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橫山大觀、東山魁夷筆下的櫻花,東京山種美術館重新開館

2020-12-23 澎湃新聞

日文中有「朧月夜」一詞,形容霧氣籠罩、月光朦朧的春夜,朦朧春夜中的櫻花也是近現代日本畫家們愛好的題材。東山魁夷繪有《春靜》,速水御舟以

《夜櫻》

仿中國宋畫

,稗田一穂的《朧春》則描繪了櫻花臨水照影之姿。

3月14日起,因疫情短暫休館後的東京山種美術館重新開館,推出「櫻花SAKURA 2020——在美術館賞花!」特展,展出該館豐富的近現代日本繪畫中以「櫻花」為題材的畫作。

小林古徑《櫻花》

橫山大觀《山櫻》

橋本雅邦(1835-1908)是江戶幕府御用畫師橋本晴園之子,曾師從狩野雅信,學習了極具裝飾性的狩野派畫風,進入明治時期後曾任東京美術學校教授,後與岡倉天心等人一同創立日本美術院,致力於推動日本畫的近代化。

橋本雅邦《兒島高德》

《兒島高德》取材自活躍於14世紀的武將兒島高德的傳說——後醍醐天皇在與鎌倉幕府的政治鬥爭中落敗而被流放,忠於天皇的高德一路追蹤押送天皇的隊伍,一天夜裡潛入天皇一行的住處試圖奪回天皇,但面對幕府軍隊的嚴格警戒不得不放棄計劃,便在旁邊的櫻花樹上刻下了「天莫空勾踐,時非無範蠡」的漢詩詩句,表達了願效仿範蠡盡忠於勾踐的、對於身陷險境的天皇的忠臣之心。畫作描繪遠處櫻花若隱若現在夜色朦朧之中,描繪近處櫻花則筆觸精細,留有學習宋代院體畫的痕跡。

川合玉堂《春風春水》

川合玉堂(1873-1957)是橋本雅邦門下弟子,他愛好自然風光,擅長在描繪山村、田園風景時融於日本式的情感。《春風春水》系其早期作品,描繪了山櫻花期將盡的晚春時節、農婦乘船橫渡山谷河流的場景。畫作採用俯瞰溪谷的構圖,截取農家日常生活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巧妙地表現出溪流獨特的色彩和水面的波紋。潺潺溪流與岸邊盛放的櫻花一動一靜,彼此映照,畫面活潑生動而富於情趣。

菱田春草《櫻下美人圖》

菱田春草(1874-1911)《櫻下美人圖》描繪了三個女人與一個女童聚集在櫻花樹下的情景。江戶時期平民中間也開始流行賞花,美人與櫻花的組合在眾多浮世繪作品中得到表現,這幅畫作亦深受影響。春草就學於東京美術學校時創作此畫,當時他集中臨摹古代美術作品,「櫻花美人」的組合與美女轉過上半身回首凝眸的構圖都是學習浮世繪的成果。

松岡映丘《春光春衣》

松岡映丘(1881-1938)曾師從橋本雅邦、川合玉堂,《春光春衣》表現的是平安王朝中後期貴族女子閒居時觀賞春花的模樣。畫家參考了大量王朝畫卷,使用古畫中常見的金銀箔的粉末或細長條作為裝飾手段,並施以濃麗色彩,運用了傳統日本畫的手法。另一方面,長方形的縱向構圖和富於裝飾性的鮮麗色彩也反映了映丘將復興古典與近代化相結合的獨創性。

土田麥仙《大原女》

土田麥仙(1887-1936)的《大原女》將上下截斷的巨大櫻花樹安排在畫面中央,多用金色和青綠色顏料,使用大量胡粉(用粉碎的貝殼製成的白色顏料)描繪出朝向正面的櫻花,這些都是桃山繪畫的影響,而描繪女子軀體、顏面的手法則體現了對塞尚等西洋畫家作品的學習。畫面右側行走著的女子形象與左側水車小屋和竹林形成了動靜對照的構圖,富於巧思。

