鍵詞細化為「n95口罩多久換一次」「n95口罩是一次性的嗎」「n95口罩價格」等問題時,武漢均位列城市搜索指數首位。
短短幾天,身處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人對於口罩的了解和認知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初步的名詞查閱和類型區分,而更傾向於明確、清晰的提問和急迫的需求。
武漢各大醫院醫療物資求援的信息在大年三十瘋狂刷屏,n95口罩正位列其中。民間對n95口罩的需求一直沒有明確的統計,但搜索大數據指向的問題卻異常真實:口罩得多緊缺,才會讓武漢人把「n95口罩是一次性的嗎?」「n95口罩多久換一次?」這樣的問題送上城市搜索高頻詞。
「口罩的正確戴法」反映疫情發展
隨著疫情發展,人們的隔離防護意識也日益增強。根據百度指數,武漢在關鍵詞「隔離衣」的城市搜索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一,在關鍵詞「隔離」中排名第二。
根據百度指數,關鍵詞「口罩的正確戴法」的搜索指數排名中,居前兩位的省份為廣東和浙江。
而根據疫情通報,截至1月25日21時,這兩個省份的確診病例分別為78和62例,是除湖北之外疫情最為嚴重的省份。從城市範圍來看,該關鍵詞的搜索指數排名前兩位的是廣州和重慶,而重慶的確診病例數量為57例,僅次於浙江。
由此可見,口罩的相關搜索熱度與疫情相關度極高,並且能相對準確地反映疫情發展。這或許也能為物資調配統籌帶來一些指向性意見。
部分疫情相關搜索詞在除夕夜前達到峰值,隨後回落
百度指數顯示,自1月20日起,n95口罩、84消毒液等一些疫情相關的搜索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在1月23日達到了峰值,隨後開始回落。
據分析,一方面,由於1月24日是傳統農曆除夕夜,分散了部分注意力;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上開始出現大量優質信息,包括專家答疑和口罩佩戴教程等,疫情的專業應對方式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傳播。
而一些相對新出現的消息,例如報導稱,1月24日為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緩解醫療資源壓力,武漢將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專門醫院,並於2月3日前建成投入使用。消息一出,「小湯山醫院」「小湯山模式」等關鍵詞的搜索指數就開始陡升,且截至目前並無回落趨勢。
大數據可以看出,武漢人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全力自救。相信很快,「口罩」反映在百度指數的曲線會逐漸下降,直到歸於一條平行的0線。不是搜索詞條變得更細、更長、更生僻,而是人們真的不再需要它了。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