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美術館 -- 溫肯陳天龍美術館今日開館

2020-12-27 美通社

浙江溫州2020年12月14日 /美通社/ -- 翰墨飄香,以美育人。12月12日下午,溫州肯恩大學陳天龍美術館舉行開館儀式。這是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高校美術館,標誌著溫肯校園又新添一處重要的文化陣地,溫州再添一個藝術高地。

市政協副主席陳勝峰,市人大原副主任卓高柱市政協原副主席高育廳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主任丁福良市政協教科衛體委主任陳志斌,市委第一巡察組、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以及市委統戰部,市教育局等單位領導代表出席儀式。出席開館儀式的還有各地遠道而來的藝術界嘉賓。

校園裡「藏著」的美術館

陳天龍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具特點的意象油畫藝術家之一。陳天龍美術館由溫肯籌備建造,是溫肯的下設機構,位於溫肯校內公共教學樓B號樓一樓,建築面積約為800平方米,對民眾免費開放。

開館儀式在溫肯別具特色的大草坪上舉行,綠色代表著蓬勃的生機,正如坐落在美麗校園裡的陳天龍美術館,經過三年的精心籌備,今天終於隆重開館,展開新的篇章。

作為一個兼具規範性、專業性、穩定性、功能與設備設施齊全的美術館,陳天龍美術館不僅提供專業的收藏和展示空間,還將開展系統性的學術研究和活動,策劃和舉辦國內外優質的藝術展覽。

學校黨委委員、副書記鄭曉東主持開館儀式。學校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北鉸就在致辭中表示,陳天龍美術館是溫州美術與國內、國際美術界交流的重要平臺,更是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的落成是我市高校和藝術家合作的一項創舉,也在學校和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藝術之橋。

畫作是藝術最好的語言

「我希望美術館像大草原上永遠開不敗的小花,為藝術為教育增添美好與美麗,」著名油畫家陳天龍先生在儀式上動情地說。他還將自己創作的50張油畫作用捐贈給美術館,作為美術館的第一批藏品,現場王北鉸書記還向陳天龍授予捐贈證書。

藝術沒有國界,畫作是最好的語言。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院長何紅舟直言,陳天龍先生對藝術表現規律的解與破,提供了一個由生命力歷程寫成的獨特個案,這提示我們美術館還可以積極開展陳天龍先生藝術研究,為從中西文化之源,到時代脈絡個體實踐,提供了多維度的思想空間。

市政協副主席陳勝峰也出席了開館儀式。他說:「溫州歷史悠久,文化薈萃。陳天龍美術館的落成無疑為溫州美術發展和藝術普及,添增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美術館選址浙江省唯一一所中美合作大學 -- 溫州肯恩大學,有利於助推我市文藝事業發展和文化交流,必將成為溫州文化的新亮點,藝術的新名片。」

中國美術學院、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溫州市美術館、溫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等還發來了賀信,祝賀陳天龍美術館的落成並向陳天龍先生致以敬意。

溫肯校園更添藝術氣質

陳勝峰主席、陳天龍先生、王北鉸書記、何紅舟先生現場一起為美術館揭幕。

隨後眾人一起參觀了美術館的首展「良擇」展出了69幅作品,這些作品中既有上世紀50年代的寫實畫風,也有陳天龍今年的多幅新作,每一筆油彩既是他藝術創作的軌跡,更是他人生走過的每一步足跡。每幅作品旁還貼心地配上了中英雙語圖文語音導覽,用手機掃描展籤上的二維碼便可收聽。

作為一所大學裡的美術館,陳天龍美術館還帶著濃厚的學術氣息。伴隨開館儀式一同舉行的還有《放懷心象:陳天龍與中國油畫》研討會,藝術界嘉賓們在森馬廳裡暢談中國現代油畫之路,分享陳天龍的油畫創作與探索,解析當代架上繪畫的歷史境遇與挑戰。現場濃濃的藝術氛圍,為在場聽眾和溫肯學子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藝術薰陶。

而這就是未來陳天龍美術館努力的方向,它將成為一所學習藝術、交流藝術、弘揚藝術的文化聖殿。而有了美術館的溫肯,將在學術氣質外,更添一份藝術氣質,為學校打造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傳承發揚中國書畫藝術助力。