奧村土牛《吉野》

奧村土牛(1889-1990)擅長用較淡顏料反覆塗抹,以淡彩色調體現明朗溫和的風格。《吉野》描繪了奈良吉野山櫻花盛開的風光。自古以來吉野櫻花就是文人吟詠、畫家描繪的對象,吉野也是最為淵源悠久的賞櫻盛地。大片淡粉色渲染出春日吉野山櫻花爛漫、雲蒸霞蔚的風景,近處一株櫻樹斜伸入畫面。

奧村土牛《醍醐》

《醍醐》取材於京都醍醐寺三寶院的垂枝櫻,背景的土牆和樹木右側的支柱形成技術性的構圖,而畫面中央一樹盛開的櫻花顯示出強烈的存在感。在胡粉的白色上重疊塗抹而成的淡紅色櫻花營造出透明感和春天獨有的抒情氣氛。

小茂田青樹《春庭》

小茂田青樹(1891-1933)《春庭》在畫面近景中安排右側櫻花與左側椿花相對,花樹中間花瓣飛舞的小徑在畫面中央逐漸變細、消失,體現了縱深感。畫家初學南畫,後來追求畫面的縱深感,試圖表現具有寫實性而又富於裝飾性的精緻質感,本畫正描繪了溫柔春光的夢幻之感,充滿抒情色彩。

速水御舟《夜櫻》

速水御舟(1894-1935)的《夜櫻》是其學習宋代院體花鳥畫的成果,一枝櫻花從右側斜插入畫面的構圖令人聯想到「春色滿園關不住」的詩句。枝頭櫻花姿態各異,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半開未開,還有的已經完全盛開,連同葉片的卷舒狀態也各具特色,充分顯示了御舟對於精密細緻地再現繪畫對象的追求。

伊東深水《吉野太夫》

伊東深水(1898-1972)作品以同時代的女性和風俗為主題,以明快的色彩和強有力的線條為主要風格特徵,具有肉感而又品格高雅不流於輕薄的美人畫廣受歡迎。《吉野太夫》描繪的是江戶初期京都島原的名妓吉野太夫,她因見到城中櫻花盛開、吟詠和歌遙想吉野櫻花美景而得名。畫中的吉野太夫衣著華美,單手挽起裙裾的姿態令人想到江戶時代浮世繪的立姿美人圖。背景中的櫻花和金雲展現了畫家對於近世風俗畫的裝飾風格的鑽研。

落成於1968年的日本皇宮採用了大量一線畫家的作品用於室內裝飾,橋本明治(1904-1991)創作的大型裝飾畫《櫻》也被裝飾在正殿東廊下的杉戶。創作《櫻》時,畫家曾多次前往位於福島縣田村郡的垂枝櫻花大樹「三春瀑布櫻」進行寫生,從中汲取靈感。

橋本明治《朝陽櫻》

《朝陽櫻》是與《櫻》意趣相同的畫作,系畫家受山種美術館創立者山崎種二之邀所作,雖是運用抽象化的櫻花形態繪製而成的裝飾畫,但同樣傳達出巨大櫻花樹的蓬勃生機。皇宮裝飾畫採用左右對稱構圖,本畫的櫻花則向右側聚集,左側形成餘白,此外對櫻樹樹幹和枝條的描繪筆觸也更加細緻。

石田武《吉野》

石田武(1922-2010)早年曾是一名插畫家,1971年開始轉而自學日本畫,1973年即獲得山種美術館設立的畫展大獎,一躍受到畫壇矚目。《吉野》中,杉樹佔據了畫面中央的位置並形成對角線構圖,遠方山脈籠罩在雲霞之中,反襯出近景中櫻花與杉樹的鮮明色彩。畫家試圖表現出每一株櫻花各自的不同情態,這顯示了其直面自然的藝術態度,同時也在寫實風格中流露出纖細的詩情,令人心馳神往。

東山魁夷《春靜》

杉樹與櫻花的組合或許是從東山魁夷(1908-1999)《春靜》中得到的啟發,這是東山魁夷於1960年代創作的組畫「京洛四季」中的第一幅。

日文中有「朧月夜」一詞,形容霧氣籠罩、月光朦朧的春夜,朦朧春夜中的櫻花也是近現代日本畫家們愛好的題材。稗田一穂(1920- )的《朧春》描繪了櫻花臨水照影的姿態,滿月也有一半沒入山間流水之中,給人以出甜美柔和之感。

稗田一穂《朧春》

石田武的《春宵》

石田武的《春宵》以垂枝櫻花為題材,描繪了相對完整的、仿佛瀑布一般垂瀉的盛開花樹,將滿月安排在左上角的櫻樹上方,配合以幽藍色的天空背景。

加山又造《夜櫻》

加山又造(1927-2004)的《夜櫻》則將滿月安排在櫻花右側,且月色朦朧不甚分明,也更為符合日本古來相傳的審美感受。

千住博《夜櫻》

千住博(1958- )《夜櫻》 同樣描繪垂枝櫻花,以櫻花樹的局部鋪滿整個畫面,採用了類似照相近景的表現手法。畫面左下角一輪如眉彎月也是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為深夜盛開的櫻花更增添了淡淡的惆悵之意。橫山大觀(1868-1958)的《春朝》將春夜朧月替換為一輪紅日,則是這類題材的一個變體。