文字 範晨
圖片 王智耀

相關焦點

  • 梁時民美術館在綿陽三臺開館,李伯清以藝術家身份到場致辭
    7月2日上午,四川省美協主席梁時民的個人美術館,在他的老家綿陽三臺縣正式開館。與開館儀式一同啟幕的,是主題為「清風掠過」的梁時民藝術作品展。展出的百餘幅作品中,除了梁時民本人的以外,還有數位省內知名書畫家的作品,包括近年來一直在研習書法的李伯清,也有書法作品在館內展出。
  • 當園林遇上藝術 中國首家園林美術館澄元美術館揚州開館
    白牆黛瓦、亭臺水榭。澄元美術館坐落於私家園林揚州陳園中。   對於建館的初心,出品人之一的裴今梅女士談到:「從業幾十年,有幸遇到了特別智慧且有能力的企業家,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從餘德耀美術館到今日美術館而後的寶龍美術館,我邊學邊幹,所幸這幾個美術館都是目前國內排名前列的館,這和創辦人的理念和情懷分不開。
  • 藍頂美術館今日線上開展 VR實景觀展+藝術家「真人講解」
    雖然在位於藍頂二期的美術館現場,66件參展作品早已實地布展完畢,「但因為美術館還沒有接到正式開館的通知,因此今天的展覽開幕,暫時還是先以線上VR實景觀展為主。」藍慶偉說。徐牧原《疫襲》,綜合材料今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通過美術館發來的預覽連結,提前「來到」了展覽現場:通過識別頁面下方二維碼,便走近了陽光下的藍頂美術館門口,巨大的藍色展覽海報立在館側。
  • 三年翻新,京都市京瓷美術館4月4日開館首展杉本博司
    開館同期將展出「京都美術 250年之夢」(4月4日—12月6日)以及「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4月4日—6月14日)作為開館紀念展。京都市京瓷美術館1933年,京都市美術館在京都最負盛名的文化要地岡崎建成,是日本最古老的公共美術館建築之一,深受日本民眾的喜愛。
  •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 稀世藏品「借古•開今」
    這是劉益謙、王薇夫婦繼龍美術館•浦東館之後,興建的第二個私人美術館。開幕式現場來自全國的美術館長、藝術家、收藏家眾星雲集,音樂大師譚盾帶來了現代實驗性音樂的表演。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將龍美術館豐富的藏品以對比性結構進行呈現,分別為「古代•當下」、「國畫•洋畫」和「個案•歷史」。王璜生親自擔綱「古代•當下」部分,聯合策展人中央美院副教授曹慶暉和民生當代藝術中心郭曉彥分別策劃「國畫•洋畫」和「個案•歷史」兩個部分。
  • 民營美術館收藏(八)|餘德耀美術館:民營美術館邁向公共化
    餘德耀基金會致力於促進當代藝術家成長,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積極贊助當代藝術的出版,其中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原始文獻》,並參與一系列專業藝術機構的借展,如於法國迪納爾舉辦的展覽《大哥-藝術家與暴君》。
  • 「王家增:鐵的事件」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2020年12月12日,「王家增:鐵的事件」在今日美術館2號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擔任學術主持,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任策展人,是藝術家王家增於今日美術館舉辦的第三次展覽。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 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 11月21日,位於成都文殊坊的「老朱家」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
  • 【媒體聚焦】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聚焦東湖區梁書美術館開館開工
    □本報記者 賴海榮梁書美術館成了「打卡地」29日上午,梁書美術館開館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八一公園和周邊的居民小區。人們有的打著傘、有的穿著雨衣,從四面八方趕來。「看,這是梁書先生的塑像,我要跟他合個影!」「你看這幅畫,多有氣勢!」
  • 10月17日,中央美院美術館恢復開館
    開館公告根據上級關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結合工作實際,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決定從10月17日下午14:00起恢復正常開放,實行實名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每日限流600
  • 今日美術館 | 第三屆今日未來館 機器人間
    >第三屆今日未來館 機器人間 DE JA VU 將於2019年8月19日在今日美術館1號館盛大開幕 ! ▲ 首屆今日未來館由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雕塑家隋建國、建築師王暉共同發起,展覽邀請隋建國、繆曉春、Suzanne Anker、張小濤、胡任乂等12位知名藝術家參與其中。
  • 木心美術館慶祝開館五周年,陳丹青透露木心遺稿即將出版
    2015年11月15日,木心美術館在烏鎮西柵正式開館。儘管一生追逐美、侍奉美、審視美、挑剔美的木心最終沒能親眼看到這座為他而建的藝術空間,但所有熱愛他的讀者卻從此有了一方追懷和嚮往之地,正如館長陳丹青所言:成千上萬的人越過這頂橋,走進美術館。2020年11月15號,木心美術館五周歲了。對於一向在意逢五逢十紀念的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一定要好好過的生日。
  • 鄭州美術館新館「劇透」來啦!首秀迎來「天下第一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文許俊文攝影弘一法師李叔同、豐子愷、潘天壽、傅抱石、吳昌碩、趙樸初、啟功……10月25日,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有著116年歷史的「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將迎來在鄭州的「首秀」。10月20日上午,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召開。
  • 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大展來襲,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至此,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大展,自2011年《第一回 寫意精神》啟幕,到《第二回 筆法維度》《第三回 文脈創化》《第四回 色界變象》《第五回 墨道無間》《第六回 我法像心》,2020年剛好走到第10個年頭。每一次展覽,對觀眾來說,都是一次中國水墨的視覺盛宴,對藝術界來說,又是一次關於水墨具體問題的探討。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1期駐館藝術家作品展
    2009年末為支援韓國光州出身藝術家的創作活動及促進中韓藝術交流,在北京環鐵藝術區開館。北京創作中心到去年為止有42名光州出身的藝術家和2名策展人以及21名中國藝術家和2名國外藝術家駐館並展開了藝術交流活動。這正符合北京創作中心的開館目的並成功運營至今。本次作品展由今年駐館的4名韓國藝術家和2名中國藝術家參與,展示期間的工作成果。還有我想這6個月期間與駐館藝術家一起入駐的2名中國策展人,在與駐館藝術家們交流的過程中將他們的研究主題進行了更廣泛的擴展。
  • 「王家增:鐵的事件」在今日美術館展出
    12月12日,「王家增:鐵的事件」在今日美術館2號館展出。本次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擔任學術主持,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任策展人。展覽共展出了藝術家的81件作品,集中展現了王家增2019年之後創作的《物的褶皺》《縫隙》《游離》系列作品。
  • 建築地圖.首爾(美術館篇)
    NO.4煥基美術館地址:首爾鍾路區紫霞門路40街63號是為了紀念在美術界很有名的韓國西洋畫家金煥基而建造的。建造於1988年,很能代表現代建築的一個作品。內部空間也是在韓國去過的美術館裡面動線比較有趣的一個建築了。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建築。
  • 東京美術館新玩法Get,文藝青年快來打卡!
    1959年開幕的國立西洋美術館中,展示了實業家松方幸次郎的收藏品,其中有莫內、雷諾瓦、梵谷、畢卡索等各種藝術家的作品。 1995年開館的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從上野的東京都美術館內,接收了大量以日本二次戰後為主,擴及海內外的現當代美術藏品,包括安迪 沃荷、羅伊 李奇登斯坦,到會田誠、橫尾忠則等重量級藝術家
  • 【川大美術館·展覽】亞洲現場個人的現場藝術項目臺南展
    2015年11月14日在臺南嘉南美術館,亞洲現場個人的現場臺南展開幕,這次展覽展出了亞洲現場多位藝術家的個人項目與藝術計劃
  • 除了看展覽 我們在美術館還能怎麼玩?
    幾天前開館的鄭州美術館新館,600張首日預約門票3小時被搶空,本土公眾對藝術的期待跟渴望可見一斑。而觀看感受跟觀看藝術家的作品是統一的、吻合的,也是強烈的。 團隊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加入,操作中迅速吸收年輕人接受的方式,get到年輕人的點。 「我們沒有圈子,我們是個平臺,選擇的藝術家不局限於體制內外、江湖、學院,也不框於某種形式,期期有碰撞,一直在復盤。」馮世夔說。