橫山大觀《春朝》

櫻花SAKURA 2020——在美術館賞花

地點:山種美術館展期:2020年3月14日-5月10日

說明: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原定3月28日舉行的演講「日本美術中的櫻花」取消。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山種美術館網站,部分翻拍自相關出版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足立美術館 | 飛鳥閒庭看橫山
    在顛簸的車上想,一座隱世的美術館便是來到島根縣的全部理由。電影《楚門的世界》結尾,主人公登船出海終於觸碰到「世界邊緣」,才知道自己一直生活在攝影棚中。身處足立美術館中,便如沉浸在又一個楚門的世界——與傳統的東方園林參觀感受略有不同,美術館建築更像是巨大幕景中的人工島。遊人站在窗後看去,白砂青松,抑或遠處的飛瀑,一直連綿到遠方的空間盡頭。
  • 東山魁夷 |等風景的那個人
    他還長於散文寫作,著有《東山魁夷文集》11卷。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很受歡迎,其散文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並稱「雙璧」。在東山魁夷的藝術探索道路上,大量畫論和散文,都是出自畫家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創作實踐。因此,東山魁夷是一個畫家,也是一個作家。 不管是作畫還是作文,其實最終要表達的還是自己。
  • 日本畫聖東山魁夷作品專輯,太美了
    研究生畢業後,東山魁夷決定去德國留學,學習西方藝術。留學的日子裡,他幾乎走遍了歐洲所有的美術館。西方藝術大師們的傑作令他驚嘆不已。隨後是戰爭,父親去世,疏散,應徵入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東山魁夷不得不「跨過一道道幽暗的山谷」(《在冬日的山上》)。在這樣惡劣的外部環境下,東山魁夷作為畫家的名聲遲遲未能確立起來。戰後翌年,日本首次舉辦了「日展」(「日本美術展覽」的簡稱),東山魁夷送展的畫作甚至沒能入選。直到1947年,東山以《殘照》一作在第三屆「日展」上大放異彩,一鳴驚人。
  • 東山魁夷 風景作品200張(高清)
    1908年,東山魁夷出生在日本橫濱。米開朗基羅、凡·高、羅丹是他崇拜的偶像。
  • 【海外畫廊】東山魁夷的「心象風景」
    東山魁夷,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 作為畫家,他是現代日本畫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清麗高雅,「我是為人的靈魂而作畫」東山魁夷說。作為人,東山具有深厚的修養、高尚的人格以及對中國人民、中國文化的純樸感情。此外,他對文學、音樂、哲學、歷史、宗教乃至人生的領悟遠遠超過了其他同時代畫家。
  • 三年翻新,京都市京瓷美術館4月4日開館首展杉本博司
    澎湃新聞獲悉,在歷經3年的翻新改造後,京都市美術館(Kyoto City Museum of Art)將於2020年4月4日,以「京都市京瓷美術館」(Kyoto City KYOCERA Museum of Art)的新形象重新開放。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全面整修後的新開館日原定於3月21日,後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新開館日改為4月4日。
  • 去日本可以不買買買,也要去一次足立美術館,這裡連續17年日本庭園第一
    足立美術館成為了日本知名的旅遊目的地,看日本庭院必須到的一個點,雖然她地處偏僻的日本海岸邊的一個小村子裡。庭院以橫山大觀的名作《白沙青松》為主題,這是足立全康千辛萬苦打造的庭院。靈感來源於橫山大觀的《會回到舉辦祭祀乃瀧》(當館藏),借景龜鶴山設置15米高的人工瀑布。
  • 強烈推薦日本的5家「絕美」美術館
    東京 森美術館 森美術館知名度非一般美術館可比,雖然開館時間只有17年(2003年開館),但已經是日本國內目前氣質最為前衛的美術館之一,尤其受年輕人喜歡,AB君曾兩次在森美術館觀展和眺望東京。
  • 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美術館 -- 溫肯陳天龍美術館今日開館
    12月12日下午,溫州肯恩大學陳天龍美術館舉行開館儀式。這是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高校美術館,標誌著溫肯校園又新添一處重要的文化陣地,溫州再添一個藝術高地。出席開館儀式的還有各地遠道而來的藝術界嘉賓。 校園裡「藏著」的美術館 陳天龍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具特點的意象油畫藝術家之一。陳天龍美術館由溫肯籌備建造,是溫肯的下設機構,位於溫肯校內公共教學樓B號樓一樓,建築面積約為800平方米,對民眾免費開放。
  • 當園林遇上藝術 中國首家園林美術館澄元美術館揚州開館
    白牆黛瓦、亭臺水榭。澄元美術館坐落於私家園林揚州陳園中。讓我們從園林開始,重新理解這個世界,重新覺知自我內心的浩瀚空間,去開張人與生俱來的活潑潑天性,從文化根性上,精神源頭處重振與凝聚我們東方藝術的元神與元氣。」   古典美學的當代轉化與國際表達   澄元美術館極為注重對民間藝術的研究與保護,民間藝術是我們的「母體文化」,是藝術的土壤與根脈所在。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 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 11月21日,位於成都文殊坊的「老朱家」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
  •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 稀世藏品「借古•開今」
    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展現場,左上方為王鬱洋作品《人造月》2014年3月28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在上海徐匯濱江地區開館。展覽「個案·歷史」展廳現場 300餘件稀世藏品打造開幕展伴隨著開館儀式舉行的還有開館展覽的開幕
  • 10月17日,中央美院美術館恢復開館
    開館公告根據上級關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結合工作實際,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決定從10月17日下午14:00起恢復正常開放,實行實名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每日限流600
  • 「櫻花大戰」真宮寺櫻聲優橫山智佐44歲發表懷孕5個月
    「櫻花大戰」真宮寺櫻聲優橫山智佐44歲發表懷孕5個月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4-21 11:01:26
  • 【媒體聚焦】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聚焦東湖區梁書美術館開館開工
    9月30日,新華網客戶端、手機江西臺、江西日報、南昌日報、南昌新聞網等媒體紛紛將鏡頭對準我區,對我區梁書美術館正式開館活動進行報導,相關報導摘錄如下:新華網客戶端「民間私藏」走向「大眾共享」 梁書美術館正式